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二历史教学案:5.1 朝鲜战争(人教版选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高二历史教学案:5.1 朝鲜战争(人教版选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09 13:0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单元概览】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二战后世界发生的局部战争。二战后,美国在欧洲推行“冷战”政策,以对抗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时美苏两国在世界其它地区进行争夺,引发了一系列局部战争,主要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就、中东战争,印巴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等。这些局部战争是世界两极格局影响下的地区冲突的表现,不仅反映了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实质,也反映了世界局部地区民族、宗教、资源等方面争夺的矛盾,对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课程标准研读】
课标要求
课标研读
了解朝鲜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1.梳理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及影响。
2.分析朝鲜战争的爆发与美苏冷战的内在联系,理解朝鲜战争的影响。
了解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1.归纳越南战争发生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2.分析越南战争的爆发与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内在联系。
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分析中东问题的由来,归纳几次中东战争过程、结果及影响。
2.分析中东问题隐含的矛盾;认识中东和平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的艰巨性。
了解印巴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梳理印巴冲突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2.理解影响印巴冲突的历史原因、国际因素及地区宗教、民族矛盾等。
了解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梳理两伊战争的起因、经过及影响。
归纳影响两伊战争的主要因素,总结两伊冲突的教训。
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梳理海湾战争发生的原因、经过及影响。
2.分析海湾战争的过程,理解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第一课时 朝鲜战争
【教学建议】
重点:朝鲜战争主要对中国的影响。
难点: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突破方法:
1.朝鲜战争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局部战争,要注意其发生和二战后的国际局势的联系,并进一步探求战争的影响,从整体上把握这场战争。
2.结合《朝鲜战争形势示意图》,了解战争的概况。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见原书P97)
学案导学
一、朝鲜战争的爆发
1、背景:
(1)朝鲜半岛两个政权对立
①南部:在美国扶植下,1948年5月,朝鲜南部成立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②北部:在苏联支持下,成立以金日成为国家元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半岛出现了两个对立政权。
(2)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美国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既可以维护和扩大美国在东亚的利益,也可以借机向全球进一步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和封锁。
2、爆发: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3、扩大:
(1)原因:美国的干涉,使之成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
(2)概况:战争之初,朝鲜人民军占优势;9月美军在朝鲜中部的仁川登陆,力量对比发生了改变。之后,美军占领汉城;10月,又越过“三八线”,占领平壤,并很快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畔,并轰炸中国东北地区,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
【问题探究】阅读下列两幅图片:

朝鲜半岛形势 美军在仁川登陆
请思考:
(1)朝鲜问题是怎样形成的?
(2)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对待战争的态度如何?为什么?有何具体表现?
答案:(1)二战结束后,苏美军队对朝鲜进行分区占领,并分别建立了国家。
(2)美国为控制朝鲜半岛,形成对苏中的战略包围圈,悍然出兵朝鲜,干涉朝鲜内政。
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原因:(1)中国安全受到威胁。(2)金日成求援。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概况:
(1)1950年10月19日,在司令员彭德怀的指挥下,志愿军兵分三路跨过鸭绿江,开始抗美援朝作战。
(2)志愿军利用敌军轻敌和分兵冒进的弱点,先后取得两次战役的胜利,解放平壤,把美军赶回“三八线”以南,以后双方的战线基本稳定在“三八线”附近,进行了三次互有攻守的大规模战役。
(3)1951年7月,在苏联建议下,交战各方开始进行朝鲜停战谈判,从此朝鲜战争进人边谈边打、打打停停的新阶段。
(4)经过战场上和谈判桌上的反复较量,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最后签字。
【问题探究】阅读下列图文资料:
1950年10月19日,首批志愿军部队跨过鸭绿江
请思考:抗美援朝运动的背景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答案:(1)原因:二战后美国推行霸权政策,以“联合国军”名义出兵朝鲜和中国的台湾海峡,把战火烧到了中朝边境,并轰炸中国东北地区。亚洲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局势,霸权主义必然受到亚洲人民的反抗。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三、朝鲜战争的影响
1.性质: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2.影响:对主要参战国及东亚地区的国际局势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1)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2)对中国: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它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对美国:①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②在这场战争中和战争结束后,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问题探究】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
——彭德怀
请思考: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有何影响?
答案:(1)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的和平环境。
(3)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振奋了革命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国际主义精神,推动了我国各项工作的发展。
小结: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出兵帮助干涉朝鲜内政,并越过三八线,直接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中国人民为保家卫国,组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最终以朝中军队的胜利而告终,从而打乱了帝国主义扩大势力范围的战略部署,维护了远东以及世界的和平。
知识网络:
重难点释疑:
正确理解朝鲜战争的原因与影响
(1)美国出兵朝鲜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看成自己称霸全球的最大障碍。在美国看来,朝鲜半岛的冲突不仅威胁到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更是“苏联发动全球性战争的第一个阶段”。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既可以维护和扩大美国在东亚的利益,也可以借机向全球进一步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和封锁。
(2)中国出兵朝鲜的原因
①维护国家安全。美国占领平壤后,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畔,并轰炸中国东北地区,在此之前美国第七舰队还进驻台湾海峡,干涉中国的内政。
②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援助社会主义国家抵御外来侵略和干涉。二战后美国就建立起对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包围,如果朝鲜沦亡,东北地区就直接面临美国的威胁。
③应金日成主席的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主要领导人进行了慎重考虑,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
(3)朝鲜战争结果:朝鲜战争以中朝两国的胜利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失败而告终。
(4)朝鲜战争影响:①对朝鲜的影响: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韩国跟随着美国加入了资本主义阵营,朝鲜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②对美国的影响:在朝鲜战争中,新中国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进行了三年的战争,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了。③对中国的影响: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持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新中国建设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④对中美两国关系的影响:两国关系彻底破裂,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典例 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在兵力与装备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但最终遭到失败,其主要原因是
A.由于地形不太熟悉 B.苏联对朝鲜的暗中帮助
C.中朝两国人民的正义抗争 D.中国的大力援助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反对霸权主义的正义战争,是战争胜利的根本所在。
答案:C
【规律技巧】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如本题中的“主要原因”。
跟踪训练 朝鲜战争造成的影响有
①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②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④致使中美关系长期处于和好状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能力。在朝鲜战争中和战争结束后,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包围封锁,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而且美国与中国的对立自新中国成立就已极其尖锐。排除④。
答案:A
备课资料:
【抗美援朝精神】
中国人民经过这场战争,创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不畏强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上下一致,同心协力,团结对敌的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民族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美国组织“联合国军”侵略朝鲜的原因】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侵略朝鲜。那么,作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苏联为什么没有行使否决权?美国又是怎样操纵安理会通过上述决议的呢?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操纵联合国,国民党台湾当局继续占据着中国的席位,而新中国被拒之于联合国大门之外。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多次向联合国秘书长和联合国大会发出照会,要求立即取消“中国国民政府代表团继续代表中国人民参加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对此,苏联首先表示同意。但是,由于美国的极力阻挠,中国多次照会都没有得到正式答复。
从1950年开始,苏联代表为抗议美国的无理行径,拒绝出席安理会以及有中国国民党台湾当局代表在场的联合国大会及其他机构的任何会议,并声明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国各机构所作出的任何决议都是非法的。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的同一天,美国利用联合国安理会中、苏代表缺席的时机,强行通过了非法决议案,把发动战争的责任和“侵略”的罪行强加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头上。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违抗”安理会决议为借口,命令美国空军和海军协助韩国军队作战。当天晚上,美国操纵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追认这一侵略行为。6月30日,杜鲁门进一步命令美国地面部队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开入朝鲜参战。7月7日,美国又迫使安理会通过一个有辱联合国组织的非法决议案,授权美国成立侵略军队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部”(由美国指派麦克阿瑟为总司令),纠集了英国、法国、加拿大等l5个仆从国,组成了侵略朝鲜的“联合国军”。
由此可见,美国组织“联合国军”发动侵略战争,是钻了苏联代表拒绝出席有中国台湾当局非法代表的安理会这一外交活动的空子。而当时英、法又唯美国马首是瞻,从而使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这样,尽管安理会通过的决议是非法的,但美国却打起了“联合国军”的旗号。
优化训练
一、选择题
1.(2010温州检测)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组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见右图),在装备极其落后的情况先后取得两次战役的胜利。其主要客观原因是
①“联合国军”装备落后于苏式装备的志愿军②配备了苏式武器的中朝军队战斗力空前提高③美军指挥官和士兵轻敌④战术上,美军采用分兵冒进是错误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B赴朝作战的志愿军装备远远落后于美国,而且志愿军赴朝后,苏联也未能及时兑现承诺,能取得胜利的主要客观原因就是“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轻敌和采用了分兵冒进的错误战术。
2. 观察朝鲜战争中双方使用的战斗机图片,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

苏联米格一15 美国F一86
A.双方势均力敌 B.朝鲜南北双方完全依靠外来支援
C.战争某种程度上是美苏对抗的反映 D.美国战机性能优于苏联战机
解析:C本题考查对朝鲜战争地位的理解分析能力。在战场上使用了双方的战斗机,说明双方都很关注这场战争,是美苏对抗的反映。
3. 以下是进攻朝鲜时联合国军的兵力组成
国家
陆军
海军
空军
其他盟国(除韩国)
9.58%
6.66%
O.97%
美国
50.32%
85.89%
93.38%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
A.美国操纵联合国军队,并担当主力 B.南朝鲜反对盟军
C.多国军队组成说明战争的正义性 D.朝鲜在战争中处于非正义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联合国军队的出现实际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产物,军队主要由美军构成。
4.1950年上半年,松下电器的产品销售额为9.8亿日元,到下半年则大幅度增至17.2亿日元,几乎是原来的两倍。松下公司成倍盈利的主要原因是(
A. 东京申办奥运成功 B. 朝鲜战争爆发C. 美国开始信息革命 D. 冷战正式开始
解析:B 1950年夏,朝鲜战争爆发,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军需定货。
5.2009年5月27日,朝鲜通讯社报道说,鉴于美国纵容韩国加入“防扩散安全倡议”,违背了《朝鲜停战协定》,抛弃了停战协定签字国的责任,朝鲜也不再受停战协定的约束;《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于
A.1951年7月 B.1953年3月 C.1952年7月 D.1953年7月
解析:D 经过战场上和谈判桌上的反复较量,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最后签字。
二、非选择题
6.(见原书P99第6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全世界各国的事务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亚洲的事务应由亚洲人民自己来管。美国对亚洲的侵略,只能引起亚洲人民广泛的和坚决的反抗。
——毛泽东1950年6月28日讲话
材料二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相关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联系着,是为自己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
请完成:
(1)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国际外交原则?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参加朝鲜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其性质如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回答时应立足材料,根据问题组织答案。
答案:(1)各国人民有权处理自己的国家事务,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
(2)目的:保家卫国,维护世界和平。性质: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8.阅读下列材料:
这场战争(指朝鲜战争)以我军被一支东方军队所击败而告终。这支军队人数众多、勇气十足,而且训练有素,善于利用地形地物作战,而他们装备的武器,大部分是我们已经转售给军事博物馆的。敌人士兵的质量——坚强、遵守纪律与富有耐力——为西方在亚洲的未来增加了不安之感。
——M.泰勒上将《剑与犁:泰勒回忆录)
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次战争结束时的情况?
(2)被M.泰勒称为“敌人”的是谁?他们的领导者是谁?
(3)这场战争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解析:(1)问可直接从材料中得出;(2)问是识记类的题目;(3)问需要联系当时对中国、对亚洲、对世界的影响来进行综合考虑。
答案: (1)朝鲜战争。(2)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3)①对东亚局势而言:它对主要参战国及东亚地区的国际局势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②对中国而言:新中国被迫进行“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战争中,新中国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它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③对美国而言: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同时,在这场战争中和战争结束后,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