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 配套教学设计(40)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 配套教学设计(40)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5-12-09 14:14:34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聆听《c小调练习曲》及《爱之梦》,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2.在聆听.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过程中,认识.了解肖邦.李斯特,热爱古典音乐。
3.感受钢琴音乐的魅力,了解“练习曲”的基础知识。
2学情分析
普通高一学生,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喜欢流行音乐,有时对音乐实践参与度不足,专业知识理论方面较为薄弱,对西方音乐的了解又不是很多接触。
3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c小调练习曲.》,感受作品的意境与内涵,以及作者在作品中所体现的强 烈的内心情感,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征。
难点:对作品艺术形象的理解和体验。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钢琴音乐的奇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弹奏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学生聆听感受,并提问:“你们知道这首钢琴曲的作者和曲名吗?”由肖邦导入本课的学习。
2.教师简单介绍钢琴的起源与发展
二.新课教学:
(一)了解肖邦的音乐人生
1.学生分组介绍肖邦(课前查阅资料)
2.教师补充介绍
3.小组讨论:你认为肖邦是怎样的一个人?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肖邦的内心创作世界!
(二)欣赏《C小调练习曲》
1、初次聆听《C小调练习曲》,并思考:
A、刚才我们完整地欣赏了乐曲,音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B、为什么会觉得激动呢?(速度极快、力度极强)
C、是种什么样的激动?快乐的?振奋人心的激动吗?(不是,愤怒的、痛苦的)
师:肖邦因在他的音乐里时常流露出一种细腻、柔美、诗意的意境,令人陶醉,因此被称为“钢琴诗人”,究竟是什么使得一首练习曲会具有如此强烈地情感呢?在音乐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2、了解《C小调练习曲》的创作背景
3、分段赏析《C小调练习曲》
引子:
(1)教师演奏,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听着音乐画旋律线条
(2)并提问:主题有没有出现?在没有出现之前叫什么 (引子)
(3)左手和右手在演奏时有什么特点?
右手:属七和弦进入,给人很强的情绪
左手:上下快速翻滚(让学生模仿老师左手弹琴的起势)说说表现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第一主题:
(1)聆听并出示谱例,教师用“bang”这个音坚定有力的进行反复模唱
(2)教师模唱,学生拍桌子打节奏
(3)对比大小调和弦,教师弹奏学生分辨
大调:明亮小调:暗淡忧伤
(4)附点教师对比弹奏有附点和没有附点的旋律,让学生说说哪个更好?
第二主题:
(1)聆听,和第一主题比较有什么不同?
(2)找学生上来弹奏右手旋律,并问学生:音乐走向是上到下还是下到上?音乐节奏是较宽还是较紧?
(3)对比第一,二主题,完成表格
再现部:
(1)教师弹奏,学生聆听
(2)提问:是变化再现还是原样再现?
尾声:
(1)聆听并回答:是和谐收尾还是强收?
(2)小组讨论:曲名为C小调练习曲,乐曲为什么用大调结束呢?
4.给出曲式结构图
引子+A+B+A’+尾声
(三)相关音乐知识
1.练习曲音乐会练习曲
A.《C小调练习曲》练习的是哪只手?和之前的练习曲有什么不同?
B.教师演奏车尔尼的练习曲,学生对比聆听,能否感受到强烈的情感色彩?
C.《C小调练习曲》为什么又叫《革命练习曲》?
2.给出定义
(三)“钢琴之王“李斯特
1.聆听《爱之梦》,体会音乐的情绪
2.把你联想到的用绘画表现出来
(四)拓展与探究
1.比较两首钢琴作品的风格,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谈论,归纳总结: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2.欣赏迪士尼动画《猫和老鼠》与李斯特的《升C小调匈牙利狂想曲》的完美的结合。课后,同学们可以据此一起来探讨一下音乐与想象力、创造力之间的联系,并把你的看法写成一篇小文章,和同学们交流。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IPA and Phonics
实际上本课不属于任何册的任何一课,却又可以服务于每一课。音标与英语直拼法的结合学习,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有助学生终生学习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