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姓名: 班级:
一、单选题
1.下表义和团运动亲历者的记载。以上记载可用以说明( )
记载 出处
(团民)均自备口粮,毫无滋扰 刘以桐(团民)《民教相仇都门见闻录》
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 劳乃宣(力主剿灭义和团的官员)《拳案杂存》
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 秋毫无犯 刚毅(主张利用义和团的大臣)《中国近代史料丛刊》
A.历史记载因时代变化而不同 B.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客观公正
C.一手史料比二手史料更可信 D.作者立场影响对历史的叙述
2.1895年前,中国公开出版物多由教会或传教士发行,主要服务于商业机构或宗教团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兴起了一股国人创办白话文报刊的风潮。如表为当时部分报刊的介绍。这些白话文报刊的创办( )
报刊 时间 创办人 简介
《宁波白话报》 1903年 上海宁波同乡会 指出:“倘然我们中国变起法来……做工的像做工,做商的像做商,务农的像务农,当兵的像当兵,做官的像做官.....中国有什么不强呢”
《白话》 1904年 秋谨 发表有(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警告我同胞》等文章及众多强汉歌曲,如《万里长城(小工调)》及《中国历史的摄影》
《中国白话报》 1903年 林白水 发文指出:“一-个偌大的中国被人家-块-块割下去,好个偌大的四万万英雄好汉,也要给人家做奴才......若不趁这个时候赶紧想法,还待什么时候呢”
A.渗透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B.表明西学传播的渠道得到拓展
C.顺应了中体西用的潮流 D.反映出文学革命影响范围变广
3.近代碑学书法大师于右任认为,北朝碑刻蕴含尚武精神,中国自宋以后,正缺乏尚武精神,所以提倡人们学习。《时务报》《清议报》《革命军》《民报》纷纷采用豪迈威武的魏碑体。近代魏碑体的复兴( )
A.迎合中体西用的救亡王张 B.折射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
C.体现文学革命的进步思想 D.铸就社会革命的锐利武器
4.1906年,时人建议关于募集新学资金等“公益事业”所涉及的民间公产不能“官不经手”,应在各州县“设立公产调查局,由该州县选举公正绅商数人……禀由地方官给予照会,调查本邑公产若干,作为兴办公益之用”。这表明时人认识到( )
A.官绅合作是中国近代化的源动力 B.救亡与兴办公益应相互结合
C.地方政府职能的调整具有必要性 D.基层力量是实施宪政的基础
5.19世纪70年代,著名思想家王韬撰文称,中国症结在于“民视君阍如九重之远矣”。英国立国之基并不仅在于时人所说的“船坚炮利”,更在于“君民共治,上下相通”。这一主张( )
A.符合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需要 B.剖析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
C.加速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D.为维新思潮兴起奠定基础
6.李鸿章曾在慈禧太后面前自称为“康党”,要求列名和资助强学会,后为了保护李氏家族利益公开反对变法。张之洞先后向清廷举荐梁启超等数十名思想开明、通洋务、懂西学的新派人士,但后来为“恐忤廷逆”解散了上海强学会。这反映出( )
A.维新派主导的社会改革急于求成 B.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不可协调
C.洋务派应对社会变局的矛盾心态 D.拯救民族危亡已成为社会共识
7.晚清初期,严复鉴于“道、咸订约之时,既以民刑裁判之权,付之领事矣,又以国家科税之柄公诸外人,则所谓保护政策者,斯无望已”的现状,曾提出“必有海权,乃安国势”“税则者,有国有土之专权”的主张。据此可知,严复( )
A.主张捍卫国家海洋权益 B.深受传统外交观念的影响
C.极力反对签订辱国条约 D.具有一定的国家主权意识
8.1884年《点石斋画报》报导: “安徽宁国府属旌德县,于前月上旬,有盗二十余人,明火持械,入署肆劫,门役、更夫以及内眷,当之辄受重伤……数日内,前后获到十八名。一经研讯,立正典刑。惟熊令(熊祖诒)以名进士现宰官身,忠厚宅心,洁清励行,反遭横祸,真事之不可解者已。”这一报导( )
A.如实记述了这一事件的原委 B.表明政府加强了舆论宣传控制
C.反映出社会矛盾的日渐激化 D.突显了清政府法律制度的严苛
9.传统观点认为,儒家的经世观念主要是透过政治以表现其入世精神的。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却将孔教作为儒家转型的建制方案,在其制度设计中,儒者不再是参政议政的士人,而主要是传教布道的教士。康有为的这一方案( )
A.表明维新派变法策略具有灵活性 B.有利于当时维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C.体现出维新派内部存在政治对立 D.说明其维新思想推行存在一定困境
10.下图内容节选自1896 年徐树兰、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创办的农务会“试办章程”。这表明该会致力于( )
本会应办之事, 曰立农报、译农书, 曰延农师、开学堂, 曰储售嘉种,曰试种, 曰制肥料及防虫药、制农具, 曰赛会, 曰垦荒。
A.践行实业救国思潮 B.推广新式生产技术
C.落实政府的新政举措 D.推动小农经济的振兴
11.1902年,梁启超发文指出:“拳匪之乱,立东南保护之约,不无小功。然自此以往,外国在南方之权力范围,亦愈确立矣。”梁启超意在强调“东南互保”( )
A.巩固了列强在南方的利益 B.有利于东南地区经济发展
C.造成地方势力的不断扩张 D.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12.“体用之争”最初指的是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争辩,它出现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过程中。到了清末,扩展到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争论,“体用之争”有了更新的内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体用之争”的实质相同 B.近代思想解放在曲折中发展
C.后者争论清楚认识落后根源 D.争论根本目的是实现近代化
13.列文森用“历史与价值的张力”与“理智——情感”的二分来解释近代中国的文化认同危机。他认为:在十九世纪,历史和价值在许多中国人的心灵中被撕裂了。这里的:撕裂指的是( )
A.传统文化秩序崩解带来的现代性困境 B.甲午战争惨败彻底打碎天朝上国迷梦
C.向西方学习历经从器物到思想的转变 D.戊戌维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清政府一面要求东南督抚遵守对列强宣战的上谕,“勿再迟疑观望,迅速筹兵筹饷,力保疆土”;一面又表示对列强宣战是出于“万不得已的苦衷”,并敦促他们“各尽其职之所当为,相机审势”。据此可知,清政府( )
A.反侵略策略灵活 B.面临内忧外患
C.沦为洋人的朝廷 D.行政效率低下
15.在维新变法期间,梁启超将报纸看作是招揽人才与开阔国人视野的一种手段,而1902年他在《新民丛报》的办刊思想上新增“监督政府、倡导国民”的功能。可见其办刊宗旨突出了( )
A.学习西学 B.传播文化 C.开启民智 D.改革政体
二、材料分析题
16.审视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需要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进行观察和分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静态看对义和团的态度 动态看对义和团的评价
八国联军侵华前,清廷内部在讨论义和团问题时出现了以下意见:(太常寺卿袁昶)衅不可开,纵容乱民,祸至不可收拾,他日内讧外患相随而至,国何以堪? (军机大臣刚毅)义民可恃,其术甚神,可以报仇雪耻。 (侍读学士刘永亨)乱民当早除,不然,祸不测。 (端王载漪)义民起田间,出万死不顾一生;以赴国家之难,今以为乱欲诛之,人心一解,国谁与图存? 评价一1899年,御史黄桂鋆上奏:“臣闻山东义和等团,非欲谋叛乱也。平日受侮教堂,久已痛深骨髓。自德人占据胶澳(今山东省青岛市),教焰益张,宵小恃为护符,籍端扰害乡里,民间不堪其苦,以致衅端屡起,地方官不论曲直,一味庇教而抑民。遂令控诉无门,保全无术,不得已自为团练,籍以捍卫身家。 ——《义和团档案史料》 评价二 义和团的行为虽然愚昧,动机则不可一概抹杀。有识的外人亦承认“中国群众含有无限蓬勃生气”,……中国大梦将醒,已有“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的觉悟。赫德(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谓今后各国对待中国,应尊重而不可卑视。……中国终将成强国。处理中国问题必须慎重,使中国将来感激不致报复。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作为史料,清廷对义和团的态度对研究19世纪的晚清政局有何史料价值?
(2)指出评价一和评价二观察问题的视角有何明显异同,并结合材料说明导致不同的主要因素。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变法前的社会舆论普遍认为八股及科举制度是中国落后的根源,因而在维新变法期间,变科举、废八股,改变中国传统的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的方式成为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也幻想以改革教育为突破口,培养新型的资产阶级人才,从而达到政治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挽救民族危机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封建制度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道德支柱以及理论依据的四书五经的否定。规定把西学和中学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其实就是对传统“中学”占统治地位的否定和挑战。通过皇帝来提倡西学,具有绝对的权威和理所当然的合理性、合法性。从此,全面学习西学成为戊戌变法后中国近代教育的主流,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如雨后春笋般地被介绍到中国。在维新派的影响下,很多知识分子从八股之学转向西学,西学的队伍得到迅速扩大。
——摘编自韩小林《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教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变法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说明教育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变法时期教育改革对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表格显示义和团团民“毫无滋扰”,力主剿灭义和团的官员说义和团团员“焚杀劫掠”,主张利用义和团的官员说义和团“秋毫无犯”,显然都是从自己的立场阐述义和团状况,不代表客观性,可见作者立场影响对历史的叙述,D项正确;材料中的亲历者属于同时代,排除A项;“无法做到”描述绝对,排除B项;材料中的史料都属于二手史料,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兴起了国人创办白话文报刊的风潮,这些白话文报刊面不仅面向大众且宣扬了维新派或革命派各自的主张,这反映出部分国人强烈的忧患意识,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部分进步人士通过白话文报刊宣扬各自政治主张以救亡图存,这与西学传统渠道得到拓展无关,且材料只涉及出版物,未涉及其他方式,排除B项;材料中的派别分别为维新派和革命派,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提倡使用白话文,掀起了文学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北朝碑刻蕴含尚武精神,中国自宋以后,正缺乏尚武精神,所以提倡人们学习。《时务报》《清议报》《革命军》《民报》纷纷采用豪迈威武的魏碑体”可得出,近代以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书法大师认为北朝碑刻蕴含尚武精神,此后多个报纸使用魏碑体,反映出魏碑体的复兴折射出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B项正确;中体西用”是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魏碑体不属手“中体”,排除A项;魏碑体不属于文学,排除C项;魏碑体不属于社会革命的税利武器,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6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王朝时期对民间办学和民间公益等秉持着“官不经手”的原则,不直接干预民间经济的处理。而随着办学和公益事业的发展,民间资金亟需政府介入,对经费使用加以规范,这一认识顺应了清末新政时期强化地方自治、调整地方政府职能的客观需要,使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事业中发挥应有作用,C项正确;中国近代化的“源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借由公益事业强调调整地方政府职能的必要性,而非强调救亡与兴办公益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出实施民主宪政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
5.D
【详解】本题是 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王韬认为英国的立国之本不仅在于先进的科技和军事力量还在于政治制度,表明其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为维新思潮兴起奠定基础,D项正确;王韬是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向西方学习,而非反抗西方的侵略,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要求列名和资助强学会,后为了保护李氏家族利益公开反对变法”“举荐梁启超等数十名思想开明、通洋务、懂西学的新派人士……‘恐忤廷逆’解散了上海强学会”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洋务派虽然有适应时代发展的倾向,但仍不能摆脱封建地主阶级的固有思维,仍然以维护阶级利益和封建统治为主,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戊戌变法的具体情况,无法体现维新派的改革“急于求成”,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的矛盾心态,而不是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不可协调,排除B项;洋务派矛盾心态与“拯救民族危亡已成为社会共识”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晚清中国。严复认为领事裁判权和关税主权被外国人通过不平等条约窃取,这导致国家根本无法保障安全,因此其主张海权和关税主权应当收回,这说明严复具有一定的国家主权意识,D项正确;A项片面解读材料,排除A项;严复的主张带有明显的近代化特征,排除B项;C项极力反对签订辱国条约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4年(中国)。报导中的事件并非寻常事件,攻打官府衙门反映了对统治的不满,表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C项正确;《点石斋画报》属于新闻传媒类的图文报刊,其报导不能说成如实记述原委,作者明显表达了对能县令的同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报导的具体内容和作者倾向,并未体现清政府对报导的干预和控制,排除B项;“立正典刑”,不能说明法律制度的严苛,这一事件也较为特殊,不能因为处罚严格就说明严苛,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儒家传统与君主政治更多的是相维互动状态,主要表现在儒家士人参议与主持政务(学而优则仕)。然而,在康有为的理论架构中,儒家理论重心由政治领域转移到宗教领域,导致儒家经世理念发生严重错位。康有为的这一方案意在对儒家去政治化基础上推行现代转型,极大偏离了儒家传统经世理念,因此这一制度方案注定仅止于极少数孔教人士的社会实践,难以兴远经久,这说明康有为维新思想推行存在一定困境,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维新变法的策略,排除A 项;康有为极大偏离了儒家传统经世理念,不利于当时维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康有为的思想主张,无法体现维新派内部的政治对立,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6年(中国)。根据材料中农务会“试办章程”内容可知,农务会主要从事立农报、译农书、延农师、开学堂、储售嘉种、制肥料及防虫药、制农具、垦荒等活动,这些都是在推广近代新式生产技术,B项正确;实业救国属于工业领域,农务会属于农业领域,排除A项;新政此时尚未开展,排除C项;从农务会“试办章程”内容可知,农务会主要是推广近代新式生产技术,不是振兴传统小农经济,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然自此以往,外国在南方之权力范围,亦愈确立矣”可知,东南互保在保护东南地方上虽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却是使列强在南方的利益越来越稳固,A项正确;梁启超认为东南互保最终是有利于列强巩固列强在南方的利益,并不利于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和地方势力的扩张无关,排除BC项;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排除D项。故选A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洋务派与顽固派关于挽救清王朝统治危机的方式之争到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国体之争,体现的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在曲折中发展,B项正确;第一次“体用之争”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采用西方科技挽救统治危机,第二次则是维新派与洋务派关于国体之争,实质不同,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争论也没有清楚认识到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所在,排除C项;第一次争论根本目的是如何维护清王朝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在十九世纪,历史和价值在许多中国人的心灵中被撕裂了“"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影响,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挑战,这导致了文化认同的危机。列文森用“历史与价值的张力”与“理智一情感"的二分来解释这种危机。他认为,历史和价值在许多中国人的心灵中被撕裂了,这里的“撕裂”是指中国人在面对西方文化时,既想保持传统文化的价值和认同,又不得不面对历史的发展和现实的挑战,从而产生了内心的冲突和矛盾。即传统文化秩序崩解带来的现代性困境,A项正确;“甲午战争惨败彻底打碎天朝上国迷梦"是对国人心态的影响,与材料中“文化认同危机"没有必然关系,排除B项;十九世纪,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的转变,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排除C项;戊戌维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对戊戌维新积极性的描述,不能体现“撕裂”,排除D项。故选A项。
1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中国)。由材料可知,清政府一方面希望凝聚全国之力对列强作战,另一方面又对东南地方大员的“互保”举动无可奈何,只能加以劝导,清政府既想表现出坚决抵抗的态度,又不得不考虑到实际的国力和国际形势,这种矛盾心理反映了清政府面临的内外压力,B项正确;清政府让东南督抚“相机审势”,实为无奈之举,而不是采取灵活的斗争策略,排除A项;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旨“清政府的政治危机”,而“行政效率低下”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据材料“而1902年他在《新民丛报》的办刊思想上新增‘监督政府、倡导国民’的功能”可知,梁启超注重办刊对国民的启迪作用,因此突出了开启民智,C项正确;材料关于梁启超办报未涉及到学习西方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强调梁启超注重办刊对国民的启迪作用,未涉及传播文化的目的,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改革政体,排除D项。故选C项。
16.(1)史料价值:史料涉及到不同的立场,可以用来研究晚清政局中的派系之争;史料内容可以用来研究清政府对于外患的态度。
(2)异同:异:评价一:从义和团爆发的原因出发,肯定义和团发生的正义性;评价二: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义和团运动,一方面承认其行动的愚昧,同时肯定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使得列强不敢采取武力瓜分中国的图谋。同:都肯定了义和团运动。因素:阶级立场不同,评价一代表的是地主阶级利益,而郭廷以是资产阶级;所处时代和占有史料不同:黄桂鋆是当时历史的见证者,所见较为片面,而郭廷以是后世学者,史料较为充分,研究较为全面;研究视角的差异;黄桂鋆是从原因角度分析,而郭廷以是从影响角度分析。
【详解】(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史料价值:根据材料内容可以看出,史料涉及到不同的立场,可以用来研究晚清政局中的派系之争;材料内容的背景是八国联军侵华,因此史料内容可以用来研究清政府对于外患的态度。
(2)本题为对比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异同:异:评价一:根据材料“自德人占据胶澳(今山东省青岛市),教焰益张,宵小恃为护符,籍端扰害乡里,民间不堪其苦,以致衅端屡起,地方官不论曲直,一味庇教而抑民。遂令控诉无门,保全无术,不得已自为团练,籍以捍卫身家”可知,评价一从义和团爆发的原因出发,肯定义和团发生的正义性;评价二:根据材料“义和团的行为虽然愚昧,动机则不可一概抹杀”“中国终将成强国。处理中国问题必须慎重,使中国将来感激不致报复。”可知,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义和团运动,一方面承认其行动的愚昧,同时肯定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使得列强不敢采取武力瓜分中国的图谋。同: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两种评价都对义和团运动有肯定。因素:阶级立场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评价一代表的是地主阶级利益,而郭廷以是资产阶级;历史研究受到时代和史料多寡的影响,两人所处时代和占有史料不同,黄桂鋆是当时历史的见证者,所见较为片面,而郭廷以是后世学者,史料较为充分,研究较为全面;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两者研究视角有差异,黄桂鋆是从原因角度分析,而郭廷以是从影响角度分析。
17.(1)特点:教育改革与传播西学相结合;教育改革与挽救民族危机相结合;教育改革与政治革新相结合;中西兼顾。原因:舆论推动;维新运动的推动;民族危机的加深;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传入。
(2)作用: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教育体系;促使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使向西方学习合法化;促进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解放思想;在中国逐渐形成了新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末的中国。特点:据材料“变科举、废八股,改变中国传统的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的方式成为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可得出教育改革与传播西学相结合;据材料“培养新型的资产阶级人才,从而达到政治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挽救民族危机的目的”可得出教育改革与挽救民族危机相结合;教育改革与政治革新相结合;据材料“规定把西学和中学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可得出中西兼顾。原因:据材料“由于变法前的社会舆论普遍认为八股及科举制度是中国落后的根源”可得出舆论推动;据材料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行动可知,维新运动的推动;结合所学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可知,民族危机的加深;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据材料“全面学习西学成为戊戌变法后中国近代教育的主流”并结合所学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历程可知,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传入。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末的中国。据材料“规定把西学和中学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其实就是对传统‘中学’占统治地位的否定和挑战”可得出冲击了封建思想和封建教育体系;据材料“在维新派的影响下,很多知识分子从八股之学转向西学,西学的队伍得到迅速扩大”可得出促使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使向西方学习合法化,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解放思想;结合所学维新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阶层变化的影响可知,在中国逐渐形成了新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