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 课时作业
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次第 起源 榆叶梅 北燕南飞
B. 纬度 侯鸟 桃花开 周而复始
C. 刺槐 连翘 逆温层 冰雪融化
D. 采集 悬殊 生态学 哀草连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苏醒 悬殊 次第 淋漓尽至 B. 区域 调察 避免 北雁南飞
C. 榆树 丘陵 海堂 周而复始 D. 瑰丽 显著 损害 割麦插禾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江南的春天,花香鸟语,草长莺飞,年年如此。
B. 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郊外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里却是绿意融融。
C. 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考在逐渐地销声匿迹。
D. 老师三番五次地批评我不做作业,我依旧周而复始,屡教不改。
4.选出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A. 媲美(pì) 咫尺(zǐ) 狭隘(ài) 苦心孤诣(yì)
B. 蜷伏(quán) 瞥见(piē) 伫立(zhù) 踽踽独行(jǔ)
C. 负荷(hè) 慨念(gài) 分泌(mì) 忧心忡忡(chōng)
D. 翌日(yì) 恣睢(suī) 蹊跷(xī) 优柔寡断(yōu)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老师转身面向大家,他决定这一课, , , , 。
①他们才能理解并接纳这份爱,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也才能写出诚挚感人的作文
②不是具体地教孩子们怎样去写作文,也不是单纯地教他们怎样写自己的母亲
③他觉得唯有让孩子们理解了父母无私的付出
④而是启发孩子们,体会到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那背后的良苦用心和炽热的爱
A. ②④③① B. ③②①④ C. ③④①② D. ②④①③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草长莺飞的美妙春景。
B. 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大兴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
C. 在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文明的源远流长。
D. 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监管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周而复始。
7.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①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②这叫逆温层
③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④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⑤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⑥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A. ③⑥⑤④①② B. ④①②③⑥⑤
C. ③④①②⑥⑤ D. ④③①②⑤⑥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屠呦呦科研团队研究出了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B. 针对近来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深刻反思。
C. 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D. 一堂堂看似普通的体育课,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更直接地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二、填空题
9.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
(2)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 )
(3)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 )
10.文学常识填空《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________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创始人。
11.选词填空。(只填选项)
(1)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_________,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A.急促 B.仓促 C.短暂 D.短促
(2)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_________是必要的。
A.观察 B.观望 C.观测 D.预测
12.补全作者资料卡。
《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________,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他是中科院院士,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他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都有深刻的研究。他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13.阅读课文《大自然的语言》,感受文章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风格,并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开头第1—2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展现出一幅四季风景画:“草木萌发”写出春天草木苏醒的情态,“______________”描绘出春天燕子归来时的轻捷洒脱,“孕育”写出夏季植物的饱满,“簌簌落叶”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衰草连天”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严冬大雪满地的酷寒。这些优美的词句,构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简直是一篇写景散文的开头。
而第3—12段则体现出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以第7段为例:“首先是纬度”中的“首先”一词表明纬度是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首要因素;“值得指出的是”提醒读者特别关注;“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一句中的“如”表明这里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比北京早开20天”“只比北京早10天”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14.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翩然( ) 孕育( ) 簌簌( ) 风雪载途( )
农谚( ) 刺槐( ) 短促( ) 连翘( )
三、语言表达
15.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地势升高,空气层变薄,空气密度变小,在5000米的高度,1升干燥空气的质量大约0.7克左右。②由于空气的密度和压力适宜,使低海拔的平原地区成为人口密集的地方。③在极高海拔地区,空气十分稀薄,气压非常低,人类难以生存,也感到不适。④比如说,登山运动员攀登海拔8千多米高的珠穆朗玛峰,在到达一定高度后,吸入携带的氧气,补充氧气奇缺带来的不适,正是这个道理。
(1)第①句语义重复,应删去“____”。
(2)第②句成分残缺,应删去“____”。
(3)第③句语序不当,应将“_____”与“_____”互换位置。
(4)第④句搭配不当,应将“____”改为“____”。
四、现代文阅读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能预报天气的植物
孔佳零
①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自然界中,有些植物竟然能像气象台那样预报天气。
②青冈栎又叫青冈树,是一种常绿乔木,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熟悉它的人都知道,它的树叶会随天气的变化而变色,是名副其实的“气象树”。晴天,它的树叶呈深绿色;久旱将要下雨前,树叶变成红色;雨过天晴,树叶又恢复成原来的颜色。根据青冈栎树叶颜色的变化,人们便可以预测天气是晴天还是阴雨天。
③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树叶中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等,在正常情况下,叶绿素的合成占了优势,所以叶片呈绿色。而青冈栎对气候的变化非常敏感,当久旱将要下雨前,干旱、闷热的天气使叶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花青素的合成占了优势,因而叶片变红;当雨后转晴,叶绿素的合成又占了优势,所以树叶又变成了绿色。于是,青冈栎树叶的颜色变化,就成了预报天气的“晴雨表”。
④红花葱兰又名“风雨花”,这个名字完全可以证明它在预报天气上的地位。在暴风雨将要来临前的两三天,风雨花会迫不及待地开出千万朵小花。所以,当人们看到红花葱兰开花的时候,就会知道不久后将有大雨。这种神奇植物的老家在墨西哥、古巴等地,但红花葱兰在我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也有种植。
⑤含羞草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植物,它其实也是预告天气的一把好手。在它的叶片闭合与张开的过程中,就已经向人们预报了天气:如果叶片闭合快,张开还原慢,预示着明天天气晴朗;反过来,如果叶片闭合慢,张开还原快,则说明明天可能会下雨。
⑥三色堇是欧洲常见的一种花,它的叶片非常有意思,竟能像温度计一样测量出温度的高低,因此它被人们称为“气温草”。它的叶片对气温反应极为敏感,当气温在20℃以上时,叶片向斜上方伸出;若气温降到15℃时,叶片慢慢向下运动,直到与地面平行;当气温降至10℃时,叶片就向斜下方伸出;如果气温回升,叶片又恢复原状。人们根据它的叶片伸展方向便可推断出气温的高低。
(选自《科学探秘》2020年第4期,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采用了_________顺序,依次介绍了青冈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报天气的奇特功能。
(2)第③段画线句子有何作用?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如果叶片闭合慢,张开还原快,则说明明天可能会下雨。
(4)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5)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中的“大自然的语言”。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形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解答】A.“北燕南飞”的准确书写为“北雁南飞”。故A有误。
B.“侯鸟”的准确书写为“候鸟”。故B有误。
C.没有错别字。
D.“哀草连天”的准确书写为“衰草连天”。故D有误。
故选C。
2.【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形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解答】
A项,“淋漓尽至”应为“淋漓尽致”;
B项,“调察”应为“调查”;
C项,“海堂”应为“海棠”。
故选D。
3.【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掌握和运用情况。首先学生需要理解题目中成语的意思,然后还要知晓在特定语境中的运用,以及词语所包含的情感色彩,答题的时候要细心,也可以采取排除法来做题。
【解答】
A.草长莺飞:绿草茂盛,黄莺翩然。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象。
B.衰草连天:很多草枯黄衰萎的样子。
C.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D.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不符合语境。
故选D。
4.【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和字形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解答】
A项,“咫”应读“zhǐ”;故A不正确。
B项,字音字形完全正确。
C项,“泌”应读“bì”,“慨念”应为“概念”。故C不正确。
D项,“蹊”应读“qī”;故D不正确。
故选B。
5.【答案】A
【解析】通读语段中原有句子和所给的四个句子,文段内容是老师作文课的上课思路。与上文衔接最为自然的是②句;④句紧承②句与之构成选择关系的复句;③句紧承④句解释这样做的原因,①句紧承③句与之构成条件关系。综合以上分析,正确排序应是②④③①,对照四个选项,A与之一致。
故选A。
此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能力。句子排序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述的规范与内在逻辑的严密性,此题是为上下文衔接选用恰当的句子,在语段中插入与上文衔接的句子。做题的时候,首先认真阅读所给的句子,联系上文,确定与上文自然衔接的句子为首句,然后寻找所给其他句子之间内在的联系,依照其内在关系排序。最后对照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6.【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解答】
A.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用在这里符合语境。故A使用正确。
B.衰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荒凉的样子。用在这里符合语境。故B使用正确。
C.风雪载途:路上都是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用在这里符合语境。故C使用正确。
D.周而复始:绕完一圈又从头开始。用于形容不断循环的规律。一般作谓语。此处用来形容“变化”不妥。故D使用不正确。
故选D。
7.【答案】C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
【解答】
做该题时,要先了解文段的内容,找出写作的顺序,并弄清楚句子之间的关系,方可得出答案。这里先说高下差异的影响③;①②是④的事例,故④在①②之前;⑤⑥讲的是逆温层本质和现象,故⑥在前。因此其排序为:③④①②⑥⑤。故选C。
8.【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病句辨析一般使用主干分析法和枝叶分析法,即从语法角度对句子成分进行分析找寻病因。
【解答】
A.没有语病。
B. 歧义,“几个学校的老师”有歧义,应该是“学校的几个老师”。故B项错误。
C.搭配不当,改为“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
D.不合逻辑,本“不仅”和“而且”后的内容互换。故 C项错误。
故选A。
9.【答案】(1)打比方
(2)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3)下定义、举例子
【解析】略
10.【答案】竺可桢 气象学 地理学 中国物候学
【解析】略
11.【答案】(1)D (2)C
【解析】略
12.【答案】竺可桢 气象学家 地理学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用心读名家名篇,对其作品中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竺可桢,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是中科院院士,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他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都有深刻的研究。他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13.【答案】翩然归来 秋天树叶纷纷飘落的动态 深秋草木凋零的荒凉 风雪载途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在熟悉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再结合句子所写内容、所在的位置及与前后句的关系等来答题即可。
14.【答案】piān yùn sù zài yan huái cù qiáo
【解析】略
15.【答案】(1)大约(或“左右”)
(2)由于(或“使”)
(3)难以生存 感到不适
(4)补充 缓解(或“消除”)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及修改病句的能力。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1)第①处语意重复,删去“大约”或“左右”。(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把“由于”或“使”删去。(3)第③处语序不当,应将“难以生存”与“感到不适”互换位置。(4)第④处搭配不当,应将“补充”改为缓解”(或“减少”“消除”等)。
16.【答案】(1)能预报天气的植物 逻辑 红花葱兰(或:风雨花) 含羞草 三色堇
(2)结构上,这是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由上文根据青冈栎树叶颜色的变化能预测天气,引出下文对产生这种现象的解释。
(3)不能删去。“可能”表示推测,表明叶片闭合慢,张开还原快这种现象预示着有下雨的可能,但不是绝对的。如果删去,则与事实不符。“可能”一词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4)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三色堇的叶片比作温度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三色堇的叶片对气温的反应极为敏感的特征。
(5)示例:植物叶片的变化、花开花落,是在向人们预报天气。
【解析】(1)本题考查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
根据“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自然界中,有些植物竟然能像气象台那样预报天气”可知,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能预报天气的植物。研读文章内容可知,本文采用了逻辑顺序,依次介绍了青冈树、红花葱兰、含羞草、三色堇预报天气的奇特功能。
(2)本题考查句子作用。
第③段画线句子“这是为什么呢”,结构上,这是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由上文根据青冈栎树叶颜色的变化能预测天气,引出下文对产生这种现象的解释。
(3)本题考查理解加点词语。
“可能”表示推测,表明叶片闭合慢,张开还原快这种现象预示着有下雨的可能,但不是绝对的。如果删去,则与事实不符。“可能”—词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因此,“明天可能会下雨”中的“可能”不能删去。
(4)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三色堇的叶片比作温度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三色董的叶片对气温的反应极为敏感的特征,体现出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5)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
根据“晴天,它的树叶呈深绿色;久旱将要下雨前,树叶变成红色;雨过天晴,树叶又恢复成原来的颜色。根据青冈栎树叶颜色的变化,人们便可以预测天气是晴天还是阴雨天"“在暴风雨将要来临前的两三天,风雨花会迫不及待地开出千万朵小花。所以,当人们看到红花葱兰开花的时候,就会知道不久后将有大雨”“在它的叶片闭合与张开的过程中,就已经向人们预报了天气:如果叶片闭合快,张开还原慢,预示着明天天气晴朗;反过来,如果叶片闭合慢,张开还原快,则说明明天可能会下雨”等内容,可概括为︰植物叶片的变化、花开花落,是在向人们预报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