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论语》十二章
【学习目标】
1. 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 学习课文中说理的方法和论证的逻辑。
3. 了解儒家的核心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活动方案】
高二某班级拟利用国庆节假期举行“探访孔孟故里,研学曲阜圣城”的班级活动。活动围绕“儒家思想”设计主题单元,分为作品研读、致敬大师、后人评论和链接现实四个板块。作为第一板块的负责人,班长带领大家挑选了《论语》《礼记》《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中的部分篇章进行了研学。
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思考: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对于社会人生有什么样的意义?
提示:回顾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抓住关键词。
要求:联系文本内容,表达清晰。限时5分钟。
认真研读文本,疏通文义,为班级研学活动打好基础。
1. 通读文本,疏通文义,解释加点的词语,将释义填写在右边空白栏内。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
敏:
有道:
而:
喻:
仁》)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野: 史:
文质彬彬:
弘毅:
篑:
平地:
知:
克己复礼:
归:
目:
事:
一言:
小子:
兴: 观:
群: 怨: 迩: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认真研读文本,探究下面的问题。
1. 《论语》反映了儒家思想中“仁”“礼”“义”等方面的观点,请结合所选篇章分别加以概括。
提示: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要求:联系文本内容,层次清晰,表达清楚。
2. 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义利观?试从《论语》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论证。
提示:结合文本分析如何说理。
要求:联系文本内容,表达清楚。
3. 理解“道”的内涵。下列句子中“道”的含义是否相同?哪个“道”才是孔子心中的“道”?
(1) 就有道而正焉。
(2)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 朝闻道,夕死可矣。
1. 结合《论语·颜渊》片段,解释原文中“恕道”的含义。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提示:理解原文,解释关键词。
要求:联系文本内容,表达清楚。限时5分钟。
2. 历代学者对于“《诗》可以怨”有诸多解释,有人认为应当解释为《诗》可以排遣心中郁闷,有人认为应当解释为《诗》可以讽刺时政。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从《诗经》中找出示例并加以说明。
提示:回顾所学的《诗经》篇目,分析内容。
要求:联系具体文章,层次清晰,表达清楚。限时5分钟。
学了《〈论语〉十二章》之后,你得到了哪些启发?在生活中应该对自己作怎样的要求?请结合篇章中的内容举例说明。
1. 孔门十哲
《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有七十二人,被称为“七十二贤人”。其中最有成就的十个弟子被称为“孔门十哲”。
在德行方面出众的有:颜回、闵损、冉耕、冉雍。
在政事方面出众的有:冉求、季路。
在言语方面出众的有:宰予、端木赐。
在文学方面出众的有:言偃、卜商。
2. 《论语》的作用和价值
(1) 奠定了中华文明基本的价值观。孔子继承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道统,完整地提出了“仁”,奠定了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政治伦理的基本观念。孔子提出了一整套建立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如孝、悌、恭、敬、信、宽、惠等。
(2) 创造了人格的典范。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具有完善人格的“仁者”,《论语》给出了最好的解答。《论语》一书再现了孔子平凡而伟大的人格形象,体现了他“仁以为己任”及“明道救世”的使命感,与重道义、轻私利的价值观念。它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道德教育,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成为中国人品格和心理的理论基础,闪耀着人道主义、现实主义的思想光辉。
(3) 提出了理想社会的秩序。恢复上下相安的政治秩序,并建构人人相安的社会秩序,是孔子的理想。
(4) 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论语》是学习文言文的最好的奠基性读物。《论语》的记事非常生动,刻画精细入微,连孔子与学生谈话时的不同的神情都能生动地传达出来。
3. 作品延读
纯粹的孔子
捧读《论语》,如嚼橄榄,初读时似乎枯而无汁,慢慢咀嚼始觉其清香,继而清气扑鼻、齿颊留香。带着历史感的文字仿佛引领着我走向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但是我的眼睛没有看到杀戮残暴,虽然它们一定是客观存在的。我的双眼停留在孔子身上,感受到乱世之中他像一束温暖的光,一团灼热的火。无论是静坐研修学问,还是车马辚辚周游列国;无论是端坐杏坛讲学授课,还是信步松前或是河边,他总是给人一种温暖而又灼热的感觉。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纯粹!”对,他是一个纯粹的人。
孔子是单纯的,单纯到知其不可而为之。在那样一个乱世之中,狂妄的人想开疆扩土、称霸天下,明智的人想明哲保身、避世守己。可是,孔子明知从政之殆,明知天下无道,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参与其中进行变革。为什么?“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是啊,天下苍生,我在其中,即使避得开整个世界,也避不开我的心。一颗纯粹的心不是为了自己的安危,而是为了肩头的责任,而这份责任并非权力、地位所赋予,仅仅是出于自己内心的那份担当精神!如此纯粹,纯粹到没有杂质。
孔子是单纯的,单纯到在乱世之中却坚守着“仁”与“义”。一个安定的社会坚持“仁”“义”是容易的,因为有正面的舆论支持,有正面的制度支撑,有正面的道德导向。但是,在一个乱世之中,在一个战祸频生的时代,在一个武力和权力有绝对话语权的时代,孔子对“仁”“义”的坚守不是显得太过柔弱、单纯,以致遭到很多人的奚落吗?这确实是一种单纯,但是,孔子却从未有过彷徨和犹豫,他始终相信自己的努力是有意义的。即使是偶尔闪现的“乘桴浮于海”的念头,也只是在“道不行”的前提之下。数落与嘲讽、告诫与警示、断粮与围困,这些会让一般人纠结郁闷痛苦以至于惧怕得要死的遭遇,孔子如拂蛛丝一般轻轻拂去。这样的单纯正是源于性情的纯粹、追求的纯粹。
孔子是单纯的,单纯到在学生面前不顾及师道尊严。子路可以直接表示不悦,子游可以正颜厉色地以孔子昔日之语回击他今日之错误。但是,孔子呢?不辩解,不争论,不粉饰。单纯地道歉,惊天动地地起誓——不禁让人赞叹,为师者可以如此坦荡,坦荡者可以如此可爱。是不是孔子根本就没有将自己当作老师呢?这群学生明明就是他的朋友、他的知己、他的兄弟、他的孩子啊!那穿过窗户伸向伯牛的温暖的手,那为颜回流下的悲恸的眼泪,那针对子路和冉有的性情作出的不同的告诫,哪一点不体现他的温暖的情怀?而这,正是他性情中的纯粹。纯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他们的是纯粹的自己,发现的是纯粹的他们——师道尊严应该正是在这样纯粹的交往中才逐渐形成的吧!
孔子是单纯的,单纯地去研究学问。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青年时委任乘田的小官,中年时不被任用,老年后周游列国——这样的人生可以用“遭遇”二字来概括,但是从“韦编三绝”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志于学”的努力,从“学鼓琴于师襄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精益求精的钻研——原来,学海不仅无涯,还无底。挖掘、感受、品悟,只有这样才能有所领悟,才能真正将所读的学问内化为自己的一言一行!不管哪个时代,都有让人内心不宁静的理由,但是,不管处在什么样的时代,内心宁静的人都是存在的。孔子之所以能形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学问境界,正是源于这种纯粹的研究学问的态度!
孔子是单纯的,单纯地从事教育。不为功名也不为厚禄,只是希望将自己所信奉的思想得以传承和推广。而能做到这一点,需要的是纯粹的心态。这种纯粹的心态体现在“有教无类”的思想和诸多让人击节称赞的教育智慧中。贫富、贵贱、老幼、“国籍”都不是问题,品行善恶、习性优劣也不是问题,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教育公平的观点和实践,需要一颗悲悯天下的仁德之心才能关照。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学思结合、教学相长等诸多的方法没有人传授,只是自己在教学中揣摩应用而自然生成,但是这需要多少的关切之心和智慧啊!仅仅是因材施教,在那个信息并不发达的时代,对学生的了解只能限于面对面的交流,如果不是真诚宽厚地去对待他们,怎么可能了解那么多学生的性情并运用不同的方法呢?这彰显的正是纯粹的教育者的情怀。
蒙田说:“极少有几个生活的榜样是完美和纯粹的。”反思生活中的榜样们,确实如此,因为除了评价标准的不同之外,人性本身就是复杂的。但是,在《论语》中,我们看到的孔子却并不复杂,因为他坚定自己的目标不彷徨,坚持自己的选择不动摇。品德上的高度、学问上的深度无人可以企及,而他不断求索的脚步、悲悯苍生的情怀更是让人赞叹不已。无瑕玉,因为纯粹而珍贵;孔子,正是极少中的一块。
【点评】 孔子是个通情达理又仁道的君子,正如作者所说,孔子的纯粹也是独到的,他综合了对世人的理解,找到了真理,并在《论语》中一一展现出来。作者钦佩孔子的那份纯粹,钦佩这位思想家的纯粹,作者称他是“无瑕玉”,饱含着深深的赞美之情。
大 学 之 道
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思考:大学之道的核心是什么?对于社会人生有什么样的意义?
提示:扣住文本核心,概括文本内容。
要求:语言精练,概括准确。限时5分钟。
认真研读文本,疏通文义,为班级研学活动打好基础。
1. 通读文本,疏通文义,解释加点的词语,将释义填写在右边空白栏内。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明: 至善:
虑:
得:
齐其家:
致其知:
格物:
壹是: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认真研读文本,探究下面的问题。
提示:扣住文本表达核心,辨析内容。
要求:层次清晰,思考深入,语言精当。
1. 有的版本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的“亲民”应为“新民”,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2. 儒家学说强调个人“修身”,请分析“正心”与“修身”的关系。
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这些内容在后世多被提及,请查阅资料举例说明。
要求:举例介绍,语言简洁。
你对本文提到的“大学之道”是如何看待的?
提示:可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对社会的不同影响,准确评价,辩证认识。
要求:思考全面有深度,认知准确,表达清晰,不少于200字。
1. 《礼记》简介
《礼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为其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被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行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均有重要影响。
2. 历代评论
宋代理学家朱熹:“《仪礼》,礼之根本;而《礼记》乃其枝叶。《礼记》乃秦汉上下诸儒阐释《仪礼》之书,又有他说附益于其间。”
明代思想家王夫之:“补《礼经》之所未备,以会通于事物之变,而为之定体也。”
清代学者张沐:“《礼》主敬之书。”
清末翰林学士王文锦:“《礼记》是部儒学杂编。”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礼记》为儒家者流一大丛书。《礼记》之最大价值,在于能供给以研究战国、秦、汉间儒家者流——尤其是荀子一派——学术思想史之极丰富之资料。”
现代史学家吕思勉:“《礼记》为七十子后学之书,又多存礼家旧籍。读之,既可知孔门之经义,又可考古代之典章,实为可贵。”
现代学者王梦鸥:“《礼记》不但是打通《仪礼》《周礼》二书之内蕴的钥匙,同时亦是孔子以后发展至西汉时代,许多孔门后学所共同宣说儒家思想的一部丛书。”
3. 作品延读
《礼记》中的教育思想
南怀瑾
讲到家庭教育,听起来是很普通的名词。任何一对父母,有了子女,由婴儿至孩提,由儿童到青年,谁又能不施管教?古今中外,哪个孩子没有受过家庭教育呢?除非少数的例外,属于不幸者的遭遇,那就另当别论。因此,家庭教育,岂非极普通而不成问题的问题吗?然而,什么是家庭教育的标准?家庭教育应该要怎样做?哪些父母才有资格担任家庭教育的主角?这等于说,凡是学校,都有老师,可是哪种人才有为人师表的资格?谁又是真正的好老师呢?当父母或家长的人,他自己本身的家庭教育和他所受的其他教育,是否都够水准而无差错呢?这些都是决定家庭教育的先决条件。倘使讲家庭教育而忽略了这些问题,或者把问题青少年的过错随随便便一概归咎于家庭教育,这就真成为家庭教育思想的问题了。
依照中国人一般通俗的观念来讲,大体上都认为我国的家庭教育是最完善、最悠久的伦理教育。历史悠久,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否最完善,那是多方面的问题,不能泛泛而论。在中国文化中,对于家庭教育,列有明训的,最早莫过于《礼记》。我总希望中国人、中华民族,都能先行深切了解自己的文化。至少,也须人人一读《礼记》的重要部分,所以在此不再详引。但是依照古礼——也可以说是古代的文化制度,童子六岁入小学,先从“洒扫应对”开始学习。以现代语来讲,便是先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然后施以待人接物的礼貌教育,这便是所讲“应对”的内涵。换言之,古礼的六岁入小学,先从“洒扫应对”开始,它的教育精神,是注重人格的培养和礼仪的规范,并非先以知识的灌输作为教育的前提。所以在《论语》中记载孔子的教育,也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透过这个主要的中心思想,便可想而知中国古代对于“洒扫应对”的儿童教育,也是在入学后开始。难道六岁以前,在家庭方面,便没有教过“洒扫应对”的事吗?事实不然,关于“洒扫应对”的教育,一个儿童在家庭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父母家人身教的熏陶,早已耳濡目染,所谓不教而教,教在其中已矣。六岁开始入学,除注重儿童的生活教育和礼仪教育的基础以外,便以知识和技能的养成为前提,那便是礼、乐、射、御、书、数等有关文事武功的“六艺”。到了十八岁入大学,才实施立身处世的成人教育。所谓“学而优则仕”,便是指这个青年阶段前后的教育。总之,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让我们重复地说一句:除《礼记》上所列举有关的记载以外,并无别的专书。
汉、魏以后,对于家庭教育,逐渐出现了专书。但是严格地说一句,那些有关家庭教育的皇皇巨著,并不见得是为教育的理想而立论,而且更不是从教育哲学的基础而出发。那些著作大体上还是受到秦、汉以后门第观念的影响而作。例如东汉班昭的《女诫》、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等。而且这些是成人的伦理思想教育,并非绝对可作为儿童家庭教育的范本。宋、元以后,理学家的儒者们渗入佛、道两教因果报应的观念,散见于个人学案中有关家庭教育的思想,更为普遍。自元代儒者郭居敬选定了《全相二十四孝诗选》以后,到了明代理学家朱柏庐所作的《治家格言》,便更普遍地被认为是儿童教育的读物。而原属于道教教义的《太上感应篇》,以及亦儒亦道亦佛的《阴骘文》《功过格》,也普遍流行为家喻户晓的家庭教育指南。清代陈宏谋所著《五种遗规》中的“教女”“训俗”两种遗规,可以说是儒、佛、道三家的有关家庭教育思想的汇流。实际上,这些著作,大体都属于伦理思想和人格养成的成人教育的范围。所以说在中国文化中,家庭教育的思想、理论和实施,是否真能称为最完善的,须重新切磋商量,不能空泛而骤下定论。
【点评】 作者从家庭教育的层面论述中国儿童教育的问题,剖析了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源于《礼记》,进而肯定了《礼记》的价值和意义。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阅读课文,划分层次,分析文章思路。
要求:语言简洁,层次清晰,概括准确。
认真研读文本,疏通文义,为班级研学活动打好基础。
1. 通读文本,疏通文义,解释加点的词语,将释义填写在右边空白栏内。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不忍人:
运:
怵惕: 恻隐: 内:
要誉: 乡党:
辞让:
端:
四体:
贼:
然: 达:
保: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2)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认真研读文本,探究下面的问题。
1. 如何理解“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 孟子说理善用比喻论证,请从文中找出示例并分析其作用。
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即“性本善”,但又要求“知皆扩而充之”,你认为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
提示:注意不同观点表达的角度,矛盾可能是视角的不同。
一厢情愿的不忍人之心,古今中外,一直存在。善心结不出善果的现象,一直存在。试举例论证。
1. 历代评论
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班固《汉书·楚元王传》:“自孔子后,缀文之士众矣。唯孟轲、孙况、董仲舒……此数公者,皆博物洽闻,通达古今,其言有补于世。”
韩愈《进学解》:“孟轲好辩,孔道以明。”
林语堂《孟子说才志气欲》:“现代青年人,应该多读《孟子》,常读《孟子》,年年再读《孟子》一遍(《万章》《告子》《尽心》诸篇最好)。孟子一身都是英俊之气,于青年人之立志淬砺工夫,是一种补剂。孟子专言养‘志’养‘气’,‘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是积极的。”
郭沫若《我国思想史上之澎湃城》:“孟子不知究何居心,而偏不明示当时史实,或者有未见到处耶?”
冯友兰:“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地位,如苏格拉底之在西洋史;孟子在中国历史的地位,如柏拉图在西洋史。”
王蒙:“孟子是一个敢说话的人,而且有些话说得比孔子要尖锐得多。他说话的对象是社会上层人物,即社会精英。社会精英应该对老百姓负什么责任,如何关注民生,老百姓应该有多少宅基地,是种桑、养猪、养鸡,还是养狗。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五十岁以上的人能穿到帛的衣服,七十岁的人能够经常吃到肉。那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生七十古来稀’,普通老百姓活到七十岁还能够经常吃上肉,这就是孟子的理想。孟子认为,治国者不能把自己的私利放在前面。孟子是把社会精英个人的美德修养、百姓的生活、政治的成败都打通了。”
2. 作品延读
孟子的寂寞
认识孟子是从认识孟子的文章开始的,当我第一次读到那样气势磅礴的文章时,心已被这位“亚圣”折服了。在那一句句妙语连珠中,我仿佛看到一位大家穿梭于各诸侯国间的身影。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孟子的宽广胸襟注定了他要心忧天下,情系百姓。孟子其实不是圣人,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学者,普通的孟子有着常人的喜怒哀乐,他哀民生疾苦,乐国泰民安。
孟子是寂寞的。曲高和寡,孟子的寂寞在于他站得比别人高,看得比别人远,忧得比别人多。于是孟子便站在高岗上独自品味着孤独的寂寞。
孟子不甘寂寞,他不断地在各国游说,他只是为了实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无饥色”的理想,然而在那个战乱纷纷的时代,孟子的理想是那样的遥不可及。他不断地寄希望于各国君主,而那些醉心于战争的君主们却一次次将他的希望摔得粉碎。
也许孟子在想:总有一天我会成功。那一刻,我突然佩服起他那坚定的信仰了。人,是不可以没有信仰的,没有信仰便失去了生活的价值,孟子的信仰源于那颗博大的仁爱之心。孟子终究没有成功,他还是孤独地站在高岗上,品味着孤独,坚持着他的坚持,努力着他的努力。
这使我想起了庄子,那个消极避世,那个整天念叨着“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庄子,与其说他自在,不如说他自私。他虽然曾经努力过,但最终选择了放弃,他没有孟子的韧性和坚强,于是他冷眼旁观,观世间种种荒唐与罪恶。无可否认,庄子在放纵,在自暴自弃。
庄子的文章极美,美得飘然,美得轻逸。我喜欢庄子犹如喜欢孟子,却无法苟同庄子的人生观。庄子表面上是追求自由,事实上追求的是一种享受,在那样烽火连天的时代,庄子却享受着内心的悠闲自得,仿佛这个世界与他无关。他完全可以继续努力,他也曾有过那样的机会,但他怯于踏出看似渺茫的第一步,因此,我要说庄子是懦弱的!
庄子也是寂寞的,他的寂寞不是站在高岗上的寂寞,而是想要自由实则自由不了的寂寞,在那个大家都不自由的时代,庄子怎能独自超然于物外呢?正因为庄子不是站在高岗上,所以他没有孟子的视野开阔,所以他也写不出如孟子般大气磅礴的文章,他更说不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样富有哲理的至理名言。
孟子和庄子都没有成功,然而却各自赋予了失败以新的意义,孟子是努力后的无怨无悔,庄子是放弃后的一事无成。孟子,庄子,孰高孰低?
【点评】 作者把孟子和庄子进行了比较,两人都很寂寞,但赋予了寂寞不同的内涵。庄子追求心灵的绝对自由,而孟子是满腔热血,心忧天下;庄子的寂寞是自由不了的寂寞,而孟子的寂寞是理想不能实现的寂寞。比较之下,作者肯定了孟子开阔的视野和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答案解析】
5. 《论语》十二章
【活动方案】
活动一:
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意义:“仁者爱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有助于提高国民道德水平,净化社会风气,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建设文明进步的社会。“仁学”在经济上提出的养民、惠民、富民的主张,对于今天发展经济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政治上提倡德政,以民为贵,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谋福利,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相通的,对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对提高全社会的凝聚力,落实“以法治国,以德治国”的精神,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克己复礼”中,“克己”是“克制自己、约束自己”,“复礼”是“实践礼的要求”。从“克己复礼”本身来说,以仁为核心的礼所体现的包容和超越之道德情感在任何时代都可以继承发扬,同时现代社会也需要以此来维系和规范法律无法顾及的家庭和社会关系。从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历程及其当前特点来看,基于宗族和血缘关系而成的礼仍将发挥重大作用。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连续性使“克己复礼”之儒家视域下的公共原则仍可以在当今社会扮演重要的角色。
活动二:1.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
敏:勤勉
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而:如果
喻:知晓,明白
野:粗野、鄙俗 史:虚饰,浮夸 文质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
弘毅:志向远大,意志坚强
篑:盛土的竹筐
平地:填平洼地
知:同“智”
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
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归:称赞,称许 目:条目,细则
事:实践,从事
一言:一个字
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兴:指激发人的感情
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群: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怨:指讽刺时政 迩:近
2. (1) 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行事勤勉,言语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可以说是好学了。
(2) 君子知晓的是义,小人知晓的是利。
(3) 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质兼备,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4) 士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责任重大,路程遥远。
(5) 读《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讽刺时政。
活动三:
1. ①“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核为“克己”“爱人”。
②“礼”是达成“仁”的言行,即一整套言行举止的规范,是“仁”的外化。
③“义”是道义,即依照“礼”的标准形成的道德约束。
2. ①君子崇尚“义”而贬斥“利”,以“义”为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而小人谈“利”求“利”,体现了孔子重义轻利的义利观。
②“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论语·卫灵公》)、“见利思义”(《论语·宪问》),明确以义作为行事的准则,遇利时,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取。“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表明利字当头,争权夺利,必然激化矛盾,积仇积怨,不利于解决全局问题和大局问题。
3. 第1个“道”是才艺或道德,侧重指品德、学问。第2个“道”是路。第3个“道”是道理、真理。第3个“道”才是孔子心中的“道”,因为这句话是孔子爱真理甚于爱生命的誓言。生命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但是,有了生命的我们应懂得人生的真理,懂得怎样活着才是有价值的。
活动四:
1. “恕”意为推己及人,“恕道”即推己及人之道。孔子回答季康子为政之道在于以身作则,笃守正道,从而达到上行下效、风行草偃之效。由此来看,原文中的“恕道”,即不把自己的好恶强加于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示例:同意第二种观点。《硕鼠》中诗人形象地把剥削者比作老鼠,表现出他们贪婪成性、油滑狡诈,从不考虑别人的死活,以致劳动者无法生活,要去寻找理想乐土。此诗反映了劳动者对贪婪腐朽的统治阶层无情的鞭挞和讥讽,是集体意志的体现,蕴含极大的讽刺意味。
活动五:
【示例】①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归复到礼的规定。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的欲望,这些欲望有的是合理的,而有的是不合理的甚至是不合规的。比如,校园里的樱花开了,许多同学都有摘取的欲望,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不得损坏公物。樱花是公物,所以我们就要抵制内心的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换位思考。
大 学 之 道
【活动方案】
活动一:
“大学之道”的核心: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的意义:“大学之道”对于社会中的每一位有所追求的君子都是很有意义的。“明明德”是修身克己,努力做好自己的事;“亲民”是影响他人,发挥社会影响作用;“止于至善”是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理想目标。
活动二: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明:彰明 至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虑:思虑精详 得:处事合宜
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
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壹是:一概,一律
2. (1) 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2) 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
(3) 从天子直到平民百姓,一概都把修养自身作为根本。
活动三:
1. 示例一:不同意。“亲民”的意思是“亲近爱抚民众”,就是要关心众生疾苦,更符合儒家“仁”的思想。
示例二:同意。“新民”的意思是“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更符合儒家“仁”的思想。
2. “正心”指端正自己的内心,“修身”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正心”是“修身”的根本,只有先“正心”,才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活动四:
示例: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明末清初朱柏庐的《朱子家训》,以及明朝王阳明留下的“阳明格竹”的故事(想通过研究竹子来获得道理),这些都与“大学之道”是一脉相承的。
活动五:
①积极的影响:“大学之道”强调了学习者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还强调了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大学之道”所提出的“修、齐、治、平”思想,几乎成为读书人的标准理想。这种思想主张积极入世,注重自身修养,关心人民疾苦,努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拥护统一,对社会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消极的影响:“大学之道”把人的思想束缚在儒家的思维范围之中,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古代文人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一个人如不按照“修、齐、治、平”这条路线来走,轻则被斥之为不成才,重则被认为离经叛道,大家群起而攻之,使文人轻易不敢背离。同时,“达则兼济天下”信念的最终目标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因此带有浓厚的政治倾向性。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活动方案】
活动一:
第一层(从开头到“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指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理天下就很容易了。
第二层(从“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到“非恶其声而然也”):举例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
第三层(从“由是观之”到“不足以事父母”):阐述人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并知道扩充它们,就足以安定天下。
活动二:1.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不忍人:怜爱别人
运:运转,转动
怵惕:惊骇,恐惧 恻隐: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 内:同“纳”
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要誉:博取名誉
乡党:同乡
辞让:谦逊推让
端:萌芽,发端
四体:四肢 贼:伤害
然:同“燃” 达:流通,指泉水涌出 保:安定
2. (1) 凭着怜爱别人的心来实施怜爱别人的统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上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
(2) 凡是具有这四种发端的人,如果知道把它们扩大充实起来,便会像刚刚燃烧的火(终必不可扑灭),刚刚流出的泉水(终必汇成江河)。
活动三:
1. 孟子认为人所具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的发端,人具有为善、为仁政的“仁心”,扩充这些善端,就足以安定天下。
2.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用人的生理构造比喻心理特点,便于读者理解“四端”与生俱来的特点和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并为后文的论述张本:人有“四端”而自弃,就像自残四肢一样愚蠢。接着用刚燃烧的火和刚涌出的泉水两个比喻,生动论证了“四端”需要扩大充实。
活动四:
示例:不矛盾。孟子认为每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相信人性本善,但并不代表我们不需要后天的教育。后天的环境对于人的影响很大,人都是存有私欲的,在后天的活动中可能会有各种原因导致人的本性中的“善”的部分逐渐丧失,所以必须扩充“善”,这就需要后天的教育,教导人们向善,扩大充实自己的“善心”。作为君主也是一样,要对百姓心存善意,要施行仁政,这样才能安定天下。
活动五:
示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说人性本善。这种善,从良好的愿望出发,以为好心好意,就能带来好结果,殊不知,有时好心也会办坏事。西晋有位叫王浚的将军,有一回带兵打仗,路上遇到一位朋友,这朋友就说,你的兵什么素质啊,抢了多少良家妇女,老百姓都骂你呢。王浚一听就怒了,竟然还有这种事,马上下令,谁强抢民女了,格杀勿论!士兵们一听吓得连夜把抢来的几千个妇女,偷偷扔河里淹死了。将军的一时好心,反而害死了更多人。我们承认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是真的;不忍人之心会带来伤害,这也是真的。我们需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孟子的这一思想,奉行鲁迅先生提倡的拿来主义,有选择地吸收借鉴,让传统经典重新焕发出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