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共18题;共6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
1.《辛丑条约》第二款(二)规定:“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这一规定反映了西方列强意图对中国进行
A.武力震慑 B.文化侵略 C.奴化教育 D.心理征服
2.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
A.《应诏统筹全局折》的呈递 B.强学会的成立 C.《中外纪闻》的创办 D.“公车上书”
3.严复称“任公(梁启超)妙才,下笔不能自休,其自甲午以后,于报章文字,成绩为多,一纸风行海内,观听为之一耸。”要感受“任公妙才”可以阅读
A.《变法通议》 B.《革命军》 C.《资政新篇》 D.《文学改良刍议》
4.严复在《主客平议》中说道“庚子妖民愚竖,盗兵潢池,其遗祸国家至矣,然而其中不可谓无爱国者。特愚妄愤戾,而其术又纯出于野蛮,此其所以终被恶名,而无以自解于天下。呜呼!亦可伤己。”严复评论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5.郑观应认为,君民共主之国“育才于书院,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效其用,所以事多扞格,难臻富强”。陈炽指出,君民共主之国“合君民为一体,通上下为一心”“所以强兵富国、纵横四海之根源也”。这股思潮
A.强化了君主专制 B.促进了民主共和
C.完善了西方民主 D.推动了维新运动
6.在民族危机日趋加深,时代风云剧烈变换的历史条件下,梁启超以“具有魔力之健笔,撰声情激越之文字”,连续发表政论文章,指出:“吾中国数千年来,惟有狭义的革命,今之持极端革命论者,惟醉心狭义的革命。”康有为则向全国同胞大声疾呼“今日人人有亡天下之责,人人有救天下之权。”上述言论旨在
A.以彻底的民主革命来挽救民族危机
B.考订不同的革命方式,找到最佳的革命道路
C.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提倡以政治改良的方式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
7.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深恐波及属其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与清朝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这反映出( )
A.清政府对地方控制力的下降 B.东南地区经济发达需要保护
C.列强侵略深入中国沿海地区 D.南方省市脱离清政府的管辖
8.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历史。费正清曾形象地比喻成“两出巨型戏剧”:第一出是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对抗,第二出是这场对抗导引中国在“一场最巨大的革命发生中所发生的基本变化。”下列历史现象不能体现“第二出戏”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9.19世纪90年代初,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下列属于其代表人物
的是
A.林则徐 B.曾国藩 C.李大钊 D.梁启超
10.1900年6月21日,慈禧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了《宣战诏书》,同时向12个国家宣布开战。而南方各省督抚纷纷拒绝奉诏。这一事件表明( )
A.洋务运动走向失败 B.中央权威受到冲击
C.清朝统治名存实亡 D.变法增强地方实力
11.马克思认为,达尔文的著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依据。从1920年到1936年,该书先后在中国出版12次,受到中国读者的热烈欢迎。这些表明进化论
A.满足了资产阶级的需要 B.动摇了宗教宣扬的神创理论
C.具有广泛的社会学意义 D.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
12.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时指出:“倭伺吉林于东,英启藏卫而窥川滇于西,俄筑铁路于北而迫盛京,法煽乱民于南以取滇粤。”由此可知,康有为
A.维新思想已形成体系 B.主张与列强进行商战
C.对皇帝软弱表示不满 D.关注日深的民族危机
13.下表反映清末中国出口货物分类比重变化(单位:%)。
年份 生产资料 半制成品 制成品
农产 手工开采 机器开采 手工 机器 手工 机器
1873年 2.6 一 一 37.4 一 58.3 1.7
1893年 15.6 一 一 28.4 0.1 53.4 2.5
1903年 26.8 0.2 0.2 17.2 14.7 32.9 8.0
1910年 39.1 0.2 0.5 13.1 11.9 28.3 6.8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据上表可知( )
A.农产品的出口增加体现农耕经济为主 B.机制品比重变化表明工业化初露端倪
C.手工业品出口下降说明经济结构完善 D.出口货物结构的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
14.“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该言论最有可能发表于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签约》签订后
15.《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前人们大多认为:康有为变法时,地方大吏中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积极支持。对此,陈宝箴的后人陈寅恪曾说:“当时之言变法者,盖有不同之二源,未可混一论之也。……南海康先生治今文公羊之学,附会孔子改制以言变法。其与历验世务欲借镜西国以变神州旧法者,本自不同。故先祖先君见义乌朱鼎甫先生一新《无邪堂答问》驳斥南海公羊春秋之说,深以为然。据是可知余家之主变法,其思想源流之所在矣。”。
——摘编自刘本森《“张之洞档案”揭示戊戌变法的另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宝箴变法主张与康有为变法的异同。
材料二 康有为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一个实践的政治家。他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的认识,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他急于求成,毫不考虑变法对其他人的影响。他意识不到,激进的变法实际上是对整个儒家统治的国家和社会的一场战争,包括危及满族八旗特权在内的改革,只会激起来自多方面的强烈反对。除了皇帝外所有的改革者都是汉人的事实,在满族人中间引起恐慌。越来越多的汉人感到,他们的前途在于彻底地推翻满人的王朝,只有来自下层的流血革命才有可能实现。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2)据材料简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其影响。
材料三 1895年“公车上书”,康有为组织了签名,最终却没有去都察院递交签名,事后却说都察院拒收他们的签名,而且上书的18省“公车”们,绝大多数都没有参加康组织的签名。
维新期间康有为明明坚决反对“立宪法,开议会”,却在1911年自己编辑的《戊戌奏稿》,大规模地篡改了自己在戊戌年的奏稿,删除其中拥护专制的文字,掺入主张民权、宪政的内容。如其中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清宫档案所藏原折有一段提纲挈领的话,认为维新的当务之急,是做三件事:“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从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人上书。”康有为自己公布的版本中,这三件事却变成了:“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硬生生掺入“宪法”二字,还将其与“制度局”联系到一起,以洗掉制度局的夺权色彩,仿佛制度局是为了“定宪法”而设的一般。
康有为的名作《孔子改制考》,公开刊行本里的孔子,是大同、民权的化身,而进呈给光绪的本里,却是皇权专制的坚定维护者。不止于此,康还篡改了光绪的密诏,也篡改了谭嗣同的绝命诗。
——综合黄彰健《戊戌变法史研究》、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康有为《自编年谱》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谈谈你对历史研究的认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民”二字在清初黄宗羲等人的言论中已出现,然而并没有持续发展。到了晚清,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的“国民”观念从西方、日本输入中国之后,黄宗羲等人业已消失的声音重获新生。晚清“国民”二字内容相当宽泛,边界并不清晰,丰富而复杂,亦新亦旧,具有鲜明的过渡时代的特征。20世纪初,“国民”观虽然包含了西方“公民”观念的某些内涵:“国民”相对于社会上的特权阶层而存在,他们被劝告要发扬公民道德,并增进共同的福祉,保有国家主人翁意识;然而,中国的“国民”并不是被赋予权利、可以向国家提出某些特定国要求的个人,而是必须在国际舞台上捍卫国家权利的一群人。“国民”不像之后更适合用来指称“citizen”的“公民”或“市民”,它并不强调国家当中的个人,而是一种集体存在。
——摘编自李孝迁《“制造国民”:晚清历史教科书的政治诉求》
材料二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族群构成的国家,三个主要族群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均是来自周边大国或文明区域的移民,其国家的建立是由于族群冲突和族群政治分歧被动成就的。因此,新加坡致力于将多源流的移民社会整合成共同认同新加坡国家的国民社会,形成一套新加坡的“民族—国家”体系、新加坡人的公民认同和新加坡多元族群文化的地方性知识。国家通过威权政治体系从文化教育、意识形态、大众媒体等方面进行制度化建设,塑造共同价值观,培养国家认同。在学校、社区等场域中不断强化公民概念和国家认同,塑造“新加坡人”的概念,建构地方性知识,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和国家情怀,让每一个老百姓都有国家自豪感,有与国家休戚与共的主人翁意识。
——摘编自赵泽琳《“多元”族群与“一体”公民——新加坡多元族群治理与公民意识塑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国民”概念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与新加坡塑造国民的差异及其原因。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国民塑造问题的认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戊戌政变发生后,康有为和梁启超根据光绪帝即将被废甚至被弑的判断,多次以“逆后”“淫后”“篡位幽主”来形容慈禧,指出“寻常幼帝之位,母后临朝,犹为六经所不取,况今日之实为篡逆乎”,并向英国、日本等国驻华公使发出照会求助。但此举在当时并没有赢得朝野过多同情,还有官员发出“诸人误上深矣”的感叹。后在日本政府逼迫下,康有为离开日本。英国之行后,康有为指出“盖废立之举,皆荣禄主之。故荣禄之罪,浮于西后”“西后误听其谗”。此后,康有为又推动海外华人以上书为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祝寿为由,请求太后归政于光绪。
——据贾小叶《戊戌时期学术政治纷争研究——以“康党”为视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戊戌政变后康有为等人宣传策略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等人调整宣传策略的原因。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西方列强在《辛丑条约》中,明确要求清政府给予参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城镇以停止科举考试五年的惩罚,反映了其意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斗志,是对中国人民进行的心理征服,D项正确;武力震慑与签订条约、规定相关地区“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等不符,A项错误;停止科举考试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并非为文化侵略创造条件,B项错误;停止科举考试的惩罚不是列强对中国进行奴化教育的内容和手段,C项错误。
2.D
【详解】1895年的“公车上书”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掀起宣传变法的高潮,故选D;在1898年的《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康有为提出效法日本明治维新实行变法,排除A;强学会清末资产阶级创立的第一个维新派政治团体,排除B;《中外纪闻》是强学会成立后由维新派主办的第一份报刊,排除C。
3.A
【详解】要感受“任公妙才”就应该阅读梁启超的著作,其中《变法通议》的作者是梁启超,A项正确;《革命军》的作者是邹容,排除B项;《资政新篇》的作者是洪仁玕,排除C项;《文学改良刍议》的作者是胡适,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根据材料“庚子妖民愚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庚子”年是1900年,因此评论的应该是义和团运动,严复认为义和团运动愚昧和野蛮,D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时间是1851年至1864年,排除A项;洋务运动时间是19世纪60年代到1895年,排除B项;戊戌变法时间是1898年,排除C项。故选D项。
5.D
【详解】郑观应和陈炽都主张君民共主之国,即君主立宪制,而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由此可知,这股思潮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故D正确;这一思潮否定了君主专制,故A错误;民主共和制度没有君主,故B说法错误;这是对西方民主的学习,谈不上完善西方民主,故C错误。
6.D
【详解】梁启超反对“狭义的革命”,康有为主张“今日人人有亡天下之责,人人有救天下之权”,是唤起民众开展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联系所学可知,维新派是提倡以政治改良的方式开展斗争,故答案为D项;康梁没有主张民主革命,排除A项;康梁不主张暴力革命,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康梁启发人们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排除C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据材料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东南地区几个省份与列强签订“东南户保”协定,以各种理由和借口不执行清政府的命令抵抗的命令。地方督统权利上升,清政府对地方控制力的下降,A项正确;保护经济发达地区不是其违抗清朝政府命令的理由,排除B项;材料主要描述的是长江流域与列强之间的“东南互保”协议,而不是列强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侵略,排除C项;南方省市脱离清政府管辖过于绝对,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地方的自主性增强,不能说完全脱离管辖,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这场对抗导引中国在“一场最巨大的革命发生中所发生的基本变化”意味着第二出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交汇更多的是交汇而非直接冲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中主张“扶清灭洋”,反对一切外来事物,这是单纯的直接对抗,不能体现出“第二出戏”的特征,C符合题意;A、B、D更多的体现了西方文化引导下中国自身的变化,符合第二出戏的特征,不符合题意,排除。
9.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等,故D正确;林则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李大钊是无产阶级代表,故ABC错误。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0年(中国)。“东南互保”体现了南方各省督抚对八国联军侵华持中立和自保态度,而清朝中央政府主张宣战,这说明清政府的地方管理体制受到冲击,中央权威受到冲击,B项正确;洋务运动走向失败是在甲午战争失败后,排除A项;南方各省督抚是为了自保,并未脱离清政府统治,不能说明清朝统治名存实亡,排除C项;戊戌变法在1898年就已经失败,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尔文强调“生物进化论”,这一主张传入中国后,迎合当时民族救亡的主张,因此得到广泛传播,C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迎合哪一阶级的需要,排除A项;B项是对欧洲的影响,排除;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与生物进化论无关,排除。故选C项。
【点睛】
12.D
【详解】材料中“倭”指的是日本,“俄”指的是沙皇俄国,所以这则材料讲述的是康有为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瓜分的局势的描述,可以看出他关注民族的危亡,D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维新思想,排除;B选项错误,康有为没有这样的论述,排除;C选项错误,康有为是向皇帝陈述事实,排除。
13.D
【详解】依据材料“清末中国出口货物分类比重变化”,结合表格信息可知出口的生产资料比重在逐渐的上涨,半制成品和制成品的比重增速缓慢,或者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晚晴中国的出口货物仍是生产资料为主,说明半殖民地化更加严重,D项正确;仅从农产品增加,无法得出清政府的经济状况,排除A项;机制品比重变化体现的是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的加剧,排除B项;手工业品出口下降,说明经济结构并不完善,排除C项。故选D项。
14.D
【详解】“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等字眼强调了清政府已经成为了洋人的朝廷,这是《辛丑签约》签订的影响,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辛丑签约》签订后而非《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签订后,所以选项A、B、C均是不符合题意,均是必须直接排除的;故本题选D。
15.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符合材料“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的说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符合材料“奋起救亡,勇于变革” 的说法,因此D项正确;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的加深的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符合材料的说法,排除A项;瓜分狂潮是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戊戌变法是在19世纪末,与 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6.(1)同:这都主张通过变法,实现国家富强,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救亡的目标。
不同:来源:陈宝箴:实际经验,借重西法;康:公羊春秋为基础,附会孔子改制;陈宝箴是政府官员,突出实践的可操作性;康有为是维新派代表,理想性突出。
(2)主要原因: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改革者心态急于求成;变法策略过于激进。影响:满汉分裂扩大;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3)观点:康有为经常篡改材料,伪造历史。
认识:历史人物在利益、立场等的驱动下,可能会伪造史料,即使是当事人的记载,也不可盲目相信,因此,在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对史料进行鉴别,多采用文物,第一手的史料(档案等),注意不同史料之间的比较,去伪存真。通过后人的研究,能帮助还原历史真相。
【详解】(1)同:根据材料信息可从其二者的目标的角度概括得出都主张通过变法,实现国家富强,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救亡的目标。不同:来源:根据“其与历验世务欲借镜西国以变神州旧法者,本自不同。”得出陈宝箴来源于实际经验,借重西法;康:根据“南海康先生治今文公羊之学,附会孔子改制以言变法”得出公羊春秋为基础,附会孔子改制;根据其身份不同可得出陈宝箴是政府官员,突出实践的可操作性;康有为是维新派代表,理想性突出。
(2)主要原因:根据“康有为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一个实践的政治家。他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的认识”得出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根据“他急于求成,毫不考虑变法对其他人的影响”得出改革者心态急于求成;根据“激进的变法实际上是对整个儒家统治的国家和社会的一场战争”得出变法策略过于激进。影响:结合所学可从满汉分裂扩大、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等方面概括。
(3)观点:根据“而且上书的18省‘公车’们,绝大多数都没有参加康组织的签名。”等信息可得出康有为经常篡改材料,伪造历史。认识:结合所学可从历史人物在利益、立场等的驱动下,可能会伪造史料,即使是当事人的记载,也不可盲目相信等角度概括分析。
17.(1)特点:发展中传承;随民族危机的发展而发展;受西学影响;内容丰富,新旧杂糅;强调集体意识;强调捍卫国家权利;强调发扬国民道德。
(2)差异:中国主要从政治角度塑造,新加坡从多元角度塑造;中国塑造的目的主要是救亡图存、解放思想,新加坡是为巩固新生的多族群移民国家;中国强调集体意识,新加坡兼顾保护族群及地方意识。
原因:中国受到民族危机加深及传统思想的影响;新加坡是移民国家,族群差异性大且矛盾多。
(3)认识:国民的塑造关乎国家认同,需高度重视;根据国情,多渠道多角度地以文化为抓手,以文化共识促进政治共识;国家需要讲好民族故事,增强国民幸福感,提升综合国力。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一“在清初黄宗羲等人的言论中已出现……黄宗羲等人业已消失的声音重获新生”可知,发展中传承;据材料一“到了晚清,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可知,随民族危机的发展而发展;据材料一“从西方、日本输入中国之后……已消失的声音重获新生”可知,受西学影响;据材料一“内容相当宽泛,边界并不清晰,丰富而复杂,亦新亦旧”可知,内容丰富,新旧杂糅;据材料一“并增进共同的福祉,保有国家主人翁意识”可知,强调集体意识;强调捍卫国家权利;据材料一“相对于社会上的特权阶层而存在,他们被劝告要发扬公民道德”可知,强调发扬国民道德。
(2)本题是背景类、对比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新加坡)。差异:据材料二“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族群构成的国家,三个主要族群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均是来自周边大国或文明区域的移民”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主要从政治角度塑造,新加坡从多元角度塑造;据材料一“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和材料二“其国家的建立是由于族群冲突和族群政治分歧被动成就的”可知,中国塑造的目的主要是救亡图存、解放思想,新加坡是为巩固新生的多族群移民国家;据材料一“并增进共同的福祉,保有国家主人翁意识”和材料二“新加坡人的公民认同和新加坡多元族群文化的地方性知识”可知,中国强调集体意识,新加坡兼顾保护族群及地方意识。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面临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受到民族危机加深及传统思想的影响;据材料二“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族群构成的国家,三个主要族群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均是来自周边大国或文明区域的移民,其国家的建立是由于族群冲突和族群政治分歧被动成就的”及所学知识可知,新加坡是移民国家,族群差异性大且矛盾多
(3)本题是认识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和新加坡都在构建国民的概念,体现了国民的塑造关乎国家认同,需高度重视;近代中国和新加坡在构建国民概念上存在不同,体现了根据国情,多渠道多角度地以文化为抓手,以文化共识促进政治共识;近代中国和新加坡在构建国民概念上存在不同,但都体现了国家需要讲好民族故事,增强国民幸福感,提升综合国力。
18.(1)变化:从政变之初塑造“逆后”形象,转变为调和两宫、塑造“贼臣”形象;从政变之初求助于列强干涉,转变为呼吁慈禧归政光绪。
(2)光绪帝并未被废,原有宣传失去依据;原有宣传未能赢得朝野舆论支持;民族危机加剧,求助列强未果;顽固派势力强大。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戊戌政变发生后,康有为和梁启超根据光绪帝即将被废甚至被弑的判断,多次以‘逆后’‘淫后’‘篡位幽主’来形容慈禧”“英国之行后,康有为指出‘盖废立之举,皆荣禄主之。故荣禄之罪,浮于西后’‘西后误听其谗’”可得出从政变之初塑造“逆后”形象,转变为调和两宫、塑造“贼臣”形象;根据材料“向英国、日本等国驻华公使发出照会求助”“康有为又推动海外华人以上书为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祝寿为由,请求太后归政于光绪”可得出从政变之初求助于列强干涉,转变为呼吁慈禧归政光绪。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戊戌政变发生后,康有为和梁启超根据光绪帝即将被废甚至被弑的判断”并结合所学可知,光绪帝并未被废,原有宣传失去依据;根据材料“但此举在当时并没有赢得朝野过多同情,还有官员发出‘诸人误上深矣’的感叹”可得出原有宣传未能赢得朝野舆论支持;根据材料“向英国、日本等国驻华公使发出照会求助……后在日本政府逼迫下,康有为离开日本”可得出民族危机加剧,求助列强未果;结合所学可知,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力量强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