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1 21:4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时作业
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的字音或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只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jí)。
B. 总而言之,请你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瞭乱的洞府,其外观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园林。
C. 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练的语言的精华。
D. 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huǎng)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2.选出没有运用反语的一项( )
A.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B.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C.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D.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雨果,英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B. 法军上尉巴特勒,在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之后,给大文豪雨果写信,征询他对所谓“远征中国”的看法。本文是雨果的回信。
C. “拿破仑皇帝”即拿破仑三世。他在位期间,曾发动了多场侵略战争。
D. 书信一般由六个部分构成:称呼、问候语、正文、祝颂语、署名、日期。
4.同学们读完本文后,纷纷在微信群里发表感想。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感受,其中修辞手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烧名园,掠珍宝,恬不知耻两强盗;作书信,斥罪行,仗义执言一作家。
B. 面对焚烧圆明园的卑劣行径,雨果没有一点儿奴颜媚骨,表现了凛然正气。
C. 读过雨果的这封信,我们仿佛仍能感受到圆明园在哭泣,在流血,在控诉。
D. 圆明园遗址是侵略者给我们留下的课堂,它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行的加快,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
②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④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
⑤文物非法交易也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境外。
A. ②④①③⑤ B. ④②⑤③① C. ②①④⑤③ D. ①③④②⑤
6.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个商店里眼花缭乱的商品,吸引了很多顾客。
B. 2015年9月,在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将举办富丽堂皇的国际酒店设备及用品展览会。
C. 青岛地铁3号线的候车大厅采用了无承重立柱设计,这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
D. 我们班能发生如此巨变,与班主任在平时不辞劳苦反复做思想工作的丰功伟绩是分不开的。
7.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感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
B. 2010年11月16日,“圆明园文化遗产全国巡回展”在南京静海寺拉开帷幕,以纪念这座“万园之园”遭受劫难 150周年
C. 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 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D.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8.下面文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________。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________有艺术珍品,________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________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A. 荡然无存 不单单 而有 填满
B. 一无所有 不单单 还有 塞满
C. 一无所有 不仅仅 而有 填满
D. 荡然无存 不仅仅 还有 塞满
二、填空题
9.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瞥见(  )  劫掠(  )
晨曦 (  ) 给予(  )
偷qiè(  ) zāng(  )物
赞yù (  ) hào(  )费
10.填空。雨果,法国作家,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被誉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有小说《 》《 》《九三年》等。
1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
(1)这是某种令人惊hài( )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xī( )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piē( )见的亚洲文明的jiǎn( )影。
(2)看到圆明园现在的模( )样,再看看古文物专家根据历史复原的相关模( )型,这一刻真是恍( )如隔世,令人痛心啊!
三、语言表达
12.请欣赏一下圆明园未被洗劫前的图片,再与洗劫后的圆明园图片相对照,你有何感想?



现代文阅读
13.阅读下文,回答各题。
有一种修养叫沉住气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这是出自晚清翁同龢的一副对联。他认为,古今贤达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越是能心静如水,从容应对。
②为人处世,沉得住气,是能看穿看透,自然而不矫饰,低调而不张扬。有这种修养的人是有智慧的人,总能在紧急危难之时,做到思路清晰、阵脚不乱,在沉着与忍耐中寻找应对的方法。
③当年读《三国演义》,看到诸葛亮与司马懿两军对垒,司马懿选择了坚守不战。诸葛亮故意送了一套女人的衣服给司马懿,想激怒他。司马懿却笑着说:“孔明视我为妇人耶!”随后接受了这套衣服。我忍不住感慨司马懿是一个相当沉得住气的人。
④沉得住气,是一种境界修为。人一旦有了这种气度,就会于高处不孤芳自赏,处低谷不自暴自弃,得之不狂喜,失之不忧虑。宠辱不惊,淡泊自在,幸福感自然而来。
⑤《庄子·达生》中讲了这样一件事:纪渻子为大王训练斗鸡,他认为目光凝聚、纹丝不动、貌似木头的鸡,才是狠角色。而那些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骄态毕露的鸡,真正遇到强手时,往往不堪一击。这个故事值得我们深思。
⑥生活中你会发现,有动静的人,往往不足怕。越张牙舞爪虚张声势的人,越不足怕。有本事的人,都懂得沉得住气,厚积薄发。树不可长得太快,一年生当柴,三年五年生当桌椅,十年百年的才有可能成为栋梁。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一失意就消极颓废,万念俱灰;一旦春风得意,又把持不住自己,得意忘了形。过于喜怒形于色的人,往往难成大器。
⑦古人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意思是尺蠖的蜷曲,是为了求得伸直。以人为喻,就是为人处世,要具备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应变能力。有一种修养叫遇事能沉得住气,沉得住气才能发挥聪明才智,尽快找到解决方法。干着急和乱作为,往往会误事。
⑧遇大事要沉得住气,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却不易。历史上,很多战争原本占优势的一方,因沉不住气,贸然出兵,反令局势逆转。所以,沉住气是一种需要在平常多培养的修养。
⑨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沉得住气,方能成大器。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 文章开头一段有什么作用?
(3) 第⑤段中作者说“这个故事值得我们深思”,发挥想象,说一说你深思到了什么。
(4) 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 阅读文章,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字形的能力。
A项,藉jiè
B项,瞭—缭
C项,练—炼
2.【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反语这一修辞手法的能力。反语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彩的修辞方法。特点是: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
【解答】
A.“赞誉”,褒义贬用,表示讽刺。
B.“漂亮”,褒义贬用,表示讽刺。
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褒义贬用,表示讽刺。
D.没有运用反语。
故选D。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雨果是法国作家。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和词语的能力。
B项,句子意在表明雨果一点儿都没有为英法联军粉饰,“奴颜媚骨”形容卑躬屈膝、谄媚讨好的样子,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故B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组句成段的能力。此语段讲了文化遗产是珍贵资源,②提出中心思想,是第一句;①中“随着”一词引出文化遗产受到严重的威胁的话题,是第二句;④列举遭到破坏的情况,是第三句;⑤阐述文物非法交易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的情况,为第四句;③是对全段的总结,是末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②①④⑤③。
6.【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解答】
A.有误,“眼花缭乱”指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此处用来形容商品不恰当。
B.有误,“富丽堂皇”形容气势盛大,宏伟华丽,一般用来形容建筑物。用在此处,属用错对象。
C.正确,“独一无二”的意思是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D.有误,“丰功伟绩”的意思是伟大的功绩。用在此处,属于大词小用,用词不当。
故选C。
7.【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感彩辨析。需要正确的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
【解答】
ACD句中的“丰功伟绩”“战利品”“漂亮”都是褒义词贬用,感彩发生了变化。
B句中“纪念”仍是原来的感彩,没有发生变化。
故选B。
8.【答案】D
【解析】略
9.【答案】piēlüè  
xī jǐ  
窃 赃 
誉 耗
【解析】考查汉语拼音和汉字书写,平时多加积累即可。
10.【答案】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能力。对于文体知识要注意区分和理解记忆。对于文学常识,平时要多加积累,多看多记,包括作家的姓名、字号、籍贯、作品、名句等。有了丰富的积累,做题时才得心应手。本题考查雨果的代表作,主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11.【答案】(1)骇 曦 瞥 剪
(2)mú mó huǎng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重点字音、字形的能力。此处较难写的字是“曦”“瞥”。“模”是个多音字,在“模型”“模仿”“模范”等词中读mó,在“模样”“模具”等词中读mú。
12.【答案】示例:一个泱泱大国却保护不了自己的艺术瑰宝,这是何等令人痛心啊!圆明园的废墟就是那段屈辱史的见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牢记国耻,自强不息!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比图片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即可。根据图片内容可知,鲜明的对比出圆明园被毁前后的样子,给人极大的震撼。语句通顺,真情实感即可。
13.【答案】【小题1】有一种修养叫沉住气。
【小题2】开头段引用翁同龢的对联引出本文议论的话题——“沉住气”,同时也作为道理论据,论证了沉住气才能遇乱不惊、沉着应对。
【小题3】越张牙舞爪虚张声势的人,越不足怕。越有本事的人,越懂得沉得住气,厚积薄发,一招制胜。
【小题4】比喻论证。运用比喻论证,把树的生长比作人的成长过程,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过于张扬,难成大器,只有沉得住气,才能厚积薄发,成为栋梁之材的道理。
【小题5】①开篇引用翁同龢的对联引出本文的论证话题“沉住气”,并分析沉得住气的好处。②接着列举《三国演义》和《庄子·达生》中的两个故事作为事实论据,从正面论证了“沉得住气的人‘是有智慧的人,总能在紧急危难之时,做到思路清晰、阵脚不乱,在沉着与忍耐中寻找应对的方法’”和“沉得住气,是一种境界修为”的道理。③然后运用比喻论证、引用论证,证明了沉住气易于成功。④最后提到历史上因沉不住气导致失败的事实,从反面论证了“沉住气是一种需要在平常多培养的修养”的论点,然后发出呼吁,总结全文。
【解析】1. 略
2. 略
3. 略
4. 略
5.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