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理解美术作品的语言,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过程与方法:通过相关作品的赏析,讨论,设问,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去认识理解体悟美术作品的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美术作品丰富多彩,认识美术作品的多元化,通过美术作品的语言表达艺术家的情感意图,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
2学情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初步审美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理解美术作品的语言,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教学难点:艺术家的美术语言表达手段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问题导入
【教师设问】由《韩熙载夜宴图》、《泼墨仙人图》和《1954》三幅作品的比较,引出第一个问题:三幅美术作品带给我们的艺术感受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
《韩熙载夜宴图》——画中人物环境真实、具体,与客观事物很像。
《泼墨仙人图》——描绘简洁、夸张,神态逼真。
《1954》——无具体形象,用色块的对比穿插变现流动、变化,形成运动关系
活动2【讲授】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语言
【教师过渡】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可以表达人的思想和意图。同样,美术家通过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和意图时,也需要有自己的艺术语言。
那么,特有的美术语言元素有哪些呢?
【学生】看书后回答:点,线,面,色
活动3【活动】感受美术语言要素
【学生实践、展示】分组,分别利用线条表现“紧张”和“舒缓”的感受。
【教师点评】同学们利用了线条的曲折变化、数量多少等手段表现了自己艺术思想和意图。
引入美术作品的语言表达手段
【教师提问】美术家们又是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段来表现自己的艺术思想和意图的呢?
欣赏作品,体会艺术表达手段
欣赏《虾》,体会中国画的笔墨。
【问】艺术家主要是如何将半透明的虾体表现的惟妙惟肖的呢?
【答】略
【小结】艺术家巧妙的运用了墨色的深浅浓淡,表现出一种质感。一对浓墨眼睛,脑袋中间用一点焦墨,左右二笔淡墨,于是使虾的头部变化多端。而虾的腰部,用墨由深到浅对比体现了虾体的透明。
这种利用墨色的黑白、干湿、浓淡来达到艺术目的的表达手段是中国画常用的笔墨表现方式。
欣赏《搜尽奇峰打草稿》,体会中国画的皴法。
【问】艺术家是怎样将山石树木的形象画得这样生动自然的?
【答】略
【小结】整幅绘画主要运用了美术语言元素中的点,通过各种点的组合和堆积,形成了山石、数木的物体形象,给观画者一种体积感和空间感视觉艺术。这样的表达手段我们称为“皴法”。
欣赏《荷拉斯兄弟宣誓》,体会西画的明暗。
【问】艺术家是怎样来表现画面强烈的立体感的?
【答】略
【小结】这幅作品采用“明暗”及其所形成的渐变关系来处理点、线、面以塑造形体。明暗的渐变使形体产生了向画面深处延伸的立体感,同时,画家又用光线和色彩的冷暖变化进一步强化了空间深度的真实感。
欣赏《林荫道》,体会西画的透视。
【问】艺术家是怎样将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来的?
活动4【讲授】小结
作者表现这幅作品时主要运用了由大到小的变化表现手法,距离我们越近的地方看上去越高大,相对较远的地方处理得比较虚化,矮小,这种艺术表现手段我们通常叫做“透视”。
语言手段:
传统的中国美术:以线为主运用笔墨、章法、皴法等手段.
西方美术:运用明暗、空间、透视、构成、肌理等手段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