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通过图片欣赏,学生探讨,教师总结让学生学会什么是是美术鉴赏、美术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生美术鉴赏的的意义。并使学生学会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2学情分析
高一的大部分学生只是在初中小学的美术课上欣赏一些简单的美术作品,对美术作品只是一个走马观花的了解,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没有具体的方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美术鉴赏的方法,并会鉴赏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结合实例讲清楚美术的主要分类,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导入图片;学生在感受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内心不由的会产生惊讶,这些是美术作品吗,这些作品怎么欣赏,由此引出鉴赏的概念,什么是美术鉴赏?
活动2【导入】图片导入
一、导入图片《天安门》,学生探讨:看到这副作品的感受?
学生分组推荐代表回答之后教师总结:这副作品给人感受的是天安门的神圣庄严,这种感觉不仅是来自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空间和周围的建筑,更多是我们对天门的的认知。从表面上看天安门是一座建筑,但从审美上看,它已成为象征中国历史的一个审美符号,它经历了中国古代文明和近代中国的屈辱和奋进,更见证了2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所以说,我们对中国的历史认识的越深入,我们从中获得的审美想象越丰富。这个过程就是美术鉴赏的过程。
二、导入图片《倒练图》和《拾穗》,提出问题,比较两幅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分组讨论,第一组推荐代表发言,其余组补充发言。
教师总结,相同的:都是美术描写劳动的、都是具象绘画等等。
不同的:一个是中国画,一个是油画。一个是描写农民的劳动,一个是描写宫廷的劳动。一个是表达同情,一个是表达赞美。一个是用线表达,一个是用明暗来表达。
活动3【讲授】讲授
通过比较两幅作品总结美术鉴赏的概念、过程和目的: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他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美术鉴赏过程从感受、归类、分析和判断到体验、想象和评价;目的就是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最后总结:美术作品就是鉴古今,定高下。
接下来引出鉴赏的方法,就是先鉴,后赏。鉴就是归类、甄别、分析、判断,具体的说就是弄清楚一件作品的作者、创作年代、材料、手法、语言形式和内容等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以及美术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赏就是欣赏,就是接受这把通过鉴别获得的感受、体验、联想等与个人经验相结合,进行综合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
导入各种类型的图片,在学生找出是同类作品过程中,总结出美术作品的门类: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并通过展示每类作品的不同作品,让学生每总结出每一类美术作品中具体类别。
活动4【讲授】转承
导入问题:美术鉴赏的意义?
通过分别导入王士廓的《血衣》,徐悲鸿的《奔马》和吴冠中的《根扎南国》让
学生分别理解美术作品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活动5【活动】探究活动
导入图片《中国印》让学生分组讨论,鉴赏这副美术作品。第二组推荐代表发言,其余组总结。
教师总结,中国印的含义和通过奥运传播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意义。
活动6【活动】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