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的力量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学习目标】
1. 学习逻辑学中概念的有关知识,运用逻辑规律,辨别日常语言表述中的逻辑错误。
2. 在分析例子的基础上探究感悟,借助逻辑知识促进语文学习。
3. 能够清晰准确地进行语言表达,避免逻辑谬误。
【活动方案】
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你准备参加“新闻鉴谎”社团,请了解逻辑的相关知识,提升辨别逻辑谬误的能力,以准备参加社团选拔。
柏拉图曾给人下过一个定义:“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足直立的动物。”请研读“资料链接”中《概念与判断》部分,掌握逻辑定义的方法与判断标准,并指出柏拉图定义的致命弱点。
请研读“资料链接”中《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部分,掌握基本规律,指出下列说法中的逻辑错误。
1. 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2.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3. 《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4. 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耍戏法的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
5. 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
总结逻辑中概念与判断的方法,判断下列说法的真假,并阐明理由。
1. 游说,是指个人或组织有目的地利用语言、文字或其他传播媒介对特定信息进行解释、说明,以鼓励自己的受众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的一种劝服性传播。根据上述定义,社区开展了一系列“防害灭害”活动,给每家每户都发放蟑螂药的行为属于游说。
2. 命题可以分为四种:①伪命题,指的是不真实的命题;②永真命题,指的是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可能假的命题;③永假命题,指的是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可能真的命题;④可满足命题,指的是在有些情况下为真,在有些情况下为假的命题。根据上述定义,“存在即合理”“思想或者是可捉摸的,或者是不可捉摸的”都属于永真命题。
3. 角色内冲突,是指同一个角色,由于社会上人们对他的期望与要求不一致,或者角色承担者对这个角色的理解不一致,而在角色承担者内心产生的一种矛盾与冲突。根据上述定义,小张最近手头拮据,所以当他看到邻居李大伯家中无人时,产生了入室盗窃的想法,为此他做了很久的思想斗争,这属于角色内冲突。而王女士在公司担任部门经理,回家后又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她感到身心疲惫,最近在犹豫要不要辞去部门经理的职务,这不属于角色内冲突。
4. 文化休克,是指势单力薄的族群或个体在优势文化中接受同化的过程里,由于新文化与母文化的巨大差异,人们面临进行重大调整、适应的压力,容易产生困惑、紧张、焦虑、过分敏感、情感不稳定、“思乡病”等症状,并且常常伴发心身性障碍。根据上述定义,某学者发现女性土耳其移民多数有紧张感。其原因除疾病、职业、居住拥挤因素外,还与她们长期夫妻分居、文化水平及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当地文化生活环境冲突、语言障碍等因素有关,这属于文化休克。而前几年一名美国白人在匹兹堡枪杀数名少数族裔。据了解,他是一名移民事务所的律师,一方面为许多外国人办理移民事务,另一方面又极度恐惧和仇恨这些外国人,这不属于文化休克。
5. 反应性相倚,是指在沟通过程中,沟通双方都以对方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依据,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并不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沟通。根据上述定义,妈妈得知小明考试失利准备劝慰一番,但她发现小明的情绪并未受到影响,于是放弃了劝慰小明的打算,这不属于反应性相倚。小李同意按照编辑意见修改稿件,但希望保留原文的写作风格,与编辑沟通后,编辑表示同意,这属于反应性相倚。
概念与判断
一、 概念
1. 什么是概念
逻辑学所说的概念是指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属性的思维形式。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了概念。例如:“人”这个概念是指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能思维、会说话的高级动物。
2. 怎样明确概念
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概念要明确,就是要求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谓内涵,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例如“书”的内涵是指装订成册的著作。所谓外延,是指概念所包括的全部对象,例如“书”的外延包括教科书、工具书、知识书、科技书、文艺书等一切著作。内涵和外延的关系表现为:内涵的增加或者减少会引起外延的缩小或扩大。换句话说,一个概念,内涵越少,外延越大;内涵越多,外延越小。二者成反比例关系。
3. 概念的种类
(1) 从概念的内涵方面一般可划分为:①具体概念。所谓具体概念,是指反映具体人或事物的概念。例如:“北京”“上海”等。②抽象概念。所谓抽象概念,是指反映事物的特性(特点)的概念。例如:“思想”“道德”“品质”“形容词”等。
(2) 从概念的外延方面一般可划分为:①单独概念。所谓单独概念,是指反映个别事物的概念,它的外延一般只涉及一个特有的事物。例如:“茅盾”“巴金”“《子夜》”“《家》”“阿Q”等。②普遍概念。所谓普遍概念,是指反映一个类别(类型)事物的概念,它的外延涉及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成员”,即每一个“分子”。例如:“人”“汽车”等。③集合概念。所谓集合概念,是指反映集体(群体)事物的概念,它的外延一般涉及这一类事物的整体。例如:“部队”指的是许多军事人员的集合体,不特指其中某一个战士或军官。
4. 概念之间的关系
我们说,事物是互相联系的。这种“联系”反映在概念中,就产生了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同一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从属关系、反对关系和矛盾关系。
(1) 同一关系,指的是几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例如:“北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土豆”和“马铃薯”等。
(2) 并列关系,指的是在一个种概念下面的若干属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船”是一个种概念,“木船”“水泥船”“铁壳船”等则是“船”这个种概念下面的几个属概念,因此“木船”“水泥船”“铁壳船”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
(3) 交叉关系,指的是几个概念的外延部分重合。例如:“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4) 从属关系,指的是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包含在另一个概念的外延之中。例如:“中学”和“学校”,“苹果”和“水果”等。
(5) 反对关系,也叫相对关系或对立关系,它指的是两个概念的外延互相排斥,它们的外延相加又小于它们的种概念的外延。例如:“红”和“绿”两者的外延加起来又小于它们的种概念“颜色”的外延,因为颜色还有黑、黄、白、蓝、紫等。
(6) 矛盾关系,指的是两个概念的外延互相排斥,它们的外延相加等于它们的种概念的外延。例如:“红”和“非红”,两者是互相排斥的,它们的外延相加等于它们的种概念“颜色”的外延。“非红”对“红”,它否定了“红”,但它也没有确定哪一种颜色,仅仅只是泛指其他的颜色。
以上所介绍的六种概念关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相容关系,包括同一关系、交叉关系和从属关系,因为这三种关系或者是外延全部重合,或者是外延部分重合。另一类为不相容关系,包括并列关系、反对关系和矛盾关系,因为这三种关系外延互相排斥。一般把“相容关系”与“不相容关系”又统称为“可比较概念”,因为这些概念之间是可以进行比较的。另外,有些概念是不可比较的。例如:“白菜”和“原子弹”,它们各自所指的范围相隔很远,难以进行比较,因此统称为“不可比较的概念”。
5. 概念的一般逻辑方法
(1) 下定义 一般通过给概念下定义,可以清楚地说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明确概念的内涵。所以,下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主要的逻辑方法。
例1:广告是一种宣传方式,通过报刊、广播、电视、招贴等形式介绍商品或文娱体育节目等。
例2:通过报刊、广播、电视、招贴等形式介绍商品或文娱体育节目等的一种宣传方式叫作广告。
例1的表达方式是“S就是P”,例2的表达方式是“P叫作S”。S表达被定义概念,P表达定义概念。下定义一定要能反映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本质属性,否则定义就不准确。
(2) 划分 划分指的是一个概念反映了哪些事物,适用范围有多大,也可以说是把外延较大的种概念划分成若干外延较小的属概念的方法。
(3) 限制 限制指的是增加概念的内涵,使外延较大的种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小的属概念的逻辑方法。例如:规律→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4) 概括 概括指的是减少概念内涵、扩大概念外延,使外延较小的属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大的种概念的逻辑方法。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建设规律→规律。
二、 判断
1. 什么是判断
判断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某种性质或关系所作出的肯定或者否定的论断。判断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断定。一般来说,符合客观事实的判断是真实的判断,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判断是虚假的判断。例如:①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②月亮是太阳的卫星。 这里,①是真实的判断,因为它符合客观事实;②是虚假的判断,因为它不符合客观事实。
2. 判断的结构
判断由概念构成,一般包括主项、谓项、联项。例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这里,“儿童”“祖国的花朵”是概念。一般来说,在判断中反映对象的概念叫主项(如例句中的“儿童”),用字母S代替;反映对象所具有或不具有的属性概念叫谓项(如例句中的“祖国的花朵”),用字母P代替;用来联结主项和谓项两个概念的词叫联项(如例句中的“是”)。
3. 判断的分类
(1) 简单判断
简单判断是断定事物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这一类判断,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六种形式:
● 单称肯定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断定某单个事物具有某种性质。例如:深圳是我国经济特区。
● 单称否定判断 单称否定判断断定某单个事物不具有某种性质。例如:德国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 特称肯定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断定某一类事物中的一部分事物具有某种性质。例如:有些班级是先进集体。
● 特称否定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断定某一类事物中的一部分事物不具有某种性质。例如:那些汽车不是十轮卡车。
● 全称肯定判断 全称肯定判断断定某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事物都具有某种性质。例如:任何罪犯都逃不脱法律的制裁。
● 全称否定判断 全称否定判断断定某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事物都不具有某种性质。例如: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不是真正的革命者。
(2) 复合判断
所谓复合判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简单判断组合起来的判断。一般把组成复合判断的各个简单判断称为“支判断”。复合判断断定几件事物的某种情况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反映事物较为复杂的情况。例如:我们不但要搞好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还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这就是由两个简单判断组成的复合判断,其中的任何一个简单判断就叫作“支判断”。我们一般把确定支判断与支判断之间的逻辑联系性质的部分称为联结项。如例句中的“不但……而且……”就叫作联结项。复合判断的类型根据联结项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联言判断、假言判断和选言判断。
● 联言判断 联言判断是判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情形同时存在的一种判断。联言判断在语言形式上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主要用语法中的并列短语(联合词组)作主要句子成分的单句表达。例如:①小学、中学和大学都是学校。②学生要做到身体好、学习好、思想好。 第二种情况主要用语法中并列复句、转折复句和递进复句来表达。这种判断的联结项常用一些关联词,例如“……也……”“……并且……”“……而且……”“一方面……一方面……”“既……又……”“虽然……但是……”“尽管……可是……”“不仅……还……”“不但……而且……”等。
● 假言判断 又称“条件判断”,是断定一事物的存在是另一事物存在条件的一种判断。这种判断一般有四个支判断,前一个支判断称为“前件”,后一个支判断称为“后件”,前件是后件存在的条件,前后两件由联结项加以联结。
假言判断有三种类型,即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a.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这种假言判断的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如果有前件存在,必有后件存在;但如果没有前件存在,也不一定没有后件存在。例如:①如果天上下雨,那么地面一定会湿。②假如菜淡了,就加些酱油。③只要我们实事求是,就能把事情办好。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联结项一般常用“如果……那么……”“假如……就……”“只要……就……”“一旦……就……”等关联词。
b.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这种假言判断的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如果前件不存在,后件必定不存在;如果前件存在,后件也未必一定存在。例如:①你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更深刻地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②只有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联结项一般常用“只有……才……”“必须……才……”“除非……才……”“如果不……那么就不……”“没有……就没有……”等关联词。
c.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这种假言判断的前件既是后件的充分条件,又是它的必要条件,就是说,如果前件存在,则后件必定存在;如果前件不存在,则后件一定不存在。例如:当且仅当一个数能被2整除,这个数才是偶数。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联结项一般常用“有而且只有……才……”“当且仅当……才……”等关联词。
● 选言判断 选言判断是反映事物具有几种可能性的一种判断。这种判断一般由两个以上的支判断组成。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通常被称为“选言支”,确定各选言支之间逻辑关系的部分称为联结项。
选言判断一般有两种类型:
a. 相容的选言判断 相容的选言判断是断定事物的各种可能情况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但是也并不排斥其他情况可能存在。例如:①这次考试成绩出乎意料的好,也许是由于复习对了“路”,也许是临场发挥出色。②她那么胖,或者是因为营养过剩,或者是因为某种疾病。相容选言判断的联结项一般常用“也许……也许……”“或者……或者……”“可能……可能……”等关联词。
b. 不相容的选言判断 不相容的选言判断是断定事物的各种状态或情况中只有一种情况存在。一般来说,在这种判断中,各选言支相互排斥,不能同时都为这个判断的主项所表示的对象所具有。例如:①电视接收机的荧屏色彩要么是黑白,要么是彩色。②人的世界观,不是唯心主义,就是唯物主义。 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联结项一般常用“要么……要么……”等关联词。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亦称“思维基本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不矛盾律)、排中律以及由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所提出的充足理由律,它们构成了理性思维最基本的前提与预设,是理性的对话、交谈能够进行下去的最起码的前提,分别确保理性思维具有确定性、一致性、明确性和论证性。
1. 同一律
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具有确定性,始终保持同一。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A是A;或者,A→A
这里,“A”指在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任何一个概念或命题。
如果违反同一律在概念方面的要求,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如果违反同一律在命题和论辩方面的要求,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
(1) 混淆词项(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
语词具有多义性,一个语词一般来说同含义、对象之间并无一一对应关系。同一语词往往可以表达多种不同的含义,指称多种不同的对象,这就是语词的多义性与歧义性,它导致了语词相同但表达的词项不同的现象,使“混淆词项”“混淆概念”等逻辑错误的产生成为可能。
我们把那些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加说明、定义地用同一个词项表达不同的含义,指称不同的对象所犯的逻辑错误,称为“混淆词项”或“混淆概念”。以同一字眼或同一语词表达不同的词项或者赋予同一语词以不同的含义是这种逻辑错误的典型表现。《韩非子》中就有这样一则故事:郑县有一位姓卜的,他常常在外鬼混。一天,他的裤子破了一个洞。他买了新布,回家让妻子为他做一条新的裤子。妻子问他如何做,他说“照原样”。于是他妻子把裤子照原来的样式做好后,照样在裤子原来的地方剪了一个洞。当然,这是一个笑话。但从逻辑的角度来说,他的妻子有意或无意地违反了同一律。“原样”在丈夫那里指的是原来的样式、尺寸,绝不是有破洞的原样。
在使用语词表达词项、指称对象时,如果是无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错误就称为“混淆词项”或者“混淆概念”;如果是故意违反同一律要求以达到某种目的,就称为“偷换词项”或者“偷换概念”。两者的区别只在违反同一律的动机上而并不在形式上。
(2) 混淆论题的逻辑错误
在没有语境限制的情况下,同一语句可以陈述不同的内容,即它表达的含义有可能是不相同的,这就是语句的歧义性。这就使“混淆论题”逻辑错误的产生成为可能。我们把那些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用一个似是而非的论题来代替原来的论题的现象称作“混淆论题”的逻辑错误。例如,鲁迅在其杂文里曾经谈论到一位不懂逻辑的排长。“这排长的天真,……他以为不抵抗将军下台,‘不抵抗’就一定跟着下台了。这是不懂逻辑。将军是一个人,而不抵抗是一种主义,人可以下台,主义却可以仍旧留在台上。”鲁迅提到的这位天真的排长犯的错误,就在于他把“不抵抗将军下台”和“不抵抗主义下台”混为一谈,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混淆论题”的逻辑错误。
不自觉地或者无意地以一个似是而非的论题来代替原论题的逻辑错误,称为“混淆论题”或者“转移论题”。但如果别有所图而故意违反同一律要求混淆论题的称为“偷换论题”。
2. 矛盾律(不矛盾律)
内容: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非(A并且非A);或者, (A∧ A)
这里,“A”代表一个命题,“非A”代表A的否定命题或是蕴含A的否定的命题,所以这里的“ A”既包括与A互相矛盾的命题,也包括与A互相反对的命题。
矛盾律的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一致性,即无矛盾性。对于两个具有矛盾关系或具有反对关系的命题必须从中否定一个,不能两个都加以肯定,否则就会违反矛盾律的要求,就会犯“自相矛盾”或“两可”的逻辑错误。
3. 排中律
内容: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A或者非A;或者, A∨ A
这里,“A”代表一个命题,“非A”则只代表与A互相矛盾的命题,A和非A之间必须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排中律的逻辑要求: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都否定,必须肯定其中一个,否则会犯“模棱两可”或“模棱两不可”的错误。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如果对表述的两个互为矛盾的命题或者两个具有下反对关系的命题,既不肯定这个,又不肯定那个,就会违反排中律的要求。违反排中律的要求而产生的逻辑错误,称为“模棱两可”或“模棱两不可”。例如,历史上托洛茨基在加入布尔什维克党之后,对自己过去那些反对党的思想所作的声明“我加入布尔什维克党这件事实本身……,已经证明,我已经把过去所有那些使我和布尔什维主义分开的东西放在党的门口了”。托洛茨基既不说“把过去所有那些使我和布尔什维主义分开的东西”抛掉了,也不说对那些东西不抛掉,而只是给出一个含糊不清词项“放在党的门口”,这样的表述就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犯有“模棱两可”的逻辑错误。这是一种以含混的语句违反排中律的方式。又如,有人陈述自己的思想:“说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静止的,这我不同意。但说有的事物是绝对静止的,恐怕也不正确。”这种说法,显然是对“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静止的”和“有的事物是绝对静止的”这两个矛盾命题的同时否定,当然违反了排中律,犯有“模棱两不可”的逻辑错误。应当注意的是,在排中律的实际运用中,对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固然可以由肯定推否定,并且由否定推肯定,但对具有下反对关系的命题,却只能由否定推肯定,而不可由肯定去推否定。
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内容一起构成所谓的“二值原则”:任一命题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不能既真又假,也不能既不真也不假。这就是说,非真即假,非假即真。
二值原则刻画了日常所使用的“真”“假”这两个概念的特征,它们是以“实在论”为基础的:任一命题都是在述说关于独立于该命题的某种客观实在,这种客观实在决定着该命题的真或假。因此,描述外部实在的任何一个命题都有一个确定的真值:真或者假,而不依赖于人们是否知道这一点,甚至不依赖于人们是否有可能知道这一点。
一般使用的逻辑都是建立在二值原则之上的,因此叫作“二值逻辑”。
排中律的作用在于保证思维表述的明确性。只有遵守排中律的要求,才能正确地进行思维表述。因此,排中律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此外,排中律也是间接论证的逻辑依据,当我们难以从正面去证明某个命题时,常常可以通过证明该命题的矛盾命题或具有下反对关系的命题为假,从而由“不能同假”的特征推出原命题的真。
4. 充足理由律
内容:在同一思维和论证过程中,一个思想被确定为真,要有充足的理由。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A∧(A→B)├B
这里“├”表示“推出”,上面的公式有两种解读方式:
如果要证明B是真的,必须先证明A是真的,并且证明能够从A有逻辑地推出B。或者,如果要证明B是某系统的定理,必须先证明A是该系统的定理,并且证明能够从A有逻辑地推出B。【答案解析】
逻辑的力量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活动方案】
活动一:
“没有羽毛的两足直立的动物”不是人的根本属性,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即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柏拉图的错误在于企图仅仅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把人与其他生物区分开,即把“人”的外延扩大了。可见,建立一个概念必须考虑到“内涵”和“外延”这两个方面。
活动二:
1. 第一个“作品”是鲁迅“所有”作品的总称,第二个“作品”是“各个”作品的通称,看起来表述一样,其实不是一个概念,所以造成推理的错误。这样的情况就是“偷换概念”,违反了“同一律”。
2. 安,在问句中通常有两种用法,一种表示“怎么”,另一种表示“在哪里”。庄子和惠子一开始是围绕“人能不能以及怎么能知道鱼快乐”的话题进行的。但到最后,庄子突然偷换概念,把“安”用于表示“在哪里”,并以“知之濠上”作结,违反了“同一律”。
3. 鲁四老爷的这句话存在两个错误捆绑:一是把祥林嫂的死和祝福捆绑,二是把死和“谬种”捆绑。祥林嫂的死与年关的祝福活动,只是时间上接近的两件事,并无因果关系——不是祥林嫂自主选择。明明没有因果关系的两件事,因为发生的时间相近等表面联系,就把它们看成是因果事件,叫作“强加因果”,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4. “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被保留下来则意味着拿破仑死于童年。而耍戏法的用拿破仑的名号来招揽观众,显然指的是活到成年后叱咤风云的拿破仑。这个有名的拿破仑在1821年 5月5日病逝于南大西洋圣赫勒拿岛,又何来“小时候的头骨”?“拿破仑死于童年”和“拿破仑死于成年之后”两者必有一假,耍戏法的违反了“不矛盾律”。
5. 《红楼梦》值得读和不值得读是相互矛盾的,不能都否定;都否定违反了“排中律”。
活动三:
1. “发放蟑螂药的行为”不符合“游说”概念中“利用语言、文字或其他传播媒介”的内容。
2. “存在即合理”属于“可满足命题”;“思想或者是可捉摸的,或者是不可捉摸的”是或关系命题,即只要一真则全真,因而属于“永真命题”。
3. 角色内冲突的定义要件:①同一个角色;②社会上人们对他的期望与要求不一致,或者角色承担者对这个角色的理解不一致;③在角色承担者内心产生的一种矛盾与冲突。小张做了很久的思想斗争是因为他既希望从入室盗窃中获得利益,改变手头拮据的现状,又害怕被发现而受到惩罚,这种两难选择,和人们对入室盗窃的理解并非不一致,而是客观原因导致小张产生盗窃的想法,不符合②,不属于角色内冲突。王女士在公司担任部门经理,回家后又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对应的是家庭主妇的角色,部门经理与家庭主妇不是同一角色,不符合①,不属于角色内冲突。
4. 根据定义,产生文化休克的原因是“新文化与母文化的巨大差异”。女性土耳其移民的症状是势单力薄的群体由于新文化与母文化的巨大差异产生的,这属于文化休克。美国白人枪杀数名少数族裔的原因不符合“新文化与母文化的巨大差异”,因而不属于文化休克。
5. 定义强调的是“沟通双方都不按照原来的计划”。妈妈得知小明的情绪并未受到考试失利的影响,于是放弃了劝慰小明的打算,这里只有妈妈改变计划,不属于反应性相倚。小李和编辑都不按照原来的计划,属于反应性相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