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卷(七)
注意事项:1.本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a-40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江淮大地,人杰地灵。下列安徽省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阜阳剪纸成花 B.淮南紫金砚打磨 C.合肥竹簧雕刻 D.黄山徽墨烧制
2.“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是新时代的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
C.大力植树造林 D.外出就餐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3.健康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预防缺铁性贫血,在食品中大量添加铁元素
B.用甲醛浸泡海鲜以延长保质期
C.用亚硝酸钠替代食盐烹调会引起中毒
D.发霉的花生煮熟后可以食用
4. “操作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取用浓硫酸 B.蒸发氯化钠溶液 C.点燃酒精灯 D.处理废弃药品
5.水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活性炭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B.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C.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D.水汽化时体积增大是因为水分子变大
6.氟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氟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符号为F B.原子序数为19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 D.人体缺氟易患龋齿
7.我国科学家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分别人工合成了葡萄糖(C6H12O6)和油脂,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路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分子由三种元素组成 B.葡萄糖中含有水分子
C.葡萄糖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该合成“粮食”的过程可节省化肥
8.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丁既是氧化物又是化合物 D.常温下乙物质为气体
9.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实验结论
A 金属钠可在氯气中燃烧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B 镁、锌、铁都能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C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过氧化氢是由水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 某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10.实验室需配制50 g 6%的NaCl溶液。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NaCl固体的溶解
B.称量时若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应向左盘添加NaCl固体至天平平衡
C.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D.配制好的溶液应装入细口瓶中,并贴好标签
1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A 除去NaCl溶液中CaCl2杂质 加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B 鉴别氢气和甲烷 点燃,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C 检验水样是否为软水 加入肥皂水,振荡
D 分离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12.课外实验具有趣味性、实践性等特点。对维生素C溶液的性质探究过程如图(已知:维生素C能使蓝色的淀粉碘酒溶液褪色)。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
A.实验①中维生素C溶液呈酸性 B.实验②FeCl3可与维生素C反应
C.实验③加热不会破坏维生素C D.保存维生素C不易温度过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6分)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每年,大约有200万辆汽车到达它们的使用期限,目前一辆汽车中95%左右的金属被回收再利用,但每年仍然有近50t的其他材料被倾倒到填埋场。一辆普通汽车所含有的金属材料质量如下表所示:
材料 平均质量(kg) 质量分数(%)
黑色金属(钢) 780 68.3
轻有色金属(主要有铝) 72 6.3
重有色金属(比如铅) 17 1.5
除了金属材料外,汽车使用的其他材料有:塑料、合成橡胶和玻璃。
近年来有部分汽车材料采用铝合金制成,铝的密度比钢小,因此一辆铝制汽车行驶同样路程所消耗的燃料比传统的钢制汽车少。但铝合金的价格比钢高,所以,目前仅有顶级制造商才生产铝制汽车。但随着燃料经济性变得越来越重要,铝制部件也会变得越来越普遍。这将有助于减少汽车带来的污染。因为铝不会被腐蚀,所以铝制汽车也可以用得比钢制汽车更久。
(1)大多数汽车主要由钢制成,钢属于_________材料,用钢做汽车的主要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_(写一个)。
(2)铝不会被腐蚀的原理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铝制汽车部件还没有被完全普及的原因是_________。
(4)回收利用报废汽车中的钢、铝、铅等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_。
14.(6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仪器和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F G H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了便于控制反应速率,组合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将气体通入H装置(从m口进入),还可以进行许多实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收集二氧化碳;②H中盛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③H中盛满水,n口连接量筒,测二氧化碳的体积;④H中盛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3)小明同学设计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如图I),其突出优点是_________。该发生装置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氢气。
I
(4)比较说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而不选用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的原因_________。
15.(5分)碳酸锂(Li2CO3)是制备锂电池的重要原料。工业上以锂辉石精矿(主要成分为Li2O)为原料制取碳酸锂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Li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Li2CO3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2)酸浸槽中需要用搅拌器不断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酸浸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洗涤槽中使用热水的原因是_________。
16.(6分)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可用于杀菌消毒、作制氧剂等。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Na2O2与水混合后会分步反应:①Na2O2+2H2O=H2O2+2NaOH ②2H2O2=2H2O+O2↑
I.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物的验证
学生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钠,并倒入少量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并伸入_________,验证了有氧气产生;继续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现象为_________,证明有NaOH生成。
Ⅱ.学生分析
Na2O2与H2O反应历程分为两步,为何反应初始立刻有大量气泡产生?以学生对H2O2的了解,没有加催化剂的条件下,过氧化氢不会如此快速地分解。学生们经过讨论,提出了以下两种可能的猜想:
A.反应放热,温度升高,促进H2O2分解
B.产物NaOH使溶液呈强碱性,促进H2O2分解
【设计实验】
(1)学生们设计如图所示装置,三颈烧瓶中加入过氧化钠,恒压漏斗中加入水,分别做三组实验,测得数据如下:
水浴温度/℃ 9 28 50
氧气含量 38.9% 43.9% 47.4%
由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
(2)针对猜想B,学生们通过加酸的方式改变溶液的碱性强弱。设计三组实验,测得数据如下:
加入的液体 水 5%稀盐酸 10%稀盐酸
体积/mL 20 x 20
氧气含量 43.9% 40.6% 38.6%
此处x=_________,稀盐酸加入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由此得出结论,强碱性的环境也能促进H2O2的分解。综上,两个猜想均正确。
注意:若答对以下小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反思与评价】(3)请根据题意写出Na2O2与水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4)某同学为测定样品中Na2O2的含量,将a g样品放入水中充分反应后,滴加浓度为c%的稀盐酸直至溶液恰好成中性,共消耗b g稀盐酸,请列式表示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17.(5分)安徽省石灰石资源非常丰富,大量用于生产水泥。用石灰石和砂岩粘土高温煅烧得到一种新型水泥熟料,主要反应为:CaCO3+SiO2CaSiO3+CO2↑。
(1)用含CaCO3 80%的石灰石1000 t生产新型水泥熟料,理论上会排放CO2多少吨?(写出计算过程)
(2)在实验室用右图所示方法粗略测定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无需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填序号)。
A.取用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B.盐酸接触样品前电子秤的读数
C.倒入的过量稀盐酸的质量
D.反应停止后电子秤的读数
参考答案
1.D 2.D 3.C 4.B 5.C 6.B 7.D 8.B 9.A 10.C 11.C 12.C
13.(1)金属 硬度大(或强度高、韧性好等) (2) 4Al+3O2=2Al2O3 (3)铝合金的价格较高 (4)节约资源(或防止污染等)
14.(1)锥形瓶 (2)AC ③④ (3)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能 (4)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过快,不便于气体收集
15.(1)+1 (2)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Li2O+H2SO4=Li2SO4+H2O (3)碳酸锂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使用热水可减少洗涤过程中碳酸锂的损耗
16.I.带火星的小木条 溶液变红
【设计实验】(1)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 (2)20 NaOH+HC1=NaCl+H2O
【反思与评价】(3)2Na2O2+2H2O=4NaOH+O2↑ (4)78bc%/73a×100%
17.(1)设理论上会排放CO2的质量为x。
CaCO3+SiO2CaSiO3+CO2↑
100 44
1000 t×80%=800 t x
100:44=800 t:x
x=352 t
答:用含CaCO3 80%的石灰石1000 t生产新型水泥熟料,理论上会排放CO2 352 t。
(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