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生物学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生物学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6-02 10:0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生物学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构成下列生物或结构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的是(  )
①保卫细胞 ②草履虫 ③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④根尖细胞 ⑤水绵 ⑥苔藓
A.①⑤⑥ B.③④⑤ C.③⑤⑥ D.②④⑤
2.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率下,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玻片往左移,则像也会往左移
B.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则甲比乙亮
C.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D.若在甲看到模糊的像,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
3.北京园林部门建议尽可能保留林地、草坪上的落叶。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挡住光照,保持土壤营养不流失
B.该措施有利于促进物质循环
C.落叶被微生物分解补充土壤养料
D.落叶覆盖利于保持土壤水分
4.如图为玉米籽粒结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①的是⑤
B.其胚的组成包括③④⑤
C.②是子叶,玉米有一片子叶
D.⑥是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
5.当果树花期遭遇阴雨连绵天气时,欲使果树不减产,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少浇水 B.进行人工授粉
C.多施肥 D.增加光照
6.某同学为研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进行了如图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装置中叶片的遮光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乙装置中试管收集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丙装置中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会逐渐变浑浊
D.丁装置中的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产生了二氧化碳
7.小红参加植物栽培大赛,种植了一盆蛋茄(如图),由于她每天浇大量水,致使根腐烂,植物死亡,其死亡原因最可能是(  )
A.水分过多,根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B.水分过多,根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C.水分过多,使细菌大量繁殖
D.根吸收的水分过多,无法吸收无机盐
8.茶多酚是茶叶中的重要活性物质,具有多种保健功效。进入体内的茶多酚,部分随尿液排出。下列关于茶多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茶多酚主要由小肠绒毛吸收入血
B.茶多酚随血液回心,最先到达右心房
C.肺部血管的血液中不含茶多酚
D.肾小囊腔内的原尿中可检测到茶多酚
9.下列有关神经系统概念之间关系的示意图,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10.研究发现,缺氧环境下细胞中的低氧诱导因子水平会升高,促使人体产生更多的红 细胞,尽快恢复氧气供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成熟的红细胞形态为双面凹圆饼状,利于运输氧气
B.在缺氧环境下,人体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减少
C.红细胞数量不足,直接影响人体的止血和凝血功能
D.人在高原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后,红细胞数量会增加
11.盐碱地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根本原因是( )
A.盐碱物质植物不能吸收 B.土壤溶液浓度小,植物吸水过多
C.土壤溶液浓度大,根吸水过多 D.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细胞液的浓度
12.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①糖类②脂肪③蛋白质④水⑤无机盐( )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⑤
13.“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小健的妈妈一直给他吃钙片,希望他健康成长。可医生却说小健缺钙,并建议给小健增服(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14.下表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的相关条件。请判断加入碘液后试管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
试管 加入物质 其他处理 保持温度 保持时间
① 淀粉溶液+唾液 振荡试管 37℃ 10分钟
② 淀粉溶液+清水 振荡试管 37℃ 10分钟
A.试管①不变蓝,试管②变蓝 B.试管①变蓝,试管②不变蓝
C.都变蓝 D.都不变蓝
15.下列有关心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四个腔,且上下、左右都相通 B.左心室的壁比左心房的壁厚
C.右心房和右心室都与上腔静脉相连 D.无瓣膜,也能保证血流方向
16.近日教育部发布“睡眠令”,以扭转目前中小学生睡眠严重不足的局面。睡眠不足会导致垂体分泌的某种激素减少。这种激素是(  )
A.性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肾上腺素
17.下列属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共同特征的是(  )
A.都是体外受精
B.都是陆生脊椎动物
C.发育过程都为变态发育
D.生殖方式都为卵生
18.大山雀和蝙蝠都善于飞行。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胎生哺乳 B.用肺呼吸
C.体温恒定 D.都有脊柱
19.下列实验中,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的是(  )
A.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B.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C.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D.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
20.利用细菌生产人胰岛素,利用山羊乳腺生产人凝血因子,两项应用都涉及到的技术是(  )
A.克隆 B.发酵
C.转基因 D.组织培养
21.同学们利用银边天竺葵展开了如下图所示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前需要将银边天竺葵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
B.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⑤①②③④
C.叶片经碘液染色后,只有c区域会变为蓝色
D.该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
22.门头沟青白口地区苹果含糖多,口感甘甜。苹果中糖分的合成原料是(  )
A.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B.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
C.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二氧化碳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23.东东的妈妈消化不良,医生为她开了“复合多酶片”服用。在阅读药品说明书时,东东看到:每片含脂肪酶3.3mg,蛋白酶10mg。该药品的作用接近于下列哪种消化液(  )
A.唾液 B.胃液 C.肠液 D.胆汁
24.从均衡膳食的角度分析下列早餐食谱中,最合理的是(  )
A.一碗粥,一包榨菜
B.两根火腿肠,一个包子
C.一个鸡蛋、一碗粥
D.一个鸡蛋、一块面包、一杯果汁
25.绿色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以下对绿色植物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地球上其他生物
B.绿色植物能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C.绿色植物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减少降水
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二、非选择题
26.猕猴桃富含硒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为研究硒对猕猴桃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者开展了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猕猴桃果实中硒元素主要通过植物根尖的   区吸收,通过   ( 选填“导管”或“筛管”)运输至叶片和果实。
(2)研究人员分别 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溶液处理猕猴桃植株, 段时间后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结果如图1、图2。
①该实验应控制各组的   ( 少写两个)等条件保持相同。
②有 认为,叶片气孔导度与植物的光合速率密切相关。图中气孔导度的变化   (选填“ 持”或“不 持”)以上说法。
③综合上述实验结果,0.5mg/kg组的光合速率最 可能是因为   ,进而增强光合作用。
(3)研究者进 步测定各组猕猴桃果实的鲜重、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硒等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3。
从图3可以看出,在 定范围内,亚硒酸钠浓度越高,猕猴桃单果硒含量越高。但农业 产中常施加0.3mg/kg的亚硒酸钠,请你给出合理的解释   。
27.目前我国大枣种植中果实开裂问题较为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1)如图所示,科研人员制作装片,对枣果皮结构进行显微观察。
①大枣果实主要是由   (填“子房”或“胚珠”)发育而来的。
②图   (填“A”或“B”)为开裂枣果皮细胞显微图,此开裂部分属于   组织。
③开裂枣果皮发生的变化是   。
a.细胞层数多 b.细胞层数少 c.细胞排列整齐 d.细胞排列散乱
(2)研究发现果皮细胞吸水,果肉膨胀是导致裂果的主要原因。科研人员观测并记录了不同降雨量及降雨天数对枣裂果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科研人员发现在枣果发育不同时期,喷洒相应试剂,可以有效降低裂果率。其中试剂A能保持果肉的硬度;试剂B使果皮细胞排列紧密;试剂C在果面上形成薄膜,透光透气不透水。为减少降雨对枣裂果的影响,最佳选择是喷洒三种试剂中的   。
28.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第28题)
草地贪夜蛾(如图)入侵我国,近20个省遭受虫害。草地贪夜蛾幼虫啃噬植物叶片,并可在土壤或所危害的植物上化蛹,成虫可大量产卵并飞行传播。由于产生抗药性,化学防治对草地贪夜蛾已逐渐失去效果。科学家利用生物防治,对草地贪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1)下列各项,能正确描述草地贪夜蛾的有__________。
①属于节肢动物   ②属于脊椎动物
③运动器官是足和翅  ④身体分头部和腹部
(2)草地贪夜蛾的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化学防治中,通过自然选择保留的草地贪夜蛾具有________的特点。
2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21世界流感大会”于去年 9 月 8 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为“纪念流感大流行 100 年﹣﹣防患于未然”,旨在加强全球流感防控领域专家学者的沟通和合作,提升全球流感防控水平。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有急性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咽喉痛、干咳、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根据病毒蛋白质结构不同,可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可以进一步分为 H1N1、H3N2、H5N1、H7N9等亚型(其中的 H 和 N 分别代表流感病毒两种表面糖蛋白)。人流感主要由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
流感病毒不耐热(100℃1分钟或 56℃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液等),对紫外线敏感。
秋冬季节是流感的高发期,为此北京市政府近几年来从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底,为老年人和中、小学生免费接种流感疫苗。
预防流感的措施有: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②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挡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③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④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尽量居家休息。⑤流感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⑥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   。流感病毒的特征是   细胞结构,但是必须在   内才能生活,根据流感病毒   结构不同,将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2)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流感疫苗相当于   ,接种到人体后,人体内会产生相应的   ,从而对流感病毒起到免疫作用,这种免疫属于   (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3)从传染病角度看,流感病毒是   ,患者是   。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文中提到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   (填写文中措施的序号)。
答案
1-5ABABB 6-10DBCBC 11-15DCDAB 16-20CDADC 21-25DDCDC
26、(1)成熟;导管;
(2)①光照强度、光照时间、温度、植株大小等;②支持;③浓度为 0.5mg/kg 亚硒酸钠时气孔导度最大,气孔导度的增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3)0.3 mg/kg 浓度下,单果鲜重、糖含量、维生素 c 含量均最高。 或亚硒酸钠浓度过高,对单果鲜重、维生素 C 含量等促进作用减弱。
27、(1)①子房;②B;保护;③bd;
(2)随降雨量及降雨天数的增加,枣裂果率增加;
(3)C。
28.(1)①③
(2)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出现“蛹”阶段
(3)抗药性
29、(1)病原体;没有;活细胞;蛋白质
(2)抗原;抗体;特异性
(3)病原体;传染源;①②③⑤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