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周总理,你在哪里》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周总理,你在哪里》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1 18:4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周总理,你在哪里》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革命(gé) 谷穗(shuì)轰鸣(hōng) 沉甸甸(diàn)
B. 停息(xī) 征途(zhēng)辛勤(qín) 松涛阵阵(zhèn)
C. 篝火(gōu) 亲切(qiè)筏木(fá) 鞠躬尽瘁(cuì)
D. 拮据(jù) 濒临(bīn)粗犷(guǎng)前仆后继(pū)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___这个战场,没有硝烟;___________这个战场,尚未停止,早在一百多年前,林则徐就以虎门销烟的壮举,发出了中国人禁烟护国的强音;一百多年之后的今天,禁毒工作仍然___________,面对毒品的危害,谁都不能袖手旁观。为了自己,为了民族,为了整个人类,我们必须对罪孽深重的毒品大声说:“不!”这声音,气贯长虹;这决心,___________!
A. 由于 所以 绵绵不绝 众口不一
B. 尽管 但是 任重道远 众志成城
C. 既然 那么 纷至沓来 众望所归
D. 尚且 何况 数不胜数 众所周知
3.选择恰当的词语依次填写在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刚离去,他刚离去,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前进不________!
②你可知道,我们________你,——你的人民________你!
③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________。
A. 停息 想念 思念 呼喊 B. 停息 想念 想念 呼唤
C. 停留 想念 想念 呼喊 D. 休息 思念 想念 呼唤
4.结合全诗表达的情感,选出朗读下面这节诗应把握的感情基调( )
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
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
在这里……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
A. 慷慨激昂 B. 轻盈婉转 C. 深情舒缓 D. 深沉凝重
5.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前进不停息。”
B. 大地轰鸣:“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
C. 松涛阵阵:“他刚离去,他刚离去,宿营地上篝火红呵,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D.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课堂上,老师从鱼香肉丝的味道入手,引导学生们动手研究菜谱中糖、醋的“少许”、“适量”到底是多少。
B. 这支以年轻作者为主体的职业大军能否担起传承文学精神,履行引领青少年积极向上的社会责任?
C. 当前仍有一批红色资源面临保存风险:一些红色遗址遗迹保护缺失;部分无名烈士陵园墓地遭到破坏;红色历史研究不足,英烈生平事迹宣介不足,逐渐湮没无闻……
D. 2021年4月1日,被誉为“中国天眼”(或简称“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将正式面向全世界开放。
7.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桑园里一派热闹景象,映入眼帘的是,桑农采桑忙碌的身影和蚕食桑叶的沙沙声。
B. 无论是对故乡亲人的刻骨思念,还是对举家团聚的遐思神往,记忆里的故乡总是有温度的。
C. 校史陈列馆里,一张张奖状、一排排奖杯,对于这些老教师来说无一是青春汗水的结晶。
D. 女足健儿超越自我、挑战自我进而实现自我的拼搏姿态,总能给人以砥砺前行的追梦勇气。
8.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 据资料记载,生长在野外的长尾鸡的尾羽,每年能增长一米左右,而长尾鸡的寿命能活八至十年,所以最长的尾羽能够超过七米。(修改:把“能活”改为“是”。)
B. 据这个女人后来回忆,包里除了刚从银行取的500元钱外,还有手机、驾驶证、身份证等证件。(修改:把“手机”去掉。)
C. 新时代的教育应该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创造的水平和能力。(修改:“思考”和“观察”应调换位置。)
D. 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使许多学生缺乏自制力,生活上互相攀比。(修改:去掉“过分”。)
二、填空题
9.读准字音。轰鸣( ) 谷穗( ) 篝火( ) 足迹( )
宿营( ) 一宿( ) 星宿( )
心脏( ) 肮脏( )
10.文学常识填空。《周总理,你在哪里》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中国当代作家,诗人,广东海南人。
11.破折号的用法有:A.解释说明,B.表话题转换,C.表声音延长,D.表示强烈感情。请你说说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不同用法。
(1)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 )
(2)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 )
(3)想——念——你( )
三、语言表达
12.小组成员围绕下面一首诗开展朗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节选)
沈卓尔
星空,流下了眼泪,灌溉了我的荒野,
野地里,开满了玫瑰;大地,洒下了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 在抄写的过程中,某同学故意空缺了两句,请你充分展开想象,仿照前面画线句子将它补写完整。
(2) 迎迎同学一直想当一名诗人,可投稿遭遇几次失败之后,就打算放弃这个梦想。请你结合诗意,写几句话,鼓励她执着地把自己的梦想坚持下去。
四、现代文阅读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泥泞
迟 子 建
①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②然而春风来了。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
③纯美之极的事物是没有的,因而我还是热爱雪。爱它的美丽、单纯,也爱它的脆弱和被迫的消失。当然,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
④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街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主人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就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泥水呜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孩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来……
⑤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
⑥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⑦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俄罗斯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平和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们在艰难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上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⑧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是在融雪的时节,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泥泞中的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内脏等杂物若隐若现着,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息。这感觉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的西子湖畔撑着一把伞在烟雨蒙蒙中耽于幻想来得惬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深重地碾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⑨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应该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的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1) 通读全文,找出两个能概括作者对“雪”的情感的词语。
(2) 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寒冷的雪?又如何形容春风中的雪?
(3) 选文⑥段作者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你根据④⑤两段内容,分析“浑然天成”的含义。
(4) 选文⑦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本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 选文⑨段画横线的语句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在泥泞中跋涉一回”的愿望,请你根据⑧⑨两段的内容说说这是为什么。
(6) 作者在选文开头说雪有美丑“两重性”。你认识的自然事物中还有哪种事物具有两重性?请你将它的两重性用描写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辨别字音字形的能力。
【解答】
A.应为“谷穗(suì)”。
C.应为“伐木”。
D.应为“拮据(jū) ”。
故选B。
2.【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关联词语、成语的辨别。
【解答】
由于……所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尽管……但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
既然……那么……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尚且……何况……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
第一、二个空,此句想表达虽然早在一百多年前中国就在禁烟,但是“禁烟”从未停止,今天仍然在禁毒,这句话是转折关系,故“尽管……但是……”最为恰当。
绵绵不绝: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多,连续不断。
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数不胜数: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第三个空,此句想表达禁毒工作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故“任重道远”最为恰当。
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坚固的城墙一 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众望所归: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众所周知:大家普遍知道的。
第四空,此句想表达大家团结一致共同禁毒的决心力量很强大,故“众志成城”最为恰当。本题应依次填入“尽管”“但是”“任重道远”“众志成城”,与B项相符。
故选B。
3.【答案】B
【解析】略
4.【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解答】诗人因怀念而寻找周总理,这节诗抒发了终于找到周总理之后的喜悦、崇敬之情,所以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是深情舒缓的。
5.【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别。
【解答】
A、B、C项都有拟人手法,D只有反复手法,故选D。
6.【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解答】“少许”“适量”中间不能用顿号。
7.【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
【解答】A项,搭配不当,去掉“和蚕食桑叶的沙沙声”;C项,否定不当,把“无一是”改为“无一不是”;D项,语序不当,应该把“超越自我”与“挑战自我”互换位置。
8.【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及修改病句的能力。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解答】
C项,句式杂糅,将“和提高”“水平”“和”去掉。
故选C。
9.【答案】hōng suì gōu jì
sù xiǔ xiù
zàng zāng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注意多音字的区分。
10.【答案】柯岩 冯恺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能力。平时学习要注意积累。
11.【答案】(1)A(2)C(3)D
【解析】本题考查破折号的用法。(1)破折号是为了解释“我们”句题指的人,所以选A;(2)破折号是为了表达声音延长;(3)破折号把一句话分成三段,表达出字字有力强烈的情感。
12.【答案】【小题1】示例:滋润了我的心田 田埂间 满载着春天
【小题2】示例:迎迎同学,有了梦想要为之奋斗,并且执着地坚持下去,梦想才能变成现实。梦想,既然长出了翅膀,就让它在你的星空上翱翔吧,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
【解析】1. 略
2. 略
13.【答案】【小题1】热爱、感谢。
【小题2】寒冷的雪:纯洁无瑕、美丽、纤柔、冰清玉洁;春风中的雪: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
【小题3】“浑然天成”意思是天然形成不可分割。这里指泥泞应着早春的时光而自然到来,燕子、鸡鸭等动物在泥泞中自在地活动,人们在泥泞中如常地生活,由于泥泞生活还多了几分情趣;泥泞与时节、与小山村的生活密不可分,融为一体。
【小题4】议论。论述了泥泞对一个伟大民族的重要意义。
【小题5】因为在泥泞中跋涉才不会忘记过去,才能获得力量、方向和激情。
【小题6】示例:浩瀚无边的沙漠,自然地铺展着。起伏出优美自在的弧线,荡漾到天边。一旦风起,沙漠往往如同无数幽灵组成的远古的骑士团队,遮天蔽日,攻城略地,所过一片狼藉。
【解析】1. 略
2. 略
3. 略
4. 略
5. 略
6.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