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 配套教学设计(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 配套教学设计(3)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5-12-09 10:08:14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美术鉴赏的概念。初步掌握美术作品的分类。了解美术鉴赏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问思观察,自学比较等方法,以其在探究和创新等方面培养学生,以交流式提问促进师生互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理解力,提高审美情趣和美感品位,热爱生活并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2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了解简单的美术鉴赏的过程或方法,牢记美术的分类。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以温家宝看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一则消息:科学创新离不开艺术修养。
马克思说:“如果你愿意欣赏艺术,首先你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美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它使人类保有着梦想的权利------美的东西应该怎样来鉴赏呢?
导入课题---------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极其意义。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大屏幕显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1、什么是美术鉴赏?
2、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
3、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
第一个内容:什么是美术鉴赏?
先以《清明上河图》为例。
六人一组,分发小画册,分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清明上河图》作者是谁?哪个时期的?
2、它属于美术作品中的哪一类?
3、里面的内容是什么?
4、内容可以分为几段,概括各部分内容?
(播放视频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导出什么是美术鉴赏的概念。
第二个内容: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
大屏幕展示六件作品,分别引导学生归类。教师总结美术作品的分类。
六大类:
绘画、 雕塑 、建筑、 工艺设计、 书法、摄影。
然后教师具体引导学生了解每大类的细分。
第三个内容: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
先介绍分析三件作品《清明上河图》,《狼牙山五壮士》,《蒙娜丽莎》,然后让同学进行连线,从美术的三个社会功能入手,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活动3【活动】小结
回顾这节课的内容:
以罗丹的一句名言结束本课: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