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5课《活板》同步练习
(建议完成时间:45分钟)
一、基础积累(14分)
1.文常填空:《活板》选自《____________》,该书是一部笔记作品,其中记载了丰富的知识,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________成就,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沈括,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________(朝代)________家、政治家。(4分)
2.选出下列各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2分)
A.有/奇字/素无备者
B.若/印数/十百千本
C.用讫/再火令/药熔
D.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3.下列“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B.以一平板按其面
C.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D.不以木为之者
4.下面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又为活板/每字为一印
B.自冯瀛王始印五经/一板已自布字
C.始印五经/每一字皆有数印
D.薄如钱唇/则字平如砥
5.下列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一部笔记作品,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
B.布衣,平民。古代平民不能穿锦绣,故称“布衣”。
C.毕昇,北宋工匠、发明家。首创雕版印刷术。
D.五经,儒家的五部经典,即《诗》《书》《礼》《易》《春秋》。
6.下列对课文《活板》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这一句交代了活板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发明人及身份。“布衣”点出了发明人的身份,突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B.文中指明不用木头刻字的原因是“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
C.在说明活板前,作者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板印刷是对雕版印刷的继承,也为下文重点介绍活字印刷术做了铺垫。
D.“每字为一印”说明板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字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说明字印数目是活的。
二、文言文阅读(56分)
(一)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5分)
【甲】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乙】伦有才学尽心敦慎①数犯严颜匡弼②得失。……后加位尚方令。永元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③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④,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敦慎:敦厚谨慎。②匡弼:匡正辅佐。③书契:书籍文契。④造意:首创某种办法。
【解释字词】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火烧令坚 火:_____________
(2)持就火炀之 炀:_____________
(3)用讫再火令药镕 讫:_____________
(4)帝善其能 善:_____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用“/”为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请断三处。(3分)
伦 有 才 学 尽 心 敦 慎 数 犯 严 颜 匡 弼 得 失
10.【甲】文中的毕昇与【乙】文中的蔡伦有什么共同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15分)
【甲】活板
沈括
①板用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就。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错,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乙】梵天寺木塔
沈括
钱氏①据两浙②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③登之,患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⑤之妻。贻⑥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⑦,六幕相连如胠箧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注释】①钱氏;指五代吴越国(907—978)的吴越王及其子孙。吴越国为钱铝所建。②两浙:宋时路名,浙东、浙西的合称。③钱帅;即钱俶(929—988),钱镂的孙子。④患:担忧,忧虑。⑤喻皓:也作预皓,五代末、北宋初著名建筑工匠。⑥贻:赠送财物。⑦弥束:全部紧束。⑧胠箧(qū qiè):打开的箱子,胠,从旁边打开,撬开。
11.运用所提示的方法,解释下表中加点的文言词语。(3分)
方法 词语 示例 加点词的意义
字源法 持就火炀之 (1)___________
迁移法 但逐层布板讫 用讫再火令药镕 (2)___________
查字法 盖钉板上下弥束 ①器物的盖子,②遮蔽,遮盖。③副词,大概。④连词,连接上句或下一段,表示推论原因。 (3)___________
12.下面对【甲】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是一篇精要的说明文;仅用三百余字就详细地介绍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用语简洁、准确、平实。
B.第①段交代活字印刷术的前身,“盛”“始”“皆”等修饰语准确说明了印刷术的发展、沿革,朗读时应重读。
C.“雕版”解决了“活板”效率低,不易修改的难题,体现了雕版印刷的优势,凸显了“雕版”在印刷史上的重要意义。
D.文章结尾交代了毕昇死后“活板”的下落,照应了“又为活板”一句,使得文章内容更明确,结构更完整。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甲】文中活字印刷术的“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写出其中三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甲】【乙】两文分别讲述了活字印刷和造塔技艺,两文都共同表达了怎样的主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4分)
【甲】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异,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沈括《活板》)
1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持就火炀之 炀:______________ (2)则字平如砥 砥:______________
(3)用讫再火令药镕 讫:______________ (4)殊不沾污 殊:______________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更互用之,瞬息可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张衡性精微,有巧艺。作地动仪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其盖穹隆①,饰以篆文;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承之。其牙发机,皆隐在樽中,周密无际,如一体焉。地动机发,龙即吐九,蟾蜍张口受丸,声乃振扬。司者觉知,即省龙机,其余七首不发,则知地震所从起来也。合契若神,观之莫不服其奇丽。自古所来,未尝有也。
(李昉《太平御览》,有改动)
【注释】①像天空一样中央高高拱起。
18.用“/”给【乙】文画波浪线句子断句(限3处)(3分)
作 地 动 仪 以 精 铜 铸 其 器 圆 径 八 尺 形 似 倾 樽
19.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2分)
从活版印刷和地动仪的发明来看,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新精神令人赞叹。活板印刷用胶泥做字印,是考虑到它具有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等特点。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20-23题。(12分)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袁 公 问 曰 贤 家 君 在 太 丘 远 近 称 之 何 所 履 行?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远近称之( ) (2)久而益敬( )
(3)家君法孤( ) (4)尝为邺令( )
2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5课《活板》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基础积累
1.【答案】梦溪笔谈 科技 北宋 科学
2.【答案】A(B项应为若印/数十百千本;C项应为用讫/再火/令药熔;D项为其印/为余群从/所得。故选A)
3.【答案】C;【解析】C.连词,表目的,可译为“用来”;其他三项作“介词,用,拿”。
4.【答案】D;【解析】A.不同,发明/刻。 B.不同,从/另外。C.不同,印刷/字模。D.相同,像。
5.【答案】C;【解析】C项,毕昇首创活字印刷术。
6.【答案】D;【解析】ACB.正确;D.有误,“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板”是活的,题干恰好说反了。故选:D。
二、文言文阅读(56分)
7.(1)用火 (2)烘烤 (3)完毕 (4)称赞、夸赞
8.(1)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一类的东西覆盖好。
(2)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
9.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
10.示例:聪明智慧,富有创造精神。
【乙】参考译文:蔡伦有才能学问,尽心尽力,诚实谨慎,多次触犯皇帝,陈述得失的道理。每当到了休沐的时间,都闭门不接待客人,在田野中裸体。后来升任尚方令(太监官职名)。永元(汉和帝年号)九年,监督制作秘剑(皇宫专用的剑器)以及各种器械,全都精密牢固,成为后代制作器械的方法。自古书籍大多都编成竹简,那些用绸缎布匹写字的叫做纸。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都对人来说很不方便。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
11.烘烤 完毕 连词,连接上句或下一段,表示推论原因。
12.C
13.(1)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2)于是在上面盖了瓦,但是木塔还是像当初一样晃动。
14.①胶泥刻字,字印取用、数目灵活。②铁范布字,排版灵活。③统筹用板,印刷灵活。④随时增补奇字,做法灵活。⑤拆版灵活,重复使用。
15.通过介绍古人的活字印刷技艺和造塔技艺,反映了北宋时期先进的科学成就,赞美了古人高度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乙】参考译文:钱氏王朝统治浙东、浙西的时候,在杭州梵天寺建造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俶登上木塔,忧虑它会晃动。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会晃动。”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当然不会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16.烘烤 磨刀石 完毕 根本
17.(1)先设置一块铁板,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类东西在上面覆盖。
(2)两块交替使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印完。
18.作地动仪/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
19.不易变形 便于取用 (意思相符即可)
20.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21.(1)称赞 (2)更加 (3)效仿 (4)曾经
22.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义来体恤(或:安抚)他。(或:用恩德来安抚强者,用仁义来安抚弱者。)
23.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有效法家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