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1 09:1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共18题;共6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
1.两宋一反唐朝后期藩镇割据之道而行之,立足于收权,而且颇为彻底。既“收其精兵”“制其钱谷”“削其支郡”“稍夺其权”,又按路分设帅(安抚使,掌兵民)、漕(转运使,掌财赋)、宪(提弄按察使,掌司法)、仓(提举常平使,掌救恤)四监司以收夺州县诸权和监察地方官吏。下列措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是:( )
A.“杯酒释兵权”
B.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C.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D.推行二府三司制
2.王安石变法中设置的市易务,不仅严格立法以抑兼并,而且参与到市场的直接经营当中,增加商税,如市例钱,以及坊场、河渡之关税,进一步扩大征榷范围等。据此可知,市易务的设置( )
A.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缓解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C.消除了国家与商人的矛盾 D.改变了政府的抑商政策
3.据《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枢密使的设立( )
A.加强了宰相的权力 B.沿袭唐宋五代制度
C.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与“中书”互相依赖
4.宋代的路(宋代行政区域名,,相当于明清的省)常设的机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转运司与提点荆狄词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间与转运司都有财权。这表明( )
A.行政机构分散、权责交叉有利于中央集权
B.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明清两化没有区别
C.行政机构互相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扩大行政区域是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
5.北宋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中提出:“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这说明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
A.引发了地方割据 B.造成了社会混乱
C.导致了北宋灭亡 D.加剧了积贫积弱
6.宋代,从太宗至宁宗十一位皇帝都曾将自己的著述纂成《御制集》刻板刊印,内容涉及文辞、政事、边防等,除机密内容“送枢密院要库掌之”外,其他卷册“遍赐贵近,乞付三省,依故事”。宋朝这一举措
A.有利于维护皇权专制统治 B.延续了重文轻武的传统
C.推动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 D.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7.北宋时期经常出现“朝议”与“廷争”。仁宗时宰相吕夷简曾对摄政的刘太后说:“臣位宰相,朝廷大事,理当廷争。”张方平也在奏疏中指出:“中书奏事,争辩御前,连日纷哗,中外喧骇。其于事理,必有曲直。”这说明北宋的中央决策方式
A.重视发挥防错纠错机制作用 B.因循旧例鼓励官员各抒己见
C.改变了传统的朝廷决策模式 D.不断激化内廷与外朝的矛盾
8.宋既“收其精兵”“制其钱谷” “稍夺其权” ,又以转运使、提刑、提举常平、安抚使收夺州县诸权和监察地方官吏。这说明宋代
A.强化了君主专制 B.消除了地方藩镇割据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
9.964年,宋太祖下令各州赋税收入除地方度支外,凡属金币之类,“悉辇送京师”,不得占留。宋太祖此举意在
A.削弱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B.限制地方长官的征税权力
C.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 D.缓解中央政府的财政困难
10.北宋与南宋的关系类似于
A.新朝与汉朝 B.南朝与北朝 C.隋朝与唐朝 D.西晋与东晋
11.下图为明朝人绘制的《雪夜访普图》(局部),画面展现的是赵匡胤夺取帝位后雪夜走访宰相赵普筹划统一方略的情景。对于此图理解较为准确的一项是
A.是研究宋初政治的一手史料 B.反映了宋初统治者的政治担忧
C.宋朝时宰相地位高于皇帝 D.陈桥兵变经过了精心策划
12.北宋建立后,地方实行路制。各路设“经略安抚使”即“帅司”,统管兵民等事宜;设“漕司”,专理财政赋税、民政等事务;设“宪司”,专理司法和监察等事宜;设“仓司”,主管赈灾和盐铁专卖。北宋设“四司”旨在
A.预防权力腐败
B.加强中央集权
C.提高行政效率
D.控制人事任免
13.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史学著作,其中《宋史》最为浩繁,各种著述、实录、会要、奏议、文集等应有尽有,卷帙浩大,为二十四史之冠。这主要是因为宋代
A.中央集权加强 B.社会危机严重 C.文官政治发达 D.印刷术的进步
14.如图是依据某一朝代的政治现象绘制的漫画,这一朝代是( )
A.唐朝 B.清朝 C.隋朝 D.北宋
15.王安石变法中改革了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辞章取士的旧制,专考经义和时务策,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
A.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 B.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
C.否定了科举制度 D.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
二、材料分析题
16.宰相与皇帝的博弈
(宋)英宗即位之初,想直接提拔进士及第的苏轼为知制诰,担任他的秘书官。(在宋代,知制诰再进一步就是翰林学士,是精英中的精英,宰相与执政大臣多由此出。)不过,皇帝的提案却遭到宰相韩琦的反对,认为这样提拔过快。英宗又提议让苏轼担任记注,韩琦又反对,说这跟担任知制诰差不多,不如给个帖职。即使是这样提议,韩琦也还是附加了条件的,让苏轼参加考试,英宗只得依从。结果,苏轼考得还真不怎么好,勉强过关。
问题:
(1)依据苏轼经历,概括北宋中央官员的产生过程。
(2)通过宰相与皇帝的博弈,概括北宋政治的特征。
(3)与唐相比,北宋的中央集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个最大的转捩中枢。……在我们要讲的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里,宋是最贫最弱的一环。专从政治制度上看来,也是最没有建树的一环。……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若论制度,宋代大体都沿袭着唐旧。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知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他们种种措施,自始就不断有人反对。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试从中央政府组织方面说明“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2)根据材料,概括宋朝在政治制度上“没有建树”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从秦汉到唐宋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
18.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 北魏延兴元年(473年),北魏政府向人民征收“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
——赵毅等主编《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材料三 北魏485年,孝文帝颁布命令:“男子15岁以上,授给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人授露田20亩。露田不得买卖,授田者身死或年满70者归还官府。桑田则永为个人所有,不须还官,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买卖。奴婢授田与良人相同,耕牛每头授田30亩,限4牛。”
——赵毅等主编《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材料四 (王安石变法)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发生了积极的作用的。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问题
(1)依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并分析其带来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简要概述推行均田制的影响。
(3)根据材料四,列举王安石变法中能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措施有哪些?并将其具体内容列举出来。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项与“收其精兵”相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C项与“稍夺其权”“监察地方官吏”等信息相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项有助于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与加强中央集权不符,故本题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宋代二府三司制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王安石变法中设置的市易务,不仅严格立法以抑兼并,而且参与到市场的直接经营当中,增加商税,如市例钱,以及坊场、河渡之关税,进一步扩大征榷范围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市易务根据市场情况,决定价格,收购滞销货物,待至市场上需要时出售,商贩可以向市易务贷款,或赊购货物等,这都体现出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A项正确;据材料“参与到市场的直接经营当中,增加商税”及所学知识可知,市易务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但与百姓赋税负担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并没有消除国家与商人的矛盾,排除C项;宋朝时期,政府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可知B项正确;宋朝设立枢密使分割了宰相的军权,而不是加强了宰相的权力,所以A错误;C项应改为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项表述错误,应是制约了“中书”的权力。
4.A
【详解】材料论述的是宋代的“路”,即地方行政区域。结合材料中的“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可知宋代地方行政机构分散,从“转运司与提点刑狱司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司都有财权”可知,地方各行政机构权责交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机构分散、权责交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所以A正确;宋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是路、府(州)、县三级行政机构,明清地方行政制度受元朝的行省制度影响很大,两者有很大的区别,所以B错误;行政机构互相牵制,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所以C错误;扩大行政区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所以D错误。
5.B
【详解】根据“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可知司马光认为王安石的变法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每个社会阶层都不能安定,B项正确;司马光是认为王安石变法导致社会混乱,而非引发地方割据和加剧积贫积弱,排除AD项;王安石变法并没有导致北宋灭亡,排除C项。故选B项。
6.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皇帝把自己著述刊印推广,这有利于皇帝思想的传播,服务于皇权专制统治,A项正确;材料与重文轻武政策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印刷术的应用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文学艺术的发展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7.A
【详解】根据材料“朝廷大事,理当廷争。”“其于事理,必有曲直。”可分析出宋代重视防错、纠错,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因循旧例,排除B项;宋代的传统决策模式没有改变,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矛盾的不断激化,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根据材料“……又以转运使、提刑、提举常平、安抚使收夺州县诸权和监察地方官吏。”可知,宋代加强了中央集权。故答案为C项;材料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没有涉及君臣关系,排除A项;材料措施对地方藩镇割据的影响是大大减少,而非消除,排除B项;材料措施可能造成冗官冗费问题,而非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排除D项。
9.A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削弱了地方的财权的目的是削弱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加强中央集权。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是措施而非目的,排除;此举将大部分地方收入收归中央,不能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增加,C选项错误;此举的目的是削弱地方实力,加强中央集权,与中央财政的状况无关,D选项错误。故选A。
10.D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宋和南宋是赵宋王室先后建立的两个政权,类似与西晋和东晋的关系,故选D;新朝和汉朝不是同一个王室建立的,排除A;南朝和北朝是对峙关系,排除B;隋朝和唐朝不是同一个王室建立的,排除C。
11.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雪夜访普图》(局部)展现的是赵匡胤夺取帝位后雪夜走访宰相赵普筹划统一方略的情景,体现了宋太祖担心国事求策问计,也赞美了明主忠臣之间的融洽关系,歌颂了贤君礼贤下士、勤于政事的美德,B项正确;《雪夜访普图》是后人加工的作品,不可作为一手史料使用,排除A项;“宋朝时宰相地位高于皇帝”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赵匡胤夺取帝位后雪夜问策于赵普的情景,陈桥兵变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本题考查宋代政治。由材料可知,北宋¨四司”中,帅司有“统管”一路的大权,其他三司掌管一路的具体事宜,这分散了地方权力,结合史实可知,北宋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项。设立“四司”能产生A项的效果,但不是北宋的主要目的;设置“四司”有可能降低行政效率,故C项错误;控制人事任免与材料信息关联不大。D错误。
13.C
【详解】题干说“《宋史》最为浩繁”,主要是涵盖了“各种著述、实录、会要、奏议、文集等应有尽有,卷帙浩大”,而这些都是文人所做,所以是由于宋代以文治天下,所以文官政治发达,故选C;ABD均不是其主要原因,故排除。
14.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漫画体现了北宋削弱武将军权的措施,宋代为了加强对军队的控制,使枢密院有调兵之权却不掌管军队,三衙掌管军队却没有调兵之权,将调兵权与掌兵权分离,D项正确;而唐朝、清朝、隋朝没有此制度,排除ABC选项。故选D项。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辞章取士的旧制,专考经义和时务策”,可知王安石变法非常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规定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从变法对科举考试内容的改变,可以看出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是选拔更加实用的人才,B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对财政问题的解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对科举制度的完善,并不是否定,排除C项;“根除了”,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16.(1)水平1:能够依据材料进行直接概括科举制度,内部选拔。
水平2:脱离
材料进行概括。
科举制度
(2)水平1:依据材料,挖掘出较深层次特征。
皇权受到相权的制约;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水平2:仅描述现象,表述不完整。
(3)水平1:运用核心知识简要阐述。
针对藩镇割据问题,形成内重外轻的重要方针;中央官制由三省六部制发展为文官体制;形成了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
水平2:仅列举史实。
【详解】(1)根据材料“英宗即位之初,想直接提拔进士及第的苏轼为知制诰,担任他的秘书官”可知宋朝选拔官员的前提条件是科举出身;根据材料“皇帝的提案却遭到宰相韩琦的反对,认为这样提拔过快”可知体现的是宋朝官员升迁有一个严格的选拔过程;根据材料“即使是这样提议,韩琦也还是附加了条件的,让苏轼参加考试,英宗只得依从”可知体现的是官员需要参加内部的选拔考试。
(2)根据材料“英宗即位之初,想直接提拔进士及第的苏轼为知制诰,担任他的秘书官”可知体现的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材料“不过,皇帝的提案却遭到宰相韩琦的反对”可知体现的是皇权一定程度上受到相权的制约。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治国方针是重文轻武,文人治国;中央官制由三省六部制发展为文官体制;为了进一步分割地方官员的权力,形成了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
17.(1)结束三公九卿制,开创三省六部制。
(2)原因:宋初统浩者弱化相权;学术中衰;缺乏人才;承袭五代积弊。
趋势:地方权力逐渐削弱,中央权力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皇权逐渐加强。
【详解】(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中枢制度上唐代最大的变化是结束了三公九卿制,实行了三省六部制。
(2)原因:根据“宋初太祖太宗不知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可总结相关原因,即宋初统治者弱化相权,学术中衰,缺乏人才,承袭了五代的弊端等。
趋势:结合所学内容从秦汉到唐宋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地方权力和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和君权不断加强。
18.(1)措施: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推行郡县制。
影响:政治上打击了旧贵族,强化了中央集权;经济上发展了封建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军事上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2)①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一定土地,以法律形式确认了授田者对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能大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②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豪强地主肆意兼并土地③消除奴隶制残余,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3)①青苗法。官府提供种子或贷款,农民偿息②募役法。征收役钱,雇人服役③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兴修水利④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平均赋税
【详解】(1)措施:根据“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同罚”得出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根据“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得出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根据“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得出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根据“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得出推行郡县制。影响: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政治上打击了旧贵族,强化了中央集权;经济上发展了封建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军事上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进行概括。
(2)根据“男子15岁以上,授给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人授露田20亩。”得出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一定土地,以法律形式确认了授田者对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能大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根据“露田不得买卖,授田者身死或年满70者归还官府。桑田则永为个人所有,不须还官,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买卖”得出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豪强地主肆意兼并土地。结合所学可得出消除奴隶制残余,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3)根据所学可从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的影响进行理解。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