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1 22:3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课时作业
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辩论 背判 禽兽 截然不同 B. 烦躁 诸位 部署 申张正义
C. 锻造 祈求 技俩 置之不理 D. 干预 主宰 奴役 艰苦卓绝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祈祷  野蛮  伽锁  相辅相成
B. 目睹  赋予  岐途  无所畏惧
C. 萦绕  严峻  厚待  自园其说
D. 湛蓝  挚爱  秩序  分崩离析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B. 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让我们沉醉。
C. 我国洞庭湖的面积缩小了一倍,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就是有许多泥沙沉淀下来的结果。
D. 而今,它的眼前突然表现出更为开阔的视野,这凸显了它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义。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
B. 《最后一次讲演》的作者闻一多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等。
C.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的作者王选被誉为“当代毕昇”,由他领导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业普及推广中文计算机排版做出了重大贡献。
D. 顾拜旦是瑞士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一文是他在1919年4月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在他们的想象中,勇气之花在我们当代人的手中早已残败凋零了。
(2)奥林匹克主义曾在许多个世纪里,一直主导着古希腊社会。
(3)一项运动,倘若只有有限一部分人被包含在内,在当今时代又怎能称得上完美呢?
A. 比喻 拟人 反问 B. 比喻 对比 设问
C. 拟人 比喻 反问 D. 拟人 比喻 设问
6.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
B.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在例行记者会上,就中国军舰识别查证、警告驱离美舰,军人住房公积金计息等问题回答了几个电视台的记者的提问。
C. 本赛季欧冠决赛北京时间6月4日凌晨在加的夫展开角逐,皇家马德里以4比1的比分完胜尤文图斯,再度捧起了象征欧洲俱乐部冠军荣誉的圣伯莱德杯。
D. 通过《中国诗词大会》选手的激烈比拼及嘉宾的精彩点评,唤起了国人心中对诗词的记忆和情怀,使观众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独特魅力。
7.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
B. 他喜欢施加于肌肉和神经上的那种压力感,但是压力往往给人一种胜利在望的感觉。
C. 一项运动,倘若只有有限一部分人被包含在内,在当今时代又怎能称得上完美呢?
D. 勇气是战争中的美德,它能够在时势中造就英雄。
8.下列句中字形,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今,它的眼前突然呈现出更为开阔的视野,这凸显了它即将扮演的斩新角(jiǎo)色的意义。
B. 许久以前,就是在这般情景下,古代奥林匹克主义的炫丽梦想在阿尔弗斯河的两岸诞(dàn)生了。
C. 在野蛮的军国主义协助下的极权恣态,给了它们至命一击。从道义上讲,这反而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D. 目前的形势,依然严峻。狂风骤(zhòu)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
二、填空题
9.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安史之乱”这场历史________(劫难 浩劫),结束了盛唐神话,百年大国从此开始走下坡路。
(2)各朝代诗歌的“粉丝”是不同的,比如在宋代,你觉得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谁的更受________(推荐 推崇)?
(3)我这么说,并不是有意________(指责 指摘)你的人生,只是希望你更好。
(4)读完这本小说,里面的故事情节一直在我脑海里________(萦绕 环绕)。
10.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拙 劣 奠 定 目dǔ
zhì 爱 挣 脱 jiā 锁
11.给加点的字注音。
阐述 ______ 崩溃______    绚丽 ______ 襁褓 ______
束缚______ 砥砺 ______ 挣脱 ______ 角色 ______
12.文学常识填空。 顾拜旦, (国籍)教育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被誉为“ ”。
三、语言表达
13.第31届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结束后,某学校团委向中国女排发了一份贺电,其中有三个词语用得不得体,请你帮忙修改。
原文:在举世瞩目的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上,我们的女排儿女,奋勇拼搏,不畏顽敌,用辛勤的汗水、集体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击败塞尔维亚队,夺得金牌。在此,我们谨向全体运动员和教练员表示恭贺和敬意。
四、现代文阅读
14.永恒的坐标(节选)
余秋雨
  终于来到了奥林匹亚。
  没想到这个全人类的体育圣地会有这么好的风景,在快要到达之时就已经是密树森森、清溪浅浅,道路、房舍也变得越来越齐整,空气间洋溢着一种不知来自何处的自然清香。一脚踏入圣地,你一定会猛然停步,因为被一种阵势吓着了:无数苍老的巨石,不管是当年的楼础、殿基还是雕塑,全都从千年的颓废或掩埋中踉跄走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大道两旁。就像无数古代老将军烟尘满面地站立着,接受现代人的检阅。这条大道看不到尽头,只知道它通向一个最简单的终点:为了人类的健康。
  见到了宙斯神殿和希拉神殿,搞清了古代每次运动会前点燃圣火的路线,抬头仰望昂首云天的无数石柱,不能不承认,健康是他们的宗教。
  走进一个连环拱廊,便到了人类黎明期最重要的竞技场。跑道四周的观众看台是一个绿草茵茵的环形斜坡,能坐四万人。只有中间有几个石座,那是主裁判和贵宾的席位。
  实在忍不住,我在这条神圣的起点性跑道上跑了整整一圈。许戈辉在一旁起哄:“余老师跑得不对,古代奥运选手比赛时全都一丝不挂!”
  我说:“这要怪你们,当年这里没有女观众。”确实,当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不准女性进入赛场的,要看,只能在很远的地方。据说,进门左侧背后的大山坡上,可让已婚女子观看,而进门正前方一公里远的山头上,才让未婚女子远眺。许戈辉说:“原以为运动场是少女挑选如意郎君的好地方呢!”
  听这里的人介绍,当年有一个母亲化装成男子进入赛场观看儿子比赛,儿子获得冠军她一声惊呼露出女声,上前拥抱又露出女形。照理应该惩罚,但人们说运动冠军一半是人一半是神,我们怎么能惩罚神的母亲 此端一开,渐渐女性可以入场观看比赛了。
  漫步在奥林匹亚,我很少说话,领受着不轻的文明冲撞。我们也有灿烂的文化,但把健康的概念如此强烈地纳入文明,并被全人类接受,实在是希腊文明值得我们永远仰望的地方。古代希腊追求人的双重健康:智力的健康和肢体的健康。智力的健康无须多言,正如一些西方学者所说,在哲学、伦理学、逻辑学、数学、美学、医学、法学等领域,我们至今仍在用希腊的基础话语思考;肢体的健康更有一系列强大的证明,例如今天全世界还在以奥林匹克和马拉松的名义进行体育竞赛,希腊人体雕塑至今仍是人类形体美无可企及的标本。
  我不止一次地看到出土的古希腊哲学家和贤者的全身雕像,大多是须发茂密,肌肉发达,身上只披一幅布,以别针和腰带固定,上身有一半袒露,赤着脚,偶尔有鞋,除了忧郁深思的眼神,其他与运动员没有太大的差别。
  别的文明多多少少也有这两方面的提倡,但做起来常常顾此失彼,或流于愚勇,或流于酸腐,或追慕骑士,或仿效寒士,很少构想两相熔铸、两相提升的健全状态。因此,奥林匹亚是永恒的世界坐标。
  我历来认为各种伟大文明都自成结构,很难拆开了做局部比较,但在奥林匹亚,我明确无误地感受到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差距,而这个差距的产生,不是由于局部,而是关及人的整体。中华文明较少关注个体意义和肢体意义上的自我,在人际关系上做了太多的文章。结果,真正的健全缺少标志,缺少赛场,只有一些孤独的个人,在林泉之间悄悄强健,又悄悄衰老。
(选自余秋雨《千年一叹》,有改动)
(1) 哪些东西引发了作者对崇尚“健康”的奥林匹克精神的联想 为什么它们能够引发这种联想
(2) “走进一个连环拱廊,便到了人类黎明期最重要的竞技场”一句中的“最”能不能删去 为什么
(3) 联系上下文,具体分析“一个母亲化装成男子进入赛场观看儿子比赛”的故事在文中的作用。
(4) 对“出土的古希腊哲学家和贤者的全身雕像”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识记及辨析能力。这类题除平时的积累外,尤其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易混字和易错字的写法。
【解答】
A.应为:背叛。
B.应为:伸张正义。
C.应为:伎俩。
D.正确。
2.【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书写词语的能力。这类题一般放在试卷的开始,属于语文基础中的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
【解答】
A.有误,“伽锁”的准确书写“枷锁”。
B.有误,“岐途”的准确书写“歧途”。
C.有误,“自园其说”的准确书写“自圆其说”。
D.准确,注意“湛蓝”的书写。
故选D。
3.【答案】A
【解析】B项,藕断丝连,应删去“让我们沉醉”。
C项,面积缩小不能用倍数。
D项,用词不当,“表现”应为“呈现”。
4.【答案】D
【解析】 顾拜旦是法国人。故D选项表述有误。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1)句中“勇气之花”,把勇气比作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句中“主导”一词将奥林匹克主义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句只问不答,将答案寓于问句之中,加强肯定的语气,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6.【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解答】
B.有歧义,“几个电视台的记者的提问”改为“几个记者的提问”。故B错误。
C.成分赘余,删除“角逐”。故C错误。
D.语序不当。“通过”移至“《中国诗词大会》”之后。故D错误。
故选A。
7.【答案】B
【解析】B选项联词语使用不当。本句是因果关系,“但是”更换为“因为”。
8.【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和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音同、音近和形近易混淆字是考查的重点。
【解答】
A句中“斩新”应改为“崭新”,“角”应读jué。
B句中的“炫丽”应改为“绚丽”。
C句中“恣态”应改为“姿态”,“至命一击”应改为“致命一击”。
故选D。
9.【答案】(1)浩劫
(2)推崇
(3)指摘
(4)萦绕
【解析】略
10.【答案】zhuō
diàn


zhèng

【解析】略
11.【答案】chǎn;kuì;xuàn;qiǎng;fù;dǐ;zhèng;jué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此类题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准确的语感,踏踏实实地读、写。“阐述”的准确读音“chǎn shù”,“崩溃”的准确读音“bēng kuì”,“绚丽”的准确读音“xuàn lì”,“襁褓”的准确读音“qiǎng bǎo”,“束缚”的准确读音“shù fù”,“砥砺”的准确读音“dǐ”,“挣脱”的准确读音“zhèng tuō”,“角色”的准确读音“jué sè”。
12.【答案】法国
奥林匹克之父
【解析】略
13.【答案】①将“儿女”改为“健儿”;
②将“敌手”改为“强手”;
③将“恭贺”改为“祝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得体的分析能力。语言得体就是能根据语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即用语能根据表达的目的、对象、场合、方式的差异来调整,与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第①处将“儿女”改为“健儿”,作为中学生不能把运动员看作“儿女”,称呼不当;第②处将“顽敌”改为“强手”,比赛的对方,不能看作“顽敌”,感彩不当;③将“恭贺”改为“祝贺”,因为“恭贺”与后面的“敬意”意义上有重复,或删去“和敬意”。
14.【答案】【小题1】楼础、殿基、雕塑、石柱。因为一方面它们的造型显示了希腊人对健康的崇拜,另一方面它们的用处和崇尚健康相联系,引发作者的相关联想。
【小题2】不能删去。“最”字起限制作用,表明“竞技场”重要的程度,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如果删去,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小题3】①交代了女性可以入场观看比赛这一变化的由来;②说明“古代奥运选手比赛时全都一丝不挂”,表现出古希腊人对肢体美的追求;③人们对母亲的宽恕,表现了古希腊人对健康的尊崇。
【小题4】赞美古希腊文明达到“智力的健康和肢体的健康”两相熔铸、两相提升的健全状态。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做此题的答题步骤为:认真审题,弄清楚问的是什么;根据问题筛选相应的答题范围;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合并组合或归纳概括;根据题目要求,对整合的信息,用自己的话组织成答案。阅读文本,结合“无数苍老的巨石,不管是当年的楼础、殿基还是雕塑,全部从千年的颓废或掩埋中踉跄走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大道两旁。就像无数古代老将军们烟尘满面地站立着,接受现代人的检阅。这条大道看不到尽头,只知道它通向一个最简单的终点:为了人类的健康。”这些语句解答即可。
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语言的理解能力。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以及去掉之后的意思变化,最后点明语言准确性的特点。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先表态,然后解释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进而比较删除后的不同,最后明确词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如:不能删去。“最”字起限制作用,表明“竞技场”重要的程度,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如果删去,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情节在文中作用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读懂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再分析这个句子本身的作用,如可能是交代了什么情节,表现了什么,然后分析和前后文的作用,如是不是和后文形成照应或者铺垫或者对比等。通过分析可知,“一个母亲化装成男子进入赛场观看儿子比赛”的故事,交代了女性可以入场观看比赛这一变化的由来;说明“古代奥运选手比赛时全都一丝不挂”,表现出古希腊人对肢体美的追求;人们对母亲的宽恕,表现了古希腊人对健康的尊崇。
4. 本题考查学生文本内容及作者情感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通读全文,理解文中记叙的事件和主要人物,然后再审清题意,分析思考,能明白文中体现出了作者(或人物)的什么思想感情,确定出文章的感情基调,最后再答题即可。结合文本内容可知:对“出土的古希腊哲学家和贤者的全身雕像”的描写,赞美古希腊文明达到“智力的健康和肢体的健康”两相熔铸、两相提升的健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