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麻雀》 第二课时 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6《麻雀》 第二课时 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2 09:4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麻雀》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章节 第五单元 教材版本 统编四年级上册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知道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学习课文第四、五两个自然段,通过抓老麻雀的动作、神态、声音的重点词句,体会老麻雀强大的母爱。 3.学习作者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了解作者是怎样通过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把老麻雀救小麻雀这一重要内容写清楚的。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为核心专门编排的单元,整个单元以“把事情写清楚”为主线,直接指向表达,强调从阅读中学表达,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如何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按照一定顺序表达清楚。学生在三年级有了初步的记叙文阅读学习经验,在学习本文前一个单元的《普罗米修斯》时,也进一步了解了按照起因、经过、结果讲述故事的方法,学生基本掌握了一些写简单记叙文的方法,为本课的习作表达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通过创设情境,品读关键语句,体会老麻雀的无畏和强大的母爱。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把老麻雀的无畏写清楚的。 解决措施:利用多媒体互动课堂,白板技术,iPad等创设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学习情境,实现教学目标。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 及分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 回顾梳理第一课时内容,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教师分别出示三组词语,读出词语的画面感。 (1)女生读:呆呆地 无可奈何 嘴角嫩黄。 (2)男生读:嗅了嗅 张开大嘴 露出锋利的牙齿 (3)一起读:挓挲 绝望地尖叫 浑身发抖 2.提问:(1)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词语是写课文里的三个角色:小麻雀、猎狗、老麻雀。) (2)作者在写这件事时,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同桌互讲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思考怎么表述三个角色之间的关系。 1.有感情读关键词语,想象画面。 2.同桌交流事情的发展顺序。 3.指名上台完成白板上的电子板书。 通过白板互动、演示功能,帮助学生理清文脉,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环节二 初步聚焦第四五自然段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老麻雀是怎样救小麻雀的?圈画出给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认真体会。 学生自由朗读,根据教师平板上发送的四五自然段,在平板上圈画关键语句,提炼筛选有用信息。 利用平板圈画上传功能,教师能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情调整教学。
教学过程 环节三 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老麻雀的坚定、无畏和紧张 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 1.品读第二句体会老麻雀的坚定、无畏。(第一句是描写猎狗的,“猎狗的攻击和退缩”放在第一课时进行。) ①体会老麻雀的坚定、无畏:指名2-3人读第二句,学生交流通过哪些重点词语体会到老麻雀的坚定、无畏。重点品读“飞下来”“像石头似的”“突然”三个词语。 ②体会老麻雀飞下来又快又猛:教师反复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第二句。 同学们,在猎狗将要吃小麻雀的危急关头,还有时间让老麻雀犹豫不决吗?(生:没有)慢一秒飞下来小麻雀就会(生:被猎狗吃掉。)此时落下的可是一块坚硬的石头,不是一根轻飘飘的羽毛,也不是一片慢悠悠的树叶,请你读——, 请你读——。 2.品读第三句,体会老麻雀的极度紧张 此时的老麻雀除了坚定、无畏,你还感受到了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请找出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指名读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重点理解“挓挲”“绝望地尖叫着”,在白板上指导生僻词语“挓挲”的读音和书写。 复沓诵读,教师反复引读从中体会老麻雀的紧张、绝望: 因为紧张、惊恐,它全身的羽毛都竖了起来。请你读—— 我听出了一点紧张,谁能惊恐万状地读一读。请你读—— 此时的老麻雀,紧张中又充满了绝望!我们一起来读—— 学生入情入境的复沓诵读,平板上圈画关键词语。 1.通过交互式白板演示功能,教师大量在白板上圈画重点语句,批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有感情诵读。 2.利用互动课堂的白板功能“田字格”,帮助学生掌握生僻字词“挓挲”的读音和字形。
教学过程环节四 学习第五自然段,体会老麻雀的英勇、奋不顾身。 学生继续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 (1)学生交流,读第一句,重点体会“掩护”和“拯救”。 (2)指名2-3人读第二句:重点体会“浑身发抖”“嘶哑的声音”“搏斗”这三个词语,感受到老麻雀虽然紧张,但做好了拼死一搏的准备。 老麻雀和猎狗的这场搏斗,如果开始,你觉得会有悬念吗?为什么? 明明知道不会胜利,但老麻雀还是要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他要孤注一掷,破釜沉舟!请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3)教师引读第三、四句:重点体会老麻雀强大的母爱。 ①理解重点词语“安然”“强大的力量”。 安然,换个近义词?(学生在平板上做近义词多选题) 对于老麻雀来说,哪儿是安全的?这强大的力量是什么? ②教师反复引读,在复沓p诵读中体会强大深沉的母爱。 引读1:是啊!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女生读:它不能安然地..... 引读2:哪怕自己粉身碎骨,哪怕没有一丝成功的可能,老麻雀也不能——男生读:安然地站在..... 引读3:正是这种强烈的、深沉的爱,使它不能袖手旁观,只能做出最后的生死抉择——全班齐读:可是,它不能安然地..... ③此时,你最想用哪个词语概括老麻雀?(平板书写,上传) ④学到这里,你的心情如何? ⑤带着崇敬之情师生配合读第三、四句。 ⑥那么作者是怎么做的?请大家齐读“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⑦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做?拓展升华,出示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中《麻雀》的原文结尾,升华崇敬之情:是的,请不要见笑。对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对它的爱的激情,我是怀着虔敬之情的。我想,爱,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它,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 1.复沓诵读,个性化朗读和引读相结合,读中感悟语言。 2.在平板上进行近义词多选答题。 3.在平板上写出概括老麻雀的词语,上传,教师汇总评价。 1.多次运用白板笔的圈画功能圈画关键语句或词语,抓关键语句体会表达方法。 2.平板的数据汇总、分析、反馈功能帮助教师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3.学生在平板上书写上传关键词,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情。
教学过程环节五 教学过程环节六 总结全文,探究写作方法 习作练笔 1.内容总结: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无畏的爱,吓退了猎狗,拯救了小麻雀;正是这种伟大的爱,感动了充满爱心的作者。 2.探究发现写作方法:四人小组合作探究,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老麻雀的无畏”描写清楚的?看哪个组能发现作者的写作秘籍?讨论后小组长把本组的答案简要在平板上写出来(可以写一两个词语) 小组分享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总结是通过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清楚这件事的。 “像一块石头似的、挓挲、浑身发抖、绝望地尖叫、嘶哑的声音”这些词语将一只奋不顾身、惊恐又无畏的老麻雀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出来,老麻雀的形象就隐藏在这一个个细致入微的动作、神态、声音里。 教师总结:高手在写一件事时,他不仅会把自己看到的动作和神态、听到的声音详细写下来,更重要的是还会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这样才会把事情写清楚,才会打动你的读者,让读者和你产生共鸣。我们也要学习这种方法!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的汶川地区发生了一起7.8级特大地震。这次地震中发生了一个奇迹:一个仅有三四个月大的婴儿毫发无损地躺在妈妈的身体下安然地睡着,这一幕让许多救援人员潸然泪下。 请大家看这幅图,根据雕塑想象一下地震来临时妈妈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根据老师的提示,补充内容: 家具在剧烈地晃动着,房顶的吊灯“啪”的一声掉下来碎了一地。妈妈快速抱起正在睡觉的宝宝,摇摇晃晃地躲在了角落里。(学生补充……)看着身下安然入睡的小宝贝,她永远地离开了。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这个年轻母亲的爱通过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努力写清楚,现在知道如何写清楚一件事了吗?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作者的写作方法。 2.每个小组将讨论结果写在平板上,上传。 3.小组长分享学习成果。 1.学生练笔5-8分钟。平板拍照上传。 2.学生同桌交流分享自己的习作。 3.利用互动课堂及平板功能进行全班随机评价,学生对随机发送给自己的同学作品评价打分。 4.根据学生推荐,师生共同欣赏、修改3篇习作。 5.利用平板学生对挑选出来的3幅作品投票、评价,并讲出自己投票的理由。 利用平板上传探究学习结果,充分了解各小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写作方法打下基础。 此环节充分利用平板的拍照上传、互动课堂的全班随机评价打分、课堂投票功能,以及白板的圈画、批注、修改作品功能,充分展示学生习作,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从而激发写作兴趣。
教学过程环节七 课后作业“初试身手” 这是咱们教材上的“初试身手”,课后同学们再用这种方法练习,选择一幅图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写清楚,初试身手会让你有不一样的收获。 学生课后进一步运用本节课的方法进行习作练习。 运用白板投射功能,将电子课本中的图呈现给学生。
六、教学流程图
开门见山,导入课题-回顾梳理,整体感知-反复诵读,关注语言表达,体会老麻雀坚定、无畏的母爱-探究发现写作表达方法-习作练笔,适时评价-课后习作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