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老人与海(节选)》 学案(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 《老人与海(节选)》 学案(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1 11:38:16

文档简介

10. *老人与海(节选)
1. 通过快速阅读理清故事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
2. 了解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学习他坚强的意志和永不言败的精神。
硬汉,如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维护了“人的灵魂的尊严”。《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更是集中体现了海明威心中的硬汉形象,从而成为海明威作品中众多硬汉形象最突出而独特的代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硬汉”圣地亚哥的世界,感受他的精神境界。
请速读文本,完成下面的表格。
提示:根据表格,提炼文本内容。
要求:概括内容,语言凝练。限时10分钟。
场景 鲨鱼数量 间隔时间 作战工具 如何搏斗 结局
搏斗一 一条 一小时后 渔叉 把渔叉猛地向下扎进鲨鱼的脑袋,正刺在两眼之间那条线和从鼻子直通脑后那条线的交点上
搏斗二 两条 两个 钟头后 杀死一条,逃跑一条,大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搏斗三 接着 老人任凭它袭击大鱼,紧接着把绑在船桨上的刀子刺进它的脑袋
搏斗四 两条 短棍 两条加拉诺鲨受重伤,大鱼被咬掉一半
搏斗五 直到 半夜 用棍子朝鲨鱼的头直打过去;棍子丢了,就把船柄从舵上扭下来,乱打乱砍一气;舵柄断了,就用断裂的手柄刺向鲨鱼,直至鲨鱼逃走
文本表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提示:扣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等直接描写以及作品中其他事物的侧面烘托来分析。
要求:形象选词准确,有理有据,分析到位。限时10分钟。
作者是如何塑造“硬汉”圣地亚哥这一人物形象的?
提示:从正面、直接的描写以及侧面、间接的烘托等方面考虑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要求:分析准确、到位,语言精练。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个基本要素。具体来说,文字和形象是露在水面看得见的“八分之一”部分,而情感和思想就是所谓的隐藏在水下看不见的“八分之七”部分;利用最简洁的文字创造出生动鲜明的形象,而情感及思想则最大限度地隐藏于作品的形象之中。
《老人与海》所体现的“冰山原则”有哪些?
提示:准确理解“冰山原则”的内涵,进而分析文本所体现的特色。
要求:理解准确,分析有理有据。
老人与鲨鱼搏斗了五个回合,“他知道自己终于被击垮了”,他最终拖着一条巨大的鱼骨架回来。在你看来,他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提示:结合“硬汉”的内涵,联系文本进行分析。
要求:思路清晰,表达清楚。
1. 作者简介
海明威(1899—1961),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附近的橡树园村,美国作家、记者,被称为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他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
海明威是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中对人生、世界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同时,他又以“文坛硬汉”著称,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海明威的作品标志着他独特创作风格的形成,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2. 写作背景
《老人与海》这本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坐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他。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到很远的地方,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1936年4月,海明威在《老爷》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不长的通讯,名为《在蓝色海洋上》,就是报道的这件事。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是一个很好的小说素材,但一直没有机会动笔写它。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望,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观景社”,他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到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同年4月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去古巴访问他的友人们传阅,得到了一致的赞美。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3. 冰山原则
冰山原则主要指“更少即是更多”,即删除比添加素材更重要。“冰山运动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该创作理论首先由海明威提出。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其后,又多次作过这样的比喻。海明威这种形象的比喻,引起了文学批评界的兴趣。于是,所谓的“冰山原则”就成了文学批评界研究海明威创作的重要课题之一。可以说,“冰山原则”是海明威对自己多年创作经验的形象总结,是他处理艺术和生活关系所遵循的基本准则。这种思想使得海明威的语言很简洁,形成了海明威式的语言特点。
对于“冰山原则”,海明威自己在《午后之死》中有一个解释,他写道:“如果一位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家写得真实,就能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写出来似的。”显而易见,作家在这里强调的是省略,主张水面下的“八分之七”应该留给读者去感受。根据海明威的解释,可以对“冰山原则”作一个粗略的概括: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把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地埋藏在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却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在对鲜明形象的感受中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4. 小说情节艺术
小说情节,即在小说作品所提供的特定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它通常由一组或若干组具体的生活事件组成,在一条基本情节线索的统领下娓娓展开。小说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是形成情节的基础,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而冲突双方的人物性格,则直接决定了情节进展的趋向。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安排的艺术技巧和特色的辨析鉴赏能力,提问形式主要有:
(1) 小说关于某某情节安排很有特色,请作简要分析。
(2) 小说在情节构思上有哪些艺术特色?请结合文本分析。
(3) 本文情节“构思精巧,扣人心弦”,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这一特点。
(4) 请简要赏析某某情节。
对于这类题型的回答,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
(1) 情节安排评价
开头:
①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小说结构紧密完整;
③倒叙式,作用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④设疑式,作用是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思考,引出下文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
⑤写景式,作用是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烘托人物心情。
结局:
①出人意料式,作用是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生波澜,与前文的伏笔、铺垫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
②悲剧式,作用是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③大团圆式,作用是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反映了人类追求美好的愿望;
④留白式,作用是使故事情节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2) 情节安排方式
①顺叙,作用是使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作用是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作用是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
④补叙,作用是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平叙,作用是使叙事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3) 其他技巧特点
伏笔、照应、巧合、突转、悬念、铺垫、对比、渲染、烘托、详写、略写、变换人称、先抑后扬、先扬后抑等。
5. 作品延读
老人与海(节选)
海明威
月亮升起有好久了,可他只顾睡着,那鱼平稳地向前拖着,船驶进云彩的峡谷里。
他的右拳猛地朝他的脸撞去,钓索火辣辣地从他右手里溜出去,他惊醒过来了。他的左手失去了知觉,他就用右手拼命拉住了钓索,但它还是一个劲儿地朝外溜。他的左手终于抓住了钓索,他仰着身子把钓索朝后拉,这一来钓索火辣辣地勒着他的背脊和左手,这左手承受了全部的拉力,给勒得好痛。他回头望望那些钓索卷儿,它们正在滑溜地放出钓索。正在这当儿,鱼跳起来了,使海面大大地迸裂开来,然后沉重地掉下去。接着它跳了一次又一次,船走得很快,然而钓索依旧飞也似的向外溜,老人把它拉紧到快绷断的程度,他一次次把它拉紧到就快绷断的程度。他被拉得紧靠在船头上,脸庞贴在那片切下的鲯鳅肉上,他没法动弹。
我们等着的事儿发生啦,他想。我们来对付它吧。
让它为了拖走钓索付出代价吧,他想。让它为了这个付出代价吧。
他看不见鱼的跳跃,只听得见海面的迸裂声,和鱼掉下时沉重的水花飞溅声。飞快地朝外溜的钓索把他的手勒得好痛,但是他一直知道这事迟早会发生,就设法让钓索勒在起老茧的部位,不让它滑到掌心或者勒在手指头上。
如果那孩子在这儿,他会用水打湿这些钓索卷儿,他想。是啊。如果孩子在这儿。如果孩子在这儿。
钓索朝外溜着,溜着,溜着,不过这时越来越慢了,他正在让鱼每拖走一英寸都得付出代价。这时他从木船板上抬起头来,不再贴在那片被他脸颊压烂的鱼肉上了。然后他跪着,然后慢慢儿站起身来。他正在放出钓索,然而越来越慢了。他把身子慢慢挪到可以用脚碰到那一卷卷他看不见的钓索的地方。钓索还有很多,现在这鱼不得不在水里拖着这许多摩擦力大的新钓索了。
是啊,他想。到这时它已经跳了不止十二次,把沿着背脊的那些液囊装满了空气,所以没法沉到深水中,在那儿死去,使我没法把它捞上来。它不久就会转起圈子来,那时我一定想办法对付它。不知道它怎么会这么突然惊跳起来的。敢情饥饿使它不顾死活了,还是在夜间被什么东西吓着了?也许它突然感到害怕了。不过它是一条那样沉着、健壮的鱼,似乎是毫无畏惧而信心十足的。这很奇怪。
“你最好自己也毫无畏惧而信心十足,老家伙,”他说,“你又把它拖住了,可是你没法收回钓索。不过它马上就得打转了。”
老人这时用他的左手和肩膀拽住了它,弯下身去,用右手舀水洗掉粘在脸上的压烂的鲯鳅肉。他怕这肉会使他恶心,弄得他呕吐,丧失力气。擦干净了脸,他把右手放在船舷外的水里洗洗,然后让它泡在这盐水里,一面注视着日出前的第一线曙光。鱼几乎是朝正东方走的,他想。这表明它疲乏了,正随着潮流走。它马上就得打转了。那时我们才真正开始干啦。
等他觉得把右手放在水里泡的时间够长了,他把它拿出水来,朝它瞧着。
“情况不坏。”他说,“疼痛对一条汉子来说,算不上什么。”
他小心地攥着钓索,使它不致嵌进新勒破的任何一道伤痕,把身子挪到小船的另一边,这样他能把左手伸进海里。
“你这没用的东西,总算干得还不坏,”他对他的左手说,“可是曾经有一会儿,我得不到你的帮助。”
为什么我不生下来就有两只好手呢?他想。也许是我自己的过错,没有好好儿训练这只手。可是天知道它曾有过够多的学习机会。然而它今天夜里干得还不错,仅仅抽了一回筋。要是它再抽筋,就让这钓索把它勒断吧。
他想到这里,明白自己的头脑不怎么清醒了,他想起应该再吃一点鲯鳅。可是我不能,他对自己说。情愿头昏目眩,也不能因恶心欲吐而丧失力气。我还知道就是吃了胃里也搁不住,因为我的脸曾经压在它上面。我要把它留下以防万一,直到它腐臭了为止。不过要想靠营养来增强力气,如今已经太晚了。你真蠢,他对自己说。把另外那条飞鱼吃了吧。
它就在那儿,已经洗干净,可以吃了,他就用左手把它捡起,吃起来,细细咀嚼着鱼骨,从头到尾全都吃了。
它几乎比什么鱼都更富有营养,他想。至少能给我所需要的那种力气。我如今已经做到了我能做到的一切,他想。让这鱼打起转来,就来交锋吧。
自从他出海以来,这是第三次出太阳,这时鱼打起转来了。
他根据钓索的斜度还看不出鱼在打转。这为时尚早。他仅仅感觉到钓索上的拉力微微减少了一些,就开始用右手轻轻朝里拉。钓索像往常那样绷紧了,可是拉到快绷断的当儿,却渐渐可以回收了。他把钓索从肩膀和头上卸下来,动手平稳而和缓地回收钓索。他用两只手大幅度地一把把拉着,尽量使出全身和双腿的力气来拉。他一摇一摆地拉着,两条老迈的腿儿和肩膀跟着转动。
“这圈子可真大,”他说,“它可总算在打转啦。”
跟着钓索就此收不回来了,他紧紧拉着,竟看见水珠儿在阳光里从钓索上迸出来。随后钓索开始往外溜了,老人跪下来,老大不愿地让它又渐渐回进深暗的水中。
“它正绕到圈子的对面去了。”他说,“我一定要拼命拉紧,他想。拉紧了,它兜的圈子就会一次比一次小。也许一个钟点内我就能见到它。我眼下一定要稳住它,过后我一定要弄死它。”
但是这鱼只顾慢慢地打着转,两小时后,老人浑身汗湿,疲乏得入骨了。不过这时圈子已经小得多了,而且根据钓索的斜度,他能看出鱼一边游一边在不断地上升。
老人看见眼前有些黑点子,已经有一个钟点了,汗水中的盐分沤着他的眼睛,沤着眼睛上方和脑门上的伤口。他不怕那些黑点子。他这么紧张地拉着钓索,出现黑点子是正常的现象。但是他已有两回感到头昏目眩,这叫他担心。
“我不能让自己垮下去,就这样死在一条鱼的手里。”他说,“既然我已经叫它这样漂亮地过来了,求天主帮助我熬下去吧。我要念一百遍《天主经》和一百遍《圣母经》。不过眼下还不能念。”
就算这些已经念过了吧,他想。我过后会念的。
就在这当儿,他觉得自己双手攥住的钓索突然给撞击、拉扯了一下。来势很猛,有一种强劲的感觉,很是沉重。
它正用它的长嘴撞击着铁丝导线,他想。这是免不了的。它不能不这样干。然而这一来也许会使它跳起来,可我情愿它眼下继续打转。它必须跳出水面来呼吸空气。但是每跳一次,钓钩划出的伤口就会裂得大一些,它可能把钓钩甩掉。
“别跳,鱼啊,”他说,“别跳啦。”
鱼又撞击了铁丝导线好几次,它每次一甩头,老人就放出一些钓索。
我必须让它的疼痛老是在一处地方,他想。我的疼痛不要紧。我能控制。但是它的疼痛能使它发疯。
过了片刻,鱼不再撞击铁丝,又慢慢地打起转来。老人这时正不停地收进钓索。可是他又感到头晕了。他用左手舀了些海水,洒在脑袋上。然后他又洒了点,在脖颈上揉擦着。
“我没抽筋。”他说,“它马上就会冒出水来,我熬得住。你非熬下去不可。连提也别再提了吧。”
【点评】 老人在大海面前,在大鱼面前,没有放弃,仍然出海捕鱼,仍然与鱼斗争。在与马林鱼的较量中,他忍着饥饿、伤痛和晕眩,竭尽全力,永不言败,其勇气与毅力令人折服。生动的心理描写,扣人心弦的动作描写,恶劣的环境描写,无不彰显了老人的不凡。老人在面对挑战时的勇力与耐力,在征服困难时的乐观与豁达,在困境中的自信坚定与永不言败,在遭遇失败时的毫不气馁和绝不低头,鼓励着逆风前行的人们,勇于迎接挑战,永不退缩。【答案解析】
10. *老人与海(节选)
【活动方案】
活动一:
场景 鲨鱼数量 间隔时间 作战工具 如何搏斗 结局
搏斗一 一条 一小时后 渔叉 把渔叉猛地向下扎进鲨鱼的脑袋,正刺在两眼之间那条线和从鼻子直通脑后那条线的交点上 尖齿鲨被扎死,渔叉和绳子被带走,大鱼约莫被咬掉四十磅肉
搏斗二 两条 两个钟 头后 绑着刀 子的船桨 先把绑在船桨上的刀子朝其中一条鲨鱼头顶以及脑袋和脊髓相连接的背部的交叉点刺进去,再刺进它的眼睛;后把刀刃戳进另一条鲨鱼的脊椎和脑袋之间 杀死一条,逃跑一条,大鱼被咬掉四分之一
搏斗三 一条 接着 绑着刀 子的船桨 老人任凭它袭击大鱼,紧接着把绑在船桨上的刀子刺进它的脑袋 杀死铲鼻鲨,刀刃被折断
搏斗四 两条 从接近傍晚 到太阳快落山 短棍 老人用棍子打中鲨鱼脑袋根部的骨头,接着又朝同一部位打了一下,鲨鱼有气无力地撕下嘴里叼的鱼肉 两条加拉诺鲨受重伤,大鱼被咬掉一半
搏斗五 成群结队 直到半夜 短棍、舵柄 用棍子朝鲨鱼的头直打过去;棍子丢了,就把船柄从舵上扭下来,乱打乱砍一气;舵柄断了,就用断裂的手柄刺向鲨鱼,直至鲨鱼逃走 老人被击垮了,大鱼只剩下残骸
活动二:
圣地亚哥是海明威塑造的一系列“硬汉”形象之一。他孤身一人,年老体衰,贫穷背运,辉煌不再。但他乐观自信,顽强坚韧。面对人生困境和强大的对手,他表现出顽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心。在他身上体现了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和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可贵品质,他是一个精神上的强者。
活动三:
①语言描写:老人的语言处处透露着一股自信和不服输的精气神,比如“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没有什么把我打垮”。
②动作描写:老人和鲨鱼搏斗过程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很好地体现了老人的敏捷、强健和坚强不屈。
③心理描写:在海上,老人有大量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一方面突出了老人对大海的一往情深;另一方面又体现了老人的精神品格,强化了老人不畏困难、乐观自信、坚持到底的硬汉形象。
④侧面描写:用马林鱼和鲨鱼的强大来衬托老人的坚强。
活动四:
1. 简洁及含蓄的文体风格
《老人与海》的文体风格主要体现在简洁以及含蓄两方面。小说中很少出现作者自己的言论或情感的流露,强调客观的描写。在一些看似没有任何情感色彩、寥寥数语的表达中,却表达出圣地亚哥那种乐观、自信以及敢于面对现实、敢于面对困境的勇气。
此外,作品以含蓄的文体风格凸显出“冰山”的八分之七。作品中无论是景色的描写,还是人物动作、语言的描写,都是简而概之。如“当那一大片暗沉沉的血渐渐下沉,扩散到一英里深的海水里的时候,它就从深处游了上来。鲨鱼莽莽撞撞地一下子冲过来,划破了蓝色的水面,豁然出现在太阳底下”这段描写并没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来渲染,但鲨鱼的迅猛、凶狠以及当时局势的紧迫却生动直观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 用省略和直白的语言塑造人物
《老人与海》的巨大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塑造了主人公圣地亚哥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在作品中,作者将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省略到最低限度,除了一些必要的,一切可省的都被省略。另外,运用了直白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如“不,有办法”“鱼啊,我本来就不该出海到这么远的地方”“我要跟它们一直斗到死”,他内心丰富的情感变化实际上全部隐藏在这几句简单的话语之中。作品没有繁杂的描述,却深深地震撼了读者的心,读者从这些简单的话语里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活动五:
在世俗的眼光看来,圣地亚哥也许是一个失败者,但是在海明威的笔下,他却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他不向命运低头,无论再怎么艰苦的环境都能凭借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抗争。成功的定义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物质的收获上,更重要的是精神意义上的收获。老人年近古稀,坚持出海,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捕捉到硕大的马林鱼,并且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表现出十足的勇气及与困难搏斗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