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 配套教学设计(1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 配套教学设计(1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09 14:00:16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堂乐歌,对中国音乐教育运动历史的了解,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知识与技能:通过结合历史、音乐史、语文学科知识,学习学堂乐歌的特点,体会它借曲填词的创作手法。3、过程与方法:欣赏、演唱学堂乐歌,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基本方法。
2学情分析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大多喜欢当今的流行歌曲,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及音乐家他们不是很清楚。但高中学生对我国的近现代史和音乐理论已具备一定基础,对于学习本课有一定的有利因素。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学堂乐歌”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影响及意义。
【教学难点】用音乐要素分析“学堂乐歌”的风格特点,学会借曲填词的创作手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
1、课前播放歌曲《童年》,学生随音乐进入教室。2、师生交流,齐唱歌曲《同桌的你》片段,导入百年前的校园歌曲 --学堂乐歌。
活动2【讲授】新授内容
(一)自主学习P179-学堂乐歌的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1、介绍“学堂乐歌之父”---沈心工。
2、学习“中国第一首学堂乐歌”--《体操―兵操》(1)聆听全曲,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思想?感受歌曲的情绪和特点。
(2)思考讨论:这首最早创作的学堂乐歌有什么特点?(从音乐要素入手,如音域、音符、节奏、调式等)
(3)这首学堂乐歌,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作用?
3、认识李叔同。
4、欣赏《祖国歌》。
5、举例范唱儿歌《两只老虎》和《国民革命军军歌》,介绍学堂乐歌借曲填词的特点。
6、歌曲《送别》
(1)用u哼唱歌曲;
(2)齐唱歌曲;
活动3【活动】拓展与探究
三、拓展与探究---借曲填词
1、例举三首古诗,学生参照《送别》谱例,借曲填词。
2、学生演唱展示。
活动4【练习】小结
四、学堂乐歌的影响及意义
五、作业布置
六、小结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IPA and Phonics
实际上本课不属于任何册的任何一课,却又可以服务于每一课。音标与英语直拼法的结合学习,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有助学生终生学习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