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课件(44张PPT)+教学设计+同步练习(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课件(44张PPT)+教学设计+同步练习(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09 12:22:18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第15课
1.“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说这句话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波义耳
C.拉瓦锡 D.哥白尼
2.“他推翻了那种把动物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列宁)。材料中的“他”是指(  )
A.达尔文 B.哈维
C.牛顿 D.爱因斯坦
3.右图是波兰首都华沙的一座纪念碑,纪念的是近代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他的主要成就是(  )
A.提出“日心说”
B.首次发现恒星位置的变动
C.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
D.极其精确地测定了黄赤交角值
4.英费尔德在《物理学的进化》中说:“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其主要说明了伽利略(  )
A.引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革命
B.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C.继承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思想
D.开创了从实验中认识自然的方法
5.“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  )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6.(2014·北京·13)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  )
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 B.《九章算术》、罗马法
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 D.《春秋繁露》、《理想国》
7.在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史上,有一个人在人类动力史上的地位,相当于巴斯德在生物学、牛顿在物理学、贝多芬在音乐中的地位。这个人及其发明是指(  )
A.瓦特发明了万能蒸汽机 B.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
8.(2014·江苏·17)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 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 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
9.“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王觉非《英国近代史》)材料描述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贡献密切相关(  )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爱迪生 D.贝尔
10.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德国科学家布劳恩因发明无线电报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与无线电报技术属于同一时代的发明是(  )
A.汽船 B.火车
C.计算机 D.电灯
11.(2014·广东六校联考)学者陈衡哲在《西洋史》中写道:“科学与文艺是文化的双翼,缺了一样,那个文化便成为畸形的了。科学是偏向理性的,文艺是偏于情感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对启蒙运动兴起所起作用最大的莫过于(  )
A.达尔文 B.莎士比亚
C.伽利略 D.牛顿
12.汤姆发现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单字特别多,而且划分很细致;而现代常用文字中的关于马的单字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绝
C.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13.2013年新年伊始,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速,一场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席卷我国大部,空气质量持续恶化。该情景发达国家也似曾相识。人类面临类似威胁始于(  )
A.文艺复兴时期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电的伟大革命力量,认为“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1)材料一中图一、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它们各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电力比蒸汽动力的优越之处,并列举几例使用电力的发明。
(3)据上述材料,分析“蒸汽大王”和“电力的火花”所带来的共同的社会作用。
15.(2014·新课标Ⅰ·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第三单元 第15课
1.【答案】 A
【解析】 从题干的材料可以看出,此科学家是研究天文的,而且运用了万有引力的知识,选项中的波义耳和拉瓦锡均属于化学家,可以排除掉;而哥白尼时代还没有发明万有引力定律,因此也可排除。所以正确答案为牛顿。
2.【答案】 A
【解析】 材料体现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观点。
3.【答案】 A
【解析】 据“波兰”“近代天文学家”等信息可知图中人物是哥白尼,他的成就是提出“日心说”。
4.【答案】 D
【解析】 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且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5.【答案】 C
【解析】 牛顿使人类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说明牛顿的发现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A项与材料无关,B项太绝对化,D项与史实不符。
6.【答案】 B
【解析】 考查古代以来的东西方科技成就。依据所学可知,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时期的成就,日心说、万有引力定律是近代西欧的成就,《九章算术》、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是东汉时期的成就,罗马法是古代罗马即大秦的成就,《春秋繁露》是西汉时期的成就,《理想国》是古希腊柏拉图的著作。故B项符合题意。
7.【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动力史”可知A项符合。
8.【答案】 D
【解析】 题干材料中“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说明知识与科技的紧密结合性,这种现象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选D项。
9.【答案】 B
【解析】 “机械装置”提供动力的是瓦特的改良型蒸汽机。
10.【答案】 D
【解析】 无线电报技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就,电灯是这一时期的发明。
11.【答案】 D
【解析】  据“科学与文艺是文化的双翼,缺了一样,那个文化便成为畸形的了。科学是偏向理性的,文艺是偏向情感的。”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旗帜,故应选科技方面的成就;联系史实可知应为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故此题应选D项。
12.【答案】 C
【解析】 A、B两项与材料无关,D项也关系不大,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发展。
13.【答案】 B
【解析】 工业革命后随着蒸汽机的发明推广,大量燃烧煤,影响了空气质量,产生了环境污染问题。
14.【答案】 (1)瓦特发明了“万能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发电机、发动机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使人类开始告别油灯照明的时代,明亮的灯光驱散了夜晚的黑暗。
(2)用途更广,动力更大,应用更方便。电灯、电话、电车、无线电报、电影等。
(3)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大大增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15.【答案】 (1)特点:宋应星——传统科技的集大成者;多总结,少创造。牛顿——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背景:宋应星——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牛顿——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2)宋应星——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牛顿——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解析】 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16、17世纪东西方科技发展的特点、背景和原因。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第(1)题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和材料二中的信息“钻研科学……阐述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归纳作答;第二小问“宋应星方面”可从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概况及材料一中的信息“名落孙山……后……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归纳作答,“牛顿方面”可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冲破神学的束缚、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及牛顿个人长期从事科技研究等角度归纳作答。第(2)题“宋应星方面”可从明清时期文化专制、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和材料一中的信息“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等角度归纳作答,“牛顿”方面可从当时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材料二中的信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归纳作答。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教学目标】
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2、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西欧从中世纪走向近代的历史也是一个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时代,思想上战胜宗教的黑暗愚昧走向理性光明,现实生活中从千年的黑夜走向灯火光明的科学时代。(一)、从愚昧的黑暗走向科学的光明(科学与神学的较量)
师:(展示奴隶贸易、文艺复兴、造船、航海等生产技术提高、哥白尼、布鲁诺等图片,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近代科学?
生:(经老师提示学生总结得出)物质基础——资本主义发展、思想基础——文艺复兴、科学条件——科学技术的推动、个人努力——科学家的努力。
一、从哥白尼到伽利略(科学与神学在天文学的较量)
师:中世纪人们对地球地位的认识如何?
生:地心学说
师:接下来发生什么改变?产生怎样的作用?
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通过天文观察和长期测算创立了“日心说”,认为太阳位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 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转。
哥白尼创立的日心说,不仅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师:而哥白尼也成为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演示伽利略的相关历史图片)
师:伽利略的贡献有哪些? 有何意义?
生:贡献:1、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学说找到确凿证据;2、自由落体实验(两个铁球同时落地);3、创制天文望远镜。
意义:1、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和数学表述形式的近代科学,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2、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基础。
(总结)师指导生进行:随着日心学说的提出,给与天主教垄断的极大打击,伽利略用实验事实证明日心学说的正确,并有严密的逻辑体系,使近代科学产生,并从天文学方面战胜神学。“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二、牛顿的经典力学(科学与神学在物理学领域的战争)
演示牛顿图片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师:牛顿有何贡献?生:物理上:经典力学;数学上:微积分。
师:牛顿的成就在科学上有何意义?(展示图片:牛顿成为神,在制定宇宙运行规则)
(学生自己讨论理解,老师指导总结):牛顿的贡献在于在思想上对启蒙运动和唯物主义奠定基础;在生产力上是人们进入科学时代;在科学本身上使科学时代来临。最终的结果是科学在无生命的宇宙中战胜了神学。)
三、达尔文于进化论(科学与神学在生物学的战争)
(演示达尔文的相关历史图片并总结归纳)
师:19世纪以前人们对生物的起源是如何认识的?
生:神创论。
师:在生物学领域有哪些科学成就? 有何意义?
生: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阐明了进化论的思想。
1863年赫胥黎发表《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从解剖学的角度论证人猿同祖。
1871年达尔文发表《人类的起源》,进一步论证认识从古猿进化而来。
这样就使得达尔文的进化论在生物学界战胜神学。
(总结)师:在科学与神学的较量中科学最终得胜,人类进入到科学时代,科学指导着技术革命,人们在对科学的应用过程中,将人类在现实生活中从千年黑暗带入灯火辉煌光明时代。
(二)从千年的黑暗到灯火辉煌的新时代(科学的应用)
一、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时代)(演示瓦特的图像和瓦特改良的蒸气机模型)
师:瓦特的贡献是什么?有何意义?
生:瓦特在前人基础上改良了蒸汽机。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煤成为燃料;动力机采用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二、爱迪生与电的应用
师:在电的发明和应用者里都有哪些人物作出了贡献?
生:伏特、奥斯特、安培、法拉第、格拉姆依、爱迪生等。
师:有何意义?
生:掀起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变革和文明进步;资本主义确立全球优势;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类进入灯火辉煌的新时代。
讨论:请结合课文内容,请分析思想解放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
通过讨论总结出:思想解放为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自然科学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总结:这节课讲述了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过程。一种是从思想上冲破黑暗的愚昧时代走向光明的科学时代;另一个在科学的应用中从千年以来的黑夜走向万家灯火的近代光明时代。
课件44张PPT。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比较西方近代科学与中国古代科技的不同点?中国西方1、经验性:
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1、实验性:
建立在观察、试验基础上的实验科学2、技术性:
技术化倾向严重,缺乏形成系统的理论和科学体系2、理论性:
从经验定律上升为系统的科学理论近代科学迅猛发展的原因?1、经济:
2、政治:
3、思想:
4、科学家: 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自然科学奠定物质基础 文艺复兴等思想解放运动为近代科技发展扫清
精神障碍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为近代科技提供自由空间科学家群体的不懈努力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历程一、破茧
二、羽化
三、飞升——近代科学的诞生——近代科学的发展——近代科学的应用托勒密于公元二世纪,提出了 “地心说”。其实,地心说是亚里士多德的首创,他认为宇宙运动是由上帝推动的。至于教会利用和维护地心说,那是托勒密死后一千多年的事情了。基督教认为,人是上帝根据自己的形象而创造的,而日月星辰又是上帝为了人而创造的,所以人居住的地方理应是宇宙的中心。基督教思想与托勒密地心说相结合,就形成“地球在宇宙中心,上有天堂、下有地狱”这样的构想或假想。托勒密与“地球中心说”一、破茧——近代科学的诞生 1、哥白尼的天文学革命 1)贡献——材料一 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的序言中写到“在漫长的岁月里,我曾经迟疑不决”。
——哥白尼材料二 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前进。 ——恩格斯①材料一中哥白尼“迟疑不决”的原因是什么?
②哥白尼著作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提出太阳中心说(日心说)1、哥白尼的天文学革命 ——近代科学的开端 2)影响:“日心说” 否定了反映“上帝造世界”神学观的“地心说”,摧毁了上帝造世界的谬论,开始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从根本上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开始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提出“太阳中心说”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基础。哥白尼(波兰人)一)天文学——哥白尼:1、主要贡献:(1)表现:(2)意义:2、地位:意大利 伽利略(1564-1642)科学的真理不应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伽俐略 1610年,伽利略用望远镜发现有4颗卫星围绕着木星转。这一发现震动了整个欧洲和全球科学界。
伽利略是第一位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的人。目前人类发现的16颗木星卫星中,有4颗叫“伽利略卫星”。 木星和它的伽利略卫星 这座堪称世界建筑史奇迹的斜塔,不仅以它“斜而不倒”闻名天下,还因为1590年,意大利的伟大科学家伽俐略,曾在斜塔的顶层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让两个重量相差10倍的铁球,同时从塔顶落下,结果,两球同时着地,因而,雄辩地一举推翻了束缚人们思想近2000年的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关于重量不同的物体,其下落的速度也不相同的“物体下落速度与重量成正比”的理论。伽俐略开创了实验物理的新时代,被人们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伽俐略用来做实验的斜塔因而更加遐迩闻名。 他又发现太阳上有黑子,月球上有山脉,为哥白尼的地球绕着太阳公转的“日心说”找到了有力证据。宗教法庭把他软禁在家,不准外出。8年多后,伽利略临死前仍不屈服,坚定地说:“地球确实在围着太阳转!”他的努力没有白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索星空和科学!C、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1.伽利略:(1)主要贡献:A、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证明日心说的正确;B、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发现了许多星体。①表现:②影响:B、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地位:A、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D.发现自由落体定律二、羽化——近代科学的发展 哥白尼提出了一个正确的太阳系结构假说,伽利略以观察事实支持了哥白尼……而牛顿把他们所有伟大成就统一起来了,他不仅回答了物体如何运动的问题,而且回答了物体按什么规律运动的问题 。
——《世界科学技术史》王鸿生编著二、羽化——近代科学的发展 1、牛顿数学——微积分物理学——建立经典力学基本体系1)主要贡献:(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力学三定律)2)经典力学体系的影响: A(自然科学角度)为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奠定了基础,标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B(生产力和社会发展角度)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C(哲学角度)为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基础。 第一件,用牛顿力学算出地球的形状象只桔子。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是个正球体,两千年来人们对此深信不疑。牛顿却根据他的力学,说地球是个扁球体,象只大桔子。此言一出,学界哗然。地球那么大,牛顿又从不出远门,他凭什么说地球有点扁?可是法国科学家经过三次实地测量,终于证实了牛顿的看法。用力学能算出地球的形状,真是个奇迹。历史上证实牛顿
力学的三件事第二件,用牛顿力学算出了哈雷彗星回归周期长期以来到,人们一直认为彗星是神秘的,根本不能用科学来说明。牛顿说,既然彗星也是天体,就必然遵循力学规律。他的好友哈雷用牛顿力学算出了1682年出现的彗星的轨道,指出它的回归周期是75—76年,由此预言它将在1758年再次出现。哈雷1705年发表这个预言,当时他已49岁,却要预言53年以后的事,岂非耸人听闻?可是1758年这颗彗星果然如期出现,并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1781年天王星被发现,科学家用牛顿力学计算它的轨道,可是计算结果总是同观测纪录不大相符。经反复核算,观测无误。那问题是否出现在牛顿力学上面?科学家大胆猜想计算结果之所以不理想,是因为太阳系中还有一颗未知的行星,我们没有考虑到它对天王星的引力作用。他们用牛顿力学算出了这颗未知行星的位置和质量。1848年9月23日,柏林天文台台长用望远镜对准那个位置,一下子就看到了一颗新的行星—海王星。第三件:
用牛顿力学算出了一颗未知行星的位置
基督教和科学研究二者必然发生矛盾和冲突。
最著名的有两大争论,一是围绕日心说与地心说的争论,二是围绕生物进化的争论。
达尔文与进化论 基督教和科学研究二者必然发生矛盾和冲突。最著名的有两大争论,一是围绕日心说与地心说的争论,二是围绕生物进化论的争论。女娲造人盘古开天地
中国之说 世界之说 西方之说——神创——神创——神创古人认为生命是怎样起源的? “神创说”为何成为生命起源的共识,并且长期流行?②统治阶级实行愚民政策①生产力落后,认识水平低下——客观原因③基督教会实行精神独裁主观原因 神创论(1)欧洲:基督教神学的上帝造人说(2)中国:“盘古开天”、“女娲造人”说 1859年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横空出世。该著作批判了神创论,阐明了进化论的思想。?《物种起源》
——达尔文2、达尔文与进化论二、羽化——近代科学的发展 1)进化论提出的标志 ——1859年《物种起源》发表2)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①(核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②建立起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理论
③说明一切动植物包括人类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适者生存 追寻中的艰辛──“达尔文被丑化”上述漫画的出现反映了什么问题?你如何看待?反映:进化论在当时遭到了保守势力的恶毒攻击看待:科学知识的普及任重而道远,要敢于为科学而斗争 追寻中的喜悦──科学之路的伙伴赫胥黎 赫胥黎赫胥黎发展生物进化论  年轻的博物学家赫胥黎把《物种起源》一书比作黑暗中照亮人们前进的闪电。1863年,他以进化论为武器,大胆地提出“人类是和猿类由同一个祖先分支而来”。
 就这样,人猿同祖论首次被赫肯黎提了出来。这是人类起源认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我是达尔文的斗犬,我准备接受火刑,如果必要!…我正磨利我的牙爪,以备来保卫这一高贵的著作! 严复是我国著名的维新派人物。通过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用到社会领域中来。他认为在种族与种族、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竞争。中国如果不甘沦亡,就必须奋发图强,并立即做出抉择,实行变法。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在新文化运动中他提出了“民主” 与“科学”两大口号, “民主” 与“科学”也成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而“科学”主要就是指传播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 严复(1853—1921) 陈独秀(1880—1942) 追寻之路的延伸
──进化论来到中国2、达尔文与进化论1、神创论(1)欧洲:基督教神学的上帝造人说(2)中国:“盘古开天”、“女娲造人”说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创立、内容、论证、意义)(1)创立过程:①1831年开始进行环球考察,并潜心研究。②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③1871年发表《人类的起源》(2)核心内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3)论证:赫胥黎发表《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①改变了人对…的看法.②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引起了天主教会和保守势力的反对.③成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挽救民族危亡、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85④成为帝国主义者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理论依据。三、飞升——近代科学的应用 1、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良过程:②瓦特改良蒸汽机——万能蒸汽机
(可适应不同工厂动力的需要)①1705年钮可门发明蒸汽机
(只能用于矿山排水) 纽可门机瓦特改良的蒸气机模型 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的重要人物。他改良了蒸汽机、发明了气压表、汽动锤。后人为了纪念他,将功率的单位称为瓦特。詹姆斯·瓦特(1736—1819)童年时代的瓦特和茶壶的故事

一天晚上,瓦特和一个小女孩在家里喝茶。瓦特不停地摆弄茶壶盖,一会儿打开,一会儿盖上,当他把茶壶嘴堵住时,蒸汽顶开了茶盖。在旁的外祖母对瓦特的这种无聊动作极为不满,加以训斥。瓦特并不介意,他一心想着蒸汽的力量,从此萌发制造蒸汽机的念头。瓦特与蒸汽机 “瓦特蒸汽机巨大的、不知疲倦的威力使生产方法以过去所不能想象的规模走上了机械化道路。”

——罗尔特《詹姆斯·瓦特》瓦特由于这样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从一个一贫如洗的无名小卒,一下子成为一个名利双收的大人物了。他成为爱丁堡皇家学会、伦敦皇家学会和法兰西学院的成员,还被选为法国科学院的8名外籍院士之一。伦敦公众为他在有名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树立了一座纪念碑。蒸汽机推动世界工业进入了“蒸汽时代”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模型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车,这台机车在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因此被称为“火车”。火车的发明,使陆上交通工具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用蒸汽机驱动轮船,试航成功,揭开了水上交通运输工具的新篇章。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
 
1)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
 自然力(人力、畜力、水力、风力)→蒸汽   
2)最终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
3)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推动了火车、轮船等新交通工具的出现,加强了各地的交流和联系。
 影响“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
——《全球通史》作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 庞大的机器一刻不停地转,这位工人弯着腰,以固定的方式用扳手拧紧螺母。他实际上变成了一个零件,失去了自己的思维。虽然创造的财富增加了,工人们却失去了手工业时代曾经有过的自由。机器的遗憾 用煤作燃料的蒸汽机是否能完全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呢?它有没有弊端? 陈列在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内的瓦特制成的第一台蒸汽机体积过于庞大,噪音污染和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19世纪的欧洲法国科学家安培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意大利科学家伏特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发电机的发明—电气时代到来标志
(1870年,格拉姆)三、飞升——近代科学的应用 2、电的发明和应用 发电机的发明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基础)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发电机
——标志电气时代到来电力的广泛应用
——发明大王爱迪生年轻时的爱迪生爱迪生的发明:
电灯 电报 电话 电车 电梯 留声机蓄电池 打字机
甚至与电力无关的橡皮、水泥 为了选择做灯丝用的物质,爱迪生共对1600种不同的材料进行试验,仅植物类的炭化试验就达6000多次。他的试验笔记簿多达200多本,共计40000余页,先后经过3年的时间。他每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甚至在1871年圣诞节他结婚的那一天,竟因工作忘记了新娘子,让妻子在洞房中空等了一夜。最后发明了白热电灯——竹丝电灯。直到1908年发明用钨做灯丝后才代替它。爱迪生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步履坚实,用心维艰,的确花费了巨大的体力与心力。爱迪生被视为当代最多发明物的人,拥有1093项专利在他名下。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1)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
 2)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文明进步;
 3)资本主义从此确立全球优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
4)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影响三、飞升——近代科学的应用 2、电的发明和应用 思考:蒸汽与电的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2)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开始…;世界各地…)(3)促使近代城市化兴起和发展;(4)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如果说文艺复兴把神从人的精神领域驱逐出去,那么
把神从天文学领域驱逐出去
把神从无生命的领域驱逐出去
把神从有生命的领域驱逐出去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哥白尼 伽利略牛 顿达尔文爱迪生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16——19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瓦特法拉第天文学革命物理学革命生物学革命科学理论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