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第十七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武威市第十七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09 13:0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武威第十七中学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八年级 语文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人是jiàn wàng( )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2)我似乎遇着一个pī lì ( )全体都震悚起来。
(3)信客满脸戚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语气把è hào( )通报。
(4)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kuì zuò(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
A.近日气温骤降,不少同学出现感冒咳嗽,这消息真耸人听闻,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
B.什么时候吃饭,吃什么,这些鸡零狗碎的事不要问我,你是厨师,你安排好了。
C.个人的力量虽然微不足道,但只要大家团结合作,必能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D.看到地震后满目疮痍的故乡,我不禁触目伤怀。
3.下列各句对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天气慢慢炎热起来了,同学们切忌不要下河游泳。(去掉“不要”)
B.从学习雷锋活动中,让我们更进一步理解了雷锋精神的实质。(去掉“让”)
C.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去掉“的原因”)
D.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废弃手机数量将比2007年增长大约7倍左右。(把“到2020年”放到“手机”后面)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芦花荡》是一篇小说,选自《孙犁文集》,写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B. 朱自清的《背影》一文采用虚写的手法描写了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表现出真挚的父爱。
C. 《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一个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
D. 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消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
5.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2分)
①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皮鞋,显得很寒酸。
②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学生糊口。
③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窘迫,几乎无地自容。
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了。
⑤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A.③⑤①②④ B.①②⑤④③ C.⑤②①④③ D.①⑤③②④
6.名著阅读。(4分)
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 (人名)小时候最喜欢在 (地点)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 。童年时的鲁迅有两个爱好,一是收集图书 ,二是描绣像 。阿长送给他的图书是《 》。
7. 根据提示默写填空。(8分)
(1)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3)感时花溅泪 , 。(杜甫《春望》 )
(4)乡泪客中尽,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5)莲花是高洁的象征,故中国人民喜欢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莲花的“ , ”,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6)青少年是学习知识、增长才华的最佳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乐府民歌《长歌行》里说“ , ”,强调青少年时代不努力,到老只能悲伤叹息了。
8.综合性学习。(6分)
这学期,某班组织一次“让世界充满爱”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请阅读一则新闻,按要求完成题目
本报讯 10月7日,一名来自欧 ( http: / / www.21cnjy.com )洲的老外,在乐清酒后迷路。在110接警员英语引导下,在耐心的出警民警帮助下,将其送回了温馨的“家”。
当晚10时,乐清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安局110接到一名出租车师傅电话,称一老外在柳市坐上他的车,但不知道去哪里。接警员柯淑珍仔细听取司机的陈述。原来这老外不会中文,手里就一名片,而拨这电话无人接听,师傅只好打电话向警方求助。了解情况后,柯淑珍就用英文问老外:“您会英语么?”得到老外肯定的回复后,柯淑珍用清晰的英语问老外想去哪里,那知老外却不知道自己住哪,手机也掉了。柯淑珍随即联络柳市分局,之后,民警通过多方努力,将其送回黄华。到了宾馆后,老外开心地对着民警点头,不停地说:“THANK YOU!”
据了解,该老外是黄华一船厂设备 ( http: / / www.21cnjy.com )调试工程师叫马瑞克,波兰人,56岁,9月初来到乐清。7日晚上,马瑞克在黄华喝了点酒,出来后坐上一辆三轮车想回宾馆。因语言不通,被三轮车夫送到了柳市,后来遇到好心的的哥和耐心的民警,终于安全回到入住的宾馆。
——摘自《温州晚报》
为上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15字以内).(2分)
【活动二】 这则新闻上了【本地论坛】后,引起了网友的注意。其中一位网友的跟帖是一首小诗,还不够完整,请你补充!(4分)
(2)爱心是光,照融寒冬的雪; 爱心是火, ;
, ;爱心是海,
二、阅读理解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一)《背影》节选(10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9.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2分)
10.简要分析“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句话表现父亲怎么样的心情。(2分)
11.“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真的“很轻松”吗?(3分)
12.“我”的两次流泪分别是什么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成长的桥(10分)
①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的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②上学第一天在巷口碰上母亲,母亲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起一个女同学,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的花瓶,我把碎碴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了个小凳老老实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③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
④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鲜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台下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子是没有插销的。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抛了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又火上浇油,落地时我已经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猬”。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私下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病人必须保持清醒的意识。于是父母每隔一小时就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又一声、柔和而又有力、平稳而又焦虑、掺杂着心疼与希冀的呼唤拉回到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⑤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年级第一。邻居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一摔没留下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看见他们憔悴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的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惊喜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了研究生。
⑥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懂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之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呵护,也会成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13.读了本文,你认为标题“成长的桥”在文中指的是什么?(2分)
14.第②段中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对答,结果母亲忍不住笑了。你觉得母亲忍不住笑的原因是什么?(2分)
15.作者开头说“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但经过一次变故后,竟考上了全年级第一,其中原因是什么?(3分)
16.文中写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感人至深。请写出文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简要谈一下理由。(3分)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早寒江上有怀 (5分)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①,平海夕漫漫。
【注】①《论语·微子》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两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讥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孔子的一番慨叹。
17.这首诗写于什么季节?从哪些意象中可以看出来?(3分)
诗歌的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
(二) 桃花源记(节选)(15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 ( http: / / www.21cnjy.com )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9.本文作者是 (朝代) (人名)。(2分)
20.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阡陌交通 ( ) (2)便要还家 ( )
(3)屋舍俨然 ( ) (4)悉如外人 ( )
2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2.有些成语出自本节选,写出其中的两个(2分)
① ②
23.作者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何用意呢(3分)
三、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因为有你,我的世界更精彩;因为有你,我的世界更温暖;因为有你,我的世界更快乐……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不得抄袭。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卷参考答案
1.健忘 霹雳 噩耗 愧怍
2.A 3.D 4.B 5.D
6.鲁迅、百草园、无常、《山海经》
7.(1)日暮乡关何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2)惟吾德馨;(3)恨别鸟惊心;(4)孤帆天际看;(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活动一:好警察乐助迷路老外回“家”。活动二(4分)(仿写格式错误不得分)。
9.望父买橘
10.父亲惦记着儿子旅途是否平安。
11.其实不仅不轻松,还很吃力。只是因为爱 ( http: / / www.21cnjy.com )儿子,吃苦也心甘情愿,所以心里感到“很轻松”。“……似的”表示“看似……,其实不是”。也许是故意装出轻松的样子,以免儿子心里难受。这也表现了父亲深挚的爱。
12.(3分)第一次感动之泪。父亲买橘子的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表现了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二次惜别之泪。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失,离别情绪,又催人泪下。
13.父母温厚的爱(2分)
14.母亲认为“我”诚实可爱(2分)
15.“我”明白了父母对“我”的爱,知道了自己对父母是那样重要,要为父母读书。(3分)
16.(句子必须是原文的,理由要切合所选的语句)(3分)
17.本诗写于秋季,从诗中的木落、雁南渡、北风中可以看出。
18.诗歌的尾联抒发了诗人前途迷茫的愁绪。
19.东晋 陶渊明 2分
20.(1)交错相通(2)通“邀”,邀请(3)整齐的样子(4)全,都 (4分)
21.(1)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隔绝的地方,没有再出来了。(2)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和晋了。(4分,每题2分。关键字:妻子 绝境 复;乃 无论等,错一个扣1分。)
22.世外桃源 怡然自乐 豁然开朗(共2分,答对一个1分。)
23.塑造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 ( http: / / www.21cnjy.com )源,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安宁、人们安居乐业幸福快乐的理想社会的憧憬(或追求)。(意对即可)3分
座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