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课时练
1.有一天,在下体育课回教室的路上,两位同学吵了起来。 原来,同学甲说:体育老师太狠了,一个动作不对,就罚我们跑20圈。同学乙不服气,说:你说的不对,老师这是负责,不是太狠,而是太好了。他们的说法与谁的观点相类似( )
A.普罗塔哥拉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2.苹果公司原总裁说,“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因为苏格拉底认为(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生而自由平等”
C.“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
D.“追求财富是上帝的恩赐”
3.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人是世界的主宰 D.渴望征服自然
4.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
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 D.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
5.苏格拉底和孔子是处在同一时代的东西方先哲。苏格拉底说过:“我愿意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下列孔子思想中与苏格拉底该观点相似的是( )
A.有教无类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温故而知新 D.因材施教
6.“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材料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出自( )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7.古希膜历史学家色诺芬在其回忆录中说:“(苏格拉底)不仅没有像控告他的人所指责的那样败坏青年,还明明地诱导了他的门人中那些有犯罪倾向的人停止了罪行,劝勉他们追求那最光荣最美好的德行,正是借着这种德行,人们才能治国齐家。”在此,色诺芬肯定了苏格拉底( )
A.对否定神的地位而作出的贡献
B.为挽救社会道德而付出的努力
C.对古希腊哲学进步而作出的贡献
D.为后世人文主义发展所起的启蒙作用
8.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提出:“当仁不让于师”的观点。下列哪一思想主张与之类似(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认识你自己 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9.(2014·长春二中)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
A.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B.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D.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10.有位思想家认为:“美德即知识。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提倡这种“知德合一”的先哲是( )
A.普罗塔哥拉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11.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身。这主要是指他( )
A.首先对客观世界进行哲学思考
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
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
D.开始了对人本身的哲学认识
12.“……所以,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这种观点( )
A.有力地批判了封建神学的世界观
B.把人的认识从神灵转移到自然界
C.认为人应当通过具体的感知获得知识
D.揭示了知识对人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13.据说小马驹吃饱奶之后经常用脚踢妈妈,亚里士多德就被他的老师柏拉图称之为小马驹,这主要是因为亚里士多德( )
A.主张“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B.创立了逻辑学
C.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D.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14.阅读下列图片:
材料一 古代希腊神话中的诸神雕塑
材料二 我们断言感觉不是智慧,尽管要知道个别事物主要通过感觉,但他们不告诉关于任何事物的为什么,例如火为什么热,而只知火热。
——亚里士多德
材料三 关于神,我无法知道它们存在还是不存在。因为有许多障碍使我们得不到这种知识,一则这个问题暧昧不明,再则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塔哥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了古希腊人的一种什么自然观?
(2)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该怎样认识事物?
(3)普罗塔哥拉与材料一的意识的区别是什么?
(4)材料二、三的观点有什么影响?
15.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普罗塔哥拉的一个著名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 智者学派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热衷于探讨政治和法律问题。
材料三 奴隶制不合人性,追求所有人“平等”。
材料四 角色——教师,任务——培养公私兼顾、能言善辩的好公民,目的——参与雅典的民主政治。
材料五 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自豪,提出知识即美德,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知道的越多,才知道得越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至材料四分别概括归纳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问题所关注的侧重点。
(2)概括指出材料五中体现的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3)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观点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文精神的理解。
第11课 课时练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A
【解析】 对同一个事件的处理结果,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这与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相类似。
2.【答案】 C
【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苏格拉底的主张,结合所学可知,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即美德”,只有C项与之符合。
3.【答案】 A
【解析】 谜语的谜底是“人”,这体现了古希腊哲学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4.【答案】 D
【解析】 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这样的思维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故人们担心它会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
5.【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思想史内容,意在考查东西方思想家的比较分析能力。题干中苏格拉底的观点“愿意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与孔子的有教无类相符合,故A项正确,B、C、D各项属于孔子教育思想中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6.【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强调的是理想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由此分析是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思想,他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的学问。
7.【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还明明地诱导了他的门人中那些有犯罪倾向的人停止了罪行,劝勉他们追求那最光荣最美好的德行”,可知肯定了苏格拉底为社会道德付出的努力,故选B项。
8.【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孔子的主张强调坚持正确的意见; D项强调真理至上,二者相类似。
9.【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这里的人指的是人的感觉,而宋明时期的陆王心学也强调人的主观感受,故选A项。
10.【答案】 D
【解析】 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是苏格拉底。
11.【答案】 D
【解析】 苏格拉底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行为,A项错;强调知识的作用,B项错;其哲学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C项错。
12.【答案】 D
【解析】 “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即使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据此结合所学分析可知D项符合题意。
13.【答案】 A
【解析】 亚里士多德主张“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敢于为了真理同老师辩论,这与材料中的信息相符。
14.【答案】 (1)反映了对神的敬畏与崇拜,而且将神人格化。
(2)应该靠智慧(即思考)而不单靠感觉。
(3)对神提出质疑,而且将精力投入到对人的研究上。
(4)这些思想挑战了神学的权威地位,在当时起到了思想启蒙和解放的作用,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15.
【答案】 (1)人的价值、作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平等;对人的教育。
(2)崇尚知识。
(3)希腊民主政治的需求。
(4)人文精神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人文精神核心就是关心人,强调人的价值的作用,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获得,主要靠涵养、知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及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解答第(1)、(2)题要结合教材知识及材料内容来概括;第(3)题需从当时古希腊的社会背景去分析;第(4)题注重从人文精神的核心、作用等方面去分析。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学情分析】
1.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已具有一定的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但需要一个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感性材料,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考交流范围较窄,课堂参与机会较少,有很多同学平日有积极参与动机,但没有机会或缺少勇气在课堂上发言。
2.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有通过搜集和初步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但要实现由此及彼,引发思考,还需要老师的帮助。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1、了解古希腊哲学的基本情况,包括哲 学的诞生、自然哲学、泰勒斯、智者学派及其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了解苏格拉底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2、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 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二、能力与方法
1、引导学生探究人文精神产生的原因与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间相互关系的能力。
2、引入相关历史材料,培养学生观察、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编演历史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古希腊先哲精神思想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希腊文化的辉煌灿烂,加深热爱 和弘
扬人类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正确的人文主义价值观。【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
2.难点:哲学观点比较抽象、难懂。
【教学方法】
利用图片材料与柱状图的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提到古希腊就不能不提到它为后世留下的无穷无尽的具有永久魅力的话题。大家都知道奥运会和它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奥运把竞争和友谊、冲突与和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希腊,去感受一下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特征。
[讲授新课]
一、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自然哲学
(1)概念:哲学一词起源于古希腊,哲学本意就是“爱智”,哲学家是“热爱智慧的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事物,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文科班尚未学习过哲学,所以对 其简单解释即可)
(2)时间:约公元前7世纪
(3)背景:
(结合课本P54“解析与探究”题,指出按照古希腊思想家的看法,哲学的产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惊异、闲暇和自由,稍作解释后提问 :古希腊人是否有思考的自由?
从而引导学生回忆必修一关于古希腊城邦的相关知识。)之后由教师归纳:
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古希腊城邦的形成,相对民主和自由的社会环境
③人们意识的觉醒,使他们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试图从实际出发去
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提出一系列普遍性问题,于是哲学诞生了
(4)自然哲学(主要由学生自主看书掌握)
希腊最早的哲学,即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与人生没有关系。
①代表人物:泰勒斯(其主要观点为万物皆由水生成,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
②影响:自然哲学家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自然的奥秘,而不是依赖传统宗教解释,这是
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2、发展:智者学派
(1)时间:公元前5世纪
(2)原因: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
(3)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
(4)主要观点:(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本,自主归纳其主要观点,由教师进行个别提问)
①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
人的决定作用,这一切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②由于民主政治的需要,重视知识;
③认为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求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好环优劣
取决于个人的尺度,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 和永恒的真理;
(5)影响:
①积极: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 的力量对社会人生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②消极: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为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被
人称为“诡辩学派”;(让两名学生上台 表演历史剧,情景再现,让学生更好
地理解智者学派的消极影响)
二、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1、人物简介:
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8—前399),他专心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重点研究人的伦理道德问题。其言行大抵见于柏拉图的一些对话录,如《自辩篇》 、《克里多篇》、《斐多篇》和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他反 对 智者的相对主义,认为客观真理是存在的,他要为各种伦理道德 范畴寻求普遍的定义。他反对用灌输知识的方法教育青年,主张用论辩诘难、找出对方论证中的矛盾的方法,启发人们自觉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 是“辩证法”一词的最早来源。他发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呐喊,提出“美德即是知识”的观点。他引导人们去 思考哲学问题,并以“雅典的牛虻”自居。公元前399年,苏格拉 底被雅典陪审法庭的审判为 有罪并处以死刑。罪名是腐蚀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而宣传自己的新神。他 的学生为拯救他,买通狱卒。面对生路,他 却婉言谢绝,以公民应服从从法律为由 ,从容赴死。他的悲剧性的生命终结以 另一种方式阐释了先哲的使命。
2、主要观点:(学生归纳,教师提问总结)
①“认识你自己”,其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
②“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
这个概 念的认识;
3、影响:
①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②其崇尚 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
1、人物简介: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柏拉图的学生,生于马其顿的斯塔吉茹斯,卒于希腊。曾就学于雅典,学业精进,后来被马其顿国王腓力一世聘为太子亚历山大的教师。数年后,他回雅典开办学校,边教学边著述。他的著作丰富,内容广泛,大多已经散失,现存47部著作,其中有《物理学》《伦理学》《工具论》(《逻辑学》)《雅典政制》《政治学》《形而上学》《诗学》(《文艺理论》)《修辞学》《植物学》和几种关于动物的书。他解剖过50多种动物,开辟了动物学的新领域。他的著作显示了他的博学。
柏拉图(前427—前347),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他的著作和思想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弟子,他非常尊敬老师,但并不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亚里士多德根据他的灵魂论,把教育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体育、德育、智育。其中体育是基础、智育是最终的目的。他认为,要使人的灵魂得到健康的完善的发展,必须施于人不同阶段十分恰当的教育和训练。
2、主要观点: 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表明真理高于一切
3、最大哲学贡献:创立了逻辑学(教师提问:请大家想像一下,在创立逻辑学的过程中,
亚里士多德是如何体现他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主张的?学生:他的研究都是从大量
收集材料开始,经过严密的分析、概括、推理,最后才得出结论。讲述中注意引导学
生好学深思,培养勇于探索、敢于吃苦的精神)
4、影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课堂小结]
帮助学生理清线索,古希腊 哲学主要研究的对象:
自然哲学(自然)—>智者学派(社会)—>苏格拉底(人)
进行本课小结: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 最初发生和发展的阶段,古希腊的这些成就是建立在其当时特殊的地理位置、商业繁荣、小国寡民的城邦自治制度基础上的,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建立 和完善为哲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制度的保障和宽松的社会环境。同时对公民权利的重视和追求,也极大激发了先哲发掘人本质的动力,从而开启了人文精神之源。
课件23张PPT。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学习目标:
1.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价值的阐述。
2.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主题词汇】
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作用,尊重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理性精神:看待社会与自然的一种科学态度,这就是实事求是,独立思考,追求真理,谦虚务实。古希腊先哲思想蕴涵的两个主题词汇是什么?众神的家园公元前7世纪以前希腊人的自然观:
神主宰一切泰勒斯雕像 泰勒斯(公元前624—前547),古希腊学者。他被人们喻为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的宇宙哲学图景 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
——泰勒斯一、自然哲学 “占卜没有任何意义,我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发现每次洪水退后,留下肥沃的淤泥,淤泥里还留下无数微小的胚芽和幼虫,胚芽逐渐长出了庄稼,幼虫变成了海里的动物。因此,我认为“万物由水生成的”。与神没有任何关系……出现:前5世纪二、智者学派 智者是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而出现的专职教师。智者学派产生背景是什么?
①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
②工商业发展,平民地位提高,个人主义得到发展。
③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需要。主要观点: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 ——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事物的好坏优劣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谓冷热。 ——普罗泰格拉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 ——安提丰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是一切的尺度人的感觉是判断标准法律是人为产物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智者学派 (约前481—前411),智者学派最重要代表人物,政治活动家。
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如何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树立了人的尊严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普罗塔哥拉积极消极请分析:上面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什么变化?“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
---泰勒斯(公元前6世纪)神、自然、人觉醒之三:苏格拉底——引领希腊哲学新方向 他被称作西方的孔子,乔布斯为他着迷。他曾说“我象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为了追求真理,他不顾自己的利益、职业和家庭。他是个哲学的殉道者,他曾自问:什么是知识?他自答:“认识你自己!”材料中的“他”是? 《隐士和熊》:熊和隐士是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知识即美德。
思考感悟:既然是好朋友,为什么还发生了这样的悲剧?它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什么主张?活动探究熊品德是好的,但由于无知,
酿成了恶果,这说明知识的重要性。
一天,苏格拉底拿着苹果对学生说:“这是刚摘下的苹果,你们闻闻。”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只有柏拉图说:“我什么都闻不到。”苏格拉底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 原来,这是一只蜡做的苹果。苏格拉底说:“你们过于信任我,没有选择相信真理。而且这么多人都跟着错,说明你们人云亦云,这是你们放弃自我的表现。”思考感悟:美德的内涵是什么?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PK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轻松总结1、知识即美德
2、认识你自己
3、精英政治苏格拉底的主张苏格拉底的评价他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他们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的审判为有罪并处以死刑。罪名是腐蚀青年,并亵渎神灵。他的学生为拯救他,买通狱卒。面对生路,他婉言谢绝,以公民应服从从法律为由,从容赴死。觉醒之四:亚里士多德——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被称作古代的黑格尔,曾担任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被称作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留下一句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真理高于一切!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创立了逻辑学。 人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维能力,而不在于生存。
——亚里士多德 相传柏拉图对于人的定义是:人是两腿无毛的动物,于是亚里士多德拿来一只拔了毛的公鸡,在课堂上喊道:“大家快来看啊!这就是老师所说的人。”结果,弄得柏拉图很狼狈。vs异:
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而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孔子与苏格拉底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的不同处自学成果展示:完成希腊先哲的人物档案万物皆由水生成 标志古代西方人精神觉醒“认识人自己”
“知识即美德”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其理性精神影响深远;真理高于一切;
创立逻辑学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哲学成为独立学科;
理性精神达到顶峰;
哲学之父①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否定了神对社会人生的作用②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人文精神的起源(过分强调个人主观)人是万物的尺度自然哲学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探讨自然把哲学引入社会领域——认识社会引领哲学新方向——认识人自己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古希腊人产生了自主意识(理性)人文精神起源使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把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希腊哲学发生了哪些典型的变化?
(希腊先哲的精神是如何逐渐觉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