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调研系列卷·八年下第三次月考试卷历史(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为西藏和平解放作出贡献的是( )
A.张学良 B.杨虎城 C.傅作义 D.阿沛·阿旺晋美
2.下列使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是(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战争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3.下列事件发生在1976年的是( )
A.中共八大召开 B.“文化大革命”开始
C.“文化大革命”结束 D.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改革开放中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的是( )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公私合营 D.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5.下列属于1992年以后开放的自治区首府是( )
A.乌鲁木齐 B.青岛 C.上海 D.广州
6.下列在20世纪末为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的是( )
A.“文化大革命” B.民主改革 C.社会主义改造 D.西部大开发
7.1995年提出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的是( )
A.邓小平 B.胡锦涛 C.江泽民 D.周恩来
8.“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对敌人实施有效的自卫反击,打击敌人的重要目标。”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担任这一使命的部队名称是( )
A.海军陆战队 B.海军航空兵 C.第二炮兵部队 D.陆军通信兵
9.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华东军区海军 B.北海舰队 C.东海舰队 D.南海舰队
10.下列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
A.和平共处 B.互不干涉内政
C.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D.互不结盟
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
11.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事件。(3分)
(1)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会议——
(2)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3)使人民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考验的战争——
1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3分)
(1)1950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文件——
(2)1990年建立起来的开发区一例——
(3)周恩来提出的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的方针——
13.请列举我国建立的5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5分)
14.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4分)
(1)献身兰考,被称为“党的好干部”——
(2)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
(3)2005年访问中国大陆的中国国民党主席——
(4)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巩固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并对新中国的建设进行了探索。
材料二: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992年他的南巡等·于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在哪次庆典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过程中,1953年的哪一事件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3分)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在“南巡”的谈话起到了哪些作用?(写出两点)(3分)
(3)以上两位伟人有何共同作用?(1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清廷一致反对西方国家在中国修筑铁路,他们认为铁路“与中国毫无所益”。19世纪70年代,部分官员开始认识到中国需要铁路。1874年,李鸿章正式提出修铁路的建议,因为铁路不仅可以满足军事需要,对于其他事业乃至黎民生计也有裨益。19世纪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铁路为“民命国脉”,将其提升到振兴国家的高度。
材料二: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建成了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新建了宝成、鹰厦等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从此天堑变通途。
材料三:进入新世纪,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公路运输能力有限、成本高,严重制约西藏的经济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某铁路于2001年6月开工,于2006年7月全线通车,成为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人对“修建铁路认知”的变化。(1分)
(2)材料二的成就的取得与哪一事件有关?除了材料中提到的铁路,请再写出1956-1966年的十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建成的铁路两条。(3分)
(3)材料三中的“某铁路”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它全线通车有什么影响?(写出一点)(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铁路建设的认识。(1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1年西藏地方谈判代表团和中央人民政府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同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国原则与立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分裂、反“台独”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重要战略部署,可概括为:“一个原则”与“一个共识”。
(1)材料一中“和平解放西藏”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指哪一构想?(1分)
(3)材料三中的“一个原则”和“一个共识”分别指什么?(2分)
(4)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关于国家统一的认识。(1分)
四、综合探究题(共15分)
18.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什么?这次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什么上来?(2分)
(2)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1分)
(3)1980年,中央决定在哪两个省份兴办经济特区?2001年中国加入哪一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途径?(3分)
(4)请谈谈你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认识。(1分)
1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会议是什么?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哪一制度的形成?(2分)
(2)请写出20世纪60年代我国建设起来的油田两例。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的水稻新品种是什么?(3分)
(3)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收回了哪两个地区的主权?(2分)
(4)通过以上回顾,你有什么感悟?(1分)
名校调研系列卷·八年下第三次月考试卷历史(人教版)
参考答案
一、1.D 2.C 3.C 4.D 5.A 6.D 7.C 8.C 9.A 10.D
二、11.(1)中共十二大 (2)中共十五大 (3)抗美援朝战争
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上海浦东开发区 (3)“求同存异”方针
13.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14.(1)焦裕禄 (2)习近平 (3)连战 (4)周恩来
三、15.(1)毛泽东。开国大典。抗美援朝战争。 (2)邓小平。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两点即可) (3)促进了社会进步和发展等。(符合题意即可)
16.(1)从“与中国毫无所益”到修建铁路。(2)第一个五年计划。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写出两条)(3)青藏铁路。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一点即可)。(4)中国近现代铁路建设经历了艰难曲折、创新奋进的发展过程;铁路进步是国家发展的缩影;中国铁路百年巨变,彰显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铁路人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和自立自强的创新精神。(符合题意即可)
17.(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2)一国两制。(3)一个中国的原则。九二共识。(4)祖国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只有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国家统一,中华民族才能更强大。(符合题意即可)
四、18.(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建设。(2)增强企业活力。(3)广东、福建。世界贸易组织。(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充满希望的富裕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等。(符合题意即可)
19.(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两例即可)籼型杂交水稻。(3)香港、澳门。(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发展;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符合题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