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12课_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课件(47张PPT)+教学设计+同步练(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12课_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课件(47张PPT)+教学设计+同步练(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09 11:15:47

文档简介

第12课 课时练
1.“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形体,穿戴和人相同。埃塞俄比亚人说,他们的神是黑皮肤、扁鼻子;色雷斯人说,他们的神是蓝眼睛、红头发。”这反映了(  )
A.蒙昧主义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理性主义思想 D.民族主义思想
2.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  )
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 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
C.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 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
3.“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禁欲主义 D.蒙昧主义
4.16世纪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过:“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这反映了他主张(  )
A.追求人的自由 B.追求现世幸福
C.反对禁欲主义 D.反对等级观念
5.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重新恢复的真理的精神实质是(  )
A.专制主义 B.自由主义
C.理性主义 D.人文主义
6.19世纪,一位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说,西斯廷圣母像“即使到人类停止信仰的时候,仍不失去价值”。这主要是因为该作品(  )
A.用温情和健美体现了人文主义
B.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生活中的女性
C.生动地刻画了圣母的冷峻和威严
D.揭开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序幕
7.“德廉美修道院”是16世纪著名作家拉伯雷在《巨人传》中构想的理想社会。该修道院规定“男女修士可以光明正大地结婚,人人都可富有钱财,自由自在地生活”“想做什么便做什么”。这些规定是(  )
A.禁欲主义思想的反映 B.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
C.蒙昧主义思想的反映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
8.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
A.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B.反映资产阶级的人生观
C.深刻揭露了现实生活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9.某地举行“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活动,学生李明参加了这次活动,并搜集了有关“人文精神”的资料。你认为下列资料不符合“人文精神”的是(  )
A.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
B.普罗塔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C.薄伽丘的《十日谈》
D.天主教会宣扬的禁欲主义思想
10.下图为《最后的晚餐》,故事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物的姿态与常人无异;画中的犹大坐在圣人当中,靠近耶稣。作者如此创作意在(  )
A.体现古典美术的风格 B.揭示人性的善与恶
C.再现历史真实场景 D.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11.“一个知道如何正当地享受生存之乐的人,是绝对的而且几乎是神圣的完善之人。”材料主要宣扬了(  )
A.现实主义 B.人文主义
C.浪漫主义 D.理性主义
12.《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  )
A.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 B.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
C.青年人从来不盲从盲信 D.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
13.(2014?江苏?13)“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
A.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
C.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14.阅读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材料:
材料一 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 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地重复。
材料四 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
(2)就材料三所说文学、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各举一例,并指出它们是否属于被湮没的事物及理由。
(3)材料四与前三则材料中的哪一则有矛盾?表现在何处?
15.(2014·抚州)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历史图片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甲图和乙图,提取两项有关秦代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不同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第12课 课时练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B
【解析】 材料认为:神的穿戴和人相同、各种类的人都有与本类相同的神。这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2.【答案】 C
【解析】 材料表明:人通过学习古典,达到精通的地步,就可以成为世间万物中最优秀的。据此只有C项符合题意。
3.【答案】 A
【解析】 只要求“凡人的幸福”等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4.【答案】 B
【解析】 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说明反对把幸福寄托在来世。
5.【答案】 D
【解析】 据“1533年”等信息可知,重新恢复的真理的精神实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6.【答案】 A
【解析】 西斯廷圣母像是“画圣”拉斐尔的作品,他画笔下的圣母温柔美丽。
7.【答案】 B
【解析】 材料体现了以人为中心,肯定人追求现世幸福,这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
8.【答案】 C
【解析】 《红楼梦》没有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更没有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排除A、D两项;中国在当时虽然有了资本主义萌芽,但资产阶级尚未产生,排除B项。
9.【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作用,注重人性,D项与“人文精神”相悖,符合题意。
10.【答案】 B
【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信息“自然光”与“常人无异”等可知B项符合题意。
11.【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强调人应当正当地享受生存之乐,这才是完善的人,故体现了人文主义。
12.【答案】 D
【解析】 这则故事说明:青年身心发展到一定阶段,一些自然欲求不可阻挡地要表现出来,反对压制人的天性,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体现了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
13.【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等信息说明人文主义者对财富的追求,故D项符合题意。
14.【答案】 (1)是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被湮没的原因是“一千年的精神黑暗”,即中世纪基督教的文化统治。
(2)文学:《神曲》《十日谈》(任选一部);艺术:《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西斯廷圣母》(任选一种)。它们不属于被湮没的事物,因为它们属于资产阶级新文化。
(3)与材料三矛盾。材料三指出文艺复兴是“精神的新生”,而材料四说的是“恢复古代传统”。
15.【答案】 示例一:
信息:秦代塑像形体高大;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雕塑世俗生活化;强调人的自然本性。
说明:秦处于传统的重农抑商的农耕经济时代,体现了小农思想和小农特色下的文化特点;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经济繁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肯定人的欲望和人性,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新文化特点。
示例二:
信息:秦代塑像排列整齐;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令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雕塑表现了对女性美的赞赏、对人体的赞美;突出青年巨人洋溢着的青春活力;突出对人的丰富精神生活的赞赏。
说明:秦处于专制社会,体现了王权的极度威严,强调的是皇权至高无上;文艺复兴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
第12课_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教学内容分析】
1.学习思想文化史时,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任何时期的思想文化出现有其存在价值和合理性,但同时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又存在一定局限性。
2.学会透过历史现象看历史发展的实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兴起,是当时西方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同时也是当时西方社会转型的先兆。
【学情分析】
1.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已具有一定的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但需要一个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感性材料,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考交流范围较窄,课堂参与机会较少,有很多同学平日有积极参与动机,但没有机会或缺少勇气在课堂上发言。
2.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有通过搜集和初步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但要实现由此及彼,引发思考,还需要老师的帮助。
【教学目标】
1.阅读教材,识记文艺复兴最早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文艺复兴的内涵、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与成就、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宗教改革最早兴起于德国的原因、马丁?路德与《九十五条论纲》、宗教改革的发展和结果、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
2.在识记上述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全面分析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兴起的背景,认识到一定时期思想文化是特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各代表人物思想及作品、《九十五条论纲》的全面分析,明确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内涵的发展;进一步全面理解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所产生的历史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古希腊先哲精神思想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希腊文化的辉煌灿烂,加深热爱 和弘
扬人类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正确的人文主义价值观。【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2.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教学方法】
利用图片材料与柱状图的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语:1550年,意大利艺术家兼艺术史家乔治奥?瓦萨利把自己所处的时代称为“文艺复兴”时代,欧洲人文主义者一般把欧洲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时期,第二个时期为中世纪“黑暗”时期,第三个时期为文艺复兴时期。他强调指出第一和第三个时期是历史上的文化繁荣时期。前者创造了古代文化,后者复兴了古典文化。那么,什么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最早产生于意大利的原因是什么?
一、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和实质
背景:⑴中世纪,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教育,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的蒙昧之中。⑵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生的资产阶级力求冲破教会的思想障碍。⑶意大利特殊的人 才结构。(4)14 世纪中叶蔓延于意大利的黑死病促使人们反省。
实质:“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是欧洲先进知识分子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当时人 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以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这表明了文艺复兴的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但它不是单纯 的古典复兴,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它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和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其实质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2.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思潮的 思想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内涵包括:思想方面主张:否定神的绝对权威,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可贵,颂扬人的力量;反对中世纪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肯定人有追求财富 和个人幸福的权利,提倡人们现实生活和享乐;反对中世纪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思维方式上主张: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神秘主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发展文化教育,追求知识,探索自然,研究科学,造福人生。
人文主义思潮的历史作用就在于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促使人的觉醒,使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意味着它对中世纪过去的批判;它提倡民主与科学,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 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意味着它对近现代未来的指引。
3.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
(1)“文学三杰”:薄伽丘在其名著《十日谈》中,揭露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讽刺教士的奸诈和伪善,赞扬手工业者、商人的智慧和才干,歌颂真挚的爱情和高尚的情操。体现了作者反对教会禁欲、高扬人性的思想。但丁的《神曲》充满着对教会和封建贵族的谴责,对自由、理性和求知精神的歌颂,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恩格斯称他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彼特拉克在《歌集》 中表现了人文主义者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 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2)“艺坛三杰”:在艺术领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的“美术三杰”。艺术大师们改变中世纪绘画简单呆板的宗教风格,创造出具有现实感的人物形象和生动活泼的生活画面,把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方法结合起来。对绘画作品注意结合 图片进行说明,并讨论人文主义者对宗教的态度。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新时期 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科学家,知识渊博、多才多艺。恩格斯对他的评价很高,赞扬他“不仅是大画家,而且与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达?芬奇尤以《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等画驰名于世。
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雕塑家、画家 、建筑师和诗人。他的艺术创作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和萨伏那罗拉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以现实主义方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个人而奋斗的精神面貌,富于人性和人的情感,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代表作品有雕塑《大卫》《摩西》和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壁画《创世纪》、《末日审判》等。
拉斐尔从22岁到25岁创作了大量圣母像,从此声名大扬,他没有达?芬奇那样经验丰富博学深思,也没有米开朗琪罗的雄强伟健的英雄气概。可是,他创造出最合乎当时人们的口味、被称为一种“秀美”的风格,不仅使当时人倾倒,并且延续了400年之久,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认为不可企及的典范。
(3)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时期为何绘画艺术成就突出?
首先:16世纪人文主义掀 起的 学习古典主义高潮,以艺术受惠最多最优,希腊罗马的建筑和人体雕像艺术为人文主义提供典范。其次,16世纪的文学热衷拉丁文创作,反而使作品远离生活和群众,而艺术上直接学习古典模式没有语言障碍,同时群众更容易接受直观的生活化艺术。第三,16世纪新艺术的最大优点,就是它和科学结合得非常紧密,艺术的写实求真通过新的科学手段而得到根本的提高,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凭借其科学技法超越一切古代与中世纪艺术的特点 。
二、英国的文艺复兴
15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发现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广大地区。莎士比亚是英国大文豪,他塑造了许多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深刻反映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1590年—1600年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时期,这一时期,其作品充满了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思想可以实现,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三世》,谴责封建暴君,歌颂开明君主,表现了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暴政和封建割据的开明政治理想。喜剧《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皆大欢喜》,描写温柔美丽、坚毅勇敢的妇女,冲破重重封建阻拦,终于获得爱情胜利,表现了人文主义歌颂 自由爱情和反封 建禁欲束缚的社会人生主张。即使是当时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的悲剧,也同样具有不少明朗乐观的因素。
1601—1607年,这时 英国农村的“圈地运动”正在加速进行,王权和资产阶级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正在加速进行,王权和资产阶级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正在瓦解,社会矛盾逐渐尖锐,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恶化,詹姆士一世继位后的挥霍一无度和倒行逆施, 更使人民痛苦加剧,反抗迭起。这使莎士比亚的思想也产生了变化, 其创作风格也从明快乐观变为阴郁悲愤,其所写的悲剧重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四大悲剧全部在这一时期完成,集中反映了莎士比亚对这时期局势的强烈不满。
三、文艺复兴的意义
在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高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在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在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 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 了近代自然科学。
课件36张PPT。【课标】要求: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问题一:什么是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原意是“再生”、“复活”,这场运动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形成了人文主义社会思潮。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运动。问题二:什么是“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其核心内容是:①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而不是教会强调的灭人欲,以便死后升入天堂;②它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问题三:文艺复兴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的?提示:联系必修二《新航路的开辟》的背景并结合课本内容思考一、文艺复兴的背景 原因:
(1)经济(根本):
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政治:
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迫切要求摧毁教会的神学世界观,铲除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
(3)文化:
意大利较多的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4)直接原因:
教会和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5)导火线:
黑死病在欧洲流行,促使人们反省。
当时,欧洲四分之一的人死于此病。从14世纪中叶起,欧洲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致命瘟疫,它被称为黑死病(即鼠疫)。 据估计整个欧洲的死亡人数约2500万人(1347—1351年间),占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黑死病与欧洲危机 夏特尔大教堂雕塑中世纪的表情雕塑《安东尼.奥索》随心所欲 禁欲苦行 无拘无束
压抑人性 张扬个性 麻木顺从
思想开放 愚昧迷信 以人为本
言论自由 神权至上 追求享乐 下面哪些词汇可以反映中世纪人们主要的精神状态?问题二:文艺复兴的来由?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提示:结合课本内容思考并归纳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1、文艺复兴的来由和实质:内容:
2、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实质:● 来由: 是新生的资产阶级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形成了人文主义社会思潮。反教会,反神学
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
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一、文艺复兴的背景二、文艺复兴的成就1、文艺复兴前三杰: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文艺复兴巨匠的文人风采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神曲》采用隐喻象征的笔法,缩写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和现实问题中文版封面油画《与但丁讨论神曲》 戴都都 李铁子 张安君 长6米 高 2.6“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 “文艺复兴”前三杰:彼特拉克(1304—1374)提出“人学”来对抗“神学”.
地位: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 “文艺复兴”前三杰:薄伽丘(1313—1375)代表作:《十日谈》--“人曲” 地位:欧洲短篇小说之父。
(《十日谈》的开端叙述10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10天,讲了100个故事. )问题三:以薄伽丘《十日谈》为例,谈谈作品如何体现了人文主义?提示:结合《十日谈》内容来谈内容:全书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它揭露教会的腐化与贪婪,抨击教士的伪善与丑行,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十日谈》中的一则故事说:“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程,路遇一群年轻漂亮的姑娘,青年问父亲这些是什么东西,虔诚信仰天主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低下头去,眼睛盯着地面,别去看她们。谁知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要说明的是:
A、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
B、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幸福
C、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
D、青年人从来不盲从盲信 文艺复兴巨匠的文人风采一、文艺复兴的背景二、文艺复兴的成就1、文艺复兴前三杰:2、文艺复兴后三杰: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达·芬奇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达·芬奇(自画像)
Da Vinci,Leonardo■ “文艺复兴”后三杰:达·芬奇(1452—1519)口号:“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有生命”
绘画代表作: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艺术特点:精巧含蓄,富于哲理;①强调艺术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人的思想感情;
②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于绘画之中。
③突破传统“圣像图”的画法,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了人性的善恶。蒙娜丽莎 油画 1503—1506年
77×53厘米
现藏巴黎卢浮宫 “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你悲哀吗?这微笑就变成感伤的,和你一起悲哀了。你快乐了吗?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笑容在扩大,她面前的世界好像与你的同样光明同样快乐。”
—— 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分析达·芬奇的艺术特色:焦点透视明暗转移 《最后的晚餐》反映了基督教传说中最重要的故事之一。整个画面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达·芬奇艺术的代表。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于绘画中在他的神笔下,基督的正大光明,门徒的忠诚与叛徒的阴险形成了鲜明对照,展示了艺术家对正义力量的颂扬和对叛徒的谴责。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突破“圣像图”的画法米开朗琪罗
Michelangelo■ “文艺复兴”后三杰:米开朗琪罗(1475—1564)雕刻代表作:
《大卫》、《摩西》等。
艺术特点:雄伟壮丽,充满激情
创造专注人体;作品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具有英雄主义气概。
被誉为“市民英雄的创造者”米开朗琪罗代表作《最后
的审判》
及其局部■ “文艺复兴”后三杰:拉斐尔(1483—1520)绘画代表作:
《西斯廷圣母》
特点:婉雅和谐,
抒情优美以擅长画圣母著称。被誉为“画圣”拉斐尔
Raphael《西斯廷圣母》中世纪圣母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温柔美丽, 眉宇间洋溢着母性的慈爱和幸福。<西斯廷圣母> 拉斐尔 艺术特点:
拉斐尔用现实生活中的母亲作为圣母形象,优雅、和谐、完美,更具人性的灵动感,是古典美术精神的典范。问题四: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是如何在作品中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 “艺坛三杰”的共性:
1.都以宗教为题材,体现人文主义精神,追求人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
2.批判封建教会的腐朽黑暗。
3.艺术特色上都采用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

为什么“艺坛三杰”的作品多取材于《圣经》?
1.中世纪欧洲基督教会垄断一切,艺术作品职能为荣圣经故事来表现;
2.取材于《圣经》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容易表现和宣扬人文主义精神。
与宗教画区别:
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16世纪文艺复兴的传播问题五:西欧大陆的文艺复兴在16世纪时传播到哪?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莎士比亚
Shakespeare■ 莎士比亚的戏剧莎士比亚(1564—1616)
代表作:《哈姆雷特》等。
四大悲剧:
特点、地位:《哈姆雷特》《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的戏剧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文艺复兴的传播文艺复兴的影响
1. 动摇了神学的无上权威,对宗教改革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2.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思想障碍。
3.后来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个人私欲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天主教会封建专制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文学艺术
科学雕刻绘画戏剧《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大卫》
《摩西》《西斯廷圣母》《十日谈》《哈姆雷特》强调艺术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人的思想感情;将解剖学、透视学和明暗转移法运用于绘画中;突破传统“圣像图”的画法,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创造专注人体;雕像体现人物的思
想、意志和精神气质擅长画圣母;绘画优雅、和谐、高度
完美,被视为古典美术精神的典范戏剧的人物形象富有个性,深刻反
映他人文主义的思想;代表欧洲文
艺复兴的最高成就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神曲》歌颂现实生活,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提出“人学”来对抗“神学”
意义: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文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