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生物期末复习12-14章综合30题 资料分析8题 实验探究2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下生物期末复习12-14章综合30题 资料分析8题 实验探究2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6-01 11:0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下生物期末复习12-14章 综合30题 资料分析8题 实验探究2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综合题
1.(22-23七年级下·江苏泰州·期末)观察家兔与家鸽的内部结构图(如图),回答问题:(【 】中填写图中数字或字母,横线上填写文字。)

(1)家兔与家鸽都属于恒温动物的,因为它们的 具有四腔,血液循环和输送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并有助于维持体温的恒定。
(2)家鸽与家兔都用 呼吸,此外家鸽还能用【 】 辅助呼吸,从而保证了飞行时氧气的供应。
(3)与家鸽不同的是家兔的体腔被 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家兔与其他食肉性动物相比较, 发达,有利于植物纤维的消化。
2.(22-23七年级下·江苏连云港·期末)如下图是鸟的肺与气囊进行气体交换的途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吸气过程中,吸入的气体一部分贮藏在 中,一部分气体通过次级支气管和三级支气管,完成了第一次的气体交换。
(2)呼气过程中,吸气时贮藏的气体,再次通过三级支气管时,又一次发生了 之间的气体交换。
(3)根据鸟类吸气和呼气的过程分析,鸟类的双重呼吸的含意是 。
3.(22-23七年级下·江苏连云港·期末)为了适应飞行生活,鸟类有多种适应性的结构特征,如图一到图三分别是家鸽外形、肌肉以及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横线上写结构名称)
(1)观察图一,家鸽身体呈 ,这种体形的作用是减少飞行的阻力。
(2)图二所示的运动系统中,[①] 可以驱动双翼上下扇动,为飞行提供动力。
(3)图三所示的呼吸系统中,[ ] 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家鸽具有发达的[ ] 储存大量空气,能辅助呼吸。
4.(22-23七年级下·江苏泰州·期末)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
(1)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昆虫体表有坚韧的 ,具有保护和减少水分散失的作用;大雁具有发达的 ,能牵动两翼,为飞翔提供强大的动力;家兔 粗大,有利于消化植物纤维;鱼类的 中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2)辅助结构有助于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从呼吸来看,青蛙用 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家鸽用肺呼吸, 辅助呼吸,这种方式可以提升飞行时的呼吸效率;从运动来看,蚯蚓腹面上的 可以协助运动。
(3)大多哺乳动物生殖哺育的特点是 、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5.(22-23七年级下·江苏连云港·期末)某学校生物教师利用软件设计了一个互动游戏,帮助同学们回顾“动物的主要类群”相关知识。根据下列组合①~⑤,回答下列问题:
①河蚌、蜗牛、乌贼——软体动物
②青蛙、娃娃鱼、鳄鱼——两栖动物
③蝗虫、蜈蚣、螃蟹——节肢动物
④家兔、鸭嘴兽、蝙蝠——哺乳动物
⑤家鸽、喜鹊、黑雁——鸟类
(1)①、③两个组合都有各自的“专属外衣”,它们分别是 。
(2)②组合中不属于该类群的动物是 。
(3)心脏四腔,体温恒定的组合有 (填序号)。
(4)某兴趣小组将上述动物①、③组合划分为一类,②、④、⑤组合划分为另一类,其划分依据是 。
6.(22-23七年级下·江苏宿迁·期末)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的动物的呼吸结构或器官差异很大,但功能都是最大限度的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请结合下面的图解和有关实验分析回答问题:

(1)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用[ ] 呼吸。
(2)观察B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 ;观察C时,发现它的呼吸器官是[ ] ;观察D时,发现其体表具有气体出入的门户,它的呼吸器官是 (填“气管”或“气门”)。
(3)鱼是如何完成呼吸的?某实验小组利用BTB指示剂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的特性进行了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是:水从口进入,从鳃盖后缘流出,水里 增加。所以,鱼用 呼吸,它的口或鳃的一开一闭算 次呼吸。
(4)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发现F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它的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每呼吸一次,进行 次气体交换,这种呼吸被称为 呼吸。
7.(22-23七年级下·江苏连云港·期末)如图为蝗虫各部分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序号,横线上写结构名称)

(1)图中具有嗅觉和触觉作用的结构是[ ] 。
(2)蝗虫的运动方式是跳跃和飞行,在跳跃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器官是[ ] 。
(3)蝗虫在呼吸过程中气体进出的通道是 。(选填“气管”或“气门”)
8.(22-23七年级下·江苏泰州·期末)天然酵母面包是使用含有大量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天然酵母种”制作而成,制作流程如图所示。天然酵母面包因其风味独特而受到面包爱好者的青睐。
(1)与酵母菌相比,乳酸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 。
(2)在获得“天然酵母种”时,面团中的有机物为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充足的 和能量,使它们能够分别进行孢子生殖和 生殖,如此便可得到含有大量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天然酵母种。
(3)制作面包时,面团需要放在温暖的地方,可为菌种的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 。酵母菌在进行呼吸作用时,分解有机物时产生的 使面包暄软、多孔。如果将和好的面团放在密闭容器中,发酵时间过长则会闻到酒味儿,原因是酵母菌无氧呼吸时产生了 。
9.(22-23七年级下·江苏南通·期末)科研人员分离得到三株酵母菌株,Y-1、Y-2、Y-3,下图1表示酵母菌的结构示意图,下图2表示三株酵母菌发酵不同时间后面团的体积大小测定结果,请回答:

(1)酵母菌仅由一个细胞构成,这一类生物称为 生物。蒸馒头时,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发酵产生 ,其遇热膨胀,蒸熟的馒头就会暄软。
(2)图1中②表示 ;图中④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同时还能 。
(3)根据图2结果可知三株酵母中 最适合制作馒头和面包。如果选择Y-1进行面团发酵,发酵 h为宜。
(4)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利用酵母菌来制作酒酿,其原理是酵母菌在 (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10.(22-23七年级下·江苏连云港·期末)显微镜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观察仪器,它能帮助我们从宏观世界走进微观世界。回答下列问题:

(1)图2是显微镜下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物像。从甲图调整到乙图,使物像更清晰,需转动图1中的[ ] 。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保证细胞正常形态,需要滴加 。
(2)图3是酵母菌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呈现的物像,染色可以使细胞中的[⑥] 结构看得更清楚。
(3)下列实验中,一般不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有_______(填序号)。
A.观察叶片的结构
B.观察水绵
C.观察家兔的形态特征
D.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的特征
E.观察青霉和枝根霉
11.(22-23七年级下·江苏泰州·期末)青霉素是著名抗生素药物,它的发现、提取和应用是20世纪医学上的重大成就之一。
(1)青霉的繁殖方式是 ,在细胞结构上的最重要区别是青霉细胞具有 。因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 作用。
(2)地球上时时刻刻都有大量生物死亡,一些微生物能将它们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被绿色植物吸收,所以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如利用 发酵生产酸奶,利用 酿酒。
12.(22-23七年级下·江苏无锡·期末)根据观察蚯蚓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身体呈圆筒形,前端和后端可依据[ ] 的位置来区分。
(2)在观察中,要经常用浸湿的棉花轻轻擦拭蚯蚓的体表,是为了保持体表湿润,保证蚯蚓的 。
(3)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面,发现有许多小突起,叫 ,蚯蚓依靠它的协助和 的收缩进行运动。
(4)若要探究蚯蚓是否喜欢湿润的土壤,应该设计 和 的土壤为单一变量的对照试验。
(5)实验完毕后我们应将蚯蚓 。
13.(22-23七年级下·江苏连云港·期末)如图1~3表示三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相应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代表的微生物与图2所代表的微生物在细胞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是 。
(2)②与⑤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3)依靠孢子进行繁殖的有 (填“图1”“图2”或“图3”)所代表的微生物。
14.(22-23七年级下·江苏连云港·期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千万年来,植物的枯枝落叶和动物的尸体因为有微生物的存在才没堆积如山,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图是常见的四种微生物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四种微生物,细胞中没有成形细胞核的是 (填序号)。
(2)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非常快,条件适宜时,很快就能繁殖一代,将动植物的尸体分解,回归自然界,供植物直接利用。甲和丁的繁殖方式分别是 。
(3)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对治疗肺炎、脑膜炎等疾病有显著效果。青霉素是从 (填序号)提取出来的。
15.(22-23七年级下·江苏宿迁·期末)下图所示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里填字母,横线上填名称)

(1)A与C的结构相比,A的细胞内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 。
(2)A与植物细胞相比,不含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 。
(3)生物A“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很难杀灭,它们生殖方式是 生殖。
(4)在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时离不开图中的[ ] 。
(5)B与D在适宜的培养基中会大量繁殖,形成菌落。根据菌落的 可以大致区分B与D.
16.(22-23七年级下·江苏宿迁·期末)“如果说,犁是人类最早的发明之一,那么远在人类生存之前,土地就已被蚯蚓耕耘过了,并且还要被它继续耕耘。”这是达尔文对蚯蚓的赞誉。在多数人心目中,蚯蚓是一种迟钝的、黏糊糊的动物,但在生物圈中,它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用手来回抚摸蚯蚓的腹面,能感觉到很毛糙,这是因为蚯蚓的体表有 ,它能协助运动。
(2)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样做的意义是 。
(3)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实验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下表中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______。
实验材料 平均爬行速度(厘米/分钟)
玻璃板 12
薄纸板 30
A.放弃自己的结果
B.重新作出假设
C.修改实验记录玻璃板
D.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4)蚯蚓和酵母菌在生态系统成分中都属于分解者。下列是酵母菌的相关实验,在氧气充足时,能将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环境中,能将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某同学为了探究酵母菌的发酵过程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3个小时后,发现甲烧瓶上原来被挤瘪了的气球鼓了起来,乙烧瓶上的气球并没有鼓起来。请分析回答问题:

这个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甲烧瓶上气球鼓起是因为在适宜的温度下,酵母菌发酵过程中产生了 。
17.(22-23七年级下·江苏镇江·期末)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动物的呼吸结构或器官差异很大,但都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请结合如图所示的图解和有关实验分析回答问题:

(1)观察A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其呼吸靠 。
(2)B是软体动物的典型代表,其呼吸器官是 。
(3)观察C时,发现其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 ,它是气体出入的门户。
(4)为探究D的呼吸特点,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假设:水由鱼口进入,鳃盖后缘流出的过程中,①与水完成了气体交换,该组同学利用BTB指示剂(遇二氧化碳会由蓝色变黄色)针对D进行了相关实验。
设计:吸有BTB的胶头滴管,应该放在[ ]点。
结论:若假设正确,则滴加BTB之后,b点将呈现 色,说明流出鱼体的水与进入鱼体的水相比,其中溶解的二氧化碳 (选填“增加”或“减少”)。
18.(22-23七年级下·江苏宿迁·期末)下图为某些微小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里填字母,横线上填名称)

(1)生物A与C相比,A 的细胞内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 。
(2)与植物细胞相比,生物A细胞大多不含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一般为 。(选填“自养型”或“异养型”)
(3)生物A“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它们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
(4)在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时离不开上图中的[ ]。
(5)生物B的孢子成熟时呈现黑色,生物D成熟的孢子是 色。生物B与D在适宜的培养基中会大量繁殖,形成菌落,可以根据菌落的颜色大致区分B与D。
19.(22-23七年级下·江苏连云港·期末)有一种新型的复合微生物活菌制剂,该制剂含有80多种微生物,现已得到广泛应用。例如,种植蘑菇以后的废渣用该制剂发酵后可制成山羊喜欢的饲料;用该制剂发酵牛粪制成的饲料,饲喂的蚯蚓长得快、繁殖率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该制剂发酵废渣和牛粪,制成有利于吸收的动物饲料,是利用该制剂中含有的微生物具有 的作用。
(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两个方面,其中对人类有利的方面是 (举一例即可)。对人类有害方面是 (举一例即可)。
(3)土壤中的微生物对生物圈的平衡与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作为 的微生物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起着巨大的作用。
20.(22-23七年级下·江苏扬州·期末)如图为某些真菌、细菌的结构模式图,请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①的名称是 。图B中①的名称是 ,有助于它在液体环境中运动。
(2)图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图 ,依据是[③] 。图中能进行出芽生殖的是图 。
(3)与植物细胞相比,图A、B、C三类生物细胞中没有 ,只能利用周围环境中现有的有机物。
21.(22-23七年级下·江苏宿迁·期末)下图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几种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恒温动物是 。(有2个)
(2)蚯蚓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
(3)信天翁用 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4)家兔的 很长,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5)上述几种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A.蛇、信天翁 B.蝗虫、蚯蚓 C.蝗虫、蚯蚓、兔 D.全部都是
22.(22-23七年级下·江苏·期末)腐乳是我国流传上千年的传统调味品,兴趣小组利用豆腐制作腐乳,过程如图1。请回答:

(1)毛霉能够利用豆腐中的有机物进行生长,因此它的营养方式为 (填“自养”或“异养”),其自身产生的酶可将蛋白质分解为能被人体吸收的 从而使腐乳营养丰富,口味鲜美。
(2)同学们制作临时装片对毛霉进行观察,图2中取材方式最恰当的是 (填字母),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图3,可见其主要由 构成。
(3)培养时,甲组用锅盖盖住蒸笼,乙组用纱布盖住蒸笼,结果甲组没有乙组的毛霉生长状况好,这是因为甲组 不足,抑制了毛霉的生长繁殖。
(4)在腌制豆腐块时需要加入食盐,食盐具有 (填“抑制”或“促进”)杂菌生长繁殖及改善口感等作用。
23.(22-23七年级下·江苏镇江·期末)微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利用微生物进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对能源紧缺可以起到显著地缓解作用。此外,在食品加工、制药、环境污染的治理等方面,微生物也有着重要作用。请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中的微生物通常有病毒、细菌、放线菌、 等类群。
(2)细菌在生物圈中数量最多,它是单细胞个体,细胞内没有 ,只有拟核。
(3)在梅雨季节,食品和衣服上很容易发霉长毛,这些都与 有关。
(4)秸秆焚烧不仅浪费能源,更造成环境污染,利用微生物的 作用对秸秆进行处理,可产生大量的沼气,从而改变农村能源短缺的现状,不仅没有环境污染,还能生产大量有机肥料。
(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植物的枯枝落叶和动物的尸体都依靠微生物进行分解,产生的水、无机盐、二氧化碳等物质能被 利用。从这一点看,微生物对生态系统中的 循环,维持生物圈的平衡和稳定有着巨大作用。
24.(22-23七年级下·江苏泰州·期末)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到山东济西湿地进行研学时观察到了几种生物(图一),并进行了分类,绘制了检索表(图二)。

1不能自主运动
2用种子繁殖
3A…………银杏
3B…………垂柳
2用C繁殖…蘑菇
1能自主运动
4身体有脊柱
5胎生……野兔
5D………天鹅
4身体无脊柱…蚯蚓
图二
(1)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2)图二中C处应填写 ,D处应填写 。
(3)银杏和垂柳都用种子繁衍生命。与垂柳相比,银杏种子外 果皮包被。
(4)蚯蚓是环节动物,生活中土壤中,通过湿润的 进行呼吸。
(5)同学们在研学过程中了解到,每年三四月份天鹅由南方迁徙到济西湿地,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迁徙行为属于 (填“先天性”或“后天性”)行为。
25.(22-23七年级下·江苏·期末)下图六种植物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植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植物中能产生种子的是 (此题均用字母表示)。
(2)A和E的主要区别是 。
(3)具有根、茎、叶的分化的植物是 (用字母表示)。在自然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是 所属的类群(用字母表示)。
26.(22-23七年级下·江苏徐州·期末)我国近期颁布实施的《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丢弃外来物种。2023年上半年,我国海关截获了180余种外来活体生物。

(1)生物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对海关查获的外来物种进行了汇总。上图是其中部分动物,依据体表是否有外骨骼,可将 与图中其他动物进行区分。
(2)松材线虫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它与蚯蚓 (填“属于”或“不属于”)同一门类生物。它会在松树内部大量繁殖,造成松树缺水死亡。
(3)盖罩大蜗牛食量非常大,一旦入侵,对当地农作物危害严重。它的壳是由 的分泌物形成的。
(4)火蝾螈与本土青蛙同属 纲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 呼吸,由于缺乏天敌,对部分本土动物的生存是一种威胁。
(5)下列做法中,能够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的有 (多选)。
a.携带、寄递进出境动植物及其产品,要主动向海关申报
b.不要随意引进、养殖、种植外来物种
c.不要随意从网络上购买国外宠物、花草等动植物及其产品
d.不想继续饲养“异宠”时,可在周围寻找适宜的环境放生
27.(22-23七年级下·江苏连云港·期末)盛夏时节,徜徉在山林溪水间,置身于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里,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美好。如图是大家熟知的五种动物示意图(E是扬子鳄),据图回答问题。

(1)“久旱必蝗”,动物A是一种农业害虫,其体表覆盖着[①] 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更好地适应干旱的陆地生活。
(2)动物B终生生活在水中,游泳的动力来自 ;动物D也是常见的水中生物,它用[ ] 呼吸。
(3)王月同学尝试将图中的五种动物进行分类,如果A、D为一类,B、C、E分为一类,那么他的分类依据是 。
28.(22-23七年级下·江苏镇江·期末)小丽同学观察了下列四种鸟类的足,并编制了鸟类足检索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检索表中的A是 ,C是 。
(2)仿照检索表中的其它表述,写出2a的内容 。
(3)这四种鸟类都可以用 辅助呼吸,它们的生殖方式是 。
(4)除鸟类等脊椎动物外,自然界还存在着大量的无脊椎动物。下列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填序号,可多选)。
①大熊猫②梭子蟹③龟④蝗虫⑤海葵⑥河蚌
29.(22-23七年级下·江苏扬州·期末)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如图有五种动物,请根据其分类图回答问题。

(1)①代表的动物幼体用 呼吸,④代表的动物体表有 。
(2)③代表的动物有发达的 ,可为飞行动作的完成提供动力。
(3)猫在分类图中的位置是序号 。
(4)在实验室观察⑤代表的动物时,应该常用浸湿的棉球轻擦其体表,使之保持湿润,这是因为该动物是靠 进行呼吸的。靠肌肉的收缩和 的协助运动。
30.(22-23七年级下·江苏·期末)地球上生物的种类繁多,形态结构多种多样,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也存在差异。回答问题。

(1)以上生物中没有成形细胞核的是 ,有细胞壁,且需要从环境中获取现成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是 。
(2)蜜蜂、蛔虫和蚯蚓的共同点是身体内没有 ,因此属于无脊椎动物。蜜蜂不同于蚯蚓的一个外部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 三部分,而蚯蚓的身体不分部。
(3)不同于银杏、玉米和花生用种子繁衍后代,葫芦藓和肾蕨则是用 繁殖后代。
(4)脊椎动物从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程中呼吸器官的变化过程是;从用 呼吸,到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再到完全用肺呼吸。
二、实验探究题
31.(22-23七年级下·江苏扬州·期末)生物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蝗虫呼吸器官的位置制定了以下实验计划,请将实验计划补充完整: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 。
实验材料:清水,两只大小相同的活蝗虫,试管。
(3)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为甲、乙,并放入相同体积的清水。
②把两只大小相同的活蝗虫放入甲、乙试管中,甲中蝗虫的 部浸入水中,露出 部;乙中蝗虫的 部浸入水中,露出头部。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只蝗虫的存活情况。
(4)结果预测: 。
32.(22-23七年级下·江苏徐州·期末)日常生活中,有一些蔬菜不但可以作为调味品增加美食的香味,在抑菌方面也发挥着作用,如大蒜、生姜等。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大蒜和生姜的抑菌效果,设计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
①准备含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皿4个,分别编号1、2、3、4。
②在1、2号培养皿上接种大肠杆菌,在3、4号培养皿上接种枯草芽孢杆菌。
③将等量灭菌后的大蒜汁、生姜汁分别均匀涂在大小相同且无菌的圆形滤纸上;在1、3号培养皿中各放入2片涂有大蒜汁的圆形滤纸,在2、4号培养皿中各放入2片涂有生姜汁的圆形滤纸。
④恒温培养24小时后,观察并记录圆形滤纸片周围形成的抑菌圈大小(如图24),记录结果如下:

组别 功种 蔬菜汁 抑菌圈大小(直径,单位:厘米)
圈1 圈2 平均值
1 大肠杆菌 大蒜汁 1.70 1.66 1.68
2 生姜汁 0.00 0.00 0.00
3 枯草芽孢杆菌 大蒜汁 1.14 1.30 1.22
4 生姜汁 0.71 0.75 0.73
(1)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属于细菌,它们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它们进行 繁殖,繁殖的速度非常快。
(2)如果要探究不同蔬菜对同一菌种的抑制效果是否相同,应该选取的组别是 。根据1、3组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为使实验结论更加科学,更具说服力,你认为本实验还可以如何改进? 。(答出一条即可)
(4)网传生姜可以抑制所有细菌的生长,结合实验结果,这种说法是否可信?请说明理由。 。
33.(22-23七年级下·江苏南通·期末)脂环酸芽孢杆菌能耐受消毒过程中的瞬间高温,且在适宜的条件下,仍可迅速生长繁殖,产生具有臭袜子气味的物质,并导致果汁变质,是果汁生产中比较棘手的常见污染菌。科研人员尝试用臭氧杀灭这种污染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臭氧对脂环酸芽孢杆菌的杀菌效果,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脂环酸芽孢杆菌属于 (填“单”或“多”)细胞生物;与动、植物细胞相比,脂环酸芽孢杆菌最突出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 (含有DNA),是生物中的原始类型。
(2)脂环酸芽孢杆菌通过 方式进行繁殖。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时,培养基中必须添加现成的有机物,因为它 (填“能”或“不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3)随着通臭氧时间的延长,该菌的死亡率 ;同时随着温度的提高,臭氧的杀菌力有 的趋势。
(4)本研究中,果汁最有效的臭氧杀菌方案是______。
A.15℃下,通臭氧7分钟 B.35℃下,通臭氧3分钟
C.55℃下,通臭氧3分钟 D.45℃下,通臭氧5分钟
34.(22-23七年级下·江苏无锡·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就“口香糖对口腔的清洁作用与咀嚼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资料显示,口腔中主要的菌群为细菌、放线菌,根据这两个菌群的菌落多少可以反映口腔微生物的变化情况。探究小组决定在被测者咀嚼口香糖的过程中,每隔5分钟采一次样。记录数据如表(起始口腔菌落数记为100%):
菌落种类 起始 1 2 3
0min 5min 10min 15min
细菌 100% 90.65% 79.89% 124.66%
放线菌 100% 90.94% 80.26% 115.72%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放线菌等属于原核生物,因为它们都没有 。
(2)实验过程中需将菌液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此实验“适宜的温度”应为 ℃左右。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给人们咀嚼口香糖的时间建议是: 。
35.(22-23七年级下·江苏宿迁·期末)在夏季潮湿的环境下,保存不当的食品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实验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过程如下表,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A组 B组 C组
方法 将50g烤干的橘子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在25℃的环境里放置一周 将50g新鲜的橘子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在25℃的环境里放置一周 将①橘子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在低温(0℃以下)的环境里放置一周
结果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1)实验中“扎紧袋口”的目的是 。设置A与B这组对照试验,实验变量是 ,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2)C组与B组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得出霉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的结论,则C组中①处设置的探究条件为 。
(3)请就食品保存提一条合理建议: 。
36.(22-23七年级下·江苏连云港·期末)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蚯蚓大多分布在潮湿的土壤中,于是想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如图中所示的探究装置。请你帮助他们完成该探究实验。

(1)根据该探究实验的变量,①处应该放置的是 土壤。
(2)在捕捉蚯蚓时,小组同学摸到蚯蚓腹面有许多突起的”细刺”,这是 ,协助运动。
(3)将大小、生长状况相似的蚯蚓各2条,分别放在两边土壤中,将装置置于阴暗环境中,静置半小时后,统计两处土壤中蚯蚓的数量。实验后小组成员在铁盒中加入过多的水再进行观察,发现土壤中的蚯蚓逐渐钻出了土壤,主要原因是土壤中湿度太大。请指出叙述中的两处错误并改正。
错误之一: ;错误之二: 。
37.(22-23七年级下·江苏·期末)厨余垃圾中的淀粉可被嗜淀粉乳杆菌分解为乳酸,乳酸可降解塑料。为了探究“嗜淀粉乳杆菌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研究人员将厨余垃圾制成培养基,取300mL平均分成三份,分别采用下列三种发酵方法进行处理:
不灭菌接种(A):在厨余垃圾培养基上直接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灭菌后接种(B):将厨余垃圾培养基用灭菌锅高温灭菌20分钟,冷却后再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不灭菌不接种(C):厨余垃圾培养基不灭菌,且不接种嗜淀粉乳杆菌。
(二)将三份处理后的培养基都放置于无氧,35℃环境下发酵,每隔24h取样并分析乳酸浓度,所得数据绘制折线图,如图所示。

(三)同时,研究人员也分析厨余垃圾在上述三种发酵条件下的微生物多样性变化,发现微生物的种类越多,乳酸产量越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嗜淀粉乳杆菌属于 (填“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进行 (填“出芽”或“分裂”)生殖。
(2)该研究形成两组对照实验,若A和C形成对照,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
(3)实验中乳酸含量越高代表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据图可知,48h时乳酸产量最高的处理方法是: (填字母)。
(4)结合资料写出一项处理厨余垃圾的意义: 。
38.(22-23七年级下·江苏·期末)家蚕养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小蕊和她的同学们最近也培养了蚕,观察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请你尝试用所学知识来解释并且学习如何培养蚕。
(1)蚕主要从桑叶中的 (填写组织名称)中获取营养,因此小蕊每天为蚕提供新鲜的桑叶,发现蚕宝宝的食量极大,长得很快,这是蚕体内细胞的分裂、生长和 的结果。
(2)在清理旧桑叶时,小蕊摸到蚕宝宝的身体冰凉,这说明蚕属于 (选填“恒温”或“变温”)动物。
(3)小蕊观察到蚕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昂起头胸部(见下图),好像睡着了,称作“眠”,这是在为蜕皮做准备,而蜕皮是指蜕去蚕的 因其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长大。

(4)以下是小蕊和同学们饲养蚕的一些做法,你觉得不妥的是(  )(多选)
A.把蚕饲养在阳光下 B.用毛笔或羽毛转移刚孵化出的蚁蚕
C.给蚕喂食湿桑叶 D.及时清理蚕的粪便
E.不让蚕接触到蚊香等化学制品 F.为即将作茧的蚕建造小格间
(5)蚕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请举出一个例子说明其与人类的关系 。
三、资料分析题
39.(22-23七年级下·江苏连云港·期末)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图1是鸟类呼吸系统模式图,图2是蚯蚓的外形图。请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近年来,随着江苏连云港沿海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震旦鸦雀已在沿海湿地安家,多处湿地的芦苇荡中出现了震旦鸦雀的身影。据悉,震旦鸦雀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类,被称为“鸟中大熊猫”,已作为濒危物种,列入国际鸟类红皮书。
资料2:蚯蚓是土壤“开拓者”,能缓解土壤板结。它又是一味药材,不法分子利用电流刺激蚯蚓|爬出地面进行捕杀。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严厉打击“电捕蚯蚓”的行为。

(1)震旦鸦雀具有适应飞行的特征,身体呈 型,能减少飞行时的阻力;有发达的气囊辅助呼吸,每呼吸一次气体在[ ] 里进行两次交换。
(2)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辨认身体[4]前端的简单方法是靠近 的一端为前端。
(3)蚯蚓在土壤中钻行,可以疏松土壤。在不法分子制造的电流刺激下,蚯蚓爬出了地面,这一现象说明蚯蚓 。
40.(22-23七年级下·江苏泰州·期末)微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1)酵母菌可以用于生产面包和馒头,酿制各种酒类。某同学将糖和酵母菌放入装有温水的玻璃瓶中搅拌,并把挤瘪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一段时间后,小气球会胀大(如图),气球胀大说明酵母菌发酵产生了气体,该气体是 ;闻到酒味说明酵母菌发酵产生了 。

(2)螺蛳粉中的酸笋酸爽开胃,风味独特。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酸笋呈现出独特的风味。我们还可以利用乳酸菌制作 。
(3)幽门螺旋菌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及鞭毛的细菌。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菌引起的。幽门螺旋菌的细胞内没有 ,通过 繁殖。幽门螺旋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为了能有效减少幽门螺旋菌传染,预防幽门螺旋菌感染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请你给大家提个好的建议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心脏
(2) 肺 ⑧气囊
(3) 膈 盲肠
【分析】图中:①肺,②心脏,③膈,④小肠,⑤盲肠,⑥气管,⑦肺,⑧气囊。
【详解】(1)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家鸽属于鸟类,都属于恒温动物的。家兔与家鸽的心脏分为四个腔,即: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路线,输送氧的能力强,利于体内有机物的分解,产生大量的热量,有利于维持体温的恒定。
(2)鸟类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当吸气时,气体一部分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经过肺,再进入气囊,在气囊内储存。当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结合题图可知,家鸽与家兔都用肺呼吸,此外家鸽还能用⑧气囊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从而保证了飞行时氧气的供应。
(3)人和哺乳动物的体内有膈,膈把体腔分成胸腔和腹腔两部分,胸腔内有心、肺等器官;腹腔中有胃、小肠、大肠、肝和胰腺等器官。可见,与家鸽不同的是家兔的体腔被③膈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家兔属于哺乳动物,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与消化植物性食物相适应的重要特点是盲肠粗大,适于消化难消化的植物纤维。
2.(1)后气囊
(2)肺与气囊
(3)鸟类在吸气时,一部分空气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后进入前气囊,另一部分空气经过支气管直接进入后气囊;呼气时,前气囊中的空气直接呼出,后气囊中的空气经肺呼出,又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如此在每一次的呼吸过程中,肺内都进行了两次气体交换,因此叫做双重呼吸。
【分析】鸟类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它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详解】(1)鸟类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鸟类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后气囊暂时储存。
(2)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又一次在肺内进行肺与气囊之间的气体交换。这样,鸟类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
(3)鸟类在吸气时,一部分空气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后进入前气囊,另一部分空气经过支气管直接进入后气囊:呼气时,前气囊中的空气直接呼出,后气囊中的空气经肺呼出,又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如此在每一次的呼吸过程中,肺内都进行了两次气体交换,因此叫做双重呼吸。
3.(1)流线型
(2)胸肌
(3) ③肺 ②气囊
【分析】鸟类多数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等。图示①胸肌,②气囊,③肺。
【详解】(1)观察图一所示,鸟与飞行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有: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
(2)观察图二可知,鸟的胸骨有高耸的龙骨突,可附着发达的②胸肌,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
(3)观察图三可知,鸟有与③肺相通的②气囊,主要功能是贮存空气,使鸟类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该结构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肺内气体交换的效率。
4.(1) 外骨骼 胸肌 盲肠 鳃丝/鳃
(2) 肺 气囊 刚毛
(3)胎生
【分析】适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二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详解】(1)昆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大雁的胸骨具有高耸的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牵动两翼可完成飞行动作。家兔的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植物纤维。鱼类用鳃呼吸,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的。鱼鳃呈鲜红色,由又多又细的鳃丝组成,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这有利于在水中进行呼吸。
(2)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兼用皮肤呼吸。家鸽等鸟类的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储存空气,辅助呼吸,即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从运动来看,蚯蚓腹面上的刚毛可以协助运动。
(3)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加了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5.(1)外套膜、外骨骼
(2)鳄鱼
(3)④⑤
(4)体内有无脊柱
【分析】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爬行动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哺乳类: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详解】(1)①组合是软体动物,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因此它的“专属外衣”是外套膜;③组合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因此它的“专属外衣”是外骨骼。
(2)②组合中青蛙、娃娃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属于两栖动物;鳄鱼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属于爬行动物。
(3)⑤鸟类和④哺乳类有保温结构及产热和散热的结构,因此它们的体温不随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体温恒定。
(4)将①、③组合划分为一类,②、④、⑤组合划分为另一类的依据是动物体内有无脊柱, ①、③组合体内无脊柱称为无脊椎动物,②、④、⑤组合体内有脊柱称为脊椎动物。
6.(1)[1]表膜
(2) 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2]鳃
气管
(3) 二氧化碳/CO2 鳃
一/1
(4) [3]肺
两/二/2 双重
【分析】1.图A中:1表膜,2细胞核,3胞肛;图B中: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图C中:1斧足,2鳃,3外套膜;图D中:1口器,2外骨骼,3气门;图E中,鱼用鳃呼吸;图F中:1气管,2气囊,3肺。
2.不同的动物往往有着不同的呼吸器官,例如蚯蚓用体壁呼吸;昆虫用气管呼吸;鱼、两栖幼体、大部分软体动物用鳃呼吸;两栖动物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用肺呼吸;鸟类有气囊辅助呼吸,但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详解】(1)[1]表膜是原始的单细胞动物草履虫的呼吸结构,草履虫通过表膜从水中获得氧气,并通过表膜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B是蚯蚓,蚯蚓靠湿润的体壁来呼吸的,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所以,观察B蚯蚓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C是河蚌,河蚌生活在水中,用[2]鳃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呼吸器官是鳃。在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排列比较整齐的小孔为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气门和蝗虫体内的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可见,观察D蝗虫时,发现其体表具有气体出入的门户,它的呼吸器官是气管。
(3)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当水流经由密布毛细血管的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因此,经鳃流出鱼体的水流与由口流入鱼体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BTB是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短时间内使用对鱼无毒害。由于BTB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因此,在鱼口上方轻轻滴加一滴蓝色的BTB溶液,仔细观察能发现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溶液变成了黄色。所以,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是:水从口进入,从鳃盖后缘流出,水里二氧化碳增加。所以,鱼用鳃呼吸,它的口或鳃的一开一闭算1次呼吸。
(4)家鸽等鸟类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当吸气时,气体一部分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经过肺,再进入气囊,在气囊内储存。当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有利于家鸽等鸟类的飞行生活。可见,F家鸽的气体交换场所是[3]肺。
7.(1)①触角
(2)⑧后足
(3)气门
【分析】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题图中③为头部,生有①触角,具有触觉和感觉作用,②为复眼是蝗虫的视觉器官;④为胸部是蝗虫的运动中心,生有翅和足,其中⑧为后足,⑨为中足,⑩为前足,后足发达适于跳跃;⑤为蝗虫的腹部是蝗虫呼吸、生殖中心,其中⑦是气门为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⑥为听觉器官。
【详解】(1)蝗虫的头部有一对①触角,具有触觉和感觉作用。
(2)蝗虫的胸部有三对足(⑧后足、⑨中足、⑩前足)和两队翅,运动方式有飞行、跳跃、爬行,在跳跃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器官是⑧后足。
(3)在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排列比较整齐的小孔为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气门和蝗虫体内的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
8.(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 营养 分裂
(3) 温度 二氧化碳 酒精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作腐乳要用到多种霉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详解】(1)乳酸菌等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酵母菌等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可见,与酵母菌相比,乳酸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乳酸菌是细菌,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酵母菌属于真菌,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乳酸菌和酵母菌都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有的有机物生存。可见,在获得“天然酵母种”时,面团中的有机物为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能量,使它们能够分别进行孢子生殖和分裂生殖,如此便可得到含有大量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天然酵母种。
(3)适宜的温度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生存、生长和繁殖的必要条件。低温条件下,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会受到抑制;高温条件下,微生物的生存、生长和繁殖会受到威胁,甚至死亡。所以,制作面包时,面团需要放在温暖的地方,可为菌种的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温度。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够生活。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所以,酵母菌在进行呼吸作用时,分解有机物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面包暄软、多孔。如果将和好的面团放在密闭容器中,发酵时间过长则会闻到酒味儿,原因是酵母菌无氧呼吸时产生了酒精。
9.(1) 单细胞 二氧化碳
(2) 细胞核 控制物质进出
(3) Y-1 2
(4)无氧
【分析】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核,③细胞质,④细胞膜,⑤液泡。
【详解】(1)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酵母菌仅由一个细胞构成,这一类生物称为单细胞生物。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
(2)②为细胞核,④细胞膜的作用是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同时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由图2可知,Y-1酵母菌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体积增长最多,所以根据图2结果可知三株酵母中Y-1最适合制作馒头和面包。如果选择Y-1进行面团发酵,发酵2h时体积最大,这个发酵时间最合适。
(4)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则将葡萄糖分解形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酵母菌可以用来发酵酿酒。
10.(1) [②]细准焦螺旋
生理盐水
(2)细胞核
(3)CD
【分析】图1中: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目镜,④转换器,⑤遮光器。
图3中:⑥细胞核,⑦淀粉粒。
【详解】(1)准焦螺旋是显微镜的机械部分,用来调节焦距。粗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大;细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小,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可见,从甲图调整到乙图,使物像更清晰,需转动图1中的[②]细准焦螺旋。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口腔上皮细胞如果放在清水中会吸水涨破,因此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2)观察酵母菌的实验中,滴加碘液的目的是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可见,图3中,染色可以使细胞中的[⑥]细胞核结构看得更清楚。
(3)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而用肉眼难于分辨时,需要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其中放大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小,显微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大。“观察叶片的结构”、“观察水绵”、“观察青霉和枝根霉”都需要用到显微镜,而“观察家兔的形态特征”、“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的特征”一般不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故CD符合题意,ABE不符合题意。
故选CD。
11.(1) 孢子生殖 成形的细胞核/细胞核 光合
(2)分解者
(3) 乳酸菌 酵母菌
【分析】(1)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青霉的菌丝有两种:在营养物质表面向上生长的,叫直立菌丝;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的,叫营养菌丝。营养菌丝能够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有机物,供霉菌利用。与细菌一样,真菌细胞内也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腐生生活。在青霉直立菌丝的顶端,生有青绿色的孢子。这些孢子可以飘散到各处,每个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都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可见,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2)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作腐乳要用到多种霉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详解】(1)在青霉直立菌丝的顶端,生有青绿色的孢子。这些孢子可以飘散到各处,每个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都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青霉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在细胞结构上的最重要区别是青霉细胞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青霉因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微生物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无机盐、二氧化碳、水),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所以,一些微生物能将它们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被绿色植物吸收,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3)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具有甜酸风味。酿酒要酵母菌,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12.(1)③环带
(2)呼吸
(3) 刚毛 肌肉
(4) 湿润 干燥
(5)放回大自然
【分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以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图中①前端、②体节、③环带、④体节。
【详解】(1)在蚯蚓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颜色较浅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可依据③环带的位置来区分,如图:

(2)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所以,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其目的是使体表保持湿润,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
(3)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因此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面,发现有许多小突起叫刚毛,蚯蚓依靠它的协助和肌肉的收缩进行运动。
(4)若要探究蚯蚓是否喜欢湿润的土壤,实验的变量是湿润的土壤,应该设计干燥和湿润的土壤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除变量不同以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
(5)蚯蚓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取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实验完毕后我们应将蚯蚓放回大自然。
13.(1)图1所代表的微生物—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图2 所代表的微生物—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
(2)②无横隔、⑤有横隔
(3)图2、图3
【分析】图1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图2是根霉,属于真菌(①是孢子囊、②是孢子梗、③是假根);图3是青霉,属于真菌(④是孢子囊、⑤是直立菌丝、⑥是营养菌丝)。
【详解】(1)图1所代表的微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位于特定的区域—拟核内,属于细菌;图2所代表的微生物由菌丝构成,属于真菌。细菌与真菌都属于细胞生物,在细胞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是: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
(2)根霉的菌丝体由分枝、不具横隔的白色菌丝组成,含有许多细胞核。组成青霉的菌丝有两种:在营养物质表面向上生长的,叫直立菌丝;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的,叫营养菌丝。这些菌丝内部,具有横隔。可见,②与⑤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②无横隔、⑤有横隔。
(3)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真菌有单细胞(如酵母菌),有多细胞的(如青霉菌、曲霉菌、根霉菌、蘑菇),这些真菌都可以进行孢子生殖,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成熟的孢子如果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会萌发和生长。可见,依靠孢子进行繁殖的有图2、图3所代表的微生物。
14.(1)甲、丙
(2)分裂生殖、孢子生殖
(3)乙
【分析】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图中甲是细菌、乙是青霉、丙是放线菌、丁是毛霉。
【详解】(1)丙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和甲细菌一样,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甲是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丁是毛霉,是靠菌丝顶端的孢子繁殖后代。
(3)青霉素就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抗生素,青霉素是从图乙青霉的培养液中提取出来的。它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能杀死或抑制某些病菌的特殊物质,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15.(1)成形的细胞核
(2)异养
(3)分裂
(4)C酵母菌
(5)颜色
【分析】A细菌,B曲霉,C酵母菌,D青霉。
【详解】(1)A是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区域。
(2)A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般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所以营养方式为异养。
(3)A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生殖。
(4)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所以在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时离不开图中的C酵母菌。
(5)B曲霉、D青霉在适宜的培养基中会大量繁殖,形成菌落,从菌落的颜色可以大致区分,B曲霉的菌落一般为黄色、褐色、红色等;D青霉的菌落呈青绿色。
16.(1)刚毛
(2)维持蚯蚓正常的呼吸
(3)B
(4) 温度 二氧化碳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1)触摸蚯蚓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发现有许多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刚毛,它能协助蚯蚓运动。
(2)在实验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是因为蚯蚓是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的,这样做能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
(3)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因此把蚯蚓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运动的速度比放在粗糙的纸上的运动速度慢。所以根据表格中的实验结果来看,该小组需要重新作出假设,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4)分析实验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酵母菌通过发酵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因此甲烧瓶上气球鼓起是因为在适宜的温度下,酵母菌发酵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
17.(1)湿润的体壁
(2)鳃
(3)气门
(4) a 黄 增加
【分析】不同的动物往往有着不同的呼吸器官,例如蚯蚓用体壁呼吸;昆虫用气管呼吸;鱼、两栖幼体、大部分软体动物用鳃呼吸;两栖动物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用肺呼吸。
【详解】(1)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所以,观察A蚯蚓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其呼吸靠湿润的体壁。
(2)B是软体动物的典型代表:蛏,生活在水中,其呼吸器官是鳃。
(3)在C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排列比较整齐的小孔为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气门和蝗虫体内的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
(4)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当水流经由密布毛细血管的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因此,经鳃流出鱼体的水流与由口流入鱼体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BTB是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短时间内使用对鱼无毒害。由于BTB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因此,在图D中的a鱼口上方轻轻滴加一滴蓝色的BTB溶液,仔细观察能发现从鳃盖后缘b点流出的溶液变成了黄色。该实验现象说明从鱼盖后缘流出的水与从口流入的水相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进而说明鱼呼出了二氧化碳。
18.(1)细胞核
(2)异养型
(3)分裂
(4)C
(5)青绿色
【分析】图中A是细菌,B是黑根霉菌,C是酵母菌,D是青霉。
【详解】(1)A是细菌,C酵母菌属于真菌,真菌与细菌的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区域,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
(2)A是细菌,细胞内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营养方式为异养。
(3)A细菌通过分裂繁殖后代。
(4)酵母菌有氧时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无氧时分解葡萄糖并产生酒精。因此在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时离不开上图中的C酵母菌。
(5)B黑根霉菌和D青霉都属于多细胞真菌,成熟时生有成串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后代。青霉成熟的孢子的颜色为青绿色,黑根霉菌的孢子成熟时是黑色的。
19.(1)发酵
(2) 促进物质的循环 使人患病
(3)分解者
【分析】(1)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有些微生物对人类有益,有些微生物对人类有害。
(3)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详解】(1)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用复合微生物活菌制剂发酵废渣、牛粪等可制成易于消化吸收的动物饲料。
(2)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大多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如利用酵母菌发酵可酿酒。少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如结核杆菌使人患病。
(3)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枯枝落叶,动物尸体和粪便中的有机物,获得生活必须的物质和能量,这种营养方式称为腐生。腐生生物主要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20.(1) 孢子 鞭毛
(2) B DNA集中的区域 C
(3)叶绿体
【分析】图A是青霉,其中①孢子、②直立菌丝、③营养菌丝,图B是细菌,其中①鞭毛、②细胞质、③DNA集中的区域、④细胞膜、⑤细胞壁、⑥荚膜;图C表示酵母菌。
【详解】(1)图A中①的名称是孢子,它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发育成一个新个体。图A中能从营养物质中吸收有机物的是③营养菌丝。图B中①的名称是鞭毛,它是用于在液体环境中运动的。
(2)图B细菌只有DNA集中区,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图C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能进行出芽生殖。
(3)与植物细胞相比,图A、B、C三类生物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
21.(1)信天翁、兔
(2)湿润的体壁
(3)肺
(4)小肠
(5)B
【分析】(1)恒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
(2)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有:蚯蚓、水蛭、沙蚕等。
(3)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4)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
【详解】(1)恒温动物只有两类:鸟类和哺乳动物,图中的恒温动物有信天翁和兔。
(2)蚯蚓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表来完成呼吸,因此其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湿润的体表。
(3)鸟类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当吸气时,气体一部分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进入气囊,在气囊内储存。当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有利于鸟的飞行生活。信天翁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4)家兔是草食性动物,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家兔的小肠很长,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植物纤维。
(5)无脊椎动物有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因此上述几种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蝗虫和蚯蚓。
故选B。
22.(1) 异养 氨基酸
(2) c 菌丝
(3)氧气
(4)抑制
【分析】腐乳的发酵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进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它是一种丝状真菌,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1)异养是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营养方式。自养是利用无机物作为原料,自己制造有机物来养活自己的营养方式。因此,毛霉能够利用豆腐中的有机物进行生长,因此它的营养方式为异养。结合分析可知,毛霉产生的酶可将蛋白质分解为能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从而使腐乳营养丰富,口味鲜美。
(2)毛霉必须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来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其中的能量,以便维持自身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所以,图 2 中取材方式最恰当的是c,从含氧丰富的表面挑取,而不能刮取,刮取会破坏毛霉的结构。毛霉的菌丝无隔、多核、分枝状。在豆腐等基物内外能广泛蔓延。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图 3,可见毛霉主要由菌丝构成。
(3)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毛霉是需氧型。因此,培养时,甲组用锅盖盖住蒸笼,乙组用纱布盖住蒸笼,结果甲组没有乙组的毛霉生长状况好,这是因为甲组氧气不足,抑制了毛霉的生长繁殖。
(4)腐乳制作的过程中,豆腐块与盐的质量分数比为5:1,盐的作用有:①析出水分,使豆腐块变硬,防止酥烂;②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防止杂菌污染或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避免腐乳腐败变质;③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④给腐乳以必要的盐味。因此,在腌制豆腐块时需要加入食盐,食盐具有抑制杂菌生长繁殖及改善口感等作用。
23.(1)真菌
(2)成形的细胞核
(3)霉菌
(4)分解
(5) 绿色植物/生产者 物质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没有叶绿体;
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霉菌、蘑菇、酵母菌都属于真菌。
【详解】(1)土壤中的微生物通常有病毒、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其中以细菌数量最多。
(2)细菌在生物圈中数量最多,它是单细胞个体,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属于原核生物。
(3)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在梅雨季节,温度适宜,水分充足,食品和衣服上有很多有机物,能满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数量大增,使衣物、食品发霉,形成菌落,细菌的菌落较小,而真菌的菌落一般较大,如"毛状",可见衣物的发霉长毛,应该是由霉菌引起的。
(4)秸秆焚烧不仅浪费能源,更造成环境污染,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对秸秆进行处理,可产生大量的沼气,从而改变农村能源短缺的现状,不仅没有环境污染,还能生产大量有机肥料。
(5)微生物能够分解枯枝落叶,动物尸体和粪便中的有机物,获得生活必须的物质和能量,这种营养方式称为腐生。植物的枯枝落叶和动物的尸体都依靠微生物进行分解,产生的水、无机盐、二氧化碳等物质能被绿色植物(生产者)利用。从这一点看,微生物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维持生物圈的平衡和稳定有着巨大作用。
24.(1)种
(2) 孢子 卵生
(3)没有
(4)体壁
(5)先天性
【分析】为了弄清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详解】(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近。
(2)蘑菇菌褶的表面长有许许多多褐色的孢子,孢子落在适宜的环境中,能萌发生出菌丝,一段时间后菌丝长出子实体。因此,蘑菇用孢子繁殖后代。可见,图二中C处应填写孢子。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由卵黄供给,这样发育过程叫卵生,胚胎发育的营养由母体供给这样的发育过程叫胎生。结合题图可知,D处应填写卵生。
(3)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我们把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是裸露的;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银杏是裸子植物,垂柳是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衍生命。但是,与垂柳相的比,银杏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
(4)蚯蚓靠湿润的体壁来呼吸的,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5)随着季节的变化,生物定期的沿相对稳定的路线,在繁殖地和越冬地(或新的觅食地)之间作远距离移动的过程是迁徙行为。迁徙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可见,每年三四月份天鹅由南方迁徙到济西湿地,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迁徙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25.(1)ABE
(2)有无果皮(包被)
(3) ABCE AB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题图中,AB被子植物,C蕨类植物,D藻类植物,E裸子植物,F苔藓植物。
【详解】(1)结合分析,A向日葵、B玉米和E银杏可以产生种子。
(2)用种子繁殖的植物称为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是否有果皮的包被分为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和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因此,A向日葵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E银杏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3)结合分析,具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有A向日葵、B玉米、C铁线蕨和E银杏。
AB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有果皮,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适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其种类最多,分布最广。
26.(1)迅捷箭蚊
(2)不属于
(3)外套膜
(4) 两栖 肺
(5)abc
【分析】1、外骨骼是一种能够提供对生物柔软内部器官进行保护的坚硬的外部结构。节肢动物体表坚韧的几丁质的骨骼称为外骨骼,它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防止体内水分大量蒸发的作用。2、迅捷箭蚁属于节肢动物,松材线虫属于线形动物,盖罩大蜗牛属于软体动物,火蝾螈属于两栖动物。3、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而不分节,一般分头、足和内脏、外套膜两部分,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详解】(1)迅捷箭蚁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依据体表是否有外骨骼,可将迅捷箭蚁与图中其他动物进行区分。
(2)松材线虫属于线形动物,而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松材线虫一旦进入松树内部,在大量繁殖的同时会经由松树输导组织遍布全株,造成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减弱,拉动水分在体内运输的力量不足,进而使植物体缺水死亡。
(3)盖罩大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具外套膜,身体外面有贝壳由外套膜分泌形成。
(4)火蝾螈属于两栖纲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水陆两栖。
(5)a.携带、寄递进出境动植物及其产品,要主动向海关申报,a正确。
b.不要随意引进、养殖、种植外来物种,b正确。
c.不要随意从网络上购买国外宠物、花草等动植物及其产品都能够防止外来物种入侵,c正确。
d.随意放生野生动物,可能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或者危害生态系统,不能够防止外来物种入侵,d错误。
故选abc。
27.(1)外骨骼
(2) 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③鳃
(3)体内有无脊柱
【分析】图中A蝗虫属于昆虫类,B鱼类,C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D河蚌属于软体动物,E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①外骨骼,②斧足,③鳃,④外套膜。
【详解】(1)A是蝗虫属于昆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一个,胸部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它的体表具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这是节肢动物适应干旱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2)B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在水中游泳的动力来自于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D河蚌生活在水中,用③鳃呼吸,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体表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
(3)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图中AD体内都没有脊柱,都属于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柱,如图BCE都属于脊椎动物。
28.(1) 鸭 啄木鸟
(2)四趾中三趾间有蹼
(3) 气囊 卵生
(4)②④⑤⑥
【分析】为了弄清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详解】(1)检索表中2b四趾中四趾间有蹼,因此,2a应该是四趾间中三趾有蹼,结合题干中各种鸟的足,可知表中A是鸭鸟的足;检索表中C两趾向前,两趾向后,结合题干中各种鸟的足,可知表中C是啄木鸟的足。
(2)根据检索表,结合第(1)小题详解,检索表中2b四趾中四趾间有蹼,可以得出2a四趾间中三趾有蹼。
(3)鸟类的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储存空气,辅助呼吸。
鸟类有雌鸟和雄鸟之分,生殖季节,雌雄鸟交配,精卵结合在雌鸟体内结合成受精卵,雌鸟产具有坚硬外壳的大型卵。可见鸟类生殖方式是卵生。
(4)动物根据体内有无可分为无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②梭子蟹、④蝗虫、⑤海葵、⑥河蚌。
29.(1) 鳃 外骨骼
(2)胸肌
(3)②
(4) 湿润的体壁 刚毛
【分析】
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的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图中:X是无脊柱;①是青蛙,②是猫,③是鸟,④是蜜蜂,⑤是蚯蚓。
【详解】(1)①是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水陆两栖。④是蜜蜂,体表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
(2)③是鸟,鸟类的胸骨生有高耸的龙骨突,在其两侧生有非常发达的胸肌,能牵动两翼完成飞翔动作。
(3)猫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体温恒定,体内有脊柱,可见图中的②是猫。
(4)蚯蚓是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的,因此,在观察过程中,应该常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蚯蚓腹面有刚毛,它与肌肉配合完成运动。
30.(1) 大肠杆菌
酵母菌
(2) 脊柱 腹
(3)孢子
(4)鳃
【分析】题图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葫芦藓是苔藓植物,肾蕨是蕨类植物,银杏是裸子植物,玉米是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花生是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无形成的细胞核),蜜蜂是节肢动物,蛔虫是线形动物,蚯蚓是环节动物,乌龟是爬行动物,鲫鱼是鱼类,青蛙是两栖动物,猫是哺乳动物,家鸽是鸟类。
【详解】(1)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获取有机物维持生活。酵母菌属于真菌,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需要从环境中获取现成有机物来维持生活。
(2)依据动物体内有无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脊椎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蜜蜂、蛔虫和蚯蚓的共同点是身体内没有脊椎骨构成脊柱,因此属于无脊椎动物。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触角,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身体的长大而长大。所以蜜蜂不同于蚯蚓的一个外部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而蚯蚓的身体不分部。
(3)根据植物的繁殖方式,一般把植物分成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不结种子,但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较高等的一个类群,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分析可知,银杏、玉米和花生属于种子植物,用种子繁衍后代;葫芦藓和肾蕨属于孢子植物,则是用孢子繁殖后代。
(4)蛔虫是线体动物,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虫,这种寄生虫属于厌氧型生物,不需要进行有氧呼吸;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鱼用鳃呼吸;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属于两栖动物。乌龟用肺呼吸,猫是哺乳动物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鸽子属于鸟类,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综上分析可知,脊椎动物从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程中呼吸器官的变化过程是;从用鳃呼吸,到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再到完全用肺呼吸。
31.(1)探究蝗虫呼吸器官的位置(或呼吸器官在头部还是胸腹部)?
(2)蝗虫的呼吸器官位于胸腹部
(3) 头 胸腹 胸腹
(4)蝗虫的呼吸器官位于胸腹部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是对照组。
【详解】(1)提出问题是生物探究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提出问题是探究蝗虫呼吸器官的位置(或呼吸器官在头部还是胸腹部)?
(2)作出假设是对提出问题肯定或是否定的回答,作出假设是蝗虫的呼吸器官位于胸腹部。
(3)②探究蝗虫的呼吸器官位于胸腹部?实验的变量是呼吸器官位于胸腹部,其它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有利于控制单一变量,所以把两只大小相同的活蝗虫放入甲、乙试管中,甲中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露出胸腹部;乙中蝗虫的胸腹部浸入水中,露出头部。
(4)结果预测:蝗虫的呼吸器官位于胸腹部。
32.(1)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分裂
(2) 1和2 大蒜汁对大肠杆菌的抑制强于枯草芽孢杆菌(表达合理即可)
(3)设置对照组(或平行实验;重复实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不可信,生姜汁对大肠杆菌没有抑制效果(理由合理即可)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1)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动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2)如果要探究不同蔬菜对同一菌种的抑制效果是否相同,唯一变量是蔬菜,其它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因此应该选取的组别是1和2(或3和4)对照。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测试菌对大蒜汁(或生姜汁)的敏感程度。抑菌圈越大,说明大蒜汁(或生姜汁)对该菌种的抑菌效果越好。根据题干表格中,1、3组的实验数据“大肠杆菌中,大蒜汁抑菌圈平均值1.68厘米;枯草芽孢杆菌中,大蒜汁抑菌圈平均值1.22厘米”,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大蒜汁对大肠杆菌的抑制强于枯草芽孢杆菌(表达合理即可)。
(3)只做一次实验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从而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可见,为使实验结论更加科学,更具说服力,应该设置对照组(或平行实验;重复实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写1条,合理即可)
(4)根据第2组的实验结果“生姜汁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平均值是0厘米”可知,生姜汁对大肠杆菌没有抑制效果。说明“网传生姜可以抑制所有细菌的生长”的观点不可信。
33.(1) 单 拟核
(2) 分裂 不能
(3) 升高 下降
(4)A
【分析】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细菌通过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详解】(1)脂环酸芽孢杆菌属于细菌,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含DNA集中的核区),属于原核生物。
(2)脂环酸芽孢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较小,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细菌的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必须靠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来源,这种生活方式为异养,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种。故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时,培养基中必须添加现成的有机物,因为脂环酸芽孢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3)通过题中折线数据图可知,随着随着通臭氧时间的延长,脂环酸芽孢杆菌的死亡率上升,随着温度的提高,脂环酸芽孢杆菌死亡率下降,即臭氧的杀菌力有下降的趋势。
(4)通过折线数据图可知,15℃,通臭氧7分钟杀菌力效果最好,故果汁最有效的臭氧杀菌方案是15℃下,通臭氧7分钟,A正确。
故选A。
34.(1)成形的细胞核
(2)37
(3)不超过10分钟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1)细菌、放线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动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2)对照实验设计时,除变量(咀嚼时间)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且应处于理想状态。人体的口腔温度大约是37℃,此温度是口腔菌群的生存环境温度,故实验过程中需将菌液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此实验“适宜的温度”应为37℃左右。
(3)根据表中数据,在咀嚼10分钟时,口腔中的菌落数量最少,15分钟时(超过10分钟)细菌和放线菌菌落都大量增加,故咀嚼口香糖的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
35.(1) 防止其它杂菌落入,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水分 霉菌的生活需要水分。
(2)50g新鲜的
(3)干燥或低温保存食物
【分析】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2.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
【详解】(1)实验中“扎紧袋口”的目的是防止其它杂菌落入,以免影响实验结果。A将烤干的橘子皮片置于塑料袋中,扎进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B将湿润的橘子皮置于塑料袋中,扎进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所以A、B两组实验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分析实验结果,干燥环境烤干的橘子皮不发霉,而潮湿环境湿润的橘子皮发霉,得出的结论应该是:霉菌的生活需要水分。
(2)C组与B组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所以B、C组除了温度不同以外,其他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故则C组中①处设置的探究条件为50g新鲜的。
(3)由上述探究实验以橘子皮为实验材料探究了水分和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并且得出霉菌的生活需要水分和适宜的温度,因此对我们的启示:食品保存时应注意低温、干燥。
36.(1)干燥
(2)刚毛
(3) 两边各2条蚯蚓,样本数量太少 可以将大小、生长状况相似的蚯蚓各20条,分别放在两边土壤中;加入过多水后,蚯蚓逐渐钻出土壤,主要原因不是土壤中湿度太大,主要原因是土壤中水分过多使蚯蚓无法呼吸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
(2)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实验变量是光照。
【详解】(1)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本题中要探究的问题是水分是否影响蚯蚓的分布呢?所以图中①处应该是潮湿的土壤。
(2)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因比用手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时,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蚯蚓体表的刚毛。
(3)错误之一:生物探究实验时样本数量要适中,数量过少易出现偶然性,得出的实验结果缺少说服力。实验中两边各2条蚯蚓,样本数量太少,可以将大小、生长状况相似的蚯蚓各20条,分别放在两边土壤中。错误之二:加入过多水后,蚯蚓逐渐钻出土壤,主要原因不是土壤中湿度太大,主要原因是土壤中水分过多使蚯蚓无法呼吸。
37.(1) 单细胞 分裂
(2)嗜淀粉乳酸杆菌
(3) 越强 A
(4)厨余垃圾中的淀粉可被嗜淀粉乳杆菌分解为乳酸,而乳酸可降解塑料,减轻“白色污染”。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检,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1)嗜淀粉乳杆菌属于细菌,单细胞生物,和真核生物相比,细菌无成形细胞核,仅有DNA集中的区域,即拟核属于原核生物。进行分裂生殖,一分为二,繁殖速度快。
(2)A和C形成对照,变量为是否接种嗜淀粉乳杆菌,因此探究的问题是嗜淀粉乳杆菌可将淀粉分解为乳酸吗?对照实验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除了实验变量不同以外,其他均需相同且适宜。
(3)淀粉可被嗜淀粉乳杆菌分解为乳酸,则产生的乳酸含量越高代表对淀粉的分解作用越强;据图可知,48h后乳酸产量最高的发酵方法是A曲线代表的不灭菌接种。原理是:除了经接种获得的嗜淀粉乳杆菌以外,没灭菌的培养基中也存在天然的能把淀粉分解为乳酸的菌种,因此与其他两组相比它产生的乳酸产量最高。
(4)由资料可知,处理厨余垃圾的意义是:厨余垃圾中的淀粉可被分解成乳酸,而乳酸可降解塑料,减轻“白色污染”。
38.(1) 营养组织 分化
(2)变温
(3)外骨骼
(4)AC
(5)蚕丝为人类提供丝织品;蚕蛹可供食用;蚕是中外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重要基础;蚕赋予诗人灵感,形成脍炙人口的诗篇等等
【分析】(1)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2)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3)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功能。
【详解】(1)营养组织分布在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所以蚕主要从桑叶中的营养组织中获取营养,因此小蕊每天为蚕提供新鲜的桑叶,发现蚕宝宝的食量极大,长得很快,这是蚕体内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2)在清理旧桑叶时,小蕊摸到蚕宝宝的身体冰凉,这说明蚕属于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体温不恒定。
(3)蚕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保护内部柔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