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综合复习训练(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综合复习训练(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1 15:0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综合复习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三礼》记载:“君子将营官室,宗庙为先,厩库次之,居室为后”。庙宇大都建立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官,择宫之中而立庙”。上述城市建设遵循的主要理念是( )
A.尊卑等级观念 B.以孝为先观念 C.科学规划观念 D.天人合一观念
2.明朝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北京固然可以凭借国家权力进行政治统治,南京和苏州则可以利用它的文化力量凝聚人气、营造气场,更以大江南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在文化层面上俯视北京。这种格局表明( )
A.北京地位受到南京的冲击 B.南京更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C.明朝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 D.北京与南京地位难分伯仲
3.19世纪中叶英国诸多城市兴起大规模市政建设运动。如,格拉斯哥市通过立法推行城区规划和改造工程,增建公园绿地改善普通民众生活条件;伯明翰市发起“在最广大的贫困市民中分配利益、好处和福祉”的社会改革。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城市无序扩张有所放缓 B.注重加强对城市治理
C.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共识 D.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
4.元朝的巡检司,其主要职能为负责地方捕盗治安。明清时期,巡检司多由武官充任,在长江中游市镇就有大量设置,“设巡检于关津,扼要道,察奸伪,期在士民乐业,商旅无艰”。这表明,明清时期的市镇( )
A.商业活动受政府严格控制 B.仍然保留一定军事职能
C.广泛分布于长江南北地区 D.区域社会分工程度较高
5.1850年时,约瑟夫·阿谢德绘制了24幅曼彻斯特分区地图,他用不同的标识和颜色,区分出城市中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商业建筑和居住建筑的所在位置。由此可见( )
A.英国工业化进程结束 B.曼彻斯特引领城市化
C.城市功能实现分区化 D.英国城市化独具特色
6.阅读下表:“在晚清煤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部分近代城市”。这可用以说明
年份 煤矿 性质 城市
1875年 磁州煤矿 官办 河北邯郸
1876年 基隆煤矿 官办 台湾基隆
1878年 开平煤矿 官督商办 河北唐山
1898年 安源煤矿 官办 江西萍乡
1902年 福公司煤矿 英商 河南焦作
A.洋务运动实现了“求富”的愿望 B.近代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伴随
C.近代城市的兴起依赖于煤矿开采 D.近代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7.史载,清代“汉口镇,天下四大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明朝末年,汉口已成为甲于全楚的商业巨镇”。其中汉口镇位于如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8.如表体现了1978~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推动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
年份 1978 1980 1990 2000 2010
城市化率(% 17.9 19.4 26.4 36.2 49.9
①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②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 ④交通工具的不断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公园是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1879年,《申报》首次使用“公园”一词如图为1879—1910年《申报》中“公园”一词的使用频次情况。这反映了( )
A.西学东渐进入新的阶段 B.城市建设的近代化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 D.洋务运动成果丰硕
10.20世纪20年代,汕头市政当局计划修建整齐划一的马路。商民提议马路沿线许建骑楼的方案被采纳后,沿街业主借助充足的侨汇资金建成令人瞩目的骑楼街区。据此可见( )
A.近代城市发展呈现基层自治趋势 B.政府与民众合力形塑城市新风貌
C.政治革命推动近代市政体制建立 D.民族资产阶级慷慨捐资建设家乡
11.古雅典的市政公共建筑占据城市中心位置,市政广场成为交流信息的重要场所。古罗马的市政建筑追求整体和谐和规模壮观,强调中轴线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这些信息反映了( )
A.罗马继承了雅典建筑风格 B.经济发展决定市政建设规模
C.城市规划服务于政治统治 D.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产生
12.从二里头至秦汉时代都邑布局的主流是“大都无城”,即并未构筑起外城郭的城墙,此现象延续到了春秋时代。到了兼并战争更为惨烈的战国时代,中国历史进入了“无邑不城”的新的发展阶段,甚至边地郡县还出现了大规模的筑城运动。战国时期城市建造转型的主要原因是( )
A.“工商食官”制度解体 B.军事防御或扩张的国家策略
C.已形成营都建邑的定制 D.城市经济职能的大幅度增强
13.共和国时期的古罗马以庭院式住宅为主要形式。帝国时期则修建了很多独栋公寓楼,这种独栋公寓楼往往有五六层,每层被分割成数个独立套间,便于出租。帝国各地纷纷效仿修建。这种变化( )
A.适应了罗马扩张的需要 B.成为古罗马建筑最主要特征
C.导致了阶层分化的出现 D.使罗马形成统一的建筑规制
14.大常镇是太原府南川的十大集镇之一,其作为集镇的历史约从宋朝开始,迄于民国。大常地处三县边界处,是从太原去晋东南并出省的捷径,是古时骆驼队从晋南及河东驼运棉花的必经之地,过往客商多。由此可知,大常成为重要集镇的原因是( )
A.军事地位突出 B.出现专业分工 C.地理位置优越 D.常驻人口众多
15.晚唐时期,藩镇往往于冲要地点设镇,差遣心腹,主持镇务,插手地方政治,从事商业经营。此后的镇发生了如表所示的变化。据此可知,晚唐至宋代的镇( )
(宋)镇使、镇将往往兼知税、勾当酒曲等职衔 《八琼室金石补正》
北宋开国后,“诸镇省罢略尽,所以存者特曰监镇,主烟火兼征商” 《嘉泰吴兴志》
A.因军事驻防而兴起 B.孕育了最初的市场
C.经济职能得到增强 D.居民生活较为富足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美国从一个曾经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以城市为主的国家。美国入千多座城市的人口数从1862年的620万人增加到1920年的5430万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当时美国总人口数的一半。尽管城市人口增长的部分原因应归结于出生率高于死亡率,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新移民的到来。他们有的来自美国的农村,有的来自国外,有的来自其他美国小城镇。美国南方的黑人,饱受经济剥削、种族歧视和债务之苦,有些人就离开农场出去闯荡赚薪水,以求温饱。他们顺着水路或者沿着铁路,去往北方扩张中的商业或工业中心城市。在20世纪10年代末,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扩大了就业需求,大批新移民纷至沓来,北方城市的黑人社区发展尤其迅速。
——摘编自丘达柯夫《美国城市社会的演变》
材料二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20世纪初城市人口增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津春秋时属于燕,秦改上谷郡。汉时始置为县。但前后汉间,地名屡有更易。……元时为海津镇,隶大都路,又称直沽。明称天津,永乐二年,筑城置戍,三年,更名天津卫。清初因之,雍正九年,改设天津府,置天津县为府治。咸丰十年,北京续约开放为通商口岸。光绪二十六年庚子祸变,废去城垣,改修马路,并划定八国租界。厥后交涉日繁,遂又不得不移保定省会于天津,是天津卫河北省垣,又为通商大埠者,由来已久。北伐成功后,国都南迁,省府改移北平。十七年天津改为特别市。
——据《天津志略》(民国二十年铅印本)
材料二 天津,其名称来源于明成祖朱棣御赐,取意于“天子渡津之地”。这种从属皇权、从属于北京的城市定位在中国近代百年工业发展中曾长时间影响着它的发展。1860年天津被开为通商口岸后,近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市场体制,开始全面登陆天津。晚清民国时期,天津是北中国经济最开放和发达的中心城市。然而在当代,天津的风光不再且每况愈下。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高层曾对中国区域格局进行过两次重大的调整,而且每次调整都会挑选一个城市,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城市,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先锋。……2006年5月,国务院正式宣布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摘编自张立《重新配置总体经济格局》
(1)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以后天津城市职能的主要变化,并说明设立天津滨海新区的时代背景。
材料三 天津于1860年被迫开埠通商,使天津从传统的封建性城市逐步演变为不断滋生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半殖民地城市。天津不仅成为沟通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口岸和中国近代工业重要的发源地,而且也改变了它作为首都附属城市的被动地位。不能忘记的是,天津在百年间的迅速崛起也伴随着巨大的民族牺牲。……当然,比起其他一些沿海城市,传统天津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开埠以后,资本积累的过程自然也相对缓慢。天津周围的腹地经济落后,无力为城市提供大量资本,也无法吸收城市的大量工业产品。开埠以后,天津港对外贸易额巨大,洋货充斥,使本地白银要有相当部分输送出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的资本积累和工业发展。天津作为首都的门户,近代以来屡次遭到战争的侵害,使天津早期近代工业遭到全面破坏,失去了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
——摘编自来新夏《天津历史与文化》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概括近代西方侵略给天津带来的双重影响;并概括阻碍近代天津发展的因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依靠强大的政权力量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社会组织体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社会控制体系。新中国初期的城市社会组织体系的重构应该说是成功的,是从当时实际出发的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一种较为成功的选择,它有效地实现了部分的全面整合,在较短时间内构建了新政权的社会基础。在强大的基层组织体系的保障下,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将一个个动乱分裂的城市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新型城市。
——摘编自高中伟《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的重构》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改革开放给城市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机遇,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逐渐走上了健康的轨道。新兴的小城镇在经济发达的广东、江浙地区,由乡镇企业带动的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为经济特区,使深圳、珠海等原来偏僻的小渔村和小县城迅速崛起并发展为大都市。1984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关于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的建议。1994年,中国的“民工大潮”汹涌澎湃,大批农民工加入到城市的建设中。2001年正式启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了中国西部城市化发展的步伐。
——摘编自李军、狄江华《新中国城市发展历程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重构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时代背景。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城市化为广大乡村居民揭示了一个新世界——与农村庄园生活迥然有别,这个世界依靠工商业与外界沟通交换来维持生存,所以它具有相当开放性,同时它又是自由的,城市居民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无需向领主服劳役。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享有一定特权,一些城市获得了司法豁免权,其市民“只能在当地城市法庭被提起诉讼”;有的城市获得了“选举市长”的权利。中世纪的城市化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经济行为,而且还是一种“追求自由和特权”的政治诉求,因为离开庄园意味着摆脱奴役,向城市迁移就是选择自由。
——摘编自侯建新《欧洲文明探索》
材料二
铁路机车的发明使得住宅到工作地点的最大可能距离得到了提升:首先,蒸汽牵引的动力机车沿着一条专门建立的铁轨行进。然后机车在铺设于城市街道的轨道上行进。原始的马拉机车最终被电力驱动的机车取代,并且这些有轨电车也被由汽油驱动、脱离轨道的公共汽车取代。……由于近一个半世纪,交通运载工具在尺寸、速度以及价格方面的巨大改善,使得工业城市的选址可以位于世界的任何地方,并且使得利用世界其他地区的原料、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
——摘编自阿诺德·汤因比《变动的城市》
材料三
工业社会给现代都市带来的危机,呼吁要复兴社区、强化社区功能,以解决工业化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社会中的新问题,西方的社区建设在这种背景下得以推广。如美国在一些城市成立了社会发展部,并成立社区组织委员会,大力推行城市社区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治疗和预防犯罪等。依托基层社会的崛起,通过政府的分权和授权,在基层社区中构造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现代治理格局,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也是所有国家城市发展的共同目标。
——摘编自邱梦华《城市社区治理(第二版)》
(1)根据材料一,从中世纪城市“迥然有别”于庄园的角度,说明“向城市迁移就是选择自由”。
(2)根据材料二,简述交通运载工具的革新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工业社会给现代都市带来的危机”表现两例,概述城市社区在现代治理中发挥的作用。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宗庙作为王权及等级制度的重要象征,在都城建设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建城先建庙成为定制,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及布局大都以“礼制”为基础,体现了等级秩序,A项正确;以孝为先首先表现为家族方面,统治者讲求孝也是为了维护其等级利益,排除B项;等级理念并非就是科学的理念,排除C项;尊卑等级并非是天人合一的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北京的优势在政治,这体现出的是政治价值取向,南京、苏州的优势在文化,这体现出的价值取向是文化,由此可见,明朝南北方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观念,C项正确;材料并非强调两都的对抗性,而是多元性,排除A项;“南京更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只是说明了南京的情况,不能全面涵盖材料的意思,排除B项;材料侧重从不同角度分析北京与南京的地位,“难分伯仲”的表述与题意不符,二者是各具特色,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世纪中叶的英国。根据材料“19世纪中叶英国诸多城市兴起大规模市政建设运动”及所学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英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文明下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日益提升,英国政府加强对城市的治理,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城市无序扩张有所放缓”的相关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英国城市兴起大规模的市政建设运动,“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共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社会贫富差距加大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的市镇仍然设置有巡检司,巡检司多由武官充任,可见市镇仍然保留了一定的军事职能,B项正确;商业活动受政府严格控制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材料称设置巡检司的市镇多位于长江中游,排除C项;区域社会分工程度较高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9世纪英国。城市内部分为工业区、商业区和居住区等,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的组合关系就是城市的空间结构。约瑟夫·阿谢德用不同的标识和颜色区分出城市中的不同功能区,体现城市功能实现分区化,C项正确;19世纪的英国,工业化在工业革命推动下快速发展,而非进程结束,排除A项;材料未与其他国家其他城市对比,不能得出曼彻斯特引领城市化,排除B项;城市功能实现分区化是各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共同特点和趋势,而非只是英国的特色,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从19世纪70年代以来到1902年,在一些煤矿基础上形成了一批近代城市,这体现了工业化的过程中,城市化取得较大的进步,B项正确;“实现了”说法错误,排除A项;“依赖于”说法错误,近代还有不少商业性城市,排除C项;材料主旨“近代工业化与城市化”,而不涉及城市基础设施,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汉口镇位于长江中游,水运交通便利,位于如图中的②,B项正确;①为朱仙镇,位于河南,排除A项;③为景德镇,位于江西,排除C项;④为佛山,位于广东,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①正确;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人口增加,②正确;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工具不断进步,如地铁、轻轨等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④正确,①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1949年-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的时期,③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9年后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公园”一词作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产物,在《申报》中使用频次增加,反映出晚清中国城市建设的近代化,B项正确;西学东渐进入新阶段是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看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与工业发展有关,排除C项;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成果丰硕不能涵盖材料所有时间,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据材料“汕头市政当局计划修建整齐划一的马路。商民提议马路沿线许建骑楼的方案被采纳后,沿街业主借助充足的侨汇资金建成令人瞩目的骑楼街区”可知,政府采纳商民提议马路沿线许建骑楼的方案,沿街业主建成令人瞩目的骑楼街区,体现了政府与民众合力形塑城市新风貌,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治上的基层自治,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政治革命和近代市政体制,排除C项;材料“沿街业主借助充足的侨汇资金”可知,是借助海外华侨的资金,并非中国国内的民族资产阶级慷慨捐资建设家乡,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根据材料可知,雅典的城市规划突出公共空间和公共参与,其服务于民主政治,强调民主参与:罗马城市规划突出整体秩序和中轴线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体现君权的威严,其服务于帝国统治,强调中央集权,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古雅典与古罗马在建筑风格上有很大的不同,并且从材料可以看出古罗马与古雅典在建筑选址上也有不同,排除A项;古代雅典和罗马都是奴隶制工商业经济,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城市规划与政治统治的关系,未涉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到了兼并战争更为惨烈的战国时代,中国历史进入了’无邑不城’的新的发展阶段,甚至边地郡县还出现了大规模的筑城运动”可知,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繁,为了兼并他国或为了不被他国兼并,很多地方出现大规模筑城运动,因此战国时期城市建造转型的主要原因是军事防御或扩张的国家策略,B项正确;“工商食官”制度是经济制度,和筑城无关,排除A项;已形成营都建邑的定制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此时期筑城更多的是和军事政治相关,城市经济职能的大幅度增强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根据材料,罗马帝国时期修建了很多多层公寓楼,便于出租,结合所学,这些公寓楼有利于缓解人口剧增造成的住房紧缺,适应了罗马扩张的需要,A项正确;罗马帝国时代的公寓楼对后世影响深远,但题目要求指出从庭院式住宅到公寓楼这种变化的影响,而非单独说公寓楼的影响,排除B项;公寓楼专供百姓或外来人员租住,可见公寓楼的出现是阶级分化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C项;虽然帝国各地纷纷效仿修建公寓楼,但仅凭此不能得出罗马形成了统一的建筑规制,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大常地处三县边界处,是从太原去晋东南并出省的捷径,是古时骆驼队从晋南及河东驼运棉花的必经之地,过往客商多”和所学知识可知,大常镇地理位置优越,过往商客多,成为当时重要集镇,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信息没有涉及大常镇的军事地位,排除A项;材料仅提及是贩运棉花的必经之路,没有涉及专业分工,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常驻人口的多与少,而是主要强调了大常镇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据材料,晚唐的镇管理地方军事、行政事务,同时从事商业经营。宋朝时期,镇的行政和军事职能受到削弱,镇使、镇将往往兼任管理税务、管理酿酒业等经济方面的职务,北宋仅保留少数镇,负责征收商税,体现镇经济职能得到增强,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晚唐至宋代镇的职能变化,未提及镇的起源是出于军事驻防需要,排除A项;在唐宋以前市场就已经出现,排除B项;材料反映镇的职能变化,未提及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不能得出居民生活较为富足,排除D项。故选C项。
16.(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城市化加快;医疗事业进步(出生率高于死亡率)新移民的到来;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一战扩大就业需求;交通条件的改善。(任答4点)
(2)特点:人口总量逐渐增加;增速总体呈减缓趋势;改革开放前人口增长波动较大,改革开放后保持平稳增长;
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明显。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20世纪初美国。关于美国20世纪初城市人口增加的原因,据材料“尽管城市人口增长的部分原因应归结于出生率高于死亡率,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新移民的到来。”可知,医疗事业进步(出生率高于死亡率)新移民的到来;据材料“在20世纪10年代末,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扩大了就业需求,大批新移民纷至沓来”可知,一战扩大就业需求;据所学可知,20世纪初正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同时交通条件得到一定改善,因此城市人口增加迅速;此外,19世纪中后期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促进了黑人涌向城市。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据材料可知,我国自1949年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处于正值,说明人口总量逐渐增加;自1961年以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呈现减缓趋势;据材料可知,1949年至1979年人口增长变化起伏大,1979年以后人口增长起伏不大,说明改革开放前人口增长波动较大,改革开放后保持平稳增长;据所学可知,我国与1982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此后人口增长缓慢,说明我国建国后人口增长受国家政策影响。
17.(1)趋势:以军事职能为主转向以经济职能为主。(或由卫军屯田、戍守据点和漕运中转站转变为封建城市、北方商业中心)背景: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经济全球化加速。(合理表述酌情给分)
(2)影响:在近代西方侵华的过程中,天津多次被占领,并被迫开放为商埠,建立了九国租界,半殖民地化加深,灾难深重;原有的经济结构受到冲击,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天津军民不断抗争,涌现出像聂士成等英雄人物;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也推动了天津近代化进程,天津成为中国近代对外贸易中心和工业基地。因素:西方的侵略与掠夺、周边经济的滞后与近代中国政治的腐败等因素也困扰天津的发展。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的中国。近代以后天津城市职能的变化根据“天津春秋时属于燕,秦改上谷郡。汉时始置为县。但前后汉间,地名屡有更易。……元时为海津镇,隶大都路,又称直沽。明称天津,永乐二年,筑城置戍,三年,更名天津卫”、“1860年天津被开为通商口岸后,近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市场体制,开始全面登陆天津。晚清民国时期,天津是北中国经济最开放和发达的中心城市”可知,是从以军事职能为主转向以经济职能为主。设立天津滨海新区的时代背景根据“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高层曾对中国区域格局进行过两次重大的调整,而且每次调整都会挑选一个城市,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城市,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先锋”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经济全球化加速。
(2)本题是影响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近代西方侵略给天津带来的双重影响根据“天津于1860年被迫开埠通商,使天津从传统的封建性城市逐步演变为不断滋生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半殖民地城市。天津不仅成为沟通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口岸和中国近代工业重要的发源地,而且也改变了它作为首都附属城市的被动地位”等信息可知,近代西方侵华过程中,天津被多次占领,被迫开放为商埠,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灾难深重,而且冲击了原有的经济结构。但是也要看到,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也推动了天津近代化进程,天津成为中国近代对外贸易中心和工业基地。阻碍近代天津发展的因素根据“开埠以后,资本积累的过程自然也相对缓慢。天津周围的腹地经济落后,无力为城市提供大量资本,也无法吸收城市的大量工业产品”得出是周边经济的滞后;根据“开埠以后,天津港对外贸易额巨大,洋货充斥”得出是西方的侵略与掠夺;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近代中国政治的腐败等因素也困扰天津的发展。
18.(1)意义:奠定了新中国政权的社会基础,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维护了社会秩序,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强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拥护;提高了群众的建设热情;为以后城市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2)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发展由东部向西部推进;全国总体稳定快速发展。
时代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21世纪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 它有效地实现了部分的全面整合,在较短时间内构建了新政权的社会基础。在强大的基层组织体系的保障下,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将一个个动乱分裂的城市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新型城市”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可从奠定社会基础、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加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拥护与认同、提高群众建设热情和为城市管理提供经验借鉴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具体来说,主要是奠定了新中国政权的社会基础,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维护了社会秩序,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强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拥护;提高了群众的建设热情;为以后城市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根据“新兴的小城镇在经济发达的广东、江浙地区,由乡镇企业带动的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1980年5 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为经济特区,使深圳、珠海等原来偏僻的小渔村和小县城迅速崛起并发展为大都市”可知,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发展水平较高;根据“ 2001 年正式启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了中国西部城市化发展的步伐”可知城市发展由东部向西部推进;由材料内容可知我国东部和西部的城市不断发展,说明全国总体稳定快速发展。时代背景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进行总结,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21世纪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9.(1)说明:中世纪的城市具有相当的开放性(或主要依靠工商业发展)、提供较高的自由度、享有一定的政治特权。
(2)意义:提升了城市选址的可能性(带动城市格局的变化);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长与面积的扩大;使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为便捷。
(3)表现: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贫富矛盾、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
作用:社区实行居民自我管理,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有利于解决城市社会问题;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使得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时期(西欧)。根据材料一“与农村庄园生活迥然有别,这个世界依靠工商业与外界沟通交换来维持生存,所以它具有相当开放性”可知,中世纪的城市具有相当的开放性(或主要依靠工商业发展);根据材料一“同时它又是自由的,城市居民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无需向领主服劳役。”可知,中世纪时期城市提供较高的自由度;根据材料一“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享有一定特权,一些城市获得了司法豁免权”可知,中世纪时期城市享有一定的政治特权。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根据材料二“使得工业城市的选址可以位于世界的任何地方”可知,提升了城市选址的可能性(带动城市格局的变化);根据材料二“并且使得利用世界其他地区的原料、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可知,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的完善,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长与面积的扩大;根据材料二“由于近一个半世纪,交通运载工具在尺寸、速度以及价格方面的巨大改善”可知,新的交通工具的普及使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为便捷。
(3)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化石能源的使用)、交通拥堵(车辆增多)、贫富矛盾(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贫富差距拉大)、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第二小问作用,根据材料三“美国在一些城市成立了社会发展部,并成立社区组织委员会,大力推行城市社区建设”可知,社区实行居民自我管理,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有利于解决城市社会问题;根据材料三“依托基层社会的崛起,通过政府的分权和授权,在基层社区中构造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现代治理格局”可知,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使得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