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3羚羊木雕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3羚羊木雕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09 20:3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羚羊木雕张之路羚羊木雕鉴赏 1945年 生于北京。现为中国电影集团策划部编审、一级编剧。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等。
1997年被入选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 电影剧本《霹雳贝贝》、《魔表》、《疯狂的兔子》长篇小说《第三军团》。
张之路作者简介:读准下列词语:抹眼泪 攥着小刀 逮 着玩
怦怦 树杈 寒颤 犄角m?zuàndǎipēngchàzhànjī默读,整体感知1.文中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围绕它发生什么事?
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的,贵重。 家庭生活中的一场小纠纷。“我”把爸爸给我的羚羊木雕转送给我最好的朋友万芳,可是父母认为这木雕很贵,不该随便送人,并要“我”向万芳讨回羚羊木雕。2.这件事涉及到哪些人物?他们为什么而相持不下?各人的观点?妈妈,爸爸,我,奶奶,万芳, 万芳的妈妈 妈妈、爸爸万芳的妈妈木雕贵重 我、奶奶 、 万芳友谊贵重通读全文,理清事件1.全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写了三件事,填写下面空白.
____羚羊木雕 ____羚羊木雕 ____羚羊木雕2.中间一件事在叙述中运用的是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追问赠送要回插叙,补说我赠送木雕的原因。爸爸:??
妈妈:
奶奶:
“我”:
万芳:沉稳、威严……严厉、固执……
通情达理、慈爱……
(无奈) 委屈、重义软弱…… 仗义、宽容……羚羊木雕人物分析要求:用普通话读准字音
不添字 不漏字
不读破句子 停顿恰当
吐字清楚 音量适当
速度合宜 读出表情
分角色朗读(7人)人物:妈妈、我、爸爸、奶奶、万芳、万芳的妈妈以及叙述人 二、说说“读后感”提示:可以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1.从孩子角度看——重友情
2.从父母角度看——重财轻义
3.客观辨证看问题:父母、和“我”各有各的理由,但子女处于弱势地位,只能服从。结果子女心灵受到伤害,也影响子女和父母间的感情。“我’自作主张,也怪父母事前没有讲清楚。当然,我也要吸取教训:小时候毕竟幼稚,做什么事跟父母商量是十分必要的。自主探究1.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2.爸爸把贵重的羚羊木雕给了“我”,“我”把羚羊木雕转送给好朋友,这样可以吗?为什么?
友谊贵重木雕贵重 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爸爸把贵重的羚羊木雕给了“我”,“我”把羚羊木雕转送给好朋友,这样可以吗?为什么?可以。羚羊木雕有价,情义无价。只知珍惜有价的羚 羊木雕,不知珍惜孩子们的感情,重财轻义,只会严重伤害孩子的心灵。3.爸爸妈妈执意让“我”要回羚羊木雕,奶奶却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同意奶奶的观点。奶奶更明事理。她也知道羚羊木雕贵重,但是,她更懂得执意让孩子要回羚羊木雕,这样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多不好,对孩子间的感情影响多不好,对两家大人之间的关系多不好。她把情义看得重于财物是深明情理的。 4.“我对朋友反悔了”,“可是,这能全怪我吗?”你怎样理解 这两句话的含义。 这两句话的含义是:“我”屈从了父母,应该怪我,但是,“我”是迫不得已的,主要怪父母。怪他们不懂得孩子的心,不懂得孩子间的感情,只知道东西贵重,不知道还有比这更贵重的东西,不知道尊重孩子的感情,不知道尊重孩子的人格,对孩子采取了简单生硬的态度。 父母逼我要回木雕木雕贵重我送木雕给万芳情义无价羚羊木雕爱的冲突
羚羊木雕多商量
多沟通
学会“ 换位”思考小结:体验反思1.如果你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你会怎样处理?1.重视友谊,向父母保证以后同父母商量,告诉他们我非常重视和万芳的友谊。
2.如果父母坚持的话,就向万芳委婉地提出,并向他说明自己是不得已而为之,希望她能理解,告诉她我们永远是朋友。
体验反思2.从这篇课文中得到什么启示?
启示:小孩子做事应该先同父母商量。
父亲送给女儿时也应讲清如何名贵,要珍藏好。
我的父母可以婉转向万芳妈妈说一说两个孩子怎么要好,提一提交换礼物的事。 1.第一组代表父母;第二组代表“我”;第三组代表万芳
2.注意:要把握好本方的观点、立场;同时要推测对方可能提出的观点,并考虑如何应付。
3.每个小组推荐代表出来辩论。小组辩论 我国的《民法通则》对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有明确的规定。《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18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第十六条则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根据课文内容,“我”的年龄应该是在16岁以下,因此“我”的行为应该得到法定监护人(即家长)的同意。 你知道吗?总结语:总起来说,课文展示了两种生活,两种内心世界。一面,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年世界,少年朋友之间的友爱。他们如此充满友情,如此珍惜友情。万芳见“我”裤子撕破后心里难受,把自己身上的裤子换给“我”穿,即使被家长责备也心甘情愿。“我”见万芳特别喜欢羚羊木雕,就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父母逼他要回来,使他心里非常难受,他感到莫大的痛苦,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
另一面,在成人的世界里,却是重财轻义。他们对子女的态度,走了两个极端,“爸爸”舍得把名贵的羚羊木雕送给孩子,可是使孩子最伤心的也是他们。他们并不重视子女的友谊,不懂的孩子最渴望最珍惜友情,他们疼爱子女却不尊重子女的人格感情。
朋友是重要的。他不是在你成功时送你花的人,而是你脚下那块让你不断攀登的基石;他不是雨天为你打伞的人,而是把你头上的雨分成两半一起分担的人;他不是那把只许你进去的锁,真正的好朋友带给我们的是进取与成功,世界上许多名人都对朋友及友谊作出了许多精辟的叙述。而是给你更多阳光跟空气的窗。
总结语:写作特点 (l)本文用插叙,回顾“我”和万芳真挚的友情,写出“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的理由。这样也使全文故事情节集中紧凑。
(2)人物形象鲜明。妈妈、爸爸和万芳妈妈都是同一类型人,但写得个性各异:妈妈严厉、爸爸冷酷,万芳妈妈泼辣。
(3)“我”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细腻入微,哀怨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