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苍穹 一飞冲天 领悟航天精神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太空一日》是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的第二课,选自《天地九重》的第六章,是一篇精彩的自传,真实再现了航天员杨利伟首次太空飞行的一些经历。学习本文,应在浏览的基础上,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航天过程中的意外重重,从而体悟杨利伟身上的航天精神,理解载人航天工程不仅带有丰富的科学内容,也带有重要的人文意义。
学情分析:
通过对本册书第一单元、第三单元以及《伟大的悲剧》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从抓住主要事件、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来分析人物精神品质,在《伟大的悲剧》的学习中,学生已初步了解到传记文学的特点,但还不能灵活分析。且缺少对小标题的进一步理解与运用。
教学目标:
1. 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 精读关键语句,理解航天探险过程中的意外重重,探寻杨利伟的良好心理素质。
3. 在课内外联读中,进一步体悟杨利伟的航天精神。
教学重点
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精读关键语句,理解航天探险过程中的意外重重,探寻杨利伟的良好心理素质。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ppt展示桂海潮、景海鹏和杨利伟的照片
询问:大家知道这三位分别是谁吗?大家知道他们的关系吗?
今天就让我们重走神五飞天路,看一看中国飞天圆梦第一人杨利伟的航天故事和航天精神。
二、品读课文,体悟精神
任务一:看标题,入太空
·活动一:速读课文,以小标题为中心,扩写或替换补全故事信息。
(学生任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标题,补全)
ppt:
,(条件),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但最终 。
,我看到了 (内容),这景象可真是 ,
,我也听到(替换法)的敲击声,这声音真是 。
归途中,我经历了 ,这真是惊心动魄。
小结:升空——飞行——返回 小标题概括内容 层次分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迅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概括故事内容。
任务二:入太空,识英雄
·活动一:识困境,见心理
这是一趟困难重重的旅行,面对困境时杨利伟留下了许多令人敬佩的瞬间,展现了令人敬佩的心理素质。
PPT展示:离地后,环境拍摄机位和人物拍摄机位共同构成的哪一幅画面最让你震撼,请你谈谈理由。
(分组活动)
摄像角度: 1.环境拍摄机位
2.人物拍摄机位
涉及段落 环境拍摄机位 人物拍摄机位 心理素质
预设:(可以以示例的形式出现)
涉及段落 环境拍摄机位 人物拍摄机位 心理素质
小标题1 1-6段共振前 尾部轰鸣,燃料燃烧,喷出火焰 “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 “我”内心紧张 我看到了杨利伟面对环境变化时的超强的心理调节能力
飞船缓慢升起,非常平稳 “我”肌肉渐渐放松 “我”心里稍觉释然
火箭逐渐加速 “我”没有不适 “我”没啥问题,释然,放松
总结:在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和环境的侧面烘托中,表现出杨利伟面对困难时的沉着冷静。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跳读相关语句,学习人物描写方法,体悟杨利伟的沉着冷静,临危不乱的航天精神。
·活动二:看言行,识态度
落地后,杨利伟的跟拍摄像也记录了许多他的交谈瞬间,哪一个瞬间最让你动容,根据以下格式说说你的理由。
格式:我对 的画面感到动容,你看 (抓住关键词分析),可见杨利伟是多么的 。
预设:
示例
——我对询求证据的画面感到动容,你看面对在太空能否看到地球上单体建筑的这一问题,他询问过国际上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证据说看到了什么,“很多”询问人数之多,“确凿”要求准确度之高,可见杨利伟科学探索时是多么的严谨。
——1.原文:“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升空后,航天员都产生了这种错觉,但他们已有心理准备,因为我跟他们仔细讲过。而且,飞船舱体也经过改进,内壁上下刷着不同的颜色,天花板是白色的,地板是褐色的,这样便于帮助航天员迅速调整感觉。
修改:“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升空后,航天员都产生了这种错觉,他们已有心理准备。我跟他们仔细讲过。飞船舱体经过改进,内壁上下刷着不同的颜色,天花板是白色的,地板是褐色的,这样帮助航天员迅速调整感觉。
2. 原文: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个难受的过程。经过研究,我们的工作人员了解到,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随后他们改进了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得到了很大改善,在后来的航天飞行中再也没出现过这种情况。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
修改: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个难受的过程。经过研究,我们的工作人员了解到,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他们改进了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在后来的航天飞行中也没出现过这种情况。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
(关联词的使用,让故事前后关系更清晰更严谨,语句更通顺,更能出杨利伟对航天事业的贡献)
ppt总结:用词之精准,关联词之恰当,也体现着他面对科研工作的科学严谨态度和对航天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品读文章关键句或词,体悟杨利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对航天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任务三:回地面,悟精神
ppt展示:
课文语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
在经历了21小时23分钟太空旅行后,杨利伟返回地面,舱门打开,外边的人们看到英雄归来,不同的身份会抛出哪些采访问题?杨利伟会怎样回答?同桌合作,分别扮演杨利伟和采访者,模拟采访环节。
预设:无论是杨利伟还是采访者,无论是何身份,大家都在从不同角度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都在真切为杨利伟的成功返回和航天事业的进步而发自内心的高兴。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讨论模拟与想象,深入挖掘科学探究背后的人文意义。
三、总结
“现在我们的载人飞行大部分是体验性的,而这种体验本身就带有丰富的科学内容,也带有重要的人文意义。”
——杨利伟
(ppt展示2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照片)
正如杨利伟英雄所说,航天事业的发展不仅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更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老将不死,航天精神的薪火相传。
四、作业布置
必做题:阅读《天地九重》第六章完整版,为其写一段颁奖词。
选做题:教材是一个整体。如果你现在是一名通讯员,请将课堂上你选择的画面,改写成一则新闻。(新闻的要求可预习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五、板书设计
23太空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