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仿真试卷(三)(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仿真试卷(三)(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1 15:1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仿 真 试 卷 ( 三 )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
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 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 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9分)
1. 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
(2)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3)羹饭 一 时熟, 。(《十五从军征》)
(4)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5)陆游《卜算子·咏梅》中以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自己屡遭排斥,怀才不遇但是坚
贞不屈,报国之志不衰的句子是
(6)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揭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统治者也避免
不了最终灭亡的句子是:
(7)伟大的作品大多合为事而作,很多诗人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作为自己 的使命。《春望》“ ”一句移情于物,让我们看 到杜甫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的思念;《卖炭翁》“
”一句的肖像描写,让我们看到白居易对百姓无限的同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4题。(7分)
春运之际,各地频遭雨雪冰冻极端天气的 【 甲 】 ,多条高铁线路停运或晚点,无 数人因这突如其来的天气被困在归家的路上。 【 乙 】 _的大地上出现了神奇的一幕,绿 皮火车在暴雪天带着旅客一路风驰电掣,与平日慢悠悠的形象. 【 丙 】 。那为什么绿皮 车能在恶劣天气正常运行呢 因为尽管是冻雨还是大雪,对铁路轨道的影响原因主要是造 成接触网结冰,影响供电和制动。那绿皮火车呢 可以用内燃机作为动力,加上速度相对 较低,雨雪天的风险也相对较小。
绿皮火车会 xiāoshì 吗
在很多人眼里,绿皮火车是míng fù qíshí的运输界“老前辈”,其承载过一个时代的 运力,寄托着一个时代的速度与激情。渐渐被人遗忘的绿皮火车可能有些跟不上时代,但 它像为孩子 lì jìn xīn xuè的老父亲,依然默默承担偏远地区的出行运输和绝大多数的货运,
更在关键时刻迎风雪而上,像一名坚定的战士,若有令,召必回!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xiāo shì( ) (2)míng fù qí shí( )
(3)lì jìn xīn xuè( )
3. 下列各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写在【甲】【乙】【丙】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2 分 )
A. 侵入 宽广 泾渭分明 B. 侵袭 宽广 泾渭分明
C. 侵入 广袤 大相径庭 D. 侵袭 广袤 大相径庭
语文仿真试卷(三) 第1页/共6页
4. 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 因为不管是冻雨还是大雪,对铁路轨道的影响原因主要是造成接触网结冰,影响供 电和制动。
B. 因为尽管是冻雨还是大雪,对铁路轨道的影响原因主要是接触网结冰,影响供电和制动。 C. 因为不管是冻雨还是大雪,对铁路轨道的影响主要是造成接触网结冰,影响供电和制动。
D. 因为尽管是冻雨还是大雪,对铁路轨道的影响主要是造成接触网结冰,影响供电和制动。 5. 暑假,你在图书馆当志愿者,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2分)
(1)任务一:根据下面的平面图,向一位在一楼普通阅览室想复印资料但找不到复印处 的老爷爷,指明去复印处的路线。(3分)
(2)任务二:图书馆与读者互动的宣传板上有下面的文字,但有两处印刷不清,请你把 它补充完整。(2分)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现在使用的简化汉字,汉字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将中华
文明传承至今。
如“龙”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为兽首蛇身之状。此后金文、篆体、繁体“龙”字演化 具有一条明显的规律,龙头、龙身变得复杂起来。
甲骨文以后, 一直到秦小篆统一以前,“龙”字写法非常之多,逐步归于一统。
在小篆阶段,“龙”字从原来的一个独体象形字变成了左右结构,左半部分依然能看出 来有龙头,包括它的嘴巴,而右侧部分特别像一个龙爪飞扬这样一个龙的形象,也是变得 更加的生动。
汉字简化以前,龙字笔画繁多,简化以后成为了现代笔画较为简洁的汉字之一,仅仅 只有五画。但在“龙”最后一笔竖弯钩的笔画中,人们依然还能看出龙身体的弯曲形状。
从“龙”字的演变过程可看出,其经历了从简到繁,从分到统,再(1)
的三个阶段,但是几千年来,汉字的发展(2)
(3)任务三:你们小组帮图书馆制作了下表推荐阅读方法,请找出助读资料中错误的一
项 ( )(3分)
阅读方法 助读资料 阅读任务
检索目录 A.第15章 着火 B.第20章 夜半叫声 C.第26章 婚礼中断D.第31章 乡村小学 探究简·爱与罗切斯特 感情起伏变化的原因。
(4)任务四:图书馆举办“少年爱国 书香为伴”读书分享活动,对象主要为中学生。 请你在下面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名著具体内容做好分享准备。(4分)
语文仿真试卷(三) 第2页/共6页
【甲】《朝花夕拾》(《琐记》) 【乙】《骆驼祥子》
【丙】《艾青诗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二、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7分)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 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 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 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 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告子上》)
6.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故不为苟得也( ) (2)不辩礼义( )
(3)万钟于我何加焉( )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乙】
定公九年,公山不狃①以费②畔,使人召孔子。 孔子循道弥久莫能己用欲往子路止。孔 子曰:“夫召我者岂徒哉 如用我,其为东周乎!”然亦卒不行。
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 一年,四方皆则之。晋至大司寇。
定公十四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 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 ”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 闻国政三月,粥③羔豚者弗饰贾;途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释】①公山不狃 (niǔ): 春秋时期鲁国人。②费:费县,隶属山东临沂市。③粥:古同“鬻”,卖。
8. 参考表格中的方法,解释加点的词。(3分)
方法 文言词句 助读材料 解释
课内迁移法 以费畔 亲戚畔之 (1)
查阅词典法 四方皆则之 ①法则;准则。②榜样。③ 效法。④相当于“乃” “就 是”。⑤表示转折,相当于 “却”、“可是”。 (2) (写序号)
勾连成语法 弗饰贾 待贾而沽 (3)
语文仿真试卷(三) 第3页/共6页
9. 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
孔 子 循 道 弥 久 莫 能 己 用 欲 往 子 路 止
10. 你认为【乙】文中的孔子有没有“失其本心” 請结合选文的内容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1~13题。(10分)
材料一:2023年12月,北京互联网法院公开开庭審理了在大模型时代下,国内已知的 AI 绘画第一案。
案件是这样的:有人在网上看到一张 AI 生成的女神图,很关很动人,琢磨著毕競是Al 生成的,不会跑来要版权,就直接转发到自己的自媒体平台。
AI确实没办法跑来要版权,但控制 AI 生成这张女神图的人来了,法院的宣判也来了 -北京互联网法院从司法层面对“AI 绘画是否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作出认定, 认定了原告拥有AI 绘画作品的著作权,并判处被告賠偿人民币500元。
这个判决的金额虽小,但本案的特殊之处在于这张绘图作品系通过“稳定扩散模型” (stable diffusion model) 在电脑中生成,也就是说它不是原告的画作,而是一幅基于人类給 出的“提示词”,由AI 程序自动生成的作品。
“稳定扩散模型”发布于2022年,是一种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模型,由互联网上大量图片 和其对应文字描述训练而来,它可以根据文本指令,利用文本中包含的语义信息与图片中包 含的像素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与文本信息匹配的图片。稳定扩散模型生成的新图片不是通 过搜索引擎调用已有的现成图片,也不是将软件设计者预设的各种要素进行排列组合。
材料二:2023年12月,北京互联网法院认定AI 绘图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于原告。理由 是:该图片是原告利用稳定扩散模型根据自已设定的提示词和参数生成,本身具有随机性。 原告无法还原生产具体这张诉争图片的过程。
法院认为从构思涉案图片起,到最终选定涉案图片止,这整个过程来看,原告进行了 一定的智力投入,比如设计人物的呈现方式、选择提示词、安排提示词的顺序、设置相关 的参数、选定哪个图片符合预期等等。涉案图片体现了原告的智力投入,故涉案图片具备 了“智力成果”要件。
无独有偶,2018年10月,深圳南山法院在认定,由主创团队人员运用腾讯写作机器人 (Dreamwriter) 在技术上“生成”的创作过程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外在表现符合文字作品的 形式要求,滿足著作权法对文字作品的保护条件,属于我国著作权法所保护的文字作品。
材料三:法律层面的作品著作权包括了发表、署名、修改等人身性权利,以及复制、 出租、表演、改编等财产性权利。财产权可以许可他人行使,也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 他人,但人身权属于作者是不能转让、授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对于“作品”的定义为——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 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不论是 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美国《1976年著作权法》中受保护的作品必须是“用现有的或将来制造出来的任何物 质表现形式固定下来。直接或借助于机械装置,能被人们觉察到、复制或用其他方法传播 的原作”,主要有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戏劇作品、哑剧作品和舞蹈作品、图片绘画作品及 雕塑作品、电影作品与其他视听作品、录音制品、建筑作品。口头作品未经固定,不受保 护。著作权的保护范围仅限于作品的表现形式,而不擴及其思想。
2014年12月,美国版权局 (USCO) 声明,非人类所创作的作品不被美国著作权法保护。
(节选自《科普中国》有删改)
11. 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以北京互联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的大模型时代下AI 绘画侵权第一案开头,吸引 读者。
语文仿真试卷(三) 第4页/共6页
B. AI绘图作品不是原告的画作,而是通过“稳定扩散模型”在电脑中自动生成的 作品。
C.AI 绘图作品可以让AI利用稳定扩散模型根据人类设定的提示词和相关的参数还原
图片。
D. 中外关于著作权的理解有一点是一致的,都认为著作权保护的,本质上是人类的 表达。
1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稳定扩散模型”,不得超过60字。(3分)
‘稳定扩散模型”是一种 o 13. 你认同美国最高法院的观点吗 请结合材料内容加以分析。(4分)
2020年,美国人工智能专家史蒂芬·L· 泰勒博士研发了名为 DABUS 的 AI 系统, 使用神经网络,让该AI 生成创作了各项专利。DABUS 具有类似于人脑的独立的思考能 力和创作能力,通过其内部存储的大量数据以及类似于人脑的智能运算体系,DABUS 能够独立地形成新的发明创造,产生人类预期之外的创造性成果。美国商标和专利局 (USPTO) 拒绝 DABUS 提交的专利申请,因此泰勒博士将其告上法庭。美国最高法院 支持 USPTO 的观点,不认可AI 生成的专利。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17题。(14分)
心愿
窦俊彦
①他的心愿,是做一名身穿戎装,头戴钢盔,脚踩长军靴,手持钢枪,威风凛凛的特种兵。
②然而,当汽车载着他,翻过一座又一座黄土漫漫的山梁,来到南泥湾武警中队的营 地时,他望着远方的沟沟坎坎,心里有一种孤寂的感觉。更令他失望的是,中队长没有给 他发枪,而是给了他一把铁锨,将他带到中队的菜地里,对他说,你今后的工作,就是种 好中队的菜,喂好中队的猪。他听到这里,心里不乐意了。他是军人,军人的职责,就是 扛着枪,保家卫国,怎么能跟土地打交道
③中队长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笑着对他说,种菜、喂猪,也是军人的职责。你种好 菜,喂好猪,也是一种保家卫国。说完,拍拍他的肩膀走了。望着中队长远去的背影,想 着自己离做特种兵的想法相去甚远,他心里充满无奈。就在他发呆时,几名老兵围了过来, 一名老兵拽拽他的衣服,对他说,小伙子,你慢慢就适应这里生活了。走, 一块干活去。 不容他多想,就被拽到了地里。
④劳动了一天,他疲惫极了。躺在床上,可他怎么也睡不着。
⑤他想起了爷爷,爷爷曾经是一名老红军。在他小时候,经常给他讲在陕北当红军的 故事。他曾经问过爷爷,当的是什么兵 爷爷说自己是特种兵,还自豪地说,他在南泥湾, 曾抓到过国民党特务。接着,爷爷就绘声绘色地开始讲,他和战友们抓特务的经过。听着 爷爷的故事,做一名特种兵的心愿,就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他本以为,到了部队,就 能做特种兵,可没想到,他面朝黄土背朝天,干着农活。
⑥想着,想着,他就进入了梦乡。在梦中,中队长走进了饲养大棚,招手对他说,过 来,跟我走。他带着疑虑,跟着中队长走出了饲养大棚,来到了军备库。中队长说,从今 天起,你正式成为一名特种兵了。这些武器装备,你随便挑。他听了中队长的话,欣喜如 狂,穿上了特种兵的衣服,端着特种兵使用的武器。可转身,中队长不见了。他急忙跑出 军备库,顺着黄土坡跑上了山梁,却连一个人影也不见,他着急地大喊中队长。
⑦这时,有人将他拍醒了。他睁眼一看,天已经大亮。 一名老兵笑眯眯地看着他。
⑧他不好意思地赶紧起了床,洗过脸,喝了碗小米稀饭。然后,扛着铁锨来到了菜园。 来到菜园里,不是干活,而是想透透气。他将铁锨插在土地里,坐在塬畔,心里还在想着 做的那个梦。不知何时,中队长坐到了他跟前。问他,不习惯
⑨他摇摇头,呆呆地望着远方。
语文仿真试卷(三) 第5页/共6页
⑩中队长笑着说,走,我带你去看一个地方。说着,就站了起来,向前走去。看着中 队长的背影,他突然就想到了梦中的一幕,心里一热。于是,他就跟着中队长,七拐八弯 地来到了一个地方。看着眼前的几眼旧密洞,密洞前长的荒草,他疑惑地看着中队长。中 队长指着窑洞对他说,这里、就是咱们中队过去的营地。当时,咱们中队的士兵,可是八 九个人住一眼窑洞。他们在这里生活,在这里执勤,他们既没有放下手中的枪,也没有忘 记劳动生产。你看旁边的猪圈、鸡窝,那些都是过去的战士一手建起来的。看着眼前的一 切,听着中队长的话,他心中一动。可他心里,还是想做一名特种兵。
⑩ 直到一年多后,他接到了家里电话,说爷爷去世了。他向中队请了假,匆匆赶回家 奔丧。在爷爷坟前,他掏出了从南泥湾带回的狗头枣,这是爷爷生前,跟他经常念叨的陕 北特产。他轻轻地说,爷爷,孙子给您带回了您想吃的狗头枣,您尝尝,这可是您生前的 心愿。他说到这里,泣不成声。在回家的路上,父亲说,吃狗头枣,不是你爷爷的心愿。 你爷爷的心愿,你已经实现了。
他吃惊地望着父亲。
⑩父亲说,你爷爷不是特种兵,而是一名南泥湾优秀的执勤兵。 一会,回家后,我给 你看样东西。他不再说话,他在心里不停地问自己,怎么会呢 爷爷怎么会骗自己。回到 家里,父亲从柜子里取出一块红绸包裹的东西,塞到他手中,说,这是你爷爷临终让我交 给你的。他希望你跟他一样,做一名南泥湾优秀的执勤兵。他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块锈迹 斑斑的破铁片。
⑩父亲说,这就是当年,你爷爷参加南泥湾大生产运动时,使用过的镢头片。他用手 握着铁片,想起爷爷当年给他讲特种兵的故事。他现在想通了,爷爷没有骗自己,原来爷 爷也有个心愿,就是当一名特种兵。可爷爷将自己的心愿藏在了心里,毅然放下枪,扛起 了镢头,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
想到这里,他就将那块铁片又包了起来,握在手里,暗暗地说,放心吧,爷爷,我 一定会养好猪,种好菜,做一名好兵。
14.阅读文章,梳理情节和“他”的情感变化,填写下面的表格。(3分
情节 心情(情感)
初到营地 (1)
梦见当上了特种兵 欣喜若狂
(2) 有所触动
回家奔丧 (3)
15. 第⑤段插叙爷爷在陕北当红军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3分)
16. 作者为什么不给人物确定的名字,而用“他”代替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4分)
17. 标题“心愿”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
三、作文 (50分)
18.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 爱生活。”过去看起来无论多么艰难,那些打不倒我们的,只会让我们更强大,那些不 圆满和不完美的事件,都是为生命提供养料,只为成全我们,给自己打气,做自己的 英雄吧。
请以“做自己的英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语文仿真武卷(三) 第6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