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
核分人
名校计划
2024年河北省中考适应性模拟检测
语文试卷(预测一)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考号
缺考考生由监考员用黑色墨水
条形码粘贴处
考生禁填
笔填写准考证号并填涂右边的
缺考标记。
第二部分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三部分
三
得分
第一部分
(12题.14分)
河北位于大河之北、太行山以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北孕育了丰富的文化瑰宝。学校开展
“了解河北文化遗产”系列研学活动,请你和同学们一起踏上学习之旅。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
吴桥位于黄河故道下游,过去盐渍满地,土地贫瘠。为了谋生,当地百姓走街串巷演杂技。吴桥杂
技历史悠久,它(qyu)于先秦时代的角抵戏,汉唐时期二直是宫廷表演的重要节目。明清时期,大
运河漕运(f6nhud),杂技艺人沿河“撂地摊”,走向各地。经过上千年发展,吴桥杂技产生了肢体技巧、
道具技巧等11个大类上千种单项节目,还衍生出“说口”“锣歌”等口头文艺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杂
技的训练方式变得越来越科学高效。对许多吴桥人来说,杂技也已经从一种谋生手段,变成了一种艺
术享受。在科技和舞美的加持下,杂技追求的惊、险、奇、美,在更大舞台上放射出更耀眼的光芒。
糊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qI yuan)
②(f6nhuá)
(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2分)
①衍生
②耀眼
(3)文段中的“渍”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
部,再查
画。(2分)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8分)
风筝是民间工艺美术的代表之一,」
(凝结/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反映着中华民族
的生活理想与审美追求。传统风筝制作讲究“扎、糊、绘、放”四艺,不同地方的风筝各具特色,形成了不
同流派和风格。无论哪种流派的风筝,都是技术与艺术融合的产物,折射出手工艺人强大的创造力。在
中考语文模拟(预测一)第1页(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有限的空间内,风筝不仅展现了结构美、绘画美、运动美,更
(显明/彰显)了深厚的人文底
蕴。比如廊坊市安次区的第什里风筝,无论造型还是图案,都承载着吉祥美好的寓意。传承传统风筝
文化,既要广泛研究、收集、展示经典风筝作品,也要创作适应现代社会的风筝作品、文创产品等,让
传统风筝进入现代生活。
(1)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人横线处。(2分)产,
(2)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3分)艺,,山
(3)运用对联知识,将下面有关风筝的对联补充完整,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上联:少年乘风①
下联:纸鸢②
逐云飞
A.①牵线舞
②载梦
B.①拨丝线
②载梦
C.①牵线舞
②轻巧
D.①拨丝线
②轻巧
第二部分
(3-18题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量不,是
(-)古诗文默写。(6分)
3.古诗文中有很多表现古人胸襟和抱负的句子,完成下面的古诗文积累卡。(6分)
古诗文积累卡
志气
“志气”是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①
”的乐观豪迈,是周敦
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
”的洁身自好。
“底气”是宋濂“以中有足乐者,③
”的刻苦自励,是刘禹锡
底气
“斯是陋室,④
”
的安贫乐道,是辛弃疾眼中
“⑤
坐断东南战未休”的雄才大略。
义气
“义气”是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⑥
”的临危受命。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南轩①松
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②自绵暴。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注释】①南轩:指当南的窗外。②柯叶:枝叶。
(1)“何当凌云霄”中“凌”字的意思是
。(1分)
(2)本诗首联中的一个“。一”字,突出了松树的不同凡俗:颈联中的一个“一”字,化静为
动,将景物着上了迷人的色彩。(2分)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尾联“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3分)
中考语文模拟(预测一)第2页(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