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共18题;共6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
1.黄宗羲在谈到两税法时说道:“(两税法实施后)虽租、庸、调之名浑然不见,其实并庸、调而入于租也。相沿至宋,未尝减庸、调于租内,而复敛丁身钱米。”其意在说明
A.两税法实质是租庸调制的延续 B.两税法实施后出现的种种弊端
C.宋代统治者注重田租征收 D.宋代开始不再使用两税法
2.秦汉时期皇帝设立尚书省与门下省,协助其处理国家政务。东汉末年,曹操设立“秘书监典尚书奏事”把持政事,后其子曹丕认为尚书省下属诸曹权力过大,就在秘书省的基础上设置了中书省,三者并为封建王朝的统治中枢机构。这一发展演变( )
A.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说明封建政治制度不断完善
C.有利于门阀政治的形成 D.有效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从现存资料看,唐代均田制基本上沿袭了前代尤其隋代的格式,但在具体上的变化相当明显。对授田的限额与授田对象做了调整,尤其是对均田制下土地买卖做了严格的限制。如买主的土地占有量不得超过制度规定的应受田数额,买卖土地的交易活动中只能在制度所允许的土地占有量之内进行,而且必须向官府申牒立案。这些规定( )
A.体现了政府力图控制土地占有 B.有效遏制了土地兼并的状况
C.是两税法顺利实施的经济基础 D.加重了民众的经济负担
4.汉武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授爵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5.有学者指出:“在中国要写得一篇响亮的文章或写得一手能上朝的好字,必需有闲、钱、名师指导、十年寒窗等等社会条件的支持才有希望。终年胼手胝足为孝敬肚皮而忙碌的一般农民,怎易到达这种地步?”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科举考试以出身、学识等为依据 B.历代科考无家道贫寒、苦读登仕者
C.农民阶级不具备科举中第的条件 D.科举平等性受文化、社会级差制约
6.我国古代一项赋税制度,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该制度的实施( )
①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②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③彻底废除了一直以来的人头税④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7.汉代察举制实行初期,被察举者都有一年的试用期,只有胜任者才能转为正式官员,若不胜任,则就要被撤换掉,而且推荐者也会因此受罚。由此可知,当时察举制
A.形成了严格的选拔程序
B.旨在培养正式合格官员
C.注重保证察举“质量”
D.将察举权收归到了中央
8.下图为唐太宗贞观初年的政令形成、实施流程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中书省拥有草拟政令的自主权 B.门下省拥有决策的绝对独立权
C.皇帝失去对政令决策的否决权 D.六部分担尚书省的实际执行权
9.《资治通鉴·唐纪》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同时,当时也有“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的说法。这反映了三省体制( )
A.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 B.推动了政治决策民主化
C.削弱了皇帝的专制权力 D.三省相互牵制降低效率
10.两宋三百余年间,贡举登科者共有十一万多人,平均每次录取的人数为唐代的十倍左右。更重要的是,唐代登科后,还要经过吏部身、言、书、判的考试,才能走上仕途,宋代士人及第即可释褐入官。这对宋代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创新了人才选拔制度 B.吸引大批知识分子参加考试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
11.下表是唐宋时期中央各类官办学校入学资格统计表。由表中呈现的变化可推知
A.知识分子成为主要参政力量 B.宋朝科举制进一步发展
C.教育开始打破贵族垄断地位 D.理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2.隋文帝时“罢州郡之弊,废乡里之举”,又下诏规定:所有官员的选任一律先分科参加考试,按考试成绩决定其去留和所任官职之品位。这一规定表明,当时( )
A.科举选官的条件已成熟 B.人才选拔倾向经世致用
C.士族子弟的仕途被阻断 D.人官员选任模式趋于公平
13.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为此,唐朝
A.中书、门下集议于政事堂,政事堂设于门下省
B.“罢相,设五府、六部……等署,分理天下庶务”
C.(于)“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D.(令)“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14.唐朝元和年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佑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佑的意见。崔佑所属的部门应是(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参知政事
15.唐玄宗时简选翰林学士入值内廷,承命制诏书敕、批答表疏。德宗时翰林学士陆贽常参与机要,时人“目为内相”;穆宗时宰相李逢吉势倾朝野,“惟翰林学士李绅……常排抑之”。由此可知,唐代翰林学士之设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加强了监察机制
C.保证了决策质量
D.牵制了外朝相权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材料二 7世纪初的初唐,是中国专制时代历史上最为灿烂光辉的一页,当帝国对外威信蒸蒸日上之际,其内部组织按照当时的标准看来,也近于至善,是以其自信心也日积月深,这也是一段创造系统的时期。唐朝这种近于至善的内部组织,表现在中央政府的一大特色为“三省分工”……而这种体系与后世西洋所谓“互相制衡”截然不同。不论唐太宗如何的开明,他的政府无可避免为一种专制体制。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制度创新和变革”在政治上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省的名称及其职能,分析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历史意义。
17.阅读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图示一、图示二分别是秦朝的三公制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三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原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与前朝相比政治制度方面的“变”与“不变”,并分析“变”与“不变”的成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相比秦朝的三公制,唐代三省制在制度方面有何创新?请从权力的运作角度对这一创新加以评价。
(3)依据材料三概括其观点,并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创立与发展的基本史实加以论证。
18..为政之道,要在用人。阅读下列有关科举制的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制度确立于隋唐时期。与察举相比,科举制下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没有如“入门兼美”等附加条件。考试科目中以进士科最为显要,主要考诗赋,即命题作诗。据学者统计,唐代290年共取进士6603人。
(1)科举制度逐渐取代察举制度是中国选官制度的重大变化。试对这一现象做出评价。
材料二:在宋代,科举出身的官员成为文职官队伍的核心。两宋310年,仅通过中央省试合格的进士即达43000人之多。其规模远远超过前后各代。当时的宰相中,90%以上是通过科举获得资格的,而其籍贯也有所变化。隋代宰相只有极少数籍贯属南方,唐宰相累计有369人, 其世族籍贯90%属于北方。北宋中叶以后,南方任宰相者渐多。据统计,宋代共有宰相134人,南、北方地区分别以浙江、河南为代表,河南共有21人作过宰相,北宋18人,南宋3人;浙江先后有24人任过宰相,北宋4人,南宋20人。
(2)分别说明宋代科举制度及官员构成的特点。
材料三:明代规定,士子必须在州县通过预备考试,获得州、府、县学资格后才能参加科举考试,从而使官办学校与科举密切结合。考试内容中最重要的是四书义、经义,即从四书五经原文中择句命题成文,作文时必须根据程朱理学的注疏,模仿古人语气进行发挥,并要遵循固定的格式,即“八股文”,它由一些规定的段落组成,其主体为四段对偶排比文字。直到清末,八股文一直是读书人博取功名的敲门砖。
晚清时期,科举制度不断受到冲击。戊戌变法中,光绪帝下令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广设学堂 ,并创办京师大学堂。废科举和兴才育学也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清政府废除武举,将各省书院改为学堂,并颁布新学制,规定教育的初等、中等、高等三级制。1905年,科举制度正式被废除。
(3)概括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材料出自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讲的是两税法发展到宋朝有重复征税的问题,体现了改革后的赋税制度仍有弊端,B项正确;两税法是在租庸调制瓦解后出现的赋税制度,并非是其延续,排除A项;材料与统治者注重田租征收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D项说法与材料“相沿至宋”矛盾,排除。故选B项。
2.B
【详解】根据“秦汉时期皇帝设立尚书省与门下省,……三者并为封建王朝的统治中枢机构。”可得出材料主要反映了秦代以来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通过中枢机构的革新起到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目的,其趋势是皇权的不断加强,说明封建政治制度不断完善,D项正确;达到顶峰的标志是军机处的设立,排除A项;这一演变并不利于门阀的形成,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唐代均田制的具体规定作出了一些调整,调整了授田的限额和对象,严格限制均田制下的土地买卖,如限制买主的土地占有量、买卖土地的数量,且须向官府备案等,这些限制与要求体现了政府对土地的控制,试图把控民众的土地占有量,A项正确。这些规定体现了政府希望遏制土地兼并的目标与追求,但看不出实际效果,排除B项;两税法的实施,与均田制的破坏,租庸调制的瓦解相关,排除C项;这些规定体现了政府对百姓的体恤,试图限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生产,并没有加重民众的经济负担,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主要以德、才为标准(孝廉)选拔官员,故B项正确;军功爵制以军功大小为选官依据,故A项错误;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官依据,故C项错误;九品中正制以门第高低为选官依据,故D项错误。
5.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科举制有文化、社会级差等条件限制,需要写得一篇响亮的文章或写得一手能上朝的好字,必需有闲、钱、名师指导、十年寒窗等等社会条件的支持才有希望,这对一般农民而言,难以企及,所以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科举平等性受文化、社会级差制约,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科举考试以出身、学识等为依据”,排除A项;材料与“历代科考无家道贫寒、苦读登仕者”无关,排除B项;“农民阶级不具备科举中第的条件”说法过于绝对,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根据材料“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指的是唐朝的两税法,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于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①④符合题意,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与材料反映的两税法的实施无关,②不符合题意;清朝的摊丁入亩彻底废除了人头税,③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7.C
【详解】材料中被察举人不是直接任命为官,而是先试用再正式任命,并且对不合格者的推荐人也要负连带责任,这既防止了滥举现象,又提高了官员的实际能力,体现了对官员质量的重视,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任用程序,而不是选拔程序,A项错误;察举制主要是在选拔官员,进行试用是在培养合格官员,B项错误;察举制下察举权在地方,而任用权在中央,D项错误。
8.D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唐代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因而中书省必须在皇帝的示意下草拟政令,故A项错误;门下省并未拥有决策的绝对独立权,故B项错误;皇帝没有失去对政令决策的否决权,故C项错误;题干中尚书省是通过六部来执行政令,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 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 三省六部制
9.A
【详解】根据材料,“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体现了三省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影响皇帝决策 ,“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认为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是乱政,由此可知主张用中书省来牵制皇帝,A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政治民主化出现于近代,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三省的牵制,削弱相权,有利于皇权的加强,排除C项;根据材料“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体现了各部门之间过度牵制导致效率低下,但是“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不能体现三省相互牵制降低效率,排除D项。故选A项 。
10.C
【详解】宋朝通过扩大科举录取人数扩大了统治基础,C项正确;宋朝仍然实行科举选拔官吏的制度,A项错误;B项是与唐代的共同点,不是宋代科举的最主要影响;宋朝完善科举的举措是糊名法,并非扩大规模,D项错误。故选C。
11.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朝的中央各类官办学校入学资格在不断下降,这主要和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有关,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无法得出知识分子成为主要的参政力量,A选项排除;孔子对私学的兴办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C选项排除;材料与理学无关,D选项排除;故选: B。
12.D
【详解】根据题干“废乡里之举”“所有官员的选任一律先分科参加考试,按考试成绩决定其去留和所任官职之品位”可知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开始采用考试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制度,考试作为选拔官吏的方式,有利于公平,D项正确;隋炀帝时期确立科举制度,排除A项;人才选拔采用考试形式,题干并未说明考试内容,不能说明倾向经世致用,排除B项;士族子弟也可通过考试进入官僚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3.A
【详解】根据所学,唐朝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强化了皇权,完善了古代的官僚体制,而A项所述正是三省六部制的体现,A项正确;B项是明朝废除丞相,排除B;C项是元代行省制,排除C;D项是宋代的二府三司制,排除D。
14.B
【详解】材料反映了崔佑有权驳回诏书,结合所学可知,门下省负责审议,有权驳回中书省的决策和诏令,因此,崔佑属于门下省,故选B;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不属于崔佑的职责,故排除A;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不属于崔佑的职责,故排除C;参知政事设立于宋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D。
15.D
【详解】从材料“惟翰林学士李绅……常排抑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翰林学士入为皇帝顾问,参与机要的陆贽被看作“内相”、李绅敢于“排抑”大权在握的宰相,都体现出受到皇帝重用的翰林学士对相权的牵制,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行政效率和监察机制,故A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决策权,故C项排除。
【点睛】“惟翰林学士李绅……常排抑之”是关键信息。
16.(1)表现:“推恩令”;内外朝制;察举制;刺史制度
(2)名称与职能: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封驳;尚书省,执行诏令。
历史意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后世历朝产生深远影响。
【分析】(1)
根据材料一“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可知,汉武帝时期“制度创新和变革”在政治上的表现是“推恩令”;内外朝制;察举制;刺史制度
(2)
关于名称与职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封驳;尚书省,执行诏令。关于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后世历朝产生深远影响。
【点睛】
17.(1)不变:最高统治者仍世袭(或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变: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不变”成因:宗法制的影响;“变”的成因:政治形势由分裂到统一;分封制的弊端。
(2)创新:三省长官均为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互为补充、相互牵制。评价:通过分权,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可以减少了君主决策失误,提高了办事效率。
(3)观点: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不变,但不同时期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创新。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创立以来其本原精神不变,即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权力;加强皇权,抑制相权。但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制度,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汉朝中外朝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元朝的行省制;明朝的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详解】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可见最高统治者仍世袭;根据“下虽无世禄之臣”以及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后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成因。
(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秦朝的三公制下丞相为百官之首,而唐代三省制下三省长官都为宰相,形成宰相集体,互为补充、相互牵制。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三省制下中书省负责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通过分权,利于防止大臣专权以加强君权;有利于完善管理体制,减少了君主决策失误,提高了办事效率。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原则仍可不变”“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概括其观点。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创立以来其本原精神不变,即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权力;加强皇权,抑制相权,因此结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发展演变的史实回答。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8.(1)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吏素质;打击门阀势力;实现社会流动;推动唐诗兴盛;体现公平、公开的原则;以文取士标准有片面性;录取名额偏少。
(2)宋代科举规模扩大,成为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说明:宋代重文轻武,文人地位提高,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南宋时期南方士人地位超过北方。说明: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已经南移;南宋偏安江南。
(3)变化:官办学校与科举密切结合;内容上依据四书五经,在格式上采取八股文;读书人参加科考的目的是博取功名晚清时期科举制遭受冲击并最终被废除。原因: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加强思想控制,故官学地位日趋重要,八股取士束缚人的创造性。晚清时期,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急需新型的实用型人才。科举制度不能适应这一需要,最终在不断冲击下被废除。
【详解】(1)评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选官权力在中央,打破了世家门阀对选官的垄断,加强了中央集权;根据提高官吏素质;根据材料“科举制下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且“取士不问家世””可知,科举制打击门阀势力,实现社会流动;根据材料“考试科目中以进士科最为显要,主要考诗赋,即命题作诗”可知,科举制推动唐诗兴盛;根据材料“‘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没有如 ‘入门兼美’等附加条件”可知,体现公平、公开的原则;根据材料“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可知,以文取士标准有片面性;根据材料“290年共取进士6603人”可知,录取名额偏少。
(2)根据材料“在宋代,科举出身的官员成为文职官队伍的核心”“两宋310年,仅通过中央省试合格的进士即达43000人之多。其规模远远超过前后各代”可知,宋代科举规模扩大,成为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说明:根据材料“当时的宰相中,90%以上是通过科举获得资格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重文轻武,文人地位提高,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根据材料“北宋中叶以后,南方任宰相者渐多”可知,南宋时期南方士人地位超过北方。说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已经南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偏安江南,政治中心转移,因此南方士人地位较高。
(3)变化:根据材料“士子必须在州县通过预备考试,获得州、府、县学资格后才能参加科举考试,从而使官办学校与科举密切结合”可得出,官办学校与科举密切结合;根据材料“试内容中最重要的是四书义、经义,即从四书五经原文中择句命题成文,作文时必须根据程朱理学的注疏……并要遵循固定的格式,即‘八股文’”可知,在内容上依据四书五经,在格式上采取八股文;根据材料“八股文一直是读书人博取功名的敲门砖”可得出,读书人参加科考的目的是博取功名;根据材料“晚清时期,科举制度不断受到冲击”“1905年,科举制度正式被废除”可得出,晚清时期科举制遭受冲击并最终被废除。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为加强思想控制,故官学地位日趋重要,八股取士束缚人的创造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晚清时期,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家急需新型的实用型人才,而科举制度不能适应这一需要,最终在不断冲击下被废除。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