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 课件(4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 课件(41)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5-12-09 11:01:39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培养审美的眼睛
美术鉴赏
邯郸市第十中学 栗敬涛
学习目标:
1、了解美术分类
2、了解美术鉴赏的概念、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3、理解美术鉴赏的意义
绘画
雕塑
建筑
设计
书法
摄影
具象艺术
意象艺术
抽象艺术
分组讨论两幅作品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捣练图》唐 张萱 中国画
《拾穗》法 米勒 油画
主题内容 年代 材料 历史背景 作者创作意图
《捣练图》
《捣练图》作者张萱,盛唐宫廷画师,画中分成三组,捣练、理线、熨烫,有一个年少的女孩淘气的从布底下窜来窜去,当时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没有血腥的战争和激烈的社会矛盾,画面平和优雅。
《拾穗》
《拾穗》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所画,画中3个农妇正在捡拾麦穗,当时法国正处贫富差距加大,阶级矛盾尖锐的时期,米勒本身出生在农村家庭,这也决定了他以后的审美取向,歌颂劳动者质朴、勤劳的美德,永远散发着泥土的气息。
美术鉴赏:
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
画家以深沉的感情,用巨幅画的形式,借超写实主义手法,刻画出一个勤劳、朴实、善良、贫穷的老农的形象。多少人曾在他面前黯然神伤。古铜色的脸,艰辛岁月耕耘出的一条条车辙似的皱纹;犁耙似的手,曾创造了多少大米、白面?缺了牙的嘴,又扒进多少粗粮糠菜?他身后是经过辛勤劳动换来的一片金色的丰收景象,他的手中端着的却是一个破旧的茶碗。因为这位老农的形象已经远远超出了生活原型,他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农民。正是他们辛勤的劳动,才养育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他是我们精神上的父亲!
● 认识功能
我们通过美术作品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的生活,历史,风俗,行为,器物,观念等,甚至认识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整个世界,这种认识既可以通过美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本身来实现
● 教育功能
美术作品的题材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主题对观众形成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感染和影响,以培养人们在对待自然,社会,人生,他人以及自我判断上的急急急的观念与热情,集体而言就是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生命,锐意进取。
●审美功能
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判断力,敏感力和感受力。人的这种能力与人的知识和道德相联系的直觉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人的审美能力才能逐步提高,才能达到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在世界上“诗意的栖居”。
课堂小结
美术作品的分类
美术鉴赏的概念和方法过程
美术鉴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