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小说、戏曲的繁荣,知道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特色。
核心素养目标
史料实证:通过图文、视频等史料,依据问题,了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知道《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研究价值,提升理解和归纳概括能力。
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通过图文、视频等史料,了解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知道明清戏曲艺术取得的成就与特色,探究清代文学艺术繁荣的原因。
唯物史观 家国情怀: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激发阅读文学名著的欲望,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涵养人文精神和健康审美情趣,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
导入新课
你知道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是什么吗?嘉庆年间,北京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之语,各地则出现“家家喜闻,处处争购”景象。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红楼梦》进行全面的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红学”。
林黛玉进贾府
贾宝玉和姐妹们
黛玉葬花
贾宝玉在大观园
一、《红楼梦》
1.地位、作者
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曹雪芹: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初名《石头记》。
高鹗:续写后40回,题名《红楼梦》,乾隆晚期时排印面世。
地位
作者
曹雪芹(1715 ─1764 )名霑,号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从曾祖父曹玺起,到他父亲都任江宁织造要职。曹雪芹的童年,正当曹家极盛时期。雍正五年(1727) 曹雪芹十三岁,他的父亲获罪革职,全部家产被查抄,全家由南京迁到北京。四十岁后,他进入了凄苦的晚年。他家迁到北京西郊,生活日渐贫困,竟然到了食粥赊酒、围毡御寒、卖画谋生的境地。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大约在一七六四年除夕,因贫病无医,加上爱子夭折,过度伤痛,而离开了人间。
曹雪芹
2.主要内容
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护官符》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3. 《红楼梦》思想性:
人们为什么热衷于《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的社会历史意义是什么?
《红楼梦》问世后,据载:“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金数十,可谓不胫jìng而走者矣。” ——程伟元《红楼梦序》
①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的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②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4.艺术特色:
《红楼梦》连环画
林黛玉进贾府
贾宝玉和姐妹们
黛玉葬花
贾宝玉在大观园
金陵十二钗
林黛玉
薛宝钗
贾元春
贾探春
史湘云
妙玉
贾迎春
贾惜春
王熙凤
贾巧姐
李纨
秦可卿
材料一:《红楼梦》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塑造出成群的有血有肉的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小说中有名姓的人物就多达四百八十多人,其中能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至少也有几十个人。而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则成为千古不朽的典型形象。
材料二:曹雪芹比较彻底地突破了中国古代小说单线结构的方式,采取了多条线索齐头并进、交相连结又互相制约的网状结构。《红楼梦》众多的人物与事件都组织在这个宏大的结构中,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筋络连接,纵横交错,层次分明,有条不紊,它像用于条万条彩线织起来的一幅五光十色的巨锦,天衣无缝,浑然天成,既像生活本身那样丰繁复杂,真实自然,又笼罩着一层真真假假、实实幻幻的神秘的面纱。
①社会价值:作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思想性极强
②文学价值:全书虽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但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练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艺术性极高
《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红楼梦》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炼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思想性强、艺术性高。被誉为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5.传播:
清·程甲本《红楼梦》
清·《红楼梦图咏》
清·《红楼人竟集西厢词句合璧印证》
《红楼梦》最初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民间流传,此后用活字印刷面世,立即得到广泛传播,嘉庆年间,北京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之语,各地则出现“家家喜闻,处处争购”景象。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红楼梦》进行全面的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红学”。
从语种上看,《红楼梦》译本目前已涉及英、法、日、韩、俄、德等20多种不同文字。其中,英、日、韩等文字译本又包括不同译者翻译的多个版本,尤以日文和韩文版本居多,各达十几种。
据了解,《红楼梦》最先出现的译文是1799年的韩语译文,而欧洲最早的译文是德文译文。从最初的摘译、节译到全译,全球已经出现几十种版本的《红楼梦》译文。近几年《红楼梦》又出现了世界语、阿拉伯语译本。意大利、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正在准备出版《红楼梦》的新译本和全译本。随着汉学的复兴,海外汉学家对《红楼梦》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研究水平也越来越高。
《红楼梦》的英文、德文、法文版
各个时期学者的研究《红楼梦》的著作
至今,《红楼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拓展提升
合作探究: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等多角度分析明清文学艺术繁荣的原因。
①政治上: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君主专制强化、统治日益腐朽导致人民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②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化艺术的需求增加;
③文化上:市民文化的繁荣;明清时期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导致知识分子寄情于文学创作;
④科技上:印刷术的普及;
⑤前代积累:良好前代小说写作基础,小说本身具有趣味性,贴近现实生活。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1.概况
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
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受到大众的喜爱。当时,观看戏剧已成为城乡民众的一种主要的文化活动。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
2.昆曲艺术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明朝万历末期,经过改良,昆曲有了很大的发展,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
汤显祖,明代戏曲家,生于1550年,卒于1616年,字义仍,号若士,祖籍江西临川。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博士、詹事府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与顾宪成等东林党人过往甚密。十九年因抨击朝政,被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汤显祖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牡丹亭》则是他的代表作。
《牡丹亭》描写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体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生活的追求。
既集中体现了南曲轻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词诗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且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昆曲的兴起
百戏之祖
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代表作有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孔尚任(1648-1718)清初诗人、戏剧作家,代表作《桃花扇》。
《桃花扇》通过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了明末时期复杂的权奸之争,以及南明覆亡的历史戏剧。
洪昇的《长生殿》
《长生殿》是洪昇戏曲创作的代表作。剧本写唐明皇宠爱贵妃杨玉环,终日与杨贵妃游宴玩乐,不理朝政,朝中大权由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把持。七月七日,杨贵妃与唐明皇在长生殿上情意绵绵,盟誓世世代代结为夫妻。不久,安禄山因与杨国忠争权,发兵叛乱。唐明皇带杨贵妃逃离长安,官军将杨国忠杀死,又逼唐明皇将杨贵妃缢死。安禄山叛乱平息后,唐明皇日夜思念杨贵妃。后来,道士杨通幽运用法术架起一座仙桥,让明皇飞升到月宫,与杨贵妃相会,实现了他们在长生殿上立下的生生死死共为夫妻的盟誓。
昆曲的发展
昆曲的衰落
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步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上演的剧目也多是逃避现实或歌功颂德的庸俗作品,为宫廷和贵族所观赏,成为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的玩物。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再查昆腔之外,有石牌腔、秦腔、弋阳腔、楚腔等项,江、广、闽、浙、四川、云贵等省皆所盛行,请敕各督抚查办。
——乾隆皇帝上谕
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3.京剧艺术
背景
乾隆时,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各种地方戏曲都在这里上演,成为群芳争艳的局面。
发展历程
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得来自南方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班的唱词通俗易懂,唱调高亢爽朗,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一时誉满京城。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又加以改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四大徽班,是指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个徽剧戏班。徽剧是最初形成于安徽徽州一带的民间戏曲,后广泛流行于南方各省。
沈容圃绘《同光名伶十三绝》
紫禁城畅音阁大戏台
说一说为什么京剧能够成为最主要的剧种?
①广大群众的喜爱
②皇室的扶持
③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
艺术特色
①艺术手段:唱、念、做、打
②角色行当:生、旦、净、丑
③脸谱艺术: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等色,各有寓意。
生:男性角色,演员扮相俊美,干净。
旦:京剧中各种女性角色。
净:又称“花脸”,饰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男性角色。
丑:“小花脸”,大多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性格机敏、 滑稽,并不全然指性格上的丑陋。
京剧脸谱
赤胆忠心
智勇刚毅
忠正耿直
奸诈狠毒
刚强豪爽
勇猛莽撞
代表人物
“同光名伶十三绝” 晚清民间画师沈蓉圃绘制。画中是同治、光绪
年间京剧舞台上享有盛名的13位演员,都是京剧艺术重要的奠基者。
从左到右:
尚小云
梅兰芳
荀慧生
前排:
程砚秋
尚
梅
荀
程
四大名旦
京剧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两千年前的汉代乐舞,到唐代的梨园百戏,再到宋代的南剧,明清的昆曲,都为京剧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此外,京剧艺术与诗词、书法、绘画等古典艺术和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相互辉映。故此,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将中国申报项目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申遗成功!
梅兰芳《国色天香》
“你会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神话,优美和谐而永恒的世界,充满及其微妙的庄严和宁静。在美的欣赏之前,大多数西方人认为:京剧无疑超越了东西方之间所存在的障碍。”
——罗伯特·里特尔于1930年首次看到京剧《国色天香》的评价
影响
合作探究
明清小说和戏剧有哪些共同点?什么原因造成的?说明了什么?
(1)思想内容上反封建的主题;时代背景上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作品上通俗化、大众化,迎合市民文化需求。
(2)君主专制的强化,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商品经济活跃,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和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文化的繁荣。
(3)史观: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治经济的反映。
拓展探究:我们应该如何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今天很多传统戏曲正在失传和消逝,后继乏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传统戏剧?提几点你的建议。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担负起传播与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2)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加大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政策扶持;从少儿抓起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习近平
1.(2023·甘肃兰州·中考真题)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小说创作的黄金时期,产生了许多不朽的传世名著。毛泽东曾称某部小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部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2.(2023·四川乐山·中考真题)国学大师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明清时期的“一代之文学”是( )
A.杂剧 B.散文 C.小说 D.戏曲
D
链接中考
C
3.(2023·河南·中考真题)曹雪芹把诗赋、书法、戏文、对联、礼节、饮食、服装等元素以及各种风俗习惯,几乎全部安插在《红楼梦》里。这强调了《红楼梦》( )
A.语言精练生动 B.内容通俗易懂
C.线索清晰完整 D.汇聚传统文化
4.(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题)清朝时期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文学名著《红楼梦》创作面世并广泛传播:戏曲艺术推陈出新,国粹京剧逐渐形成并流传四方。这一时期文学艺术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背景是( )
A.推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强化 B.商品经济发展与市民文化的繁荣
C.设立军机处与君主专制的强化 D.颁布禁海令与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D
B
5.(2023·山东枣庄·中考真题)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的一部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该小说思想性强、艺术性高,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这部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6.(2023·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中国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下列属于清代戏曲艺术代表作品的是( )
A.《窦娥冤》 B.《牡丹亭》 C.《红楼梦》 D.《桃花扇》
D
D
7.(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题)《同光十三绝》是晚清画师沈蓉圃绘制于清光绪年间的工笔写生戏画像。画中13位著名戏剧演员所演唱的剧种是带有北京地方特色的“皮黄戏”,也被称为( )
A.花鼓戏 B.京剧
C.黄梅戏 D.昆曲
8.(2022·山西·中考真题)京剧脸谱各具特色,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撇,虽不失庄重,却也预示着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由此可知,京剧脸谱( )
A.真实再现历史场景 B.渗透人们的价值取向
C.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D.刻画善变的人物性格
B
B
课堂小结
昆曲与京剧
艺术
作者、成书时间、影响
昆曲
清朝前期的
文学艺术
京剧
清朝: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明朝:汤显祖《牡丹亭》
乾隆时:四大徽班进京
19世纪中期:京剧形成
《红楼梦》
特点:反封建传统,突出个性,反映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