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1 09:2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 两次鸦片战争
共18题;共6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
1.某英国学者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道:“1840~1842年,那场与中国的战争并非一场鸦片战争,而只是区区一些地方性的小摩擦。英国坚决反抗那腐朽透顶,却高高在上而又狂妄无知的中国,坚决维护英王的尊严。”该评论
A.意在论证清政府的腐朽无知 B.指出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C.掩盖了英国侵华的真实意图 D.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2.有史家言:“晚清学术界之风气,倡经世以谋富强,讲掌故以明国是,崇今文以谈变法,究舆地以筹边防。凡此数学,魏氏或倡导之,或光大之。”文中的“魏氏”( )
A.首倡经世之学 B.推崇民主革命
C.主张“师夷长技” D.关注世界史地
3.19世纪40年代,继林则徐后魏源编成《海国图志》,姚莹写成《康輶纪行》,徐继畲编成《瀛寰志略》,梁廷枬写成《海国四说》。这说明当时
A.“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
B.学习西方科技成为社会主流
C.“夏夷之防”观念受到冲击
D.世界形势成为国人关注重心
4.19世纪50年代初,在与英、法、美等国进行“修约”的谈判中,清政府对于英、美公使提出的公使驻京、到内地自由游历、经商等要求表示是万万不可允许的,而对于免交欠税、废除广东茶税每担多交二钱等要求,虽然旧约中没有却表示仍可相商。这说明
A.中外交往在协商中趋向平等 B.清政府极力维护传统外交体制
C.西方列强侵华方式发生转变 D.清政府拒绝“修约”有其合理性
5.“合众国民人在中国各港口,自因财产涉讼,由本国领事等官讯明办理;若合众国民人在中国与别国贸易之人因事争讼者,应听两造查照各本国所立条约办理。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材料反映的是( )
A.领事裁判权 B.开放通商口岸 C.贸易争端 D.片面最惠国待遇
6.“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 )
A.领事裁判权 B.关税协定权 C.居住及租地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7.18世纪末,铜钱(文)与银子兑换比例为800∶1。到了19世纪30年代,兑换比例为1700∶1。这一现象表明
A.清朝对外贸易严重出超 B.鸦片泛滥危害社会经济
C.清朝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D.鸦片贸易由此转向合法化
8.下表为中国茶叶、生丝出口数量统计表(单位:担)。该表反映了
1830—1833年 1868年 1879年
茶叶 年平均328000 1440000 2000000
生丝 年平均8000 57000 80000
A.中国丝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获得了主导权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开始处于出超的地位
C.中国被动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程度加深 D.中国主动对外输出具有优势的工业产品
9.《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相信可以和清政府进行自由贸易;对清政府而言,签署的条约是为了怀柔“夷狄”,是对朝贡体制的修正。清政府的这一认识
A.推动了外交的转型 B.促进了新思潮的萌发
C.是盲目自大的体现 D.冲击了传统旧的理念
10.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以来,英国人多次要求进驻广州城,地方官员交涉无果上奏朝廷。道光帝指示:“该督等惟当持以镇静,俟其续请时,即告以贸易之事,期于彼此相安,今欲更改旧章,人心必为疑怪,粤民素称强悍,且恐良莠不齐,傥或滋生事端,彼此均为不便。”这反映了( )
A.近代中国外交观念萌发 B.民众是反侵略的中流砥柱
C.清政府利用民众反侵略 D.社会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11.“该书涵盖内容十分广泛……在介绍各国史地的同时……探寻富国强兵之道。他一改'以夏变夷'的思维定势,将御侮自强与学习西方相结合……开启了中国知识界研究和学习西方的先河。”这里的“该书”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瀛寰志略》 D.《资政新篇》
12.魏源指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他主张在军事上学习西方的战舰、火器和养兵、练兵之法;经济上学习西方国家的近代机器工业。这一思想
A.使清廷改变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B.体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民族担当
C.借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理念
D.反映了封建士大夫阶层共同的要求
13.下表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对于“西方”观念的变迁:
《泰西水法》 徐光启等译 1612年 以“泰西”“太西”“极西”“远西”称“欧罗巴”。
《西方要纪》 南怀仁等撰 1669年 “西洋总名为欧罗巴,在中国最西,故谓之大西。以海而名,则又谓之大西洋。距中国计程九万里云。” “西洋之可传者有三:一曰机器,二曰历法,三曰天文。”
《海国图志》魏源 其他介绍西方的书籍 鸦片 战争后 “海国”的地理范围由欧洲扩展到美洲。 “西学”“西儒”“西医”“西历”等词语出现在书籍里。
与17世纪相比,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说明
A.向西方学习的领域上更加生活化 B.看到西方制度的先进
C.民族危机促成新一轮的西学东渐 D.开始深入向西方学习
14.《海国图志》记载:“故自昔惟意大利亚足以纲纪西洋,自意大里(意大利)裂为数国,教虽存而富强不竞,于是佛郎机(法兰西)英吉利代兴。而英吉利尤炽,不务行教而专行贾,且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岛夷。”在这里魏源主要强调
A.发展工业 B.重视商业
C.发展军事 D.传播宗教
15.美国圣公会传教士卜舫济指出:“即使没有非法的鸦片贸易,我们可以肯定这两个国家之间迟早要爆发战争。……东方人拒绝给予西方国家平等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而这些正是西方所需要的。我们为中国的无知感到遗憾,但同时我们必须明确这种无知只有用武力才能解决。”这一言论旨在( )
A.谴责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行径 B.推卸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责任
C.谴责清廷统治阶级的愚昧无知 D.揭示清朝封建专制体制的衰败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际法”一词最早是18世纪末英国法学家边沁提出来的,他所指的“国际法”是一种源于欧洲国际社会的国际法律规则体系,这一规则体系最初出现于17世纪的欧洲,如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就确认了国家主权和主权平等原则。在殖民时代,欧洲列强不仅对所谓的未开化地区实行直接殖民统治,否认其国家与欧洲圈的“文明”国家之间存在着平等关系,无视或贬低其主权,甚至以“欧洲中心论”否认非欧洲文明和国家权利、如印度这样的古代文明,欧洲就实行完全剥夺其主权的做法。
——摘编自何力《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国际法史与文明互融》
材料二 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普鲁士公使李福斯乘坐军舰“羚羊号”停泊于大沽口,逗留期间发现了大沽口拦沙江外的三艘丹麦商船(时值普丹战争爆发),李福斯立即指示军舰追赶并扣押了三艘商船。按照国际法一般原则,交战国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缉拿敌国商船的,但无论是当时还是现代国际法都规定:不得在中立国领海行使这项权利。总理衙门大臣奕 以《万国公法》的相关条规为依据,照会李福斯“在中国洋面,扣留别国之船,乃显系夺国之权”,李福斯最初以扣留商船之地属于公海范围、自己无全权处理此事为由,拒绝解决此事,但都被奕 一一照例驳回,同时奕 要求“另请真正有权之员前来”处理此事,最终迫使李福斯承认“咎在我国”,释放商船并赔偿1500元银洋。
——摘自况落华《大沽口船舶事件:晚清外交运用国际法的成功个案》
材料三 1945年以来,国际法由原来的欧洲集团扩大至遍及七大洲的180多个国家,以欧洲为核心概念的国际法原则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国际法的范围扩大了,出现了新兴的分支——国际经济法。许多国家要求修改调整外国投资开发和其他部分的国际法内容,使得传统国际法的一些原则进行了实质性的修改或采取了新的概念。随着科技进步,传统国际法的内容扩大,产生如外层空间法和环境保护法等新分支。
——摘编自周忠海《国际法史与国际法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国际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沽口船舶事件能得以妥善解决的原因,并说明大沽口船舶事件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国际法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17.闽商是极具海洋个性的商人群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是闽商发展的重要阶段。伴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统治者提出了“开洋裕国”的国策,并于1087年在泉州设置市舶司。受闽地农商并重社会习俗的影响,闽商通过山与海的互动,将山区特产与海洋贸易联系在一起。执中国造船技术之牛耳的闽商,驾福船沿海岸线向南、向北,开拓海外贸易市场,彰显了闽商独特的海洋个性,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外传。
——摘编自苏文箐《海洋文明的进程与闽商的早期发展》等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闽商逐渐走向衰落。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福建所产的土布土棉失去了市场。作为闽商行销外洋的大宗商品——茶业,因不能与印度的大茶园相竞争而被排挤。印度制茶具有改良的及其及最好的培制技术。晚清,太平军四次入闽,山贼海寇滋扰不断,严重威胁闽商的生命财产安全。
——摘编自刘锡涛《试析晚清闽商衰落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闽商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闽商衰落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闽商发展历程带给你的启示。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讼师,又名“刀笔吏”,是中国古代专门帮人打官司的一类职业群体。讼师最早出现春秋战国时期。讼师的主要多有两个:一个是代替当事人书写诉状,另一个就是提供“法律咨询”,也即为当事人出谋划,帮助其打廠官司。他们能做的只是代写诉状和出划策这类辅助性的工作,在“过堂”时真正要应对官员质问和对方反诘的还是当事人本人。讼师因为帮他人代写词状、教他人如何打宫司而被视为拔弄是非的人,成了良好社会秩序的挑战者和破坏者,遭到官方毫不留情的打压。况且讼师大多由落魄书生转化而来,出身也不算光彩,因而得不到人们的尊敬。
——摘编自杜金亮《近代中国律师制度的产生及其发展——以近代东西方法律文化的交融为视角》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向西方散开国门。随着中西通商,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日益增多。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特别是由于领事裁判权的确立和发展,外国的律师和律师制度也进入中国。在与西方打交道的过中,由于不平等法权的存在和中国法律制度的缺陷,每有法律交涉,中国人总是处于不利地位。社会各界对改革封建纠问式审判的呼声日益强烈。1906年,清末修律大臣沈家本、伍廷芳主持拟定了《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规定了律师资格、注册、登记、违纪处分、外国律师在通商口岸的公堂办案等内容,该法橐虽因各省督抚的反对而未能公布实施,但却标志着中国从此开始了建立现代律师制度的尝试与努力。
——摘编自李卫东《论中国近代律师职业产生的社会经济动因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讼师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使晚清时期引进西方律师制度的因素。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据材料“1840~1842年,那场与中国的战争并非一场鸦片战争,而只是区区一些地方性的小摩擦。英国坚决反抗那腐朽透顶,却高高在上而又狂妄无知的中国,坚决维护英王的尊严。”可知,英国殖民者借口鸦片战争是“英国坚决反抗那腐朽透顶,却高高在上而又狂妄无知的中国”,其掩盖了“英国侵华的真实意图”是打开中国市场,C正确;材料是强调“某英国学者在评论鸦片战争”的观点,而不是“意在论证清政府的腐朽无知”,A排除;材料未涉及“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及“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B、D排除。
2.C
【详解】根据“晚清学术界之风气,倡经世以谋富强,讲掌故以明国是,崇今文以谈变法,究舆地以筹边防。凡此数学,魏氏或倡导之,或光大之。”可得出文中的“魏氏”是指魏源,其主张“师夷长技”,C正确;ABD项与之无关,排除。
3.C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著作涉及世界地理历史或者是中外关系,它们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理解世界、探索世界,说明“夏夷之防”观念受到冲击,故C项正确。材料的著作恰恰反映“天朝上国”思想受到冲击,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先进中国人处于著书述说阶段,没有体现学习西方科技成为社会主流,故B项错误。此时期,只有少数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关注世界形势,而不是世界形势成为国人关注重心,故D项错误。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继林则徐后魏源编成《海国图志》,姚莹写成《康輶纪行》,徐继畲编成《瀛寰志略》,梁廷枬写成《海国四说》”,结合新思潮萌发的史实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4.B
【详解】清政府对于“公使驻京,到内地自由游历、经商”等要求极力反对,这说明清政府依然坚持“华夷观念”,在极力维护传统外交体制,故B正确;“趋向平等”不符合史实,故A错误;19世纪末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过渡到以资本输出为主,排除C项;清政府拒绝“修约”体现出愚昧落后,故D错误。
5.A
【详解】材料内容是关于外国人在中国犯法由外国人审理,中国官员不得过问,这是对领事裁判权的描述,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破坏,A项正确;开放通商口岸、贸易争端以及片面最惠国待遇与材料中的司法审判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6.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来庇护在华外国人不法行为的特权依据是领事裁判权,A项正确;关税协定权不能用以庇护在华外国人的犯罪行为,排除B项;居住及租地权并非西方国家用来庇护在华洋商的依据,排除C项;用来扩大侵华权益的片面最惠国待遇与材料描述的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详解】材料信息是,铜钱(文)与银子的兑换比例由18世纪末的800∶1扩大到19世纪30年代的1700∶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和英国殖民者疯狂向中国输出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有关,这反映出鸦片泛滥危害社会经济,故B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清朝对外贸易严重出超,故A错误;这导致清朝政府财政收入锐减,故C错误;鸦片贸易合法化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故D错误。
8.C
【详解】19世纪中后期,中国茶叶和生丝的出口数量明显增加,反映出中国被动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程度不断加深,C项正确;生丝、茶叶等初级产品的大量出口,不能说明中国在19世纪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了主导权,A项错误;只有丝茶出口数量的增加,没有收支对比不能说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开始处于出超地位,B项错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出口的茶叶和生丝,不是具有优势的“工业产品”,D项错误。
9.C
【详解】根据“对清政府而言,签署的条约是为了怀柔“夷狄”,是对朝贡体制的修正”可得出清政府仍然固守天朝上国的理念,盲目自大,C正确,排除D;从材料可以看出外交没有转型,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新思潮,排除B。
10.C
【详解】由材料可知,地方官员无力阻止英国人入城,道光帝指示地方官将广州民众状况告知英人:“人心必为疑怪,粵民素称强悍,且恐良莠不齐,傥或滋生事端,彼此均为不便”反映了道光帝指示地方官员利用民意抵制英国人入城,C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清政府萌发了近代外交观念,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民众是反侵略的中流砥柱,排除B项;广州人民的暴动是由英国人入城引发,目的是抵制英国人入城,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D项错误。故选C项。
11.B
【详解】从材料中的“将御侮自强与学习西方相结合”等信息可以看出,该书应当是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的《海国图志》,故答案为B项;《四洲志》提供了中国人早期了解和认识世界的主要资料来源,《瀛寰志略》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资政新篇》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这些著作均没有明确提出“御侮”的口号,排除A、C、D项。
12.B
【详解】材料主要在强调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要体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民族责任感,B项正确;材料中还称西方为“夷”,说明还没有完全摆脱“天朝上国”的观念,且魏源的思想在当时并未被清政府重视,排除A项;洋务运动是受魏源思想的影响,逻辑错误,排除C项;魏源的主张只能代表当时部分开明士大夫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3.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促进国人进一步了解西方,“西方”观念变得更加丰富,所以C正确;17世纪和鸦片战争后的“西方”观念部分重合,没有体现“更加生活化”,所以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西方制度”,所以B错误;“开始深入向西方学习”说法错误,所以D错误。
14.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学东渐。依据材料中意大利分裂的原因“教虽存而富强不竞”及英法崛起于“不务行教而专行贾”等的比较及所学知识,说明魏源的观点是重视商业的发展在一国崛起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答案选B。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师夷长技”·魏源的思想
15.B
【详解】由材料中“东方人拒绝给予西方国家平等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而这些正是西方所需要的”“我们必须明确这种无知只有用武力才能解决”可知 ,该传教士把英国发动对华侵略战争的原因归结为中国政府的愚昧无知 ,没有给予西方国家平等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这掩盖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意图,即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因此,这一言论意在推卸英国挑起侵华战争的责任,故B项正确。卜舫济是为英国推卸战争责任进行辩护,并非谴责英国的侵略行径,也非抨击清政府的愚昧无知 ,排除A,C两项; 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6.(1)特点:源于欧洲,欧洲国家主导形成;以国家主权和主权平等原则为基础;伴随殖民扩张扩展到世界,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带有明显的不平等性。
(2)原因:普鲁士公使违反国际法在先;奕 为代表的总理衙门坚定不妥协的外交态度;清政府对《万国公法》的成功运用;普鲁士忙于统一战争,无暇投入更多精力;英法俄等西方列强因未涉及自身利益未加干涉。影响:该事件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具有偶发性,不能改变晚清外交屈辱被动的局面,不能根本改变近代中外双方不平等的国际关系。但该事件一定程度维护了国家主权;有利于国际法的引入和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提升国家主权意识;有利于促进中国传统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3)变化:国际法主体增多,增加了新兴独立国家;国际法适用范围扩大,增加了许多新的分支,如国际经济法等。原因:二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加入国际社会,对国际法产生巨大影响;世界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二战后,联合国等一系列国际组织的建立;科技进步与发展,推动国际法的发展。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
根据材料“‘国际法’是一种源于欧洲国际社会的国际法律规则体系”“最初出现于17世纪的欧洲——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后来成为国际法的普适性基础”可知,国际法源于欧洲,由欧洲国家主导形成;根据材料“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体现出来的以国家主权和主权平等原则为基础的欧洲国际法”可知,以国家主权和主权平等原则为基础;根据材料“国际法在其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伴随着殖民主义和所谓文明优越的原罪”可知,国际法伴随殖民扩张扩展到世界,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带有明显的不平等性。
(2)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64年的中国。
背景:根据材料“按照国际法一般原则,交战国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缉拿敌国商船的,但无论是当时还是现代国际法都规定:不得在中立国领海行使这项权利。”可得出普鲁士公使违反国际法在先;根据材料“李福斯最初以扣留商船之地属于公海范围、自己无全权处理此事为由,拒绝解决此事,但都被奕 一一照例驳回”可得出奕 为代表的总理衙门坚定不妥协的外交态度;结合所学可知,普鲁士忙于统一战争,无暇投入更多精力;英法俄等西方列强因未涉及自身利益未加干涉。
影响:根据材料“最终迫使李福斯承认‘咎在我国’,释放商船并赔偿1500元银洋。”及所学可知,该事件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具有偶发性,不能改变晚清外交屈辱被动的局面,不能根本改变近代中外双方不平等的国际关系。但该事件一定程度维护了国家主权;根据材料“总理衙门大臣奕 以《万国公法》的相关条规为依据”可得出利于国际法的引入和在中国的传播;根据材料“在中国洋面,扣留别国之船,乃显系夺国之权”可得出有利于提升国家主权意识;结合所学可得出有利于促进中国传统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3)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世界)。
变化:根据材料“1945年以来﹐国际法由原来的欧洲集团扩大至遍及七大洲的180多个国家”、“国际法的范围扩大了,出现了新兴的分支”及所学知识可知,国际法主体增多,增加了新兴独立国家;国际法适用范围扩大,增加了许多新的分支,如国际经济法等。
原因:根据材料“1945年以来,国际法由原来的欧洲集团扩大至遍及七大洲的180多个国家,以欧洲为核心概念的国际法原则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国际法的范围扩大了,出现了新兴的分支——国际经济法。许多国家要求修改调整外国投资开发和其他部分的国际法内容,使得传统国际法的一些原则进行了实质性的修改或采取了新的概念”和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加入国际社会,对国际法产生巨大影响;世界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根据材料“随着科技进步,传统国际法的内容扩大,产生如外层空间法和环境保护法等新分支”可知,科技进步与发展,推动国际法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联合国等一系列国际组织的建立等等。
17.(1)有利条件:政府鼓励对外贸易,设置专门机构管理;经济重心南移;海外贸易兴盛;农商并重的社会习俗;地处东南沿海;闽地物产丰富;
影响:闽商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开拓海外贸易市场;促进中外经济的交流;推动中华文明的外传。
(2)衰落原因:外国商品的冲击;生产技术落后;外商操纵国际市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
(3)经济建设:政府扶持和稳定的政局对经济建设十分重要;商业发展:要善于抓住机遇,要重视技术创新;个人品质:善观时变,爱拼会赢。
【详解】(1)有利条件:根据材料“宋代统治者提出了‘开洋裕国’的国策,并于1087年在泉州设置市舶司”可知,政府鼓励对外贸易,设置专门机构管理;根据材料“伴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可知,经济重心南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海外贸易兴盛推动了闽商的发展;根据材料“受闽地农商并重社会习俗的影响,闽商通过山与海的互动,将山区特产与海洋贸易联系在一起”可知,农商并重的社会习俗和闽地物产丰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闽商地处东南沿海,具备有利条件。
影响:根据材料“执中国造船技术之牛耳的闽商,驾福船沿海岸线向南、向北,开拓海外贸易市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闽商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开拓海外贸易市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闽商发展海外贸易,促进中外经济的交流;根据材料“彰显了闽商独特的海洋个性,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外传”可知,闽商推动中华文明的外传。
(2)衰落原因:根据材料“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福建所产的土布土棉失去了市场”可知,外国商品的冲击;根据材料“作为闽商行销外洋的大宗商品——茶业,因不能与印度的大茶园相竞争而被排挤。印度制茶具有改良的及其及最好的培制技术”可知,生产技术落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外商操纵国际市场;根据材料“晚清,太平军四次入闽,山贼海寇滋扰不断,严重威胁闽商的生命财产安全”可知,社会动荡,政局不稳。
(3)启示:开放性试题。从经济建设角度看,闽商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扶持和稳定的政局,这是一大启示;从商业从业人员本身来看,要善于抓住机遇,要重视技术创新;同时要强调个人品质、善观时变,爱拼会赢。
18.(1)特点:出现较早,历史悠久;只是代写诉状和出谋划策,不能到庭为当事人现场辩护;准入资格没有限制社会地位比较低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比较小。
(2)因素: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中西经济交往日益增多;领事裁判权的确立和发展,西方律师制度进入中国;中国人在中西法律交涉中处于不利地位:中国法律制度存在缺陷:社会各界要求改革封建司法制度;清末新政的开展;近代法学家的努力。
【详解】(1)根据材料一“讼师最早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可知出现较早,历史悠久;根据材料一“他们能做的只是代写诉状和出划策这类辅助性的工作,在“过堂”时真正要应对官员质问和对方反诘的还是当事人本人”可知只是代写诉状和出谋划策,不能到庭为当事人现场辩护;根据材料一“讼师因为帮他人代写词状、教他人如何打宫司而被视为拔弄是非的人,成了良好社会秩序的挑战者和破坏者,遭到官方毫不留情的打压。况且讼师大多由落魄书生转化而来,出身也不算光彩,因而得不到人们的尊敬”可知准入资格没有限制社会地位比较低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比较小。
(2)根据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向西方散开国门。随着中西通商,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日益增多”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中西经济交往日益增多;根据材料二“在与西方打交道的过中,由于不平等法权的存在和中国法律制度的缺陷,每有法律交涉,中国人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可知中国人在中西法律交涉中处于不利地位;根据材料二“特别是由于领事裁判权的确立和发展,外国的律师和律师制度也进入中国”可知领事裁判权的确立和发展,西方律师制度进入中国;根据材料二“由于不平等法权的存在和中国法律制度的缺陷,每有法律交涉,中国人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可知中国法律制度存在缺陷;根据材料二“社会各界对改革封建纠问式审判的呼声日益强烈”可知社会各界要求改革封建司法制度;根据材料二“清末修律大臣沈家本、伍廷芳主持拟定了《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规定了律师资格、注册、登记、违纪处分、外国律师在通商口岸的公堂办案等内容”可知近代法学家的努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中有对包括法律制度在内的诸多制度进行改革,虽然成效不大,却开历史的先河,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