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灯笼》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4《灯笼》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1 18:0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下4《灯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灯笼》是部编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篇文章,是一篇语言典雅、内容丰厚的文化散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学情分析】
本次上课的对象是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本学期学过了《黄河颂》《老山界》《土地的誓言》《木兰诗》等爱国诗文,对爱国这一主题不算陌生。但像《灯笼》这样写法自由,意绪纷繁,直至文末,才能窥见爱国之意的文化散文,学生还是比较陌生的,而且本文还是一篇自读课文。
【教学设想】
基于本文的特点及学情,“深文浅教”势在必行。如何浅教?
我的“浅”打算浅在侧重点的选择上,这篇文章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其中有文化上的,有情感上的。我打算侧重情感。
我的“浅”还打算浅在环节上:创设情境,顺势设计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后阅读提示,去积累使文章显得典雅的载体——词语,去把握文意,去理顺思路,去体悟感情,去学习一种段式写法,带着喜悦和收获走出课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再次感受到自读课文的学法,感受到自读课文课后阅读提示的重要性。
但无论怎么浅教,作者围绕灯笼所写的事、借灯笼抒的情都是应该让学生清楚的。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都应该在课堂上兼顾。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中精当的好词,感知文意。
2. 梳理灯笼其事,理解作者的家国情怀。
3. 学写一种段式,体会多种表达方式因需而用、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4.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1. 积累文中精当的好词,感知文意。
2. 梳理灯笼其事,理解作者的家国情怀。
【教学难点】
1. 理解作者的家国情怀。
2. 学写一种段式,体会多种表达方式因需而用、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3.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圈点批注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 这句话中灯笼的作用勾连出学生对灯笼的认知 ,引出新课。
二、创设情境,任务驱动
情境一:
最喜欢上语文课的李华同学在初读这篇文章时,发现本文语言优美,使用了自己平时很少用到的文雅词语。她想将好词收集起来,扩充自己的积累锦囊。
活动一:
我们一起来和李华做这件有意义的事吧。请大家迅速浏览课文,找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或短语,读一读。
【设计意图】:本文语言以书面语为主,十分文雅,有韵味,有意境。作者积累丰厚,引用古语,信手拈来,使得文章文质兼美。但对学生来说,因积累不够,读文时,字词就无形中成了障碍,不容易读懂文章内容。所以对这篇文章,我还是打算把课堂时间给学生一些,让他们找一找、读一读这些字词,在大概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看文章,同时也初步感受本文典雅的语言风格。但不深入赏析。
情境二:
李华读了课后阅读提示,发现其中有句话已经帮自己概括了文意,她开心地把那句话圈划了起来。
圈划之后,李华还是觉得文中写到的灯笼多,情感杂,不是很明白,心里很着急。
活动二:
猜猜李华圈划的会是哪句话,说说看。
文中分别写到了哪些情况下的灯笼,流露出哪些感情呢?我们一起来帮她捋顺。
【设计意图】:本文是自读课文,是较有深度的文化散文。作者顺着自己的思绪来写,有点“意识流”的味道,学生对其内容不太好把握。但可喜的是,课后的阅读提示质量很高,十分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于是,让学生阅读课文和课后阅读提示后,筛选信息并仿照阅读提示给出的示例进行仿说、补充,“文章在写什么,是怎么写的”这个难度相对就降低了不少。本文虚实结合,由个人情感的表露上升到家国情怀的表达,形散而神不散。借此活动,可让学生读出这一特点。
作者于结尾处,情绪陡然一扬。欲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必须充分重视结尾部分的语句。结合背景链接资料和被我简化、改编的结尾两段,难点便迎刃而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浮现了出来。
情境三:
李华同学弄懂这篇文章后,更加喜欢本文了。她想仿写全篇,但又觉得难度有些大,于是她准备仿写第二段。
活动三: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谈谈你的发现,说说她该如何仿写。
预设:叙议结合 善于想象 善用修辞 善用修饰语 句与句之间衔接、过渡自然
【设计意图】:本文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不少段落都是叙议结合,而且是先叙后议。散文的这种写法,值得学生学习和积累。因此,挑选其中一段(第2段)让学生品味并仿写,以阅读促进写作。
三、小结
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
语文美,循着文字欣赏吧。
征途远,带上民俗前行吧。
恰少年,怀揣家国之梦成长吧!
四、作业布置:
1.将课上找出的好词整理到积累本上,尝试着换一种标准给它们分类。
2.阅读类文《马》(吴伯箫),再次体会叙述、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因需而用的妙处,体会以小见大、借物抒怀的写法。
五、教学反思
1.《灯笼》一课设计的本意是让学生充分重视自读课文的课后阅读提示,学会借助课后阅读提示的精炼语言来走进课文,读懂文章的内容,读懂作者感情,读懂文章写法。但在实际操作中,过于倚重课后阅读提示,学生的阅读体验反倒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2.情境创设的目的,本意在于尝试着给学生立一个榜样,虚拟一位同学和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前、中、后的好的做法、收获和困惑,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突兀和刻意。尝试和设想,只有经过实践,才能看出是否可行,是否有效。下次上这篇课文不会再使用这个情境。
3.第一个活动“积累好词”,设计的原因是本文语言蕴藉、好词频现。积累对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收获,但由于考虑不够细致,致使实际上课时,学生找好词找得并不理想。本活动在下次上课时可以保留,但需要做细,要提前对好词进行界定(例如:写“灯笼”的、写“心情”的等等)。一名优秀的教师在设计时,纵使有预设答案,但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会文章尚不理解的情况下、在语感不够强的情况下,会如何找。学生回答不到位,根本原因是教师设计引导不到位,这一点切记。
4.本单元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我抓的一个点是“家国情怀”。《灯笼》一课也确实体现了家国情怀,但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他身处异乡对故乡亲情、乡俗的怀念,对青春往事的追忆,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对文化雅致的渴慕等,不应该在课堂中忽视。正是这些美好,再加上家国情怀的激愤,才使得课文读后十分厚重。忽视这些,直接引导学生关注家国情怀,既让学生难以理解,同时也消弱了文章本身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思。文本解读时,可以有取有舍,有主有次,但不可片面、单薄。
综上,《灯笼》这节课设计得不够成功,自己将在不足中警醒、反省、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