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1 22:3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神秘的面纱
动人的故事
朝觐的人群
英俊的王子
阿拉伯风光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课堂小结
课后习题
今天的阿拉伯国家
阿拉伯国家是指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他们有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有统一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 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共22个。





猜猜看这是哪个宗教的建筑
课程导入
1.阿拉伯半岛间相互为争夺资源,相互仇杀,人们渴望统一。
2.盛行多神崇拜。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一)背景
我们以劫掠为职业,
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
倘若无人供我们劫掠,
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
  ——反映阿拉伯人劫掠生涯的古诗
(二)伊斯兰教
创始人:
地点:
时间:
教徒:
经典:
教义:
穆罕默德(570~632)
《古兰经》
穆斯林(信仰安拉,服从先知的人)
阿拉伯半岛(最初在麦加)
7世纪初
信奉唯一的神真主安拉
穆罕默德(约570-632)出生于麦加城,幼年丧失父母,12岁随叔父的商队来往于巴勒斯坦和叙利亚,见多识广,25岁与麦加富孀结婚。此后,他潜心思考社会与人生问题,创立了伊斯兰教。后又基本统一了阿拉伯半岛。632年去世。
“伊斯兰”意为“顺从”,即顺从和信仰真主阿拉;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
穆罕默德小传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引导探究
阅读材料,思考伊斯兰教的兴起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首先,严格的神教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这种神教的信仰,反映了阿拉伯贵族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其次,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1、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2、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三)伊斯兰教的发展
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传教;
622年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
630年,穆罕默德占领麦加,各部落纷纷承认其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麦加 大清真寺(克尔白古庙)
麦加朝圣
每年在伊斯兰教历的第12个月,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都会聚集在沙特的麦加,参加一年一度的朝觐。朝圣期间,他们聚集在“圣城”麦加周围,一起祈祷,一起吃饭,一同学习。“麦加朝圣”是每年伊斯兰教最盛大的宗教活动。
圣地麦加
二、阿拉伯帝国
(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①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国唐朝边境。
穆罕默德后的第二任哈里占领了叙利亚首府大马士革,后乘胜挥师东进,642年,消灭了有1200多年文明的波斯帝国。664年,占领阿富汗首城喀布尔,后挥师北上,侵入中亚直至为唐军(中国)所阻,东方战场的另一支阿拉伯军队,攻入印度河流域。
叙利亚
波斯
印度
(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怛罗斯之战发生在天宝十年(751年7月-8月)。以阿拉伯帝国惨胜告终。此战对唐朝、阿拉伯双方的疆域、关系几乎没有影响。战后,唐朝仍然控制西域,并且继续扩张。安史之乱后,在中亚绵延千年的汉唐文明开始淡出这一地区。
两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的军事对抗——怛罗斯战役
②751年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军队,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
③在西线,阿拉伯人攻克埃及,横扫北非。
第二任哈里发时期,642年占领开罗,整个埃及纳入哈里发国家的版图。第三任哈里发继续进行扩张战争,曾征服北非的利比亚等地区。
埃及
利比亚
(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④在西南欧洲的战场上,阿拉伯人长驱直入,占领了西班牙,接着越过比利牛斯山,为法兰克王国军队所阻。
阿拉伯消灭了拜占廷的北非驻军,占领北非突尼斯直到摩洛哥跨越直布罗陀海峡。进攻西班牙,征服了日耳曼人的西哥特王国。732年,穿越比利牛斯山,进攻法兰克王国,在普瓦提埃附近为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所败。
突尼斯
摩洛哥
西班牙
(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二)阿拉伯帝国的扩张结果
8世纪时的阿拉伯帝国
东到
印度河
流域
西临
大西洋
北接
黑海与里海
南包
整个半岛
欧洲
非洲
亚洲
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8世纪中叶,阿拉伯人通过对外扩张,建立了横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大帝国,伊斯兰教随之广为传播。
(三)阿拉伯帝国的灭亡
从9世纪中叶起,阿拉伯帝国内讧不已。
北非、西班牙等地的分裂势力,以及近200年之久的十字军东征,消耗了帝国的实力。
1258年,蒙古人远征,阿拉伯帝国灭亡。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299年 -1922年)
列举世界历史上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波斯帝国(前550~前330 )
亚历山大帝国(前334年-前323年)
罗马帝国(前27年—395年)
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395年—1453年)
阿拉伯帝国(632年—1258年)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有何关系?
阿拉伯
帝国
伊斯兰教
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振兴
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进一步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相互促进
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
——阿拉伯,中世纪的强者!
合作探究
三、阿拉伯文化
“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日渐安定,哈里发哈伦希望把波斯、印度、希腊、罗马的古代学术遗产译为阿拉伯语。百年翻译运动拉开序幕,巴格达成了汇集古典文化的海洋。哈里发麦蒙给予他的首席翻译大师的翻译报酬,以与译出书稿同等重量的黄金计算。
①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三、阿拉伯文化
(一)背景
②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源于沙漠游牧民族的阿拉伯人不仅是占有了一些地理区域,而且是占有了全世界最古老文明的发源地。阿拉伯人被那些建筑家、工艺家、宝石匠和机械制造者的作品折服,阿拉伯文化其实是抢来的文化。
三、阿拉伯文化
(一)背景
(1)数学方面:改造阿拉伯数字、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





(二)成就
《医学集成》《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伊本·西那百万字医学百科全书《医典》,全面而系统,全书包括五部分,分别讲述医学总论、药物学、人体疾病各论及全身性疾病等内容。
拉齐斯的《医学集成》,花费15年的时间完成。《医学集成》主要讲述的是疾病、疾病进展与治疗效果。
(2)医学: 拉齐斯 ─《医学集成》
伊本·西那 ─《医典》─ “医学之王”
(二)成就
(3)文学:《天方夜谭》
《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国译为《天方夜谭》,该书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渔夫和魔鬼》《阿拉丁神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辛伯达航海旅行记》是其中的名篇。
(二)成就
(4)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阿拉伯人,现代的欧洲文明就根本不会出现……
   ——英国学者罗伯特·布雷福特
  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恩格斯则在《德国农民战争》
(三)阿拉伯文化的贡献
特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融合精神,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阿拉伯帝国
穆罕默德创办伊斯兰教
7世纪初创办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阿拉伯帝国——8世纪中期,横跨亚非欧
阿拉伯文化
数学
医学
文学
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课堂小结
1.迈尔斯教授认为,阿拉伯人几乎把他们所能触及的科学都加以改进和充实,然后再传到欧洲。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儒略历” B.《天方夜谭》
C.《荷马史诗》 D.“阿拉伯数字”
牛刀小试
D
2.2020年,法国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谈论“先知默罕默德”形象并向学生展示默罕默德的漫画,引发某宗教派别部分人士不满,材料反映的宗教派别为(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印度教
牛刀小试
B
3.世界文明是在不断冲撞和融合中向前发展的,把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从东方传入西方的是( )
A.古代印度人 B.古代阿拉伯人
C.古代罗马人 D.古代日本人
牛刀小试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