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1 08:5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 人民解放战争
共18题;共6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
1.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报道:“过去是‘母猪不敬神,娘们不算人’……而现在则完全变了,妇女已上了桌面。人人有了一份财产,共同劳动,共同处理。”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婚姻自主成为新时尚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扩大
C.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D.解放区妇女地位的提高
2.毛泽东在给前线的作战电报中提出:“为着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诸敌南下,我们准备令刘伯承、邓小平留下杜聿明指挥……诸兵团之余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敌向徐州、郑州、西安诸路逃跑,是没有可能的。”据此判断,该电文是发给哪一战役的指挥将领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3.下表为人民解放战争进程表,对此合理的解释是,人民解放战争
重大事件 时间 概况
内战爆发 1946年6月 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战略反攻 1947年6月 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战略决战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4月23日占领南京,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
A.使民主革命迅速走向胜利 B.以游击战为主要作战方式
C.兼具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D.突出了革命统一战线作用
4.下列关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共中央及时、果断的战略决策 B.解放区人民的大力支持
C.广大解放军指战员英勇善战 D.西方国家的支持
5.随着东北、华北等地的解放,解放区的范围不断扩大。1948—1950年,中共中央先后设立六大行政区,以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实行党政军一体化管理。关于六大行政区的设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基于解放战争战局的变化而设立 ②利于解放军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③为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创造条件 ④为新中国政权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解放战争时期,由于解放区发展不平衡,加上经济和交通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共产党要想直接管理省及省以下地方政府,在人力、物力等各方面都一时无法达到。因此,中央决定( )
A.大力推进经济建设 B.实行大行政区管理
C.实施农村土地改革 D.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7.1946年12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的征购地主土地条例规定:“未经土地改革区域,发行土地公债,征购地主超过应留数量之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农民。”该规定( )
A.表明土地改革的阻力过大 B.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度
C.顺应了革命形势发展需要 D.满足了农民翻身作主人的要求
8.随着国民党军事进攻的不断扩大,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一指示
A.扭转了国民革命初期不利形势 B.适应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
C.表明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 D.表明中共开始重视土地问题
9.《中国文摘》于1946年12月在香港正式出版,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创办的第一份面向海外发行的英文期刊。该刊揭露国民党的内战阴谋和腐朽统治,向全世界报道解放战争的消息,宣传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革命。《中国文摘》的刊发( )
A.扭转了解放战争的不利局面 B.使国民党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
C.促进了民众思想的极大解放 D.有利于共产党革命形象的构建
10.1947年5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电令刘伯承、邓小平:“面向蒋管区,把战争引向更远的敌后。”随后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渡过黄河南下。这支部队的作战意图应是
A.战略反攻
B.主力决战
C.解放南京
D.会师会宁
11.新闻报道中事件(古都北平解放)的意义是
A.粉碎了国民党全面进攻
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华北全境基本得到解放
D.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统治
12.据记载:4月20日晚和21日,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进行强渡,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江阴、镇江等城市,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防线。该记载反映的是
A.渡江战役 B.淮海战役 C.武汉会战 D.淞沪会战
13.党的某次会议报告中说:“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又是一个工作队。随着战斗的逐步减少,工作队的作用就增加了。有一种可能的情况,即在不要很久的时间之内,将要使人民解放军全部地转化为工作队,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估计到。”这次会议是
A.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4.中国共产党继续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村 D.收回了港澳,完成了祖国统一
15.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到达重庆当晚就收到一封由许多人签名的致敬信。信中说:“您毅然来渝,使我们过去所听到的对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污蔑完全粉碎了,这证明中国共产党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据此可推知,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
A.利于增强中国共产党实力 B.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广泛支持
C.为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民心 D.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约翰拉贝是生于汉堡市的德国商人,1908年,拉贝从德国启程到达北京,并于1910年在北京结婚。1911年,拉贝应聘到德国西门子驻北京分公司做会计兼文书,1931年任德国纳粹党南京分部副部长,开始书写日记。以下是拉贝日记的节选:
1937年12月14日:开车经过市区,我们才晓得破坏的巨大程度。车子每经过一二百米就会压过尸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我检查过,子弹是从背后射进去的,很可能是老百姓在逃跑时从后面被打死的。
1937年12月22日:我到放尸首的地下室......一个老百姓眼珠都烧出来了......整个头给烧焦了,日本兵把汽油倒在他头上。
1938年1月3日:这些城陷后放下武器的中国兵当中,恐怕有2000人被日本人刺杀,这是非常残忍的,而且绝对违反国际法;在攻城的时候,大约2000平民被打死。
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拉贝日记的史料价值。
17.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1936年57万锭之数;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的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材料二 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民党统治后期国统区经济在“内”层面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列举并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
(3)材料二所说的“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的是什么?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4)联系材料与所学,请您用一句话概括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的代表们在天安门广场,挥铲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毛泽东当场宣读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在“三年以来”的人民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进行了那些斗争?(答出三项即可)。
(2)试概说“三十年”期间,中国共产党探索具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并取得成功的事例两个。
(3)从“一千八百四十年”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决绝的斗争。请仿照下列,另举两例。
例: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他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4)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浴血奋斗,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宝贵经验和惨痛的教训。这一切对于我们走现代化道路有什么启迪?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材料现象体现了20世纪40年代末,妇女的社会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合材料时间和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等信息可知,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结果,故选C项;材料没有反映婚姻自主的相关信息,故排除A项;B项表述与材料中“20世纪40年代末”的时代背景不符,故排除B项;D项表述属于材料现象,不是导致现象的主要原因,故排除D项。
2.C
【详解】根据“为着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诸敌南下”可知,此时中央主要是确保平津战役的顺利开展,故选C;辽沈战役地点在东北,不符合“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诸敌南下”,排除A;“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说明该战役不以歼灭敌人为主要目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均不符合“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排除CD。
【点睛】
3.A
【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解放战争的进程发展迅速,直接由防御转为反攻,解放军迅速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说明人民解放战争使民主革命迅速走向胜利,故答案为A项;B项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C项与人民解放战争性质不符,D项发生在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均排除。
4.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并未取得西方国家的支持,因此选项D不是中共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符合题意;选项A、B、C是中共取得胜利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
5.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48-1950年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六大行政区的设立是基于东北、华北等地的解放,解放区范围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建立,表明是基于解放战争战局的变化而设立的;六大行政区一军委会或人民政府,实行党政军一体化管理,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家力量恢复建国初期的经济,从而为政权建设奠定坚实的经济、政治、军事基础,①③④正确;②错在,中国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是在194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6.B
【详解】根据材料“解放战争时期,由于解放区发展不平衡,加上经济和交通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共产党要想直接管理省及省以下地方政府,在人力、物力等各方面都一时无法达到”可知,解放战争时期,因为解放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交通等原因,共产党对地方无法进行直接统一的管理,于是根据解放区各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划分大行政区进行管理,保证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统治,B项正确;大力推进经济建设,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实施农村,与材料中提及的信息不匹配,排除C项;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6年12月(中国)。据题意并结合所学可知,该规定可以满足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从而调动农民生产和加入解放军队伍的积极性,推动解放战争的发展,C项正确;“表明土地改革的阻力过大”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材料只是体现了“发行土地公债,征购地主土地”,排除B项;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运动满足了农民翻身作主人的要求,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详解】根据“随着国民党军事进攻的不断扩大”可知此时已经进入解放战争时期,所以“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是为了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适应当时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B项正确;此时是解放战争时期,不是国民革命时期,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民主革命的任务完成,而材料时间为解放战争时期,排除C项;中共始终重视农民的土地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1946年的中国。根据材料“该刊揭露国民党的内战阴谋和腐朽统治,向全世界报道解放战争的消息,宣传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革命。”可知,《中国文摘》通过向海外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过程和成就,让更多海外的人了解解放战争,了解中国共产党,这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有利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形象的构建,D项正确;“扭转解放战争不利局面”的说法夸大了《中国文摘》的作用,表述不准确,排除A项;材料无法直接得出国民党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B项;《中国文摘》面向海外发布,与民众思想解放没有必然关联,排除C项。故选D项。
10.A
【详解】试题分析:由“面向蒋管区,把战争引向更远的敌后”,联系所学知识,1947年6月,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战略反攻的战略性行动。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故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
11.C
【详解】根据新闻报道信息“古都北平解放”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平解放,1949年1月15日,天津的国民党守军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歼灭,北平的国民党守军陷入绝境,22日北平将领傅作义签字同意北平和平解放,至此,中国共产党控制了华北主要城市及大片地区,华北全境基本得到解放。故C正确;1946年6月,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在美帝国主义的援助下先后向中原、华东、晋冀鲁豫、晋绥等解放区大举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了。人民解放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集中兵力打运动战。在半年多的时间内,解放军就歼灭大量敌人,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排除A项;B项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排除;D项是渡江战役,排除。
12.A
【详解】依据材料“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进行强渡,……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防线”并结合解放战争可知,渡江战役发生在长江一带并且彻底摧毁了国民党的防线,符合题意。A正确;淮海战役发生在徐州一带,而且发生时间是1948年11月—1949年1月,B错误;武汉会战发生在1938年6月—10月,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8月—1937年11月,均在抗日战争期间,CD错误。故选A。
13.A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军队番号及关键信息“即在不要很久的时间之内,将要使人民解放军全部地转化为工作队,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估计到”可以判断出这是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党在为工作重心转移做准备,因此A符合题意;七大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此时中共军队称号是新四军和八路军,B排除;CD均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会议,排除。故选A。
14.A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孙中山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任务都没有改变,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即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A正确;孙中山试图建立的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而不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B排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农民拥有使用权,不是将土地分给农村,C排除;孙中山未提出收回港澳,D排除。故选A。
15.C
【详解】由材料中“对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污蔑完全粉碎了”可知,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使国人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的诚意和决心,使全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理性的认识,有利于中国共产党赢得政治上的主动,争取民心,C项正确;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和中国共产党实力的增强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时得到各民主党派的广泛支持,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排除D项。故选C项。
16.①来源:材料选自拉贝在南京的生活日记,属于文献史料。拉贝是20世纪30年代日军侵略中国,制造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他的日记是研究侵华日军罪行的一手史料。
②材料内容:日本屠杀大量中国平民,违背国际公德枪杀被俘中国士兵,可用于研究1937年12月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反映出法西斯反人类、反和平的反动本质。
【详解】①来源:根据“拉贝日记的节选”,可知材料选自拉贝在南京的生活日记,属于文献史料。拉贝是20世纪30年代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因此,他的日记可以成为研究侵华日军罪行的一手史料。
②材料内容:根据“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放下武器的中国兵当中,恐怕有2000人被日本人刺杀”,可知日本屠杀大量中国平民,违背国际公德枪杀被俘中国士兵,这些日记内容可用于研究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揭露其法西斯反人类、反和平的反动本质。
【点睛】
17.(1)国民党发动内战,造成经济极大破坏;恶性通货膨胀,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官僚资本压迫民族工业,使其陷入困境;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发展造成极大困境。
(2)经济:土地改革。意义:极大激发了农民革命和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军事: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意义: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3)事业:反帝反封建。方式: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组建统一战线,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1947年(中国)。据材料“1947年”“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1936年57万锭之数”可知,国民党发动内战造成经济极大破坏;结合所学从恶性通货膨胀、官僚资本压迫民族工业、繁重的捐税负担的角度分析。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1947年(中国)。经济:措施:结合所学从土地改革来列举。意义:结合所学从农民革命、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的角度分析。军事:措施:结合所学从刘、邓率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来列举。意义:结合所学从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的角度分析。
(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1947年(中国)。第一小问是事业:结合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解放战争反对的对象可知,反帝反封建的事业。第二小问是方式:结合所学从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组建统一战线、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角度分析。
(4)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1947年(中国)。结合所学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来分析。
18.(1)1947年,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1947年6月,战略反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8年9月—1949年初进行战略决战,发动辽沈、淮海及平津战役;1949年4月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答出三项即可)
(2)①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使国民革命运动出现高潮。②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①资产阶级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但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或者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②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
(4)①民族民主革命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②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民主国家,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详解】(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进行的斗争,包括1947年,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1947年6月,战略反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8年9月—1949年初进行战略决战,发动辽沈、淮海及平津战役;1949年4月渡江战役,解放南京。能够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2)“三十年来”指的是1919——1949年,所以在这期间取得的成就包括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使国民革命运动出现高潮。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示例是从历史事件和影响的角度阐述的。所以可仿照这一示例进行作答,如资产阶级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但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如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
(4)综合所学内容可知,民族民主革命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要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民主国家,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