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风姿独特 异彩纷… 配套教学设计(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课 风姿独特 异彩纷… 配套教学设计(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5-12-09 08:50:00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新设计
本课的讲授应首先从提高学生兴趣入手,现代的教学方式提倡反思,具体到本课学习,反思应在版画学习的连续性上。在初中课本中已比较系统地介绍过各种简单易行的版画创作方法,如对印的乐趣,黑白世界等,学生对于版画的原理已有初步的了解,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所以在高中美术课程中,版画课可以在以前的知识基础上承上启下,使相关版画知识在本阶段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而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当然这里包括学生对版画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亲身参与创作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还运用了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法,感性到理性、观摩与实践等方法。
2教学目标
1.认识版画的种类及表现语言,感受版画的独特美感。
2. 了解丝网版画的特点、特色。在丝网版画制作实践中掌握丝网版的基本制作和印刷方法,有创意地设计并制作贺卡、文化衫。
3. 通过欣赏版画作品,感悟版画的独特艺术美,走进生活中的版画世界。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创新及审美的能力。
教学目标设计依据: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教学活动、测量、评估的依据。布卢姆所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期望达到的目标”。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这“三维目标”不是并列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准确地反映了“课标”的要求,力求做到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适应,与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过程相联系。
3学情分析
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对传统艺术缺乏认识和了解,但对艺术所带来的时尚元素接受很快,所以选择在商业中广泛运用的丝网版画语言展开教学,则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手段应多样化。
4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应使学生在进一步了解版画相关知识以后,能认识并欣赏丝网版画的艺术特点。同时能亲身参与制版、印刷,掌握丝网版画印制技巧。
难点是版画原理的学习。传统理论的讲解过于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往往因版画严谨的工艺性而产生畏难情绪,提不起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具的准备上要尽可能的直观感性。
5教学过程
5.1 具体步骤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创设情境,兴趣引入法
视频播放:用印痕创造新视觉,拓印完成贺卡、文化衫的图案。
设问
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这些物品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树枝、树叶、橡皮筋等。)
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又会怎么做。观看老师通过拓印,用印痕美创作印制卡片和T恤图案的过程。小结:印痕是“版画之灵”,是版画特有的艺术形式。
引出课题
学生畅所欲言
活动2【讲授】我们身边的丝网版画
探求新知
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触摸、观察,讨论,感性认知版种特点及运用
实物模版及印制的版画作品,投影设备图片
1、结合印痕及实物展示,认识版画是绘画和印刷相结合的艺术形式。版画创作是通过绘稿、制版、印刷的创造性过程 。从而,我们也就了解到,版画的特点具有复数性、间接性、工艺性。
2、找不同,感知、认识版种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触摸、讨论,自主完成学案中的问题。并找出丝网版画与凸版、凹版、平版、综合版、电脑版,几种版种在印制中的异同。
教师引导分析木版、铜版、石版、丝网版的版材特点、印刷效果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
学生通过触摸、观察模版和版画作品感知了解版种的特点及运用。
全员主动参与认识感知。培养学生观察、感悟作品,归纳其特征的能力。
投影设备图片
分析安迪沃霍的丝网作品及在生活中的商业运用。引导学生了解作品所带来的个性元素和时尚元素
学生赏析作品
教师对学生的认识进行总结与鼓励
漏印材料、投影设备图片
学生通过网孔漏印小游戏的实践,感性认识丝网漏印的原理和特点,并引导学生发现丝网漏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学生通过实践,感性认识丝网漏印的原理和特点。
培养学生总结事物特征的能力。
活动3【活动】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初次尝试激发灵感体会版画制作
版画工具
教师演示:
丝网印刷制作贺卡
一、绘稿
二、感光制版
三、印刷
教师引导学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直观化。
学生观摩
学会版画的制作过程,
学生实践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胶带和镂空图案的即时贴进行简单易行的制版并印刷,
学生合作尝试印刷制作,感受印制带来的乐趣
学生动手实践,进行情感体验。体现自主与合作的精神。
审美体验、交流
活动4【活动】学生作品展评
作品展示
(用学生作品张贴在展板上进行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作品,教师点评
反思学习内容,让学生自我发掘感受艺术的能力。
活动5【作业】拓展
能力拓展(3分钟)
激发兴趣,拓展教学
视频播放
引导学生感受
“国外的版画艺术可以这样进行”
开阔视野,感受版画就在我们身边。。
激发课后实践兴趣。
课堂教学总结
知识回顾,肯定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