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1 18:4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导入新课
(2024届全市高三质量检测)贵州普定穿洞遗址存在于距今5.5万年至距今8000年,2024年最新考古发掘收获了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加工精细的骨角器,进一步证实该遗址是目前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出土磨制骨器数量最多、类型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为研究中国乃至东亚史前磨制骨器的源流、技术特征和时空分布提供了重要信息。据此可知,穿洞遗址( )
A.跨越了新、旧石器时代 B.出现了权贵阶层
C.迈入了阶级社会的门槛 D.出现了贫富分化
A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ZHEN NING MINORITY HIGH SCHOOL OF GUI ZHOU
01
素养指导
构建知识脉络
核心:中华文化的内涵——对当代意义
何为传统文化:
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华文化。是在长期历史积淀中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易除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何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代表中华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主要思想观念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任务一:阅读子目一根据提示词梳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结合子目三探究中华文化的特点
起源
奠基
确立主流
主流发展
主流异变
主流更迭
石器时代:多元一体;西周:礼乐文明
春秋战国:华夏认同、百家争鸣、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汉:尊崇儒术,确立正统(政治)、主流(文化)
魏晋-隋唐:儒佛道交汇融通(三教合流),传统儒学受到挑战
宋: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
明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抨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
近代:向西方学习(西学东渐)成为中华文化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民主科学
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视角一: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下的知识逻辑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任务一:阅读子目一根据提示词梳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结合子目三探究中华文化的特点
起源
奠基
确立主流
主流发展
主流异变
主流更迭
石器时代:多元一体;西周:礼乐文明
多样性、本土性、包容性、凝聚性
视角一: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下的知识逻辑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任务一:阅读子目一根据提示词梳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结合子目三探究中华文化的特点
起源
奠基
确立主流
主流发展
主流异变
主流更迭
石器时代:多元一体;西周:礼乐文明
春秋战国:华夏认同、百家争鸣、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
楚(武王)曰:我蛮夷也。
——《史记·楚世家》
帝高阳(黄帝之孙)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屈原(楚国王族同姓)《离骚》
华夏认同: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各族同源共祖观念得到发展。
视角一: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下的知识逻辑
多样性、本土性、包容性、凝聚性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任务一:阅读子目一根据提示词梳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结合子目三探究中华文化的特点
起源
奠基
确立主流
主流发展
主流异变
主流更迭
石器时代:多元一体;西周:礼乐文明
春秋战国:华夏认同、百家争鸣、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
汉:尊崇儒术,确立正统(政治)、主流(文化)
新儒学内核:仁、礼
新儒学特点:外儒内法、兼采众家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汉宣帝
连续性、包容性、凝聚性
视角一: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下的知识逻辑
多样性、本土性、包容性、凝聚性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任务一:阅读子目一根据提示词梳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结合子目三探究中华文化的特点
起源
奠基
确立主流
主流发展
主流异变
主流更迭
石器时代:多元一体;西周:礼乐文明
春秋战国:华夏认同、百家争鸣、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
汉:尊崇儒术,确立正统(政治)、主流(文化)
连续性、包容性、凝聚性
魏晋-隋唐:儒佛道交汇融通(三教合流),传统儒学受到挑战
宋: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
多样性、包容性、本土性、连续性、凝聚性
魏晋隋唐
本土道教兴起
外来佛教盛行
儒学受到冲击
宋明理学
明中后期:
陆王心学
吸收
融合
僵化
束缚
视角一: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下的知识逻辑
多样性、本土性、包容性、凝聚性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任务一:阅读子目一根据提示词梳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结合子目三探究中华文化的特点
起源
奠基
确立主流
主流发展
主流异变
主流更迭
石器时代:多元一体;西周:礼乐文明
春秋战国:华夏认同、百家争鸣、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
汉:尊崇儒术,确立正统(政治)、主流(文化)
连续性、包容性、凝聚性
魏晋-隋唐:儒佛道交汇融通(三教合流),传统儒学受到挑战
宋: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
多样性、包容性、本土性、连续性、凝聚性
明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抨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焚书》《藏书》 《明夷待访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读通鉴论》
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主张个性自由发展 抨击君主专制;工商皆本;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提出唯物论和辩证法 本土性、连续性
影响:(文化层面)
批判地继承儒学、更新文化,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影响范围有限,没有改变理学德主导地位。
视角一: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下的知识逻辑
多样性、本土性、包容性、凝聚性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任务1:阅读子目一根据提示词梳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结合子目三探究中华文化的特点
起源
奠基
确立主流
主流发展
主流异变
主流更迭
近代:向西方学习(西学东渐)成为中华文化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民主科学
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本土性、包容性
阶级 地主阶级抵抗派 地主阶级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激进民主主义者 无产阶级
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提出建立君主立宪制 三民主义 民主共和 民主与科学 马克思主义
层面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视角一: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下的知识逻辑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任务一:阅读子目一根据提示词梳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结合子目三探究中华文化的特点
起源
奠基
确立主流
主流发展
主流异变
主流更迭
石器时代:多元一体;西周:礼乐文明
多样性、本土性、包容性
春秋战国:华夏认同、百家争鸣、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
汉:尊崇儒术,确立正统(政治)、主流(文化)
连续性、包容性、凝聚性
魏晋-隋唐:儒佛道交汇融通(三教合流),传统儒学受到挑战
宋: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
多样性、包容性、本土性、连续性、凝聚性
明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抨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
本土性、连续性
近代:向西方学习(西学东渐)成为中华文化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民主科学
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本土性、包容性
视角一: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下的知识逻辑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伦理观 自然观 家国观 人才观 人生观 处世观
任务2:阅读子目二,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哪些共同内涵?对当代社会有何价值?
社会伦理:
周公:“敬天保民”
孔子:“仁者爱人”
政治伦理:
法家:政之所兴,在顺民兴。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管子》
儒家:
苛政猛于虎(孔)、民贵君轻(孟)、君舟民水(荀)
以人为本
民本政治
民本思想转化为政治实践,重视民生
老子:“道法自然”
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孟子:“仁民而爱物”“时养”
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责任意识
家国情怀
《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孔子:“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见贤思齐”
墨子: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孟子:“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崇尚贤德
天下为公
爱国主义德民族情怀
对用人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宗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面对诱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面对困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塑造中华民族德精神境界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周太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和而不同
美美与共
以“和”认识与处理事情;命运共同体
视角一: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下的知识逻辑
02
素养运用
创建情境能力提升
核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文化自信
视角二:新教材理念下的情境建立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诸子百家思想的世界意义、历史价值、当代价值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理性精神,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推动中华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嬗变中更新。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内涵与时代生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激励每一代仁人志士砥砺前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视角二:新教材理念下的情境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