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二历史教学案:6.2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人教版选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高二历史教学案:6.2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人教版选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09 13:25:3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二课时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教学建议】
重点:罗素致力于和平运动的努力;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
难点 :人类对战争特别是核战争的认识与反思。
突破方法:
1.认真阅读、研习教材中提供的材料、史料、图片,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认识和掌握。
2.以时间顺序(20世纪40年代~50年代、 60年代~70年代 、80年代~90年代、21世纪初)为线索梳理掌握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见原书P130)
学案导学
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背景: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和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促使人们觉悟。
2.第一届:
(1)时间、地点: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布拉格同时举行。
(2)主要内容:选举法国和平人士约里奥.居里为大会主席,并提出举行“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活动的倡议;1950年3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的“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委员会又发表了“斯德哥尔摩宣言”。
3.第二届:
(1)时间:1950年11月。
(2)主要内容:成立了世界和平理事会,其原则是“世界上不同的制度可以和平相处;解决各国间争端应该通过协商和大家都可以能接受的协议来实现;遵照民族自觉的权利,一个国家的内部分歧只涉及这个国家的公民。”
(3)影响:反对侵略战争、渴望世界和平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问题探究】观察下图:
宋庆龄(1893——1981)在世界人民和平大会上发言
请从历史上找出人们举行“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原因?
答案:(1)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促使人们觉悟,反思战争给人类留下的教训。(2)二战后冷战兴起,威胁着人类的和平生活。(3)美苏争霸,尤其是核军备竞赛给人类生存发展造成巨大威胁。
二、《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
1、背景:1954年罗素发表了《人类的危机》的著名演说。
2、发表:1955年7月,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3.内容:宣言强调了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建议东西方的科学家召开一个世界性会议,敦促各国政府做出承诺,不再把他们的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目的。
4.实践活动:①领导英国的禁止核武器运动,倡导成立了“和平反抗核战争百人委员会”,②倡议成立的“罗素和平基金会”③专门创办了“国际战犯审判法庭”,对发动越南战争的战犯罪证进行调查。
【问题探究】火能温暖人也能烧伤人。现代武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杀伤力促使有良知的科学家进行反思,《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这份宣言敦促各国政府做出怎样的承诺?
答案:不把他们的科学成就用以战争目的。
三、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
1、青年学生:拒绝服兵役、焚烧征兵卡或逃往国外表示对战争的不满。
2、国会:在美国国会中,对越南战争的正确性持怀疑观点的人越来越多,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认为,印度支那战争已经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不得人心的一场战争。”
3、各大城市:反战示威活动不断高涨,1967年10月,华盛顿20万人举行了向五角大楼的抗议进军。
【问题探究】右图反映了全球反战运动风起云涌
请思考: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
答案: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使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战和平意识空前提高;美苏“冷战”的威胁;核战争毁灭性后果的影响;局部战争频繁发生;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共产党的号召和组织。
四、国际和平年
1、“国际和平日” :1981年,联合国大会宣布将9月的大会开幕之日“正式定位国际和平日,以资纪念,并应以这一天纪念和加强所有各国和各国人民中以及国际上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和平理想”。
2、“国际和平年”:1982年,第3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2001年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9月21日为纪念国际和平日。
【问题探究】右图是 中国发行国际和平年邮票如何理解《国际和平年宣言》?
答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小结: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和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促使人们觉悟,在战后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制约战争的力量。两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召开,说明反对侵略战争、渴望世界和平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英国著名思想家、社会活动家罗素积极参加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发表了《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爆发了巨大规模的反对越战的浪潮.有力地迫使政府从越南撤军。1981年,联合国确立了“国际和平日”:1986年被确定为“国际和平年”;从2002年开始,每年的9月21日确定为“纪念国际和平日”,这些都说明了联合国正与各国人民一起共同努力,捍卫和平与保障人类的美好未来。
知识网络:(见原书P130)
重难点释疑:
全面认识二战后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1)特点
①在内容上,由于核武器的出现,构成了对人类生存的巨大威胁,因此反战和平运动更多的是以反核运动为主。
②在范围上,具有广泛性。从运动的参加者看,知名人士、文化人士、青年学生等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声势浩大。运动范围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及众多的国际组织,具有真正的全球性。
③在组织上,反战和平运动越来越成为有组织的运动,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行动走向跨国行动。越来越趋向国际化。
④在方式上,具有民主性。反战运动以集会、游行示威等和平抗议活动为主,基本上是合法斗争。召开了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成立了“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委员会和世界和平理事会,并发表宣言,提出了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共产党的推动下,科学家和知识分子为维护和平而大声疾呼,成为和平运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随后,和平运动渗透到了社会各个阶层中,学生、妇女、工人、宗教界人士等都是运动的主要力量,一些国家的政治家也参加了运动。
⑤在程度上,具有深入性。世界人民的和平运动超出了单纯的反战、反核运动的范围,与世界上的其他社会运动,如生态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反对种族歧视等交织在一起。既提出反对战争保卫和平的原则性宣言,又创办维护和平的专门组织;既进行反战运动,也有联合国的实质性规定。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揭露_r战争诺言,弘扬了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⑥在构成上,出现了在和平主义旗帜下的超意识形态的合作。世界人民和平运动的矛头直接指向当今某些国家中存在的军国主义及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2)作用
①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对战后世界局势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对制止战争、限制军备竞赛、推动裁军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国政府及朝野正常的政策制定。
②反战和平运动教育和动员了广大民众,使和平的思想逐渐普及,有助于提高对侵略战争的警惕,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典例(见原书P131典例1、跟踪训练见原书P131“跟踪训练1”)
备课资料
【爱因斯坦维护世界和平的言论】
1.国家是为人而设立的,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国家应是我们的仆从,而我们不应该是国家的奴隶。
——爱因斯坦的这句话被德国刻在了政府大楼上
2.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出于对人类命运的极大关注,写信给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务必抢在法西斯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后来,当原子弹真的从潘多拉魔盒里跳出来后,爱因斯坦陷入了巨大的后悔与痛苦之中.自认一生最大错误就是建议研制原子弹。他痛心地说:“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管子工!”
3.1955年2月,爱因斯坦积极响应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的倡议,反对制造核武器的竞赛,并团结反战科学家共同发表宣言,这就是鼎鼎大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有鉴于在未来的世界大战中核武器肯定会被运用,而这类武器肯定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我们号召世界各国政府体会并公开宣布它们的目的不能发展成世界大战,而我们号召它们,因此在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争执都应该用和平手段。”
【世界和平女神像】
屹立在格朗康迈西海滩旁的世界和平女神像是中国人民赠送给法国人民的珍贵礼物。这座雕像高l0米、重16吨,完全用不锈钢制作。“女神”舞动飘带的双臂一前一后地舒展着,高抬的左手上有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那似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看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似英文单词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在这里——诺曼底,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和平和自由的价值,我们知道做了多少牺牲才重新赢得了和平和自由。”法国国民议会议员、格朗康迈西市前市长雷佛朗格在世界和平女神像揭幕武上的发言意味深长。
优化训练:
一、选择题
1.促使二战后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召开的原因是()
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促使人民反思战争的教训②“冷战”的兴起③朝鲜战争的爆发④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C 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6月,而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召开与1949年4月,故③错误,排除含③的A.B.D三项,正确选项为C项。
2.对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具有真正的全球性的特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反战运动参与阶层广泛
B.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
C.全球性包括两方面:一是参与阶层广泛;二是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
D.反战和平运动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行动走向跨国行动
解析:C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及分析理解能力。反战和平运动具有真正的全球性特点,包括两个方面:参与人员、涉及地域。
3.被称为“和平鸽之父”的毕加索。创作“和平鸽”(右图)的意图是 ( )
A.为庆祝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召开
B.为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C.为庆祝联大在无反对票的情况下通过《世界人权宣言》
D.为庆祝《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订
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毕加索为1952年12月维也纳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献上佳作“和平鸽”。
4.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劫难的世界人民清醒地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反战和平意识空前提高,对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具有真正的全球性的特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反战运动参加与阶层广泛
B.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
C.全球性包括两方面:一是参与阶层广泛;二是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见许多国家
D.反战和平运动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行动走向跨国行动
解析:C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及分析理解能力。反战和平运动具有真正的全球性特点,包括两个方面:参与人员、涉及地域。
5. 下列关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起因于美国侵略朝鲜②大学生拒服兵役③青年学生把反战思想带入军队④华盛顿20万人举行反战示威活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起因于美国侵略越南;参与反战运动的有大学生、国会议员及民众。
二、非选择题
6.(2010金考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5年3月,丘吉尔指出,新式武器改变了国际关系,它不仅威胁着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而且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他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
材料二 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中最富有戏剧性的事件。这场危机将两个大国最大限度地拖到了核战争的边缘,因此它成为人们推断两个大国的对抗究竟达到何种程度的界石,同时也告诉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防止核战争。
——(苏)阿纳托利·多勃雷宁
清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新式武器(核武器)如何“改变了国际关系”。
(2)古巴导弹危机说明了什么问题?爱因斯坦说,下次世界大战将用石头打仗,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解析:本题围绕核武器问题展开考查。第(1)问结合 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2)问的第一小问实际要求回答冷战的含义,第二小问考查爱因斯坦对人类的警告。
答案:(1)核武器的出现使美苏力量对比出现了“恐怖的平衡”,形成了核平衡下的“恐怖的和平”局面。
(2)问题:美苏全面对抗,甚至把世界拖到核战争的边缘,但双方直接的战争没有爆发。理解:核武器将毁灭人类文明。
7. (2009辽宁、宁夏高考)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表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他说:“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
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气绝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我将愉快会参军。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
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他认为,清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
(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
解析:本题为选做试题,考查学生“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进行评价分析的能力。第(1)问的回答要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2)问的评述要结合第(1)问的变化来回答。
答案:(1)反对一切战争;用正义战争抗击非正义战争;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
(2)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威胁人类生存。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8月8日凌晨,格鲁吉亚军队进入南奥塞梯控制区,使冲突地区局势骤然恶化。南奥塞梯是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州,与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接壤。南奥塞梯要求独立,格鲁吉亚试图将南奥塞梯留在自己的版图内,而后者不愿从命,曾于20世纪90年代初与格鲁吉亚中央政府发生激烈冲突。萨卡什维利在南奥地区的军事冒险行动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格鲁吉亚获得西方、主要是美国的军事支持,而直接后果就是俄美军事冲突。
材料二2008年8月26日,按计划,美国派遣5艘舰船前往黑海。美军以运输救援物资名义进入格方境内,暗中输入武器。美方称“美国运输的完全是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这些舰艇运载的物资包括毯子、急救包、婴儿食品等。俄方反驳:“战舰不应用来运送救援物资,这是战舰外交,不会让局势更为稳定.”
材料三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于2008年8月31日对外宣布了俄外交政策“五项原则”:俄罗斯尊重确定文明社会之间关系的国际法基本准则;俄罗斯认为世界应该多极化,单极世界不可接受;俄罗斯不希望和任何国家相对抗;俄罗斯外交方向是保护本国公民的生命和尊严;俄罗斯关注自身在友好地区的利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南奥塞梯问题的由来。结合材料一、二,你如何看待美国的行为,试简要说明之。
(2)概述材料三中俄外交政策“五项原则”体现了其怎样的外交思想。美俄冲突反映了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解析: 本题围绕最近发生在格鲁吉亚的美俄冲突命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题目提供的材料是全新的,回答时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总结。
答案: (1)由来:南奥塞梯要求独立,得到了俄罗斯的支持;格鲁吉亚反对南奥塞梯独立,得到了美国的支持。评价:美国对格鲁吉亚事务的插手,是在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想在全球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这必然会造成国际社会的不安定,导致大国关系的恶化。
(2)外交思想:主张国际格局多极化,维护俄罗斯的利益。趋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