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测试03(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测试03(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6-01 22:36:30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测试03(湘教版)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按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和中亚六大区域。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继博鳌亚洲论坛之后,中国主要面向亚洲搭建的又一重要对话合作机制。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于在北京开幕,亚洲47个国家以及域外其他国家的代表参加了相关活动。图1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会标,图2为亚洲范围图。完成下面1-4小题。
1.在图1中有六种不同颜色的花瓣,它代表的意思是( )
A.举办对话大会的国家有六个 B.亚洲地理位置的六个分区
C.在六个不同的城市举办 D.对话大会交流的语言有六种
2.六大分区自然环境各异,经济文化差异很大,南亚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时降水特别多,河湖密
布,下列现象代表南亚的是( )
A.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穿毛皮服装,乘坐狗拉雪橇
B.达雅克人聚居的长屋长达200多米
C.贝都因人身穿宽大的袍子,居住帐篷,过游牧生活
D.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以船为交通工具
3.亚洲是我们共同的“家”,关于这个“大家庭”的“左邻右舍”是指( )
A.东邻欧洲,西临太平洋 B.东南望大洋洲,北临北冰洋
C.位于太平洋东岸,亚欧大陆西部 D.西南隔海与北美洲相望,东北隔海与非洲相望
4.关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说法错误的是( )
A.面积最大 B.跨纬度最广 C.跨经度最广 D.东西距离最长
【答案】1.B 2.D 3.B 4.C
【解析】1.由题意可得,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按方位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六大区域。图1中有六种不同颜色的花瓣,它代表的意思是亚洲地理位置的六个分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雅库特人生活在北亚,居住木屋,身穿毛皮服装,乘坐狗拉雪橇,A错误;达雅克人生活在东南亚,聚居的长屋长达200多米,B错误;贝都因人生活在西亚,身穿宽大的袍子,居住帐篷,过游牧生活,C错误;孟加拉人生活在南亚,以捕鱼为生,以船为交通工具,D正确。故选D。
3.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纬度最广,南北距离最长;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临太平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西距离最长。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动物世界》栏目中经常看到,非洲热带草原上的动物,为了生活在水热条件适宜的环境下,每年都会进行周期性的大规模迁徙。下图示意非洲的气候分布和A、B两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读图完成下面5-7小题。
5.关于非洲地理位置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部临大西洋 B.赤道穿过其中部 C.全部位于热带 D.全部位于北半球
6.非洲热带草原野生动物迁徙的方向及时间是( )
A.6月份,从A地开始向南迁徙 B.6月份,从B地开始向南迁徙
C.12月至次年5月,动物集中在A地活动 D.12月至次年5月,动物集中在B地活动
7.非洲动物大迁徙反映出其生存环境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干湿分明 D.温和多雨
【答案】5.B 6.D 7.C
【解析】5.非洲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部被北回归线穿过,中部被赤道穿过,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所以非洲跨南北半球,北温带、热带和南温带,主要位于热带,B说法正确,ACD说法错误。故选B。
6.据图可知,A、B两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且被赤道穿过,南北半球干、湿季时间相反,6月到11月,北半球为湿季,南半球为干季,所以每年6月,动物从B地开始向北迁徙,11月份,从A地开始向南迁徙,AB选项错误;读气候资料图可知,12月至次年5月,位于北半球的A地降水稀少,草木干枯,动物不可能集中在A地活动,C错误;12月至次年5月,位于南半球的B地气候相对湿润,水草充足,故动物集中在B地活动,D正确。故选D。
7.非洲动物每年周期性的进行大规模迁徙,是为了寻找水热条件适宜的自然环境,其迁徙的范围是赤道南北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干湿两季明显,C正确;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全年炎热干燥是热带沙漠气候的特征,全年温和多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去、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动物不需要大规模迁徙,ABD错误。故选C。
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旱极”,但每年有200余天被大雾笼罩。当地人制作捕雾网收集雾里的潮湿水汽,解决用水问题。左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右图为捕雾网图片。完成下面8-9小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年降水量超2000毫米 B.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
C.赤道附近年降水量较少 D.回归线附近降水量从西向东递减
9.使用捕雾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智慧 ②能改变当地的气候,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
③收集雾气带来的水分,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④完全改变当地生态环境,带动产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8.B 9.B
【解析】8.读图可知,甲地年降水量为1000—2000毫米,A错误;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B正确;赤道附近年降水量最大,分布有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C错误;回归线附近降水量东多西少,D错误;故选B。
9.使用捕雾网,①体现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智慧,③收集雾气带来的水分,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①③正确。捕雾网收集的水汽非常有限,根本不能改变当地的气候、不能完全改变当地生态环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②④错误;故选B。
东南亚地区在“一带一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贸易合作的主要区域。结合下图,完成下面10-12小题。
10.中南半岛的自然环境,正确的是( )
A.地势南高北低 B.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C.河流稀少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11.关于图中海峡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海峡为白令海峡 B.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C.是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天然通道 D.是西亚石油运往欧洲西部的必经之地
12.东南亚国家中,与我国陆上相邻的是( )
A.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 B.柬埔寨、泰国、越南
C.缅甸、越南、老挝 D.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
【答案】10.D 11.B 12.C
【解析】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南半岛的山脉呈南北纵向分布,地势北高南低,河流自北往南流,所以中南半岛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ABC错误,故选D。
11.读图可知,图中海峡①为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是东亚、东南亚与非洲和欧洲西部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被称为海上生命线,AC错误,B正确。西亚石油运往欧洲西部的必经之地是苏伊士运河,D错误。综上所述,ACD错误,故选B。
12.根据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位于中国的南部,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自东向西依次是越南、老挝和缅甸;排除ABD,故选C。
下图示意南亚局部地区略图。完成下面13-15小题。
13.根据河流流向可知,印度半岛南部地势总体特征为( )
A.北高南低 B.南高北低 C.西高东低 D.东高西低
14.引起南亚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A.东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 B.东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
C.西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 D.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
15.在乞拉朋齐建造民居,应重点考虑( )
A.防风沙 B.排水散热 C.易拆装 D.防寒保暖
【答案】13.C 14.D 15.B
【解析】13.河流流向受到地形地势的制约。读图可知,印度半岛南部的河流多是自西向东流,因此地势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南亚地区旱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西南季风不稳定,该地区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南亚地区就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故选D。
15. 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麓,处于热带气候区,因此气温较高,且当地属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因此夏季降水较多,故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的雨极“,因此在乞拉朋齐建造民居,应重点考虑排水散热的问题,故B正确;降水丰富,植被覆盖率高,风沙少;纬度低,气温高,不要防寒保暖,与易拆装无关,故ACD错误,故选B。
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举办。卡塔尔是一个位于西亚地区、波斯湾沿岸的国家。下图示意卡塔尔位置和世界杯会徽。据此完成下面16-18小题。
16.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选择在11-12月举办,并将重要赛事安排在晚上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炎热,秋冬季夜晚较凉爽 B.降水丰富,秋冬季夜晚降水较稀少
C.工作繁忙,秋冬季夜晚空闲 D.沙漠广布,秋冬季夜晚风沙较微弱
17.为了提升观众的观赛体验,体育场在设计、建造时主要考虑的是( )
A.防风 B.保暖 C.防雨 D.隔热
18.卡塔尔世界杯会徽的中心样式从传统的羊毛披肩中获得灵感,说明当地主要的农业部门是( )
A.种植业 B.林业 C.渔业 D.畜牧业
【答案】16.A 17.D 18.D
【解析】16.据图可知,卡塔尔位于中东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特别是夏季酷热难耐,只有冬季气候较为凉爽,因此卡塔尔世界杯选择在较为凉爽的冬季举办,A正确。卡塔尔终年降水稀少,B错误。跟夜晚空闲无关,C错误。卡塔尔终年多风沙,D错误。故选A。
17.卡塔尔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全年炎热少雨,晴天多;建造体育馆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隔热,舒适的环境利于球员比赛和观众观看,D正确。防风不是最主要考虑的因素,A错误。当地终年炎热干燥,BC错误。故选D。
18.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沙漠广布,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林业、渔业,ABC错误;卡塔尔世界杯会徽的中心样式从传统的羊毛披肩中获得灵感,说明当地主要的农业部门是畜牧业,D正确。故选D。
2022年,世界汽车产量前三名分别是中国、美国、日本;全球销量前十的汽车公司日本占4家,欧洲3家,美国2家,韩国1家,其中日本丰田汽车全球销量最高;日本电动汽车销量占本国汽车总销量的1.7%,而中国为19%。图为日本汽车企业加工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19-20小题。
19.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产生的问题有( )
A.环境污染加剧 B.原料消耗减少 C.产品质量下降 D.产业结构优化
20.近年来,日本汽车公司加大海外投资建厂。主要目的是( )
①靠近消费市场 ②传播汽车文化 ③利用他国资源 ④共享技术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19.A 20.C
【解析】19.日本工业高度集中,有利于资源的调配,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利润,但高度集中的工业会加剧资源的消耗、加剧环境污染,A正确,BC错误;工业高度集中不能够优化产业结构,D错误,故选A。
20.近年来,日本汽车公司加大海外投资建厂是为了靠近消费市场,利用他国资源,保护本国环境,①③对应的C正确;传播汽车文化和共享制造技术并不是日本汽车公司加大海外投资建厂的目的,②和④所在的ABD错误。故选C。
俄罗斯是世界性的能源资源、生产和出口大国,在全球能源市场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巨大影响力。读图,完成下面21-22小题。
21.俄罗斯( )
A.是横跨欧非两洲的国家 B.纬度较高,终年酷寒干燥
C.工业区主要分布在资源产地附近 D.欧洲部分铁路稀疏,亚洲部分铁路密集
22.俄罗斯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供应国,中俄能源合作对双方带来的好处有( )
①缓解我国能源短缺的问题; ②促进两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优化我国能源结构; ④增加俄罗斯经济收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21.C 22.B
【解析】21.由图可知,俄罗斯横跨亚欧两洲的国家,人口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是传统意义上的欧洲国家,A错误;由图可知,北极圈穿过俄罗斯北部,纬度较高,夏季凉爽短暂,冬季寒冷漫长,B错误;俄罗斯的工业区主要沿资源产地分布,C正确;欧洲部分铁路稠密,亚洲部分铁路稀疏,D错误。故选C。
22.俄罗斯也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供应国,中俄能源合作对我国带来的好处有:能缓解我国能源短缺的问题,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减少我国东部地区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对俄罗斯的好处是能增加俄罗斯的经济收入;①③④正确;中俄能源合作与促进两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没有直接关系,②错误,排除ACD,故选B。
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冬奥会举办次数最多的地区,2026年2月6日至22日第25届冬奥会将在意大利米兰举办。读冬奥会举办地分布如图,完成下面23-25小题。
23.据图可知,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在( )
A.中部平原地区 B.南、北部山区 C.东部内陆地区 D.西部沿海地区
24.第25届冬奥会举办期间,意大利米兰( )
A.寒冷干燥 B.温和多雨 C.高温多雨 D.炎热干燥
25.阿尔卑斯山脉成为“世界滑雪天堂”的优势是( )
A.海拔高,积雪多,雪期长 B.纬度高,终年寒冷
C.河湖广布,结冰期长 D.植被茂盛,积雪多
【答案】23.B 24.B 25.A
【解析】23.读图可知,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在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和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B正确;中部平原、东部内陆和西部沿海地区无举办地分布,ACD错误,故选B。
24.意大利米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2026年2月6日至22日第25届冬奥会举办之际,意大利米兰温和多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5.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西部最高大的山脉,位于欧洲南部,欧洲西部常年盛行西风,潮湿的地中海和 西洋海风随着阿尔卑斯 的海拔升 变成降雪。在雪量充 的滑雪场每平米冬天的降雪量可以达到5 以上。积雪期也是从10 开始直到来年的6月份,长达8、9个 的积雪期保障了雪季的长度,个别冰川滑雪场甚 全年开放,因此,阿尔卑斯山区成为“世界滑雪天堂”,A正确;阿尔卑斯山区纬度较低,B错误;河湖广布、利于结冰和植被茂盛与雪期长成为“世界滑雪天堂”无关联,CD错误。故选A。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各国在不同的环境中适应、生存。下图为“世界甲 丁四国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26-27小题。
26.四个国家中( )
A.甲国地跨两大洲 B.乙国位于西半球
C.丙国独占整个大陆 D.丁国全年高温少雨
27.四个国家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正确的是( )
A.甲国气候湿热,大量出口农产品 B.乙国耕地广阔,但常有水旱灾害
C.丙国地形崎岖,不利于农业发展 D.丁国矿产短缺,灌溉农业较发达
【答案】26.A 27.B
【解析】26.甲国是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乙国是印度,位于东半球;丙国是美国,澳大利亚独占整个大陆;丁国是澳大利亚,地处热带和南温带,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部7月份气温较低。所以BCD三项说法错误,A说法正确,选A。
27.甲是俄罗斯,俄罗斯纬度偏高,气候较为寒冷;乙是印度,耕地面积广,但是西南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丙是美国,平原面积广大,适合农业发展;丁是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发达,所以ACD三项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选B。
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秦岭站填补我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长期观测的空白。秦岭站采用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相结合的能源微网管理系统,新能源占比超过60%,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28-30小题。
28.图中秦岭站的地理位置最接近( )
A.164°E,75°N B.164°E,75°S C.164°W,75°N D.164°W,75°S
29.秦岭站可利用且季节性最强的清洁新能源是( )
A.风能 B.核能 C.地热能 D.太阳能
30.在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是为了( )
A.体验南极地区酷寒的气候特点 B.开发世界独特的旅游观光资源
C.利用南极地区丰富的淡水资源 D.开展特殊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
【答案】28.B 29.D 30.D
【解析】28.读图可知,秦岭站经度介于150°E~180°,纬度介于66.5°S~80°S,因此为164°E,75°S,ACD错误,故选B
29.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燥且有极昼极夜现象,因此风能、太阳能丰富,核能、地热能不丰富。由于有极昼极夜现象,风能、太阳能中季节性最强的是太阳能,ABC错误,故选D。
30.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因此在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是为了开展特殊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体验南极地区酷寒的气候特点、开发世界独特的旅游观光资源 、利用南极地区丰富的淡水资源不是建立科考站的目的所在。ABC错误,故选D。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大题,每题20分,共2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历史上,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洪水到来时淹没两岸农田,洪水退后,又会留下一层厚厚的淤泥,形成肥沃的土壤。为防止洪涝和增加沿岸用水,埃及政府于20世纪70年代修建了阿斯旺大坝。
阿斯旺大坝位于开罗以南约900千米处,水库总库容为1689亿立方米。大坝建成后,土地灌溉面积
增加了,大坝下泄的水清澈无悬沙,农田由季节性灌溉改为常年灌溉,建成后大坝下游地区农作物的熟制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或三熟。大坝建成后拦截泥沙,输送给大坝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入海径流量也下降,这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图1为尼罗河流域示意,图2为尼罗河水系主要支流的流量过程曲线。
(1)分析历史上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季节及原因。(4分)
(2)说明历史上尼罗河对埃及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和不利的影响。(6分)
(3)阿斯旺大坝的修建,使得埃及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据材料说明其原因。(6分)
(4)说出阿斯旺大坝修建以后,尼罗河下游地区可能出现的问题。(4分)
【答案】(1)湿季;湿季降水多,河流容易泛滥(4分,每点2分)
(2)有利:提供灌溉水源;带来肥沃的土壤;塑造平坦的地形。不利:容易泛滥,淹没农田(6分,每点2分)
(3)增大土地灌溉面积且拉长可灌溉时间;增加可种植时间;减少水灾发生等(6分,每点2分)
(4)下游土地肥力下降;海水倒灌等(4分,每点2分)
【详解】(1)读图结合所学可知,尼罗河上游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分干湿两季,5月~10月为湿季,降水多,河流水量大,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2)由题意可得,尼罗河为埃及提供灌溉水源,带来一层厚厚的淤泥,形成土壤肥沃的冲积平原,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尼罗河定期泛滥会淹没两岸农田,造成农业生产损失。
(3)由材料可知,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增加了土地的灌溉面积;使季节性灌溉改为常年灌溉,拉长了灌溉时间;使熟制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或三熟,延长了粮食生产时间。
(4)由题意可得,阿斯旺大坝修建以后,输送给大坝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入海径流量也下降,导致下游
地区肥沃的泥沙减少,土壤肥力下降;河口地区海水倒灌和海岸后退等问题。
32.【相约奥运】2024年第33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法国巴黎举行。下图为法国地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20分)
探究一寻美景——塞纳河
巴黎奥运会主办方发表声明称,塞纳河将替代传统的体育场,作为2024年7月26日进行的奥运会开幕式地点。
探究二寻美食——葡萄酒
法国是重要的葡萄种植区,葡萄酒产量居世界前列,享誉盛名。葡萄喜光,生长所需最低气温为12℃到15℃,果实春季生长初期应保证水量,夏季成果期应防止水量过多影响果实品质。而且只有昼夜温差大的环境,利于果实的糖分积累,才能保证酿造出的葡萄酒的品质。
(1)说出塞纳河的水文特征。(提示:从流量、结冰期、水位季节变化等角度作答)(6分)
(2)除了塞纳河沿岸美景,法国旅游资源丰富。请列举两处法国著名旅游景点。(4分)
(3)说出法国葡萄种植区分布特点。(4分)
(4)分析法国种植葡萄的有利条件。(6分)
【答案】(1)流量大,无结冰期,水位季节变化小。(6分,每点2分)
(2)凯旋门、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4分,每点2分)
(3)分布在地中海沿岸。(4分)
(4)法国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光照充足,日温差较大,有利于葡萄糖分的积累。(6分,每点2分)
【详解】(1)塞纳河流经地区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塞纳河的水文特征受当地气候特征影响,因此塞纳河流量较大,无结冰期,且水位季节变化小。
(2)法国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凡尔赛宫等。
(3)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根据葡萄适合生长的习性,法国适宜葡萄
生长的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区,所以法国葡萄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
(4)读图可知,葡萄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法国种植葡萄的有利条件可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社会条件包括市场、交通、技术、劳动力等。该区域平原广阔,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冬、春季气候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量大,葡萄品质高。社会条件:国内外市场广阔;对外海运便利;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测试03(湘教版)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按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和中亚六大区域。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继博鳌亚洲论坛之后,中国主要面向亚洲搭建的又一重要对话合作机制。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于在北京开幕,亚洲47个国家以及域外其他国家的代表参加了相关活动。图1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会标,图2为亚洲范围图。完成下面1-4小题。
1.在图1中有六种不同颜色的花瓣,它代表的意思是( )
A.举办对话大会的国家有六个 B.亚洲地理位置的六个分区
C.在六个不同的城市举办 D.对话大会交流的语言有六种
2.六大分区自然环境各异,经济文化差异很大,南亚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时降水特别多,河湖密
布,下列现象代表南亚的是( )
A.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穿毛皮服装,乘坐狗拉雪橇
B.达雅克人聚居的长屋长达200多米
C.贝都因人身穿宽大的袍子,居住帐篷,过游牧生活
D.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以船为交通工具
3.亚洲是我们共同的“家”,关于这个“大家庭”的“左邻右舍”是指( )
A.东邻欧洲,西临太平洋 B.东南望大洋洲,北临北冰洋
C.位于太平洋东岸,亚欧大陆西部 D.西南隔海与北美洲相望,东北隔海与非洲相望
4.关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说法错误的是( )
A.面积最大 B.跨纬度最广 C.跨经度最广 D.东西距离最长
《动物世界》栏目中经常看到,非洲热带草原上的动物,为了生活在水热条件适宜的环境下,每年都会进行周期性的大规模迁徙。下图示意非洲的气候分布和A、B两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读图完成下面5-7小题。
5.关于非洲地理位置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部临大西洋 B.赤道穿过其中部 C.全部位于热带 D.全部位于北半球
6.非洲热带草原野生动物迁徙的方向及时间是( )
A.6月份,从A地开始向南迁徙 B.6月份,从B地开始向南迁徙
C.12月至次年5月,动物集中在A地活动 D.12月至次年5月,动物集中在B地活动
7.非洲动物大迁徙反映出其生存环境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干湿分明 D.温和多雨
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旱极”,但每年有200余天被大雾笼罩。当地人制作捕雾网收集雾里的潮
湿水汽,解决用水问题。左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右图为捕雾网图片。完成下面8-9小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年降水量超2000毫米 B.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
C.赤道附近年降水量较少 D.回归线附近降水量从西向东递减
9.使用捕雾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智慧 ②能改变当地的气候,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
③收集雾气带来的水分,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④完全改变当地生态环境,带动产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东南亚地区在“一带一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贸易合作的主要区域。结合下图,完成下面10-12小题。
10.中南半岛的自然环境,正确的是( )
A.地势南高北低 B.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C.河流稀少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11.关于图中海峡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海峡为白令海峡 B.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C.是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天然通道 D.是西亚石油运往欧洲西部的必经之地
12.东南亚国家中,与我国陆上相邻的是( )
A.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 B.柬埔寨、泰国、越南
C.缅甸、越南、老挝 D.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
下图示意南亚局部地区略图。完成下面13-15小题。
13.根据河流流向可知,印度半岛南部地势总体特征为( )
A.北高南低 B.南高北低 C.西高东低 D.东高西低
14.引起南亚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A.东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 B.东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
C.西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 D.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
15.在乞拉朋齐建造民居,应重点考虑( )
A.防风沙 B.排水散热 C.易拆装 D.防寒保暖
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举办。卡塔尔是一个位于西亚地区、波斯湾沿岸的国家。下图示意卡塔尔位置和世界杯会徽。据此完成下面16-18小题。
16.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选择在11-12月举办,并将重要赛事安排在晚上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炎热,秋冬季夜晚较凉爽 B.降水丰富,秋冬季夜晚降水较稀少
C.工作繁忙,秋冬季夜晚空闲 D.沙漠广布,秋冬季夜晚风沙较微弱
17.为了提升观众的观赛体验,体育场在设计、建造时主要考虑的是( )
A.防风 B.保暖 C.防雨 D.隔热
18.卡塔尔世界杯会徽的中心样式从传统的羊毛披肩中获得灵感,说明当地主要的农业部门是( )
A.种植业 B.林业 C.渔业 D.畜牧业
2022年,世界汽车产量前三名分别是中国、美国、日本;全球销量前十的汽车公司日本占4家,欧洲3家,美国2家,韩国1家,其中日本丰田汽车全球销量最高;日本电动汽车销量占本国汽车总销量的1.7%,而中国为19%。图为日本汽车企业加工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19-20小题。
19.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产生的问题有( )
A.环境污染加剧 B.原料消耗减少 C.产品质量下降 D.产业结构优化
20.近年来,日本汽车公司加大海外投资建厂。主要目的是( )
①靠近消费市场 ②传播汽车文化 ③利用他国资源 ④共享技术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俄罗斯是世界性的能源资源、生产和出口大国,在全球能源市场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巨大影响力。读图,完成下面21-22小题。
21.俄罗斯( )
A.是横跨欧非两洲的国家 B.纬度较高,终年酷寒干燥
C.工业区主要分布在资源产地附近 D.欧洲部分铁路稀疏,亚洲部分铁路密集
22.俄罗斯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供应国,中俄能源合作对双方带来的好处有( )
①缓解我国能源短缺的问题; ②促进两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优化我国能源结构; ④增加俄罗斯经济收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冬奥会举办次数最多的地区,2026年2月6日至22日第25届冬奥会将在意大利米兰举办。读冬奥会举办地分布如图,完成下面23-25小题。
23.据图可知,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在( )
A.中部平原地区 B.南、北部山区 C.东部内陆地区 D.西部沿海地区
24.第25届冬奥会举办期间,意大利米兰( )
A.寒冷干燥 B.温和多雨 C.高温多雨 D.炎热干燥
25.阿尔卑斯山脉成为“世界滑雪天堂”的优势是( )
A.海拔高,积雪多,雪期长 B.纬度高,终年寒冷
C.河湖广布,结冰期长 D.植被茂盛,积雪多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各国在不同的环境中适应、生存。下图为“世界甲 丁四国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26-27小题。
26.四个国家中( )
A.甲国地跨两大洲 B.乙国位于西半球
C.丙国独占整个大陆 D.丁国全年高温少雨
27.四个国家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正确的是( )
A.甲国气候湿热,大量出口农产品 B.乙国耕地广阔,但常有水旱灾害
C.丙国地形崎岖,不利于农业发展 D.丁国矿产短缺,灌溉农业较发达
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秦岭站填补我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长期观测的空白。秦岭站采用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相结合的能源微网管理系统,新能源占比超过60%,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28-30小题。
28.图中秦岭站的地理位置最接近( )
A.164°E,75°N B.164°E,75°S C.164°W,75°N D.164°W,75°S
29.秦岭站可利用且季节性最强的清洁新能源是( )
A.风能 B.核能 C.地热能 D.太阳能
30.在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是为了( )
A.体验南极地区酷寒的气候特点 B.开发世界独特的旅游观光资源
C.利用南极地区丰富的淡水资源 D.开展特殊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大题,每题20分,共2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历史上,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洪水到来时淹没两岸农田,洪水退后,又会留下一层厚厚的淤泥,形成肥沃的土壤。为防止洪涝和增加沿岸用水,埃及政府于20世纪70年代修建了阿斯旺大坝。
阿斯旺大坝位于开罗以南约900千米处,水库总库容为1689亿立方米。大坝建成后,土地灌溉面积增加了,大坝下泄的水清澈无悬沙,农田由季节性灌溉改为常年灌溉,建成后大坝下游地区农作物的熟制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或三熟。大坝建成后拦截泥沙,输送给大坝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入海径流量也下降,这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图1为尼罗河流域示意,图2为尼罗河水系主要支流的流量过程曲线。
(1)分析历史上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季节及原因。(4分)
(2)说明历史上尼罗河对埃及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和不利的影响。(6分)
(3)阿斯旺大坝的修建,使得埃及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据材料说明其原因。(6分)
(4)说出阿斯旺大坝修建以后,尼罗河下游地区可能出现的问题。(4分)
32.【相约奥运】2024年第33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法国巴黎举行。下图为法国地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20分)
探究一寻美景——塞纳河
巴黎奥运会主办方发表声明称,塞纳河将替代传统的体育场,作为2024年7月26日进行的奥运会开幕式地点。
探究二寻美食——葡萄酒
法国是重要的葡萄种植区,葡萄酒产量居世界前列,享誉盛名。葡萄喜光,生长所需最低气温为12℃到15℃,果实春季生长初期应保证水量,夏季成果期应防止水量过多影响果实品质。而且只有昼夜温差大的
环境,利于果实的糖分积累,才能保证酿造出的葡萄酒的品质。
(1)说出塞纳河的水文特征。(提示:从流量、结冰期、水位季节变化等角度作答)(6分)
(2)除了塞纳河沿岸美景,法国旅游资源丰富。请列举两处法国著名旅游景点。(4分)
(3)说出法国葡萄种植区分布特点。(4分)
(4)分析法国种植葡萄的有利条件。(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