2023-2024学年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0.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6-02 16:5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
一、选择题
1.下面四幅图中,( )的涂色部分可以用表示。
A. B.
C. D.
2.王老师买了22盒水彩笔,每盒35元。一共要付多少元?比较右图竖式中“甲”和“乙”表示的钱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比较
3.下面四种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根据下图中的信息,求黄瓜和番茄一共的箱数,列式正确的是( )。

A.50-14 B.50+14 C.50-14+50 D.50+14+50
5.小军和小宇拼装同一款汽车模型,小军用了12分钟,小宇用了1小时的,( )。
A.小军拼得快 B.小宇拼得快 C.两人一样快 D.无法比较
6.估一估,下面( )的得数最大。
A.3□□-60÷4 B.3□□-60×4 C.3□□÷60×4 D.(3□□-60)×4
二、填空题
7.在括号里填“>”“<”或“=”。
( ) ( ) 7吨( )6999千克
8.用1、2、5和8四个数算“24点”,在下面写出计算过程。
9.一张火车票上显示的发车时间是18:25,现在是16:45,离火车发车还有( )分钟。
10.如果一个长方形苗圃的长增加5米,面积就增加35平方米;如果苗圃的宽减少5米,面积就减少55平方米。这个苗圃原来的面积是( )平方米。
11.24×□9的积是四位数,□最小填( );80×25的积的末尾有( )个0。
12.下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周长是( )厘米。

13.一本练习本的价钱可以用下图的阴影部分表示,其中一个正方形表示1元,这本练习本的价钱是( )元。

14.学校组织春游每班36人。12个班一共有多少人?下边竖式中圈出的数表示的是( )个班有( )人。

三、判断题
15.1000千克铁和1吨棉花一样重。( )
16.小明统计出全班四个组的人数分别是10人、11人、12人、10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0人。( )
17.把一根绳子剪3次,剪成同样长的小段,其中的2段是这根绳子的。( )
18.如果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周长也一定相等。( )
19.小数就是比1小的数,比如0.3、0.6等。( )
四、计算题
20.直接写出得数。
40×50= 4.5-0.7= 3.9+2.9= 630÷9=
-= 35×20= 27×11=
21.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1-1.3= 50×36= *28×19=
22.脱式计算。
800-609÷3 75÷5×64 18×(532-487)
五、解答题
23.小凯在“南通市口算王”大赛的各赛中,第一天平均每题用时4.7秒。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他口算速度明显快了,在比赛中他平均每题用时比原来缩短了1.8秒。小凯在比赛时平均每题用时多少秒?
24.在“我是强国小主人”征稿活动中,四年级共投稿540篇,三年级投稿的篇数是四年级的。三年级投稿多少篇?
25.为保护孩子们的视力,江海小学给每间教室都安装了护眼灯。南校区一共安装了216盏;北校区有20间教室,每间安装12盏。
(1)南、北校区一共安装了多少盏护眼灯?
(2)北校区比南校区多安装多少盏护眼灯?
26.数学课上,老师把两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你认为谁说的对?写出你的理由:
27.用1000元来买门票,够不够?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母表示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对应的份数,即把6朵花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些花的。
【详解】A.涂色部分表示;
B.涂色部分表示;
C.涂色部分表示;
D.涂色部分表示。
的涂色部分可以用表示。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是考查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清楚分子和分母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2.C
【分析】观察竖式可知,“甲”表示的数是35与22的个位上2的乘积,表示2盒水彩70元,“乙”表示的数是35与22的十位上2的乘积,表示20盒水彩700元,700大于70,“甲”表示的数小于“乙”表示的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竖式中“甲”表示的数小于“乙”表示的数。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C
【分析】将一个图形平均分成10份,1份是0.1,3份是0.3。要想表示面粉的质量是大米的3倍,用一条线段的长度表示大米的质量,用3条相同长度的线段表示面粉的质量。将1元平均分成5份,其中2份表示1元的。要用计数器表示2605,千位上有2颗珠子,百位上有6颗珠子,个位上有5颗珠子。据此解答。
【详解】题目给出的4种表示方法,从左数,第1、2、4个表示方法正确,第3个表示方法错误,因为这个图形没有被平均分成5份。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和分数的认识、倍数关系和大数的认识,注意“平均分”这个关键词。
4.C
【分析】根据上图可知,黄瓜的箱数减14等于番茄的箱数,再加上黄瓜的箱数即等于黄瓜和番茄一共的箱数。
【详解】50-14+50
=36+50
=86(箱)
黄瓜和番茄一共有86箱。
故答案为:C
【点睛】分析清楚图中的数量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A
【分析】1小时=60分钟,小宇用了1小时的,就是把1小时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求出小宇用的时间,然后比较两人用的时间的多少,由于拼装的是同一款汽车模型,所以用时越少,速度越快。
【详解】根据题意得:
1小时=60分钟
60÷4×1=15(分钟)
12<15
所以小军拼得快。
故答案为:A
【点睛】工作总量一定时,用时越短,效率越快。
6.D
【分析】观察各选项中算式,3□□最小是300,最大是399,把3□□看作300和399,估算出各选项中算式得数的范围。
【详解】A.3□□-60÷4,300-60÷4=300-15=285,399-60÷4≈400-15=385;
B.3□□-60×4,300-60×4=300-240=60,399-60×4≈400-240=160;
C.3□□÷60×4,300÷60×4=5×4=20,400÷60×4≈420÷60×4=7×4=28;
D.(3□□-60)×4,(300-60)×4=240×4=960,(399-60)×4≈(400-60)×4=340×4=1360;
(3□□-60)×4的得数最大。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确定算式得数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
7. > < >
【分析】当括号前、后为算式时,应分别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进行比较;1吨=1000千克,依此将括号前、后的单位化统一后再比较即可。
【详解】=194×3=582,=485,即>。
=798+1=799,=840,即<。
7吨=7000千克,即7吨>6999千克。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两位数与一、两位数的乘法计算,以及应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8.(5-2)×8×1=24
【分析】使结果为24,根据给出的四个数,1、2、5、8,这四个数的特点,5-2=3,3×8=24,24×1=24,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详解】据分析可知,用1、2、5和8四个数算“24点”,计算过程如下(答案不唯一):
(5-2)×8×1
=3×8×1
=24×1
=24
【点睛】要使四个数和运算符号组成一个算式,结果是24,一般是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步解答即可。
9.10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这列火车发车的时刻减现在的时刻,即可计算出离火车发车的时间长,1小时=60分钟,依此计算并填空。
【详解】18:25-16:45=1小时40分钟=100分钟,即离火车发车还有100分钟。
【点睛】熟练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77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个长方形苗圃的长增加5米,面积就增加35平方米,用增加的面积除以长增加的长度,就是原来长方形的宽;苗圃的宽减少5米,面积就减少55平方米,用减少的面积除以宽减少的长度,就是原来长方形的长。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解答。
【详解】(35÷5)×(55÷5)
=7×11
=77(平方米)
原来的面积是77平方米。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求出原来长方形的长与宽。
11. 4 3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将1、2、3、4、5代入方框中,计算找出得数最小的四位数,即可解答;
先计算出80×25的积,再根据积的末尾0的个数进行求解。
【详解】24×19=456
24×29=696
24×39=936
24×49=1176
24×59=1416
所以,24×□9的积是四位数,□最小填4;
80×25=2000
80×25的积的末尾有3个0。
【点睛】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注意:80×25不能只凭因数末尾0的个数判断,要计算出结果后再求解。
12. 28 22
【分析】观察上图可知,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厘米,长边可以摆放7个小正方形,宽边可以摆放4个小正方形,所以长方形的长为7厘米,宽为4厘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观察上图可知,长方形的长为7厘米,宽为4厘米。
7×4=28(平方厘米)
(7+4)×2
=11×2
=22(厘米)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8平方厘米,周长是22厘米。
【点睛】明确长方形的长、宽是多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3.6
【分析】左边有3个正方形,即左边表示3元,右边的正方形被平均分成10份,1元=10角,即每份是1角,涂色部分为其中的6份,即右边涂色部分表示6角,依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这本练习本的价钱是3.6元。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小数的初步认识,应熟练掌握元与角之间的换算。
14. 10 36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班的人数×班级的个数=这些班的总人数,依此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填空即可。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是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接着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依此解答。
【详解】36×10=360(人)
竖式中圈出的数表3示的是10个班有360人。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
【分析】首先把1000千克化成吨,1000千克=1吨。由于1000千克铁和1吨棉花的质量都是1吨,所以铁和棉花的质量一样重。
【详解】1000千克=1吨
所以1000千克铁和1吨棉花一样重;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质量单位的认识和换算,要注意克服铁“重”、棉花“轻”的惯性思维的干扰。
16.×
【分析】比较按组统计的人数与按性别统计的人数是否相等即可解答。
【详解】10+11+12+10=21+22=43(人),24+20=44(人),按组统计的全班人数和按性别统计的人数不相等,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统计标准不一样,但统计的人数是不变的,也就是应该相等。
17.√
【分析】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占其中的几份,用分数表示为几分之几。
【详解】把一根绳子剪3次,剪成同样长的小段,一共有4段,其中的2段是这根绳子的,所以判断正确。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
【分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可知,当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时,周长不一定相等。距离解答即可。
【详解】加入两个长方形分别长8厘米宽4厘米以及长16厘米宽2厘米。
8×4=16×2=32(平方厘米)
(8+4)×2=24(厘米)
(16+2)×2=36(厘米)
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相等。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可通过举反例的方法解决类似问题。
19.×
【分析】1.3、0.3、45.2都是小数,1.3、45.2都大于1,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小数不一定比1小,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本题可以通过举例说明原说法错误。
20.2000;3.8;6.8;70
;;700;297
【详解】略
21.1.8;1800;532
【分析】根据小数减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两位数与两位的个位和个位要对齐,十位数要跟十位数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另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在用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另一位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的个位要与前面结果的十位对齐。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了。乘法验算时可以把两个乘数互换位置,再进行计算。
【详解】3.1-1.3=1.8 50×36=1800 *28×19=532
验算:
22.597;960;810
【分析】(1)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2)从左向右进行计算;
(3)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
【详解】800-609÷3
=800-203
=597
75÷5×64
=15×64
=960
18×(532-487)
=18×45
=810
23.2.9秒
【分析】用第一天平均每题用时4.7秒减去缩短的时间即可。
【详解】4.7-1.8=2.9(秒)
答:小凯在比赛时平均每题用时2.9秒。
【点睛】做题关键是一位小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
24.360篇
【分析】三年级投稿的篇数是四年级的,表示把四年级投稿篇数平均分成3份,三年级投稿篇数相当于其中的2份,三年级投稿(540÷3×2)篇。
【详解】540÷3×2
=180×2
=360(篇)
答:三年级投稿360篇。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25.(1)456盏
(2)24盏
【分析】(1)北校区每间教室安装护眼灯盏数乘教室间数,即可算出北校区安装了(12×20)盏护眼灯,南校区一共安装的护眼灯盏数加上北校区一共安装的护眼灯盏数,即可算出南、北校区一共安装了多少盏护眼灯。
(2)北校区一共安装的护眼灯盏数减去南校区一共安装的护眼灯盏数,即可算出北校区比南校区多安装多少盏护眼灯。
【详解】(1)12×20+216
=240+216
=456(盏)
答:南、北校区一共安装了456盏护眼灯。
(2)12×20-216
=240-216
=24(盏)
答:北校区比南校区多安装24盏护眼灯。
【点睛】此题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解题关键。
26.明明;理由见详解
【分析】拼成的长方形如图:,长方形的长是(3×2)厘米,宽是3厘米。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分别计算出一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再判断谁说得对。
【详解】3×4=12(厘米)
3×3=9(平方厘米)
3×2=6(厘米)
(6+3)×2
=9×2
=18(厘米)
6×3=18(平方厘米)
长方形周长18厘米,一个正方形周长12厘米,长方形周长不是一个正方形周长的2倍。
18÷9=2,长方形面积是一个正方形面积的2倍。
答:明明说得对。
【点睛】本题关键是找出拼组的方法,进而求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再利用周长和面积公式分别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
27.够
【分析】已知学生有192人,需购买学生票,每张学生票5元;老师有5人,需购买成人票,每张成人票7元;先根据人数×每张票价分别求出学生和老师买票各需要多少钱,再相加求出总的门票费用,再跟1000比较即可。
【详解】192×5+5×7
=960+35
=995(元)
995<1000
答:用1000元来买门票,够。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学生和老师买门票的总费用,再进行比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