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 配套教学设计(25)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 配套教学设计(25)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5-12-09 14:11:5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到肖邦钢琴音乐的创新与贡献,并对其钢琴音乐艺术产生认同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在聆听、体验、分析、交流的过程中尝试运用对比、探究的方法,感受浪漫主义音乐特征及肖邦钢琴创作的基本特点与艺术风格。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肖邦音乐中如同个性符号一般的基本表现手法,并能对肖邦在钢琴演奏与创作领域的创新与贡献有所认识。
2学情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教学内容为《音乐鉴赏》教材第九单元的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自第七单元《宗教音乐的顶峰》始,本教材进入欧洲严肃音乐范畴,并严格遵循欧洲音乐史的发展脉络。进入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后,教材从艺术歌曲(舒伯特)、器乐(钢琴)、交响乐(标题音乐)、民族乐派等顺序逐次展开,其中,将十九世纪中期定位为钢琴音乐发展的顶峰。这个顶峰的由来,除钢琴制造与演奏法的渐趋成熟之外,肖邦与李斯特对钢琴创作艺术与演奏技术的贡献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本课据此对肖邦进行了较深入研究,突出其自由多变而独具灵性的创作风格,借此,不仅可以诠释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特点,加深学生对肖邦钢琴音乐的理解,也为后续几个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内容分析
肖邦的钢琴音乐风格是独树一帜的,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钢琴音乐。他深入研究钢琴演奏的音色、触键、手型、踏板与整体演奏,其作品一不炫技、二不炫力,是最精美的艺术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为深入了解肖邦对钢琴音乐的贡献,本课只涉及肖邦部分代表作。教学内容以围绕夜曲为主,兼以练习曲和波兰舞曲各一首,即《升c小调夜曲》、《降A大调波兰舞曲》,保留教材《c小调练习曲》。为形成古典与浪漫的风格对比,添加库劳的《小奏鸣曲》片段;为突出肖邦在钢琴练习曲上的艺术贡献,添加《哈农指法练习》和车尔尼《练习曲》。
《升c小调夜曲》
作品中有大量华美的、富于旋律感的装饰音,右手旋律如歌,左手伴奏如船歌一般悠远荡漾,层次感和表现力与一般的左手伴奏迥然不同,亦富于旋律感。旋律线条清晰连贯,成功克服了钢琴颗粒性发音的局限性,优美动人。
(三)学生情况分析
肖邦是人人都知道的作曲家,学生在初中时已经接触过,知道他的国籍是波兰,欣赏过《“军队”波洛涅兹》,也知道肖邦的作品非常浪漫抒情。而对于肖邦在音乐史上的地位、贡献,尤其是对钢琴音乐的贡献不甚了了。
学生对肖邦的音乐普遍有好感并感到好奇,但缺乏深刻的理解,听的也不多,这也是上好本课的一个有利因素。
学生中有不少人有钢琴基础,音乐思维能力较强,这对本课分析与总结肖邦钢琴音乐风格特点会有很大的帮助。
3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夜曲》艺术风格与特征分析
(二)教学难点
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的对比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1.回顾古典主义音乐——教师演奏库劳《小奏鸣曲》片段,从音乐要素分析
(1)速度怎样?——速度均衡,无明显变化。
(2)作品的力度处理怎样?——力度统一、平衡。
(3)整体音乐感受?——典雅、严谨、规范,中规中矩,典型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
活动2【导入】2.对比——教师演奏肖邦《夜曲》主题。
(1)它还符不符合古典音乐时期作品的特点呢?——不符合。
(2)速度呢?——自由。
(3)它的力度变化是怎样的?—— 渐强、渐弱。
活动3【讲授】(二)新授知识——肖邦 《夜曲》
1.回顾初中内容,提出探询“钢琴诗人”雅号的由来。
2. 作品分析。
(1)力度处理——强弱记号。
① 教师出示PPT单旋律谱例;
②学生视唱主题旋律;
③添加“< >”渐强、渐弱后学生视唱并感受
(2)连线的作用。
①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换气点;

②学生按照连线和换气点视唱并总结感受;
③声乐性特点。
(3)装饰音、华彩经过句。
①学生研读乐谱,找出教师弹奏与乐谱的不同之处;
②教师讲述——肖邦在他的作品中设计了大量精美并富于旋律感的装饰音,这是肖邦作品极具个人特色的一种表达方式;
③肖邦对钢琴各音区音色的研究与透彻理解是然后体现在创作中的——听觉对比。
(4)对乐段间左手旋律的深入分析
①定义过渡句;
②教师演奏不带过渡句的乐段连接,学生在聆听中比较;
③教师总结——装饰音、华彩经过句以及过渡句的作用。
所以肖邦钢琴作品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装饰性与声乐性并重。
(5)完整演唱,感受除声乐性之外的特点。
①发现不容易演唱的部分;
②教师与学生研讨——这是钢琴这件乐器独有的表达方式,属于器乐性特点。
肖邦钢琴作品的第二个特点:声乐性与器乐性相互交融。
(6)左手伴奏音型分析。
①对比肖邦《夜曲》的主题和库劳《小奏鸣曲》的主题;
②学生聆听并分析后总结:伴奏型自由;
③演奏并分析肖邦《夜曲》的左手部分——很优美,能够更强烈地激发听者与音乐之间的共鸣,营造出如诗歌一般的多层次意境。
所以肖邦钢琴作品的第三个特点是:织体细腻、音乐色彩丰富。
(7)踏板的运用。
①比较《夜曲》引子部分的弹奏之不同;
②学生通过比较聆听回答——踏板的使用;
③教师讲述——这里主要指延音踏板,肖邦是注重踏板使用的先行者、开拓者和创新者。
(8)完整欣赏《升c小调夜曲》
①欣赏: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哼唱两个主题。
②小结——肖邦 “钢琴诗人”的称号主要来自他的夜曲创作,通过以上三种创作手法,肖邦成功地把诗歌的韵律美和抒情表达方式与钢琴音乐完美结合,营造出一种注重个人内心情感表达——这是浪漫派的普遍特点,与个人艺术气质完美结合的听觉意境,这是肖邦个人所独有的艺术魅力。
活动4【讲授】(三)拓展——练习曲与波兰舞曲
我们详细、充分的分析了肖邦的《夜曲》,其音乐中的特点也体现在了他其他体裁的音乐作品中。
(1)练习曲
①提问:练习曲的作用
②比较肖邦的钢琴练习曲与其他人之不同。
教师弹奏《哈农指法练习》与车尔尼《练习曲》片段,播放肖邦《c小调练习曲》片段。学生分析,教师从音乐性和艺术性的层面与学生探讨。
【设计意图】说明肖邦在其他音乐体裁,甚至是练习曲上,都有着不同凡响的创新意识和艺术贡献,开创了“音乐会练习曲”这一全新体裁。
(2)《波兰舞曲》
①提问:舞曲的作用?
②欣赏《降A大调波兰舞曲》并介绍其贡献。
活动5【讲授】(四)本课结束
从夜曲,到练习曲,再到波兰舞曲,到当时几乎所有能够用于钢琴的音乐体裁,肖邦的作品无不显示出绝美的艺术气息和强烈的个人风格,在那个炫技、躁动的时代显得十分与众不同。尤其是对波兰民间音乐的发掘及推介,正如我们现在听到的这首波兰舞曲,使波兰的民间音乐在世界音乐之林拥有了重要的地位。而且,肖邦还是音乐史上唯一一位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钢琴的音乐家,其钢琴作品气韵清雅、品位脱俗,使生硬、机械的钢琴音乐多了一层如诗一般的意境,他从钢琴的键盘中提炼出了最纯粹的美,让我们向大师致敬。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IPA and Phonics
实际上本课不属于任何册的任何一课,却又可以服务于每一课。音标与英语直拼法的结合学习,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有助学生终生学习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