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音乐鉴赏
第十五单元 新音乐歌声初放
第二十六节 沈心工与李叔同
同桌的你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
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
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
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
谁看了你的日记,
谁把你的长发盘起,
谁给你做的嫁衣
……
那些留在校园的记忆
—学堂乐歌
自主阅读--P179
学堂乐歌
清末民初,兴办新学,当时的新学校称为“学堂”,以李叔同、沈心工为代表的一批有知之士,在学堂中开设“乐歌”课。所教唱的歌曲被称为“学堂乐歌”。学堂乐歌多数是填词歌曲,多采用欧美和日本学校的歌曲旋律,少数是创作歌曲。
沈心工(1870—1947)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上海人。 1902年11月在东京留学生中创办了“音乐讲习会”。其代表作有《黄河》、《革命必先革人心》《体操—兵操》、《竹马》等。
他是中国近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初创时期最早的音乐教师,是创作学堂乐歌的先驱者,有“学堂乐歌之父”之称。
思 考 讨 论
(1)这首最早创作的学堂乐歌有什么特点?
(从音乐要素入手,如音域、音符、节奏、调式等)
(2)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思想?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作用?
李叔同(1880-1942)音乐家,戏剧活动家。原名广侯,字息霜。浙江平湖人。1905年起在日本学习西洋画和音乐,并创办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
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讲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中国。在书画、篆刻、诗词、音乐、戏剧、戏曲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并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
祖 国 歌
1=F 4∕4
李叔同填词
送 别
1=C 4∕4
[美] J.P.奥德维 曲
李 叔 同 填词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白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骚更短,浑欲不胜簪。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山 居 秋 暝
1=C 4∕4
[美] J.P.奥德维 曲
王 维 词
学堂乐歌的影响及意义:
1、随着学堂乐歌的发展,西洋音乐的基本知识及各种艺术形式开始得到初步的介绍和进行技艺的传授,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2、学堂乐歌作为一种声乐形态,学堂乐歌的群众歌咏方式和借曲填词形式一直影响到20世纪的30-40年代,还对“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现代群众歌曲创作和专业音乐创作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3、学堂乐歌是我国清末民初新型学校教育改革的具体产物之一,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次具有启蒙意义的音乐运动,为中国造就了第一批从事国民音乐教育的音乐教育家,促进了中近现代音乐教育的萌芽,掀开了中国音乐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页。
作业布置
歌曲《校园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