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9.2单项式乘多项式同步练习2(苏科版七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9.2单项式乘多项式同步练习2(苏科版七年级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8-12 16: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材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用实践检验理论,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前面所学的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
教 学 内 容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准确识别轴对称图形 ,能找出和会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教 学 目 标
3、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及团队精神。
4、结合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5、渗透对称美的数学思想。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能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 学 重 点、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教学中积极创设问题情景,精心设计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演示,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教 法
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检验——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学 法
数学课堂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养成的重要途径。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整节课我进行了系统的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设计了五个主要的教学程序。
教 学 过 程








































创设情境 激趣导学
通过让学生观察美的图片,感受对称美,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中国戏曲脸谱
巨灵神
图 片 欣 赏
李天王
张 飞
盖书文
李 逵
图 片 欣 赏
民间剪纸艺术
图 片 欣 赏
蝴 蝶
秋天落叶
蜻 蜓
生活中的实物
图 片 欣 赏
加拿大国旗
澳门特区区徽
国旗与徽标
指导观察 认识特点
通过观察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初步的感知,教师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特点,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
这类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演示导学 形成概念
本环节通过电脑形象的演示,教师适时的指导,学生的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概括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观察:
动手操作 加深认识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操作中,让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无数条
不是轴对称图形
不是轴对称图形
不是轴对称图形
分组讨论 汇报成果
综合练习 发展思维
一类练习:活跃课堂气氛,检查学生新知掌握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刻的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二类练习:师生共同品味存在于中国文化中的对称美,从而宏扬中国文化,使知识性、技能性、思想性、艺术性融为一体。
三类练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在不断的创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分享数学学习的快乐。
1、游戏:全体起立,每人做一个姿势,从正面看左右两边是对称的。请三名同学上台表演。
2、抢答:观察周围哪些事物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
生活中的轴对称(1)
北京天安门
青秀山正门
百色起义纪念馆
凭祥友谊关
生活中的轴对称(2)
风筝
生活中的轴对称(3)
飞机
汽车
军舰


的服饰
生活中的轴对称(4)
1、判断:下面的数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0 1 2 3 4 5 6 7 8 9
0
8
3
A B C D E F G H M Q
A
D
C
H
E
M
2、判断:下面的字母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3、判断:像这样写法的汉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1、小小设计师:请同学们利用自备的彩色纸,用对折的方法,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然后把设计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其他同学欣赏。
3、思考:观察并说出下图的对称轴两侧相对应的点A与A’、B与B’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否相等?
2、推理:根据自己发现的规律,画出下一个图形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