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DNA的结构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2 DNA的结构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6-02 18:3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3章 第2节 DNA的结构
目录
概念一、
概念二、 DNA结构的特点
概念三、 DNA结构的特性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沃森(左)和克里克(右)
克里克:
物理学家,对X射线衍射图谱的分析十分熟悉,能够帮助沃森理解晶体学的原理。
沃森:
生物学家,能够帮助克里克理解生物学的知识内容。
1、建立者:沃森与克里克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2、构建过程:
资料1
双环化合物
单环化合物
P
OH
OH
O
O
CH2
H
O
H
OH
H
H
H
碱基
脱氧(核糖)核苷酸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认识到:DNA是以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但是对DNA的空间结构还一无所知。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P
OH
OH
O
O
CH2
H
O
H
OH
H
H
H
碱基
脱氧(核糖)核苷酸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资料1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认识到:DNA是以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但是对DNA的空间结构还一无所知。
磷酸二酯键
活动1:你能利用模型尝试建构由5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的DNA单链模型吗?(每小组构建两条DNA单链模型)
同一条链之间的脱氧核苷酸如何连接?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1951年,生物学家沃森与物理学家克里克合力推出了三股螺旋的DNA结构。
当他们邀请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前来观看时,被两人评价为“一无是处”。
沃森和克里克
三股螺旋的DNA结构模型示意图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资料2
在 1951 年 11 月,美国生物物理学家威尔金斯和同事富兰克林应用了X射线衍射技术获得了高质量的DNA衍射图谱。
该照片至今仍被公认为所有 X 射线照片中最美之一。
莫里斯·威尔金斯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
DNA晶体衍射图谱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揭秘DNA双螺旋结构的小剧场 回顾
螺旋细铜丝的单丝衍射图
DNA晶体衍射图谱
DNA衍射图谱呈X状,证明DNA为螺旋状
DNA衍射图谱第4级亮条纹消失,证明DNA为双链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b)菱形说明DNA分子是长链;
(c)直线的间距是DNA分子重复单元(一个完整的螺旋)的间距;
(d)缺少了两条直线,是这是因为另一条螺旋的干扰。
(a)X形说明DNA分子是螺旋结构;
因(c)判断富兰克林研究的DNA的每一个螺旋周期由10个碱基对,即20个碱基组成。
10个碱基对,就是20个碱基,不能被3整除,所以不可能是三螺旋。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活动2:如果DNA是双链螺旋结构,你能构建出几种可能的平面模型?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资料3
DNA是一个亲水分子。碱基疏水,磷酸——脱氧核糖骨架亲水。
资料5
DNA分子两条链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直径约为2nm。
资料4
1952年,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研究数据如下:
资料6
富兰克林拍摄的DNA衍射图谱旋转180o后与未反转的一模一样。
旋转180o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DNA的粗提取实验
资料3
DNA是一个亲水分子。碱基疏水,磷酸——脱氧核糖骨架亲水。
碱基位于内测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资料3
DNA是一个亲水分子。碱基疏水,磷酸——脱氧核糖骨架亲水。
资料5
DNA分子两条链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直径约为2nm。
资料4
1952年,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研究数据如下:
资料6
富兰克林拍摄的DNA衍射图谱旋转180o后与未反转的一模一样。
旋转180o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DNA的结构不稳定
A
P
T
P
C
P
G
P
T
P
T
P
G
P
C
P
T
P
A
P
发生改变:
这种构造会对DNA的结构有什么影响?
嘌呤与嘧啶配对。
资料4
DNA分子两条链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直径约为2nm。
假说一:A与T配对,G与C配对;
假说二:A与C配对,G与T配对。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资料3
DNA是一个亲水分子。碱基疏水,磷酸——脱氧核糖骨架亲水。
资料5
DNA分子两条链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直径约为2nm。
资料4
1952年,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研究数据如下:
资料6
富兰克林拍摄的DNA衍射图谱旋转180o后与未反转的一模一样。
旋转180o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1952年,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研究数据如下:
DNA中碱基会相互配对,而且A与T的数量相等,C与G的数量相等。
查哥夫
2个氢键
3个氢键
资料5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假说一:A与T配对,G与C配对
正确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资料3
DNA是一个亲水分子。碱基疏水,磷酸——脱氧核糖骨架亲水。
资料5
DNA分子两条链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直径约为2nm。
资料4
1952年,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研究数据如下:
资料6
富兰克林拍摄的DNA衍射图谱旋转180o后与未反转的一模一样。
旋转180o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资料6
富兰克林拍摄的DNA衍射图谱旋转180o后与未反转的一模一样。
说明DNA两条链为中心对称
DNA的两条链方向是相反的
旋转180o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3′
5′
5′
3′
反向平行
活动3:
你能继续完善本小组的模型吗?
比一比哪个小组的DNA双螺旋平面结构制作最科学又美观?
G
A
G
G
C
C
C
T
A
T
C
C
T
G
G
A
G
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5'
3'
5'
3'
二、DNA结构的特点
DNA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5'
3'
5'
3'
磷酸二酯键
G
A
G
G
C
C
C
T
A
T
C
C
T
G
G
A
G
二、DNA结构的特点
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5'
3'
5'
3'
G
A
G
G
C
C
C
T
A
T
C
C
T
G
G
A
G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具有一定的规律:A与T配对,G与C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
氢键
二、DNA结构的特点
三、DNA结构的特性
内部碱基对稳定—通过氢键连接,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空间结构稳定—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①稳定性:
外部稳定的基本骨架—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
三、DNA结构的特性
为什么G//C碱基对含量越多DNA越稳定?
氢键越多,结构越稳定,而G—C碱基对之间含有的氢键多,即含G、C碱基对比例越大,结构越稳定,更耐高温。
稳定性
外部稳定的基本骨架、内部碱基对稳定、空间结构稳定。
三、DNA结构的特性
在生物体内,一个最短DNA分子也大约有4000个碱基对,碱基对有:A—T、T—A、G—C、C—G。
计算DNA分子有多少种?
44000
③特异性:
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
②多样性:
碱基对的数量不同、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
人体内控制β珠蛋白的基因由1700个碱基对组成,其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多少种?
1
三、DNA结构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