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复活(节选)》 学案(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 《复活(节选)》 学案(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1 11:29:55

文档简介

9. 复活(节选)
1. 阅读文本,围绕“复活”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 反复细读,把握“复活”的深刻含义,探究小说的思想主旨。
凤凰涅槃,因烈火焚烧而获得永生;化蛹成蝶,因敢于突破而实现蜕变;迷途的羔羊,因天使的召唤而进入天堂。一部《复活》,写尽人间悲喜,诉说世态炎凉,绽放人性的光芒。班级准备在学校艺术节上排演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课本剧。请仔细阅读课文,做好排演准备。
作为课本剧《复活》的导演,请你介绍一下课文中涉及的相关情节。
提示:阅读文本,划分层次,梳理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概括内容。
要求:概括主要事件,思路清晰,语言简洁。
作为课本剧《复活》的导演,你要向演员介绍剧中主要人物“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形象特征,以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塑造这两个人物。
提示:浏览全文,找出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相关文字,借以分析人物形象。
要求:表达清晰,语言通顺,分析合理。
在课本剧《复活》主创人员例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探讨《复活》中“复活”的深刻含义。请据此拟写一篇发言稿,以便在例会上发言。
提示:研读文本,挖掘“复活”的深刻含义。从作品内容、作者身世、社会背景、人性特点等角度思考。
要求:思路清晰,有理有据,限时10分钟。
文学大师托尔斯泰的作品,内容深刻厚重,凝聚着作家的智慧,也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有许多地方值得多次欣赏品味。在学习研讨的过程中你一定有自己的思考,请谈谈你对托尔斯泰的人性理想的看法。
提示:结合文本和“资料链接”写出自我感悟。
要求:思路清晰,有理有据,表达清楚,限时10分钟。
1.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名门贵族。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言系,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来到圣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不久病逝于阿斯塔波沃车站,享年82岁。他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2. 《复活》简介
《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99年。该书取材于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的女仆玛丝洛娃,致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遭受审判。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并遗弃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申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玛丝洛娃,使她重新爱上了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和他结婚,而是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从而走向“新生”。聂赫留朵夫也放弃贵族生活,把土地分给农民,与上流社会断绝交往,虔诚信奉宗教,相信《圣经》中说的:“人不但不可恨仇敌,而要爱仇敌”,认为这是克服种种社会罪恶的做法。
《复活》是托尔斯泰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总结,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之作。小说通过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和聂赫留朵夫的上诉经过,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和官僚机关的腐败、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暴昏庸、毫无人性,撕下了官办教会的伪善面纱,反映了农村的破败不堪和农民的极端贫困,勾画出一幅已经走到崩溃边缘的农奴制俄国的社会图画。
3. 写作背景
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农村遭到巨大的破坏,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日趋赤贫。当时战争的重负、连年的饥馑给人民带来了更为深重的灾难。这时托尔斯泰越发地关心人民的困苦。他积极地参加当时的救灾工作,目睹了农民和城市贫民的可怕处境,在他多年探索、思考的基础上终于看清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本质。 此外,托尔斯泰在相继完成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之后,进入晚年的他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他的艺术批判力量达到了高峰,达到了“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清醒现实主义”的境界。这无疑是他艺术探索的结果,同时更是他精神探索的结果。以广大农民的眼光观察俄国现实生活,代表农民阶级发表意见,这是他晚期创作拥有巨大批判力量的主要源泉,长篇小说《复活》中表现得最鲜明、也最为突出。
《复活》写于1889至1899年,取材于真实事件:一个贵族青年引诱了他姑母的婢女。婢女怀孕后被赶出家门,后来当了妓女,因被指控偷钱而遭受审判。这个贵族青年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席法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过的女人,深受良心的谴责。他向法官申请准许自己同她结婚以赎罪,不幸婢女在狱中死于伤寒。托尔斯泰以这个故事为主线,用了10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部著作。
4. 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是欧洲19世纪中叶开始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艺思潮。它真实地反映了封建制度的崩溃和贵族的没落,比较广泛、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黑暗面,也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注意观察生活、分析社会,运用典型化的创作方法,透过集中的情节展示广阔的社会生活。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果戈理、托尔斯泰等。
5. 小说环境描写艺术
6. 作品延读
旅途中的一个早晨
列夫·托尔斯泰
包括玛丝洛娃在内的那批犯人,走了将近五千俄里路。在到达彼尔姆以前,玛丝洛娃一直同刑事犯一起坐火车,乘轮船。到了彼尔姆,聂赫留朵夫才算向有关方面疏通好,把玛丝洛娃调到政治犯队伍中。这个主意是同行的薇拉给他出的——
在到达彼尔姆以前,玛丝洛娃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都感到十分痛苦。肉体上痛苦,是由于拥挤、肮脏以及虱子等小虫的骚扰。精神上痛苦,是由于跟虫子一样讨厌的男人——虽然每到一站都换一批,但都同样死乞白赖,纠缠不清,使人不得安宁。女犯人同男犯人、男看守、男押解人员之间淫乱成风,因此一个女犯人,尤其是年轻的,要是不愿牺牲自己做女人的贞洁,就得时刻小心戒备。经常处于这种恐惧和挣扎中,那是很痛苦的。玛丝洛娃由于相貌迷人和尽人皆知的身世,特别容易受到这一类袭击。现在她对纠缠她的男人一律严加抗拒,这样使他们觉得受了侮辱,他们就会恼羞成怒。这种状况在她同费多霞和塔拉斯接近后有所改善。塔拉斯知道妻子受到男人的进攻后,就自愿加入犯人队伍来保护她,因此从下诺夫哥罗德起他就以犯人身份同他们一起赶路。
玛丝洛娃调到政治犯队伍后,她的处境各方面都有所改善。且不说政治犯的膳宿比较好,受到的待遇不那么粗暴,玛丝洛娃自从加入政治犯队伍后,不再受男人迫害,日子过得比较太平,没有人再提起她现在极想忘却的往事。不过,这次调动的最大好处是她认识了几个人,这几个人对她起了极好的影响,决定了她的前途。
玛丝洛娃获准在旅途中跟政治犯同住,但她身体健康,赶路还得跟刑事犯一起。她从托木斯克起就一直这样步行。跟她一起步行的还有两名政治犯:一名是谢基尼娜,也就是聂赫留朵夫到狱里探望薇拉时,惊奇地看到的那个生有羔羊般眼睛的美丽姑娘;另一名是流放到雅库茨克省的名叫西蒙松的男犯,他肤色浅黑,头发蓬松,眼睛在前额下凹得很深,聂赫留朵夫那次探监也见到过他。谢基尼娜之所以步行,是因为把座位让给一个怀孕的女刑事犯坐了。至于西蒙松步行,那是因为他觉得享受阶级特权是不合理的。这三人同其他政治犯不同,大清早就跟刑事犯一起上路。其他政治犯坐大车,要晚一点出发。在到达大城市前,这种方式一直维持到最后一个旅站。到了大城市,就会有新的押解官来接班——
这是一个阴雨连绵的九月早晨。天忽而落雪,忽而下雨,寒风阵阵。这批犯人总共有四百名男的和近五十名女的,都集合在旅站院子里,其中一部分围着把两天伙食费发给犯人头的押解官,一部分在向被放进院子里的女贩购买食物。犯人纷纷数钱买食物,女贩们尖声说话,一片喧闹。
玛丝洛娃和谢基尼娜都穿着高筒皮靴和羊皮袄,扎着头巾,从旅站房间出来,向女贩们走去。女贩都坐在北面墙脚背风的地方,嘈杂地叫卖各种东西:新鲜面包、馅饼、鱼、面条、麦粥、牛肝、牛肉、鸡蛋、牛奶等。有个女贩甚至带了一头烤乳猪来卖。
西蒙松穿一件橡胶短上衣,脚穿羊毛袜,外套胶鞋,用带子扎紧(他是个素食者,不穿戴皮革制品)。他也来到院子里,等待出发。他站在台阶旁,在笔记本里记着刚想到的话:
“要是细菌能观察和研究人的指甲,它准会认为指甲是无机物。同样,我们观察地球外壳,也会认为地球是无机物。这是不正确的。”
玛丝洛娃同女贩讲好价钱,买了几个鸡蛋、一串面包圈、几条鱼和几个新鲜的小麦面包,放进袋子里;谢基尼娜在同女贩算账、付钱。这时犯人们不再说话,纷纷站好队。押解官走出来,在出发前对犯人作最后一次训话。
一切都照规定办理:清点人数,检查镣铐,把犯人排成双行,一对对用手铐锁在一起。但突然响起军官的怒斥声、打人的响声和孩子的哭声。人群里顿时静了下来,接着发出低低的埋怨声。玛丝洛娃和谢基尼娜向喧闹的地方走去——
(选自《复活》,有删改)
【点评】 玛丝洛娃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去,自然环境的恶劣自不用说,身体上的摧残也已经让人疲惫不堪,更可悲的是还要遭到他人的算计和凌辱,这种思想、精神和灵魂上的打击足以摧毁掉一个不算太坚强的人。对自然环境的描写、社会环境的描摹,无不让人痛心一个好好的人为何会遭受如此非人的境遇?不由得让人反思自我、反思人生、反思社会,如何才能让人性“复活”?【答案解析】
9. 复活(节选)
【活动方案】
活动一:
开端(第1~21段):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
发展(第22~43段):二人交谈,聂赫留朵夫请求获得玛丝洛娃的原谅,但被拒绝。
高潮(第44~58段):玛丝洛娃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后,决定利用聂赫留朵夫弄到些好处。
结局(第59~78段):聂赫留朵夫决定在精神上唤醒玛丝洛娃,使她恢复本性。
活动二:
聂赫留朵夫:一个忏悔贵族的典型。他的身上体现了19世纪后半期俄国部分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思想特征,体现了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的精神追求。他原来是个有理想、追求真挚爱情的善良青年,但贵族社会的腐败风气使他堕落。当他出席法庭陪审,发现被诬告杀人并蒙冤入狱的玛丝洛娃,是他年轻时引诱、抛弃的姑娘时,他开始良心觉醒,忏悔赎罪。他的“复活”,代表着精神的人战胜了兽性的人,道德的人战胜了非道德的人。
玛丝洛娃:文中刻画了一位纯洁、善良的姑娘在饱受社会摧残、生活磨难之后精神上的堕落:丧失人格尊严,不知羞耻,自暴自弃,自我麻醉。她是一个被凌辱的底层人民的典型。她的身上反映了底层人民的纯洁、善良和自尊,也体现出不合理社会对他们的残酷迫害。最终,爱和宽恕唤醒了她心中尚存的善良与仁爱,她的“复活”代表着人性与尊严的回归。
活动三:
在《复活》中,托尔斯泰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证明了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由高尚走向堕落,是由俄国社会的现实生活所决定的;而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的“复活”,却纯然是托尔斯泰强烈的主观愿望,甚至是虚幻的追求。
首先,托尔斯泰别具匠心地选取了两个出身、地位、教养与生活阅历完全相反的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前者是被奴役被凌辱被统治的一员,是农奴阶级的代表;后者是统治阶级的一员,是贵族阶级的代表。他们在妙龄年代曾友好地相处,真挚相爱。但贵族社会的道德偏见与生活方式使聂赫留朵夫逐渐堕落,他诱奸并遗弃了玛丝洛娃,从而使玛丝洛娃沦为娼妓。为此,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怀有难以平复的怨恨。但聂赫留朵夫通过忏悔、赎罪,又逐渐感化了玛丝洛娃。从而遵循了托尔斯泰的旨意,通过各自的道路,都走向了道德完善、精神“复活”的道路。
其次,在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的“复活”过程中,托尔斯泰率先令贵族阶级的代表聂赫留朵夫“复活”,也是寓有深意的。农奴女儿玛丝洛娃之所以沦为娼妓,继而蒙冤下狱,最后又被错判服四年苦役,正是那个专制社会逼迫的结果,是地主贵族及其爪牙们戕害的结果,追本溯源,也是贵族公子聂赫留朵夫诱奸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以陪审员的身份公开审判玛丝洛娃时,才深感愧疚和不安,唯恐被玛丝洛娃认出来当众出丑。托尔斯泰让罪恶的制造者聂赫留朵夫率先“复活”,然后再通过他忏悔赎罪、平反冤案的实际行动,感召由他所一手造成的蒙冤受害者玛丝洛娃的“复活”,如实地表达了自己的鲜明态度。他认识到地主贵族阶级是社会罪恶的罪魁祸首,如果他们不改恶从善,社会将无法改良。
最终,不论是聂赫留朵夫皈依宗教,还是玛丝洛娃和西蒙松的精神结合,都是托尔斯泰通过两个主人公不同的人生归宿,宣扬他的道德至善、博爱思想,是不以暴力抗恶的“托尔斯泰主义”的集中体现。
活动四:
毫无疑问,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中含有空想主义成分,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现实主义成分。同样,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中含有浓重的宗教情怀,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其中对人类的生存与幸福的深刻关切。
所以,应当细致地区分其中所包含的激励人类为善的道德因素和确实为空想、一厢情愿的成分,而不应对之全盘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