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1 08:5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共18题;共6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
1.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共帮助20个亚非国家建成了313个项目,比50年代初增加了116%,经济援助支出增加了210%6。中国对亚非拉国家的援助
A.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外交孤立 B.改变了美苏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
C.提升了中国在非洲地区的地位 D.有利于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2.下表是新中国农业发展部分数据。表中数据反映出这一时期
A.十一届三中全会激发了生产活力 B.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取得较大成就
C.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D.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生产力进步
3.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记者伊夫蒂哈尔·阿里曾在回忆中说:“那一刻,全场沸腾!我一路跑进附近一间电讯室,用电报向总部发回一条英文快讯,以最少的文字把‘新中国来了’这个重大消息抢发出去。”与该回忆相关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中国
A.参加日内瓦会议 B.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4.据统计,1961~1964年,中国城镇人口净迁出4369万人,农业人口在中国所占比重由1960年的73.83%升至1964年的80.15%。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计划经济体制的松动 B.“三线”建设的开展
C.户籍管理制度的变革 D.国民经济的调整
5.20世纪70年代,针对某一事件,全中国和全世界的人喜悦、迷惘、震惊交织在一起。当时最流行的三句话是:“蒋帮受打击”,“苏联干生气”,“佐藤(日本时任首相)真着急”。由此可知,该事件
A.源于美苏关系的日益缓和 B.折射出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C.表明中日关系逐步正常化 D.直接促使中国重返了联合国
6.对“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一口号评述正确的是( )
①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②违背了客观规律
③表现了人民群众敢于革命的精神 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浮夸之风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向媒体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指的是( )
A.万隆会议推进非殖民化 B.中美两国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C.第三世界登上政治舞台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8.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对这一外交活动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有助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 B.标志着中美正式建交
C.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 D.有利于促进中日建交
9.20 世纪 60 年代初,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部分第三套人民币正面图案如下图所示。这一做法( )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B.调动社会主义革命的热情
C.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D.弘扬艰苦奋斗的劳模精神
10.1971年第二十六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下表为各大洲的表决情况统计,据此可知恢复合法席位( )
大洲 赞成数 反对数 弃权数 赞成比例
欧洲 24 1 4 82.8%
亚洲 18 4 6 64.3%
非洲 26 15 1 61.9%
南美洲 5 5 2 41.7%
北美洲 3 8 3 21.4%
大洋洲 0 2 1 0%
A.新中国实力壮大的直接产物 B.西方国家一直都阻挠我们恢复合法席位
C.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共同影响 D.非洲为新中国恢复席位发挥的作用最大
11.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在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该公报的发表
A.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B.结束了两国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
C.正式建立了两国间的外交关系 D.实现了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12.阅读“1955—1983年浙江省粮食总产量变化曲线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两次高峰的出现都受益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两次低谷的出现都与“左”倾错误的发展有关
C.第一次高峰时废除了农村土地私有制 D.第二次低谷时农村土地实行了国有化
13.1972年4月16日,乘专机飞越太平洋的大熊猫“玲玲”和“兴兴”顺利到达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8000名美国民众冒雨迎接其入住新居。4月20日,尼克松夫人出席了动物园大熊猫馆的揭幕式。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C.中美之间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 D.大熊猫的商业价值高
14.“秋季里来荷花香,棉枝长得树一样,棉桃炸开像罗帐,行人见了都赞扬”,这首歌谣体现下面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5.一九五八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被称为“三面红旗”。“三面红旗”的出现
A.提高了人民生产积极性 B.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C.促进了工农业的大发展 D.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战初期,日军大举进攻华北,凡是日军所到之处,通过出版报刊、散发小册子,以及绘制大幅墙画、标语、播放“东洋音乐”等方式,进行欺骗宣传。在危难之际,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乡村文艺运动发展起来。聂荣臻根据晋察冀三省社会实际状况组建宣传队和剧社15个;这些军队宣传队和剧社创新民间文艺形式,运用一切文化手段,初步形成了以“口头文化”“墙头文化”“钢板文化”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文艺景观。1939年2月,晋察冀边区文协通过建立晋察冀边区文化界抗日救国会,加强了对边区文化工作的领导,为乡村文艺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晋察冀边区党政领导十分关心乡村文化运动建设,仅1940年一年,“西战团”共培训“乡艺”文艺干部700多人。
——摘编自柳敏和《试析党在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乡村文艺运动》
材料二 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文学艺术界的许多作家、艺术家,生动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取得了累累硕果。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都是贯彻“双百”方针的出色作品。那时的文艺期刊也大量增加,仅1956年至1957年出现的文艺期刊就有18种,原有的刊物质量也有提高,扩大版面。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时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活动,35部优秀影片同时展出。新中国的电影创作步入了一个辉煌时期,电影界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3》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比较抗战时期根据地乡村文艺运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文艺工作的不同特点,并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文化政策调整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意义。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耕读一体自古存在,它是一种原始状态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文化生态模式。到了宋代,耕读结合成为常态。宋代思想家晁补之谈到:“补之尝游于齐、楚之郊,见夫带经而耕者,莫非求仕也”。北宋农民王德伦“购藏经籍,以训子孙为务”,《李氏长春园记》曰:“人生天壤间,有屋可居,有田可耕,有园池台榭可以日涉,有贤子孙诵诗读书,可以不坠失家声,此至乐也。”宋代士人在躬耕自食之际,陈翥写出世界第一部研究泡桐的专著《桐谱》,刘蒙著成第一部菊花专著《菊谱》,邓御夫“尝作《农历》一百二十卷,言耕织、刍牧、种莳、括获、养生、备荒之事,较之《齐民要术》尤为详备”。
——据《耕读——中国古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
材料二 西方古代的劳动教育带有明显的体力劳动倾向,而且没有独立形态。17、18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西方劳动教育思想有了新的突破。英国经济学家贝勒斯(1654-1752)是较早提出学校劳动教育思想的先行者,他认为,必须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他提出要创办工业学校:“工业学校应使富人有利可图,使穷人能过上一种丰衣足食的生活,使青年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亚当·斯密(1723-1790)也谈到:“假使普通人民的儿童有时在学校学习的但于他全无用处的一知半解的拉丁文取消不教,而代以几何学及机械学的初步知识,那么,这一阶级的文化教育,也许就会达到所可能达到的最完善程度。”
——摘编自徐辉《从生产性到育人性:西方劳动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启示》
材料三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基本构成。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从1955年开始,各地中小学逐步开设了“手工劳动”“农业常识”“机电常识”等课程,高等学校主要通过专业课程渗透劳动教育。在中小学的语文、数学等课程教学中也要贯彻劳动教育,如语文教师通过课文中劳动人民紧张忙碌乐观的形象教育学生,为学生讲解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等内容,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劳动观。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及各类体力劳动实践,师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还通过组织学生排演“农业互助合作”题材的短剧,编排反映农业劳动过程的舞蹈,唱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歌曲等。使“劳动光荣”触动学生心灵,进一步增强学生建设国家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摘编自李欢《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代耕读结合发展的主要功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古代劳动教育相比,17、18世纪英国劳动教育思想有何新突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劳动教育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1972年)
(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中美关系的焦点及美国的承诺。
(3)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不同时期国家外交关系的改善的认识。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对这些亚非国家的援助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为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奠定了基础,故选D;打破美国对中国的外交孤立是在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后,排除A;中国的做法并没有改变两极格局的对峙局面,排除B;中国的援助对象不仅仅是非洲国家,所以不单单是提高在非洲的地位,排除C。
2.B
【详解】根据材料数据可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机耕面积、机电灌溉面积和农村小型水电站都迅速增长,说明这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迅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取得较大的成就,B项正确;根据材料数据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至1978年期间的成就,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12月底,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我国在20世纪50-70年代期间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农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没有涉及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并且这时期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根据材料“那一刻,全场沸腾!我一路跑进附近一间电讯室,用电报向总部发回一条英文快讯,以最少的文字把‘新中国来了’这个重大消息抢发出去”,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经过投票,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立即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D项正确;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成功研制“两弹一星”提高了我国的国防能力,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发展到新阶段,这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4.D
【详解】根据材料“1961~1964年,中国城镇人口净迁出4369万人,农业人口在中国所占比重由1960年的73.83%升至1964年的80.15%。”并结合所学可知,为应对三年经济困难,党中央于1960年冬天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压缩城镇人口,减少城市化,从而减轻商品粮的供应压力,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D项正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计划经济体制并未松动,排除A项;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基本设施建设,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材料所述现象与户籍管理制度的变革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20世纪70年代,随着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成为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打开外交新局面的关键,符合材料“蒋帮受打击”,“苏联干生气”,“佐藤(日本时任首相)真着急”,即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折射出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故B正确;20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且不符合“苏联干生气”,故A错误;根据材料“佐藤(日本时任首相)真着急”,与C相矛盾,排除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并不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故D错误。
6.B
【详解】根据题干“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由于党急于求成,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违背了客观规律,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指标和浮夸风盛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体现的是浮夸风,①②④正确,B项正确,排除A项;该口号与敢于革命的精神无关,③错误,排除CD项。故选B项。
7.D
【详解】根据材料“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并结合所学可知,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表明长期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是反西方集团在国际舞台上斗争的重大性利,D项正确;万隆会议是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与材料不符 排除A项;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排除B项;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崛起,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1972年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态度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但是中美建交时间是1979年,选项B符合题意;中美关系的缓和有助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符合美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中美关系的缓和有利于促进中日建交,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人民币正面图案中的“女拖拉机手”、“车床工人生产图”、“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都体现了发展生产中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了伟大的建设成就,D项正确;1949年至1952年为经济恢复期,排除A项;三大改造的性质为社会主义革命,完成时间为1956年,20世纪60年代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排除BC项。故选D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1年(世界各大洲)。据本题材料表格“各大洲的表决情况统计”,可以看出随着新中国实力逐渐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系当时的第三世界力量崛起、欧洲走向联合,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长期孤立中国政策破产,是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共同影响,C项正确;各大洲的表决情况统计可以看出随着新中国实力逐渐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但这不是直接原因,排除A项;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来欧洲赞成比例最高,并不是一直阻挠我们,排除B项;而非洲反对票最多,打破了很多人的固有印象,认为非洲对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发挥的作用最大,所以非洲作用应该是很大但不是最大,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两国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故B符合题意;1971年期间的“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的外交关系的大门,故A不符合题意;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建立了两国间的外交关系,实现了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B
【详解】试题分析:由图片可以看出,第一次高峰是在1958-1959年间,当时是农业领域的大跃进运动时期,高峰时浮夸风的体现(“左”倾错误的表现);第二次高峰是在1983年及以后,这是因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导致的;第一次低谷是在大约1959-1961年间,这是因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导致的农业产量下降(推行“左”倾错误的结果);第二次低谷是在1967-1968年间,当时正值“文革”期间,由于干部群众都在停产闹“革命”,所以农业产量下降,也是“左”倾错误导致的结果。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2年(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华,中美交往的大门重新打开。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出现了大熊猫“玲玲”和“兴兴”赴美并大受欢迎的情况,B项正确。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与材料信息不存在必然关系,排除A项;1972年4月,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不久,再加上“文革”的影响,中美之间经贸关系不可能“快速”发展,排除C项;商业价值高是大熊猫在美国受到追捧的原因之一、但主要原因在于中美关系的改善,排除D项。故选B项。
14.A
【详解】大跃进时期出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浮夸风盛行,根据材料中的“棉枝长得树一样,棉桃炸开像罗帐”,这首歌谣体现的应当是大跃进时期。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D项。
点睛:大跃进时期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材料中的“棉枝长得树一样,棉桃炸开像罗帐”的夸张手法符合浮夸风的特点,据此确定答案。
15.B
【详解】根据材料“三面红旗”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可得出,当时出现严重经济困难,B项正确;“大跃进”是“左”倾错误指导下大办工业、大办农业的运动,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A项;“大跃进”是“左”倾错误破坏农业生产,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排除CD项。故选B项。
16.(1)抗战时期:针对性宣传;注重培养文艺干部;文艺团体众多;空前活跃,形成乡村文艺景观;服务抗战,服务大众。
新中国初期:提出“双百”方针;文艺形式更新颖;文艺工作成效显著;宣传主题增加。
历史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大规模经济建设逐步展开。
(2)抗战时期的文化政策宣传了党的抗日政策,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丰富了抗日根据地的文化生活;创立了大众的、科学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为以后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借鉴。新中国初期的文化政策是建设当代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推动了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促成了当代第一次文学艺术创作高峰;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是先进文化的代表。
【详解】(1)抗战时期:根据材料“聂荣臻根据晋察冀三省社会实际状况组建宣传队和剧社15个”可知,抗战时期面对日本的欺骗性宣传,根据地针对性宣传,文艺团体众多;根据材料“晋察冀边区党政领导十分关心乡村文化运动建设,仅1940年一年,‘西战团’共培训‘乡艺’文艺干部700多人”可知,注重培养文艺干部;根据材料“这些军队宣传队和剧社创新民间文艺形式,运用一切文化手段,初步形成了以‘口头文化’‘墙头文化’‘钢板文化’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文艺景观”可得出,空前活跃,形成乡村文艺景观;从目的来看,抗战时期的文艺工作服务抗战,服务大众。
新中国初期:根据材料“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双百”方针;从文艺形式来看,有话剧、历史剧、小说,还有影视,体现了文艺形式更新颖;根据材料“文学艺术界的许多作家、艺术家,生动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取得了累累硕果”可知,文艺工作成效显著;根据材料“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时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活动”可知,宣传主题增加。
(2)意义:根据材料一的主旨和抗战时期文艺成就可知,抗战时期的文化政策宣传了党的抗日政策,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根据材料“这些军队宣传队和剧社创新民间文艺形式”可知,丰富了抗日根据地的文化生活;根据材料“晋察冀边区文协通过建立晋察冀边区文化界抗日救国会,加强了对边区文化工作的领导,为乡村文艺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时期的文艺宣传创立了大众的、科学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为以后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借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初期的文化政策,即双百方针是建设当代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根据材料二中文艺成就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艺政策推动了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促成了当代第一次文学艺术创作高峰;根据材料“那时的文艺期刊也大量增加……原有的刊物质量也有提高,扩大版面。”“35部优秀影片同时展出”可知,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从地位上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艺政策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是先进文化的代表。
17.(1)功效:适应科举求仕的需要;进行道德培养,成为治家手段;进行农学创新,促进农业科技发展。
(2)突破:正规学校开设劳动教育;加强对劳动者的技术、技能等的培养。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和大机器生产的到来,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代思想的不断解放和教育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发展,资产阶级加强对工人盘剥的需要;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贝勒斯等学者的经验和知识积累。
(3)特点:构建起相对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和各类活动载体开展劳动教育。
意义: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强了建设国家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促使了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和发展了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培养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劳动者,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热情,有利于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
【详解】(1)功效:依据材料“补之尝游于齐、楚之郊,见夫带经而耕者,莫非求仕也”,得出适应科举求仕的需要;依据材料“购藏经籍,以训子孙为务”,得出进行道德培养,成为治家手段;依据材料“宋代士人在躬耕自食之际,陈翥写出世界第一部研究泡桐的专著《桐谱》,刘蒙著成第一部菊花专著《菊谱》……”,得出进行农学创新,促进农业科技发展。
(2)突破:依据材料“必须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他提出要创办工业学校”,得出正规学校开设劳动教育;依据材料“而代以几何学及机械学的初步知识,那么,这一阶级的文化教育,也许就会达到所可能达到的最完善程度”,得出加强对劳动者的技术、技能等的培养。
原因:从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得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和大机器生产的到来,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近代思想的影响分析,得出近代思想的不断解放和教育的发展;从资产阶级的剥削分析,得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发展,资产阶级加强对工人盘剥的需要;依据材料“英国经济学家贝勒斯(1654-1752)是较早提出学校劳动教育思想的先行者”,得出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贝勒斯等学者的经验和知识积累。
(3)特点:依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得出构建起相对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依据材料“高等学校主要通过专业课程渗透劳动教育”,得出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依据材料“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及各类体力劳动实践,师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得出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和各类活动载体开展劳动教育。
意义:依据材料“使劳动光荣触动学生心灵,进一步增强学生建设国家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得出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强了建设国家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促使了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分析,得出丰富和发展了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分析,得出培养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劳动者,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热情,有利于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
18.(1)原因: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等。(答对其中4点即可)
(2)焦点:台湾问题 承诺:一个中国;从台湾撤军
(3)意义:有利于打破中国外交孤立的僵局;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言之有理,酌情赋分)
(4)国家利益是根本出发点,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可知,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根据材料“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可知,国内危机加深;根据材料“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可知,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根据材料“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可知,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等。
(2)焦点:根据材料“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可知,台湾问题。承诺:根据材料“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可知,一个中国;根据材料“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可知,从台湾撤军。
(3)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有利于打破中国外交孤立的僵局;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方面分析。
(4)根据材料可知,国家利益是根本出发点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