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二历史教学案:3.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人教版选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高二历史教学案:3.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人教版选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09 15:4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课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教学建议】
重点:西欧战役,不列颠之战。
难点:法国败亡的原因及“闪电战”。
突破方法:
1.注意知识前后联系,回忆第一单元相关知识,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2.结合本课史实,综合归纳本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战局、战术方面的特点,同时注意分析不同战役出现不同结局的原因。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939年9月1日,德军以强大的兵力对波 ( http: / / www.21cnjy.com )兰发动突然袭击。随后,英、法虽然对德宣战,但却坐视波兰灭亡而按兵不动,出现了所谓的“奇怪战争”“静坐战争”,(如右图)仅一个月,波兰沦陷。英、法与波兰签订有互助或同盟条约,承诺向波兰提供安全保证。但德国进攻波兰后,英、法两国为何宣而不战,坐视波兰灭亡
由此导入新课。
学案导学
一、德国入侵波兰
1、时间: 1939年9月1日,德军向波兰大举进攻。
2、影响: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过程及结果:波兰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波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部署不当,被分散在漫长的国境线上,缺乏纵深防御;波军的装备十分落后,坦克和飞机的数量、质量无法和德国相比。德军在战争中使用了所谓“闪电战”的新战术,英法对德宣战后,并未在西线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华沙于9月底沦陷。苏联趁机向西扩展疆域,占领了波兰东部地区。
【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
材料一 必须静待敌人进攻,并在由堡垒和壕堑构成的无法突破的延伸线前遏制住敌人。
——英法联军总司令的命令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波兰骑兵 德国装甲部队
材料三 要是法国军队在广阔的战线上……发动大规模进攻,那么,他们几乎毫无疑问会突破边界。
——一个纳粹将军的自白
请思考:
(1)这两则材料反映了英法对待德国侵略的什么政策
(2)结合这两则材料分析英法在波兰迅速灭亡过程中的作用。
(3)除了英法的原因外,波兰的迅速灭亡还有哪些原因
答案:(1)绥靖政策。
(2)英法没有从西线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致使波军孤军奋战。
(3)德国集中强火兵力,采用突然袭击方式;波兰军队武器装备陈旧,战术落后;波军部署不当;苏军对波兰东部地区的占领等。
二、法国的沦陷
1、北欧战役:德军先于1940年4月攻占北欧的丹麦、挪威。
2、西欧战役:5月,德军在西线首先对荷兰、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利时发动进攻,此后突破阿登山区,渡过默兹河,绕过马奇诺防线,进入辽阔的法兰西平原,兵锋直指英吉利海峡,将英法联军主力围困于法国东北的敦刻尔克,英国海军动用几千艘各类船只,冒着德军的轰炸和炮击,将33万多名联军官兵撤到英国,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实力。
3、法国败亡:1940年6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德军对法国发动总攻,意大利也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6月22日,法国投降。包括巴黎在内的法国北部由德国占领,南部由贝当组织的法国傀儡政府统治,政府设在维希。然而法国人民并未屈服,国防部副部长戴高乐将军在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动,继续高举反法西斯的战斗旗帜。
【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
1940年12月,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右图)时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已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
请思考:哪个国家的史实证明了罗斯福的这一论断 其速亡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法国的史实证明了罗斯福的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断。法国速亡的原因:第一,这是法国统治集团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直接结果。第二,法国军事思想落后,迷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忽视了航空兵和装甲部队的作用,并且对德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
三、不列颠之战
1、背景:德军的西线进攻,宣告英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的破产;1940年5月,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拒绝了希特勒发出的劝降诱饵,领导英国单独同德国作战。
2、过程: 1940年7月,希特勒下令执行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为夺取英吉利海峡的制空权,德军集中约2400架飞机连续不断地大规模空袭英国本土,重点打击英国的军事设施。英国军民同仇敌忾,粉碎了德国“空中闪电战”计划。9月,德国被迫不定期推迟“海狮计划”。
3、影响:为英国扭转战局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
【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我可以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议院的演讲
请思考:
概括上述材料中丘吉尔的主要主张,分析他改变态度的主要原因。
答案:主张:坚决抵抗侵略以求生存。主要原因:发表演讲时德国已重创英法军队,并把打击目标直接对准了英法。
四、北非战场的激战
1、开辟:意大利参战后,利用英国困守本土之际,在非洲抢夺英国殖民地,企图建立“新罗马帝国”。
2、东非战事: 1940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底,英军集中兵力在东非发动反击,意军接连败北,第二年春天,东非古国埃塞俄比亚光荣复国,东非意军20余万人向英军投降。
3、北非战事:非洲战局的重点是地中海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岸的北非地区, 1941年2月,希特勒派隆美尔率领装甲,部队增援利比亚的意大利军队,英军战果几乎丧失殆尽,此后,双方在北非沙漠里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问题探究】1941年2月,希特勒派隆美尔率领装甲部队增援利比亚的意大利军队。希特勒增援意军的用意何在?
答案:维护轴心国的影响并保持北非战略要地。
课堂小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期阶段(1939~1 ( http: / / www.21cnjy.com )941),法西斯侵略势力极为猖獗,在欧洲和北非战场占领了波兰、法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而一些国家因为墨守成规,军事思想、装备陈旧落后,缺乏创新精神,遭到了亡国厄运,只有英国以一国之力与德国单独作战。
知识网络:
重难点释疑:
1.全面认识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在20年代相对稳定时期,随着德、日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对英、法、美主宰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日益不满。
(2)30年代大危机对二战爆发起了催化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因此“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
(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逐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演变而成的。法西斯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使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因此,制止法西斯发动的地区性局部战争,成为防止世界大战爆发的首要问题。但是二战前夕反法西斯斗争没有起到阻止战争的作用。在局部战争期问,反法西斯势力基本上处于孤立少援、被各个击破的境地,未能形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去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图谋。
(4)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则起了推波助澜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作用。英、法、美等国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嚣张气焰,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5)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给德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吃了一颗定心丸。德国一直担心开战后东西两线作战,苏联在1939年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客观上祸水西纵,也促进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典例1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一战后经过了短短的20年,就爆发了新的世界大战,再次把人类拖进了痛苦与灾难的深渊。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一希特勒在进行战争宣传 图二狂热的军国主义者—东条英机 图三希特勒访问罗马,与墨索里尼会晤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德军入侵波兰
请思考;
(1)有人认为,二战的爆发完全是由材料一中三个战争狂人引起的。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二战爆发初期,英法等国是否立即放弃了绥靖政策 结果如何
思路分析:本题图文并茂,考查二战爆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因及初期的战争形势,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和再认再现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应首先判断该观点是片面的,依据所学知识综合概括二战爆发的深刻背景。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回答。
答案:(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二战的爆发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深刻的背景:一战后确立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隐含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新的矛盾;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加剧了各国内部矛盾,德、意、日法西斯势力上台,疯狂扩军备战,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弱小国家无力阻止,英、法、美等国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最终促成了世界大战的爆发。从根本上说二战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只是本国法西斯势力的主要代表,他们只是起到了加速二战爆发的作用。
(2)标志: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没有。结果:法、英两国先后遭到德国的进攻,法国灭亡,两国自食其果。
【规律技巧】解此类题的具体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骤:第一步,正确解读图片图表,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这是最关键的。观察图表要细致、全面,图表的出处、注释、提示,题干的限制语,一个都不能忽视。第二步,分析理解所获得的信息。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第三步,将所获取的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并结合题干的设问,综合分析判断,确定答案。
跟踪训练1: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是
A.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B.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C.英法的绥靖政策和苏联的中立自保 D.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解析: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帝国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争的根源,德、意、日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的目的就是打破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和限制,以打破不平衡局势。
答案:B
2.法国在短时间内沦陷及英国取得不列颠之战胜利的原因
(1)法国迅速沦亡的原因:①法国的灭亡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长期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的结果。② 法军固步自封,完全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行事,迷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忽视航空兵和装甲部队的作用。③荷兰、比利时投降后,对形势估计失误,将主力调往北部设防。
(2)英国取得不列颠之战胜利的原因: 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国军民同仇敌忾、士气高昂,是保证不列颠之战胜利的重要原因。②大量的高射炮和先进的雷达设施的席用。③为报复英国的空袭,德军将空袭重点由军事设施转向了大城市,减轻了英国机场和飞机制造厂的压力,使英国利用了这一时机,很快扭转了战局。
典例2下列史实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覆亡无关的是
A.法国政府长期推行绥靖政策 B.德军主力突破了马奇诺防线
C.英法对德开战后坐失时机 D.法国贝当政府实行卖国政策
思路分析:本题为否定式选择题,考查对历史事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对事件相关结论的分析判断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C三项都是法国灭亡的原因,而D项发生在法国灭亡之后,所以与法国灭亡无关。
答案:D
【规律技巧】在分析法国的覆亡是要从德、法两方面分析,即是德国的“闪电战”和法国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结果。
跟踪训练2 希特勒发动不列颠之战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中欧帝国” B。迷惑苏联 C.孤立美国 D.迫使英国屈服
点拨:解答此题,必须明确不列颠之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背景。1940年5月,丘吉尔接替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他拒绝了希特勒的劝降诱饵,领导英国单独同德国作战,因而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计划,首先是大规模的空袭,旨在迫使英国屈服。
答案:D
备课资料:
【闪电战】
闪电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经常使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它往往是先利用飞机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略设施的通讯中心,把敌人的飞机炸毁在机场,取得制空权,并使敌人的指挥系统瘫痪。
闪电战就是奇袭、快袭集中加在一起,将像闪电一样打击敌人!可以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之下丧失士气,从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之下就会立即崩溃!
闪电战理论是古德里安创造的,最初用于波兰 ( http: / / www.21cnjy.com )。1939年9月1日4时45分,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德国装甲部队与空军构成的快速纵深挺进力量,将陈旧庞大的波军迅速撕裂、合围,至10月5日,波兰战役即告结束。波军6.6万人阵亡,20万人受伤,69.4万人被俘,而德军仅伤亡3万余人。从而以一种成功的全新的战术被铭刻到了世界军事史上。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攻势凌厉,似乎无往而不利,27天内征服了波兰,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闪击战确实曾辉煌一时,堪称战争史的一大经典
【“海狮计划”】
德国法西斯进攻英国本土的作战行动代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海狮计划”。 总的战略意图是:在从拉姆斯格特到怀特岛以西的广阔战线上,进行一次突然的军事行动;以部署在挪威、荷兰、比利时和法国的3000架飞机去摧毁英国的防御体系,在空战中消灭英国空军,并用火力压制住英国海军,夺取制空、制海权,然后派25到40个师登陆作战,一 举占领英国。
计划规定:在8月5日前后开始对英国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中攻势,然后根据空中攻势的结果决定登陆日期。因此,“海狮计划”成败的关键将取决于空中战役的结果。希特勒把全部希望寄托在空军司令戈林身上。根据希特勒的指示,戈林组成了攻击英国的空军集团。该集团由第2、第3、第5航空队组成,分别部署在法国西北部、比利时、荷兰、丹麦和挪威,从而形成了对英国的半月形攻击态势。该集团共拥有各类作战飞机3500余架,其中战斗机1400余架,轰炸机1600余架,各型预备飞机400余架。而当时英国本土防空力量只有战斗机约800架,高炮2000余门。德军无疑拥有绝对的数量优势。 戈林向希特勒宣称,他的空军“只需4天时间,就可像进攻波兰那样战胜英国”。 然而,戈林忽视了英国巨大的战争潜力。不列颠之战开始不久,英国航空工业随即加紧了作战飞机的生产,仅8月份就生产各类飞机1600架,其中歼击机600余架;而且英国拥有本土防卫作战的有利条件,飞行员没有被捕的风险。
9月17日,希特勒无奈地宣布:无限期推迟“海狮计划”。就这样,经过一场以弱胜强的空中格斗,“海狮计划”彻底破产了。
【“沙漠之狐”隆美尔】
埃尔温·隆美尔(1891-1 ( http: / / www.21cnjy.com )944)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二战中德国最著名的将领,稍对世界军事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他那个著名的绰号——“沙漠之狐”。由于他在北非沙漠战场的一系列惊人战绩和德国媒体和盟国媒体的疯狂宣传,他在世时就已成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军人和德国人崇拜的偶像。1940年2月,希特勒任命他为第7装甲师师长,指挥装甲第7师冲在最前面,先克比利时,接着是阿拉斯、索姆,最后直捣法国西海岸,被法国人称之为“魔鬼之师”。 1941年2月,希特勒又任命隆美尔为“德国非洲军”军长,前往北非援救一败涂地的意大利军队。他到达北非的黎波里前线后,立即作了一次侦察飞行,得出了“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的结论。于是他便改变“固守防线”的命令,指挥他的装甲部队冒着沙漠风暴勇猛穿插,全速前进。英军猝不及防,节节败退。德军直逼亚历山大和苏伊士。隆美尔因此名声大振,赢得了“沙漠之狐”的美名,并被晋升为元帅。
优化训练:
选择题
1.德国进攻波兰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英国强的是
A.波兰的存亡对英国利益无关紧要 B.波兰的灭亡更有利于英国均势政策的实现
C.帮助波兰会大量消耗英国的国力 D.波兰灭亡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解析:D 题干提供的时间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德国进攻波兰前”,这一时期英国正在推行绥靖政策,英国推行这一政策的目的一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是为了祸水东引;根据这一分析,衡量四个选项,显然D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2.(2010温州检测)波兰在德国的进攻下,迅速亡国,主要因素包括
①波兰军队装备陈旧,战术落后 ②英法并未真正同德国作战,波兰军民孤军奋战③德国军队装备精良、战术先进④意大利割占波兰东部地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C 解答本题时只要排出①②③④中的一个要素即可,④表述不正确,因为占领波兰东部地区的是苏联而非意大利,所以含④的选项都可排除。
3. 两次大战初期,德国对法国进攻的相似之处是
A.处于两线作战形势 B.法国一直被动应战
C.绕道比利时进攻 D.进攻取得巨大成功
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对相似知识点的比较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概括能力。相似之处应该是“绕道比利时进攻”,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使英法联军造成错觉,对德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成为法国速亡的原因之一。
4. 丘吉尔说:“我们不要把这次援救说成是胜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战争不是靠撤退(敦刻尔克大撤退)而赢得,但是,这次援救中孕育着胜利。”此句话中“这次援救中孕育着胜利”的含义是 ()
A.粉碎了德国法西斯天下无敌的神话 B.加强了英法间的联系和合作
C.为日后英国的防御和反攻保存了实力 D.鼓舞了英法两国军队反法西斯的斗志
解析:C 敦刻尔克大撤退将33万多名联军官兵撤退到英国,这就为以后的反击保存了实力。
5. 1941年,希特勒命令隆美尔率装甲部队增援利比亚意大利军队的原因有 ( )
①意军装备落后,人数少于英军 ②意军士气低落,接连败 北③维护轴心国的影响④保持北非战略要地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C 依据教材知识可知:②③④ 符合题意,①的叙述不符合史实,故正确选项是C项。
二、非选择题
6.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一德法边境的“静坐战” 图二德军进入巴黎
请思考:
(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图一、图二有何联系
(2)请分析出现图二事件的原因。
解析:第(1)问要认真观察图片所提供的信息,从中判断出它们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再回答二者之间的联系。第(2)问要从多角度分析图二事件的原因。
答案:(1)图一所反映的事件是:德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攻波兰后,英法对德宣战,但并未在西线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坐视波兰灭亡。图二反映的事件是:德军进攻法国,法国迅速沦陷。联系:法国的迅速沦陷是自食绥靖政策的苦果。
(2)原因:长期以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是主要原因;德军战术的先进,法军迷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忽视航空兵和装甲部队的作用,意大利的趁火打劫。
7. 材料一:我们必须极其小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要把这次撤退蒙上胜利的色彩.战争不是靠撤退来取胜的。……德国人拼命想击沉海面上数千艘满载战士的船只.但他们被击退了,他们遭到了挫败。我们撤出了远征军!……我们决 不气馁!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以不断增长的信心和力量在海面上战斗!在空中战斗!不论代价多大,我们将保卫我们的国家!我们决不投降!
——丘吉尔首相对下院发表的演讲词
材料二: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将孕育着胜利!
——丘吉尔1940年6月4日给议会的报告
请思考:
(1)材料一中所说的“撤退”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英国对德国的态度有何转变
(2)如何理解“这次撤退将孕育着胜利” 举例说明。
解析:解答材料题的关键在于找出 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抓住题眼。本材料中的题眼是“撤退””丘吉尔”“1940年”。
答案: (1)敦刻尔克大撤退,放弃绥靖政策。
(2)敦刻尔克大撤退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实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1940年7月的不列颠之战中.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其中敦刻尔克撤回的远征军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末皮洛夫在德国国会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演讲,称:“德国人让他们的一个邻国得到陆地;另一个邻国得到海洋,而给自己留下天空……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不想把别人挤到阴影中去,但是我们也要在阳光下取得一席之地.”
材料二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样新德国又不能不沿着从前的骑士所走的道路进军.以求用德国的剑使德国的犁有土可耕,使德国民族有饭可吃.“我们要停止甘耳曼人老是在欧洲南进和西进的脚步,而把目光转向东方国家……”
材料三 “应该集中全力来积极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国作一番最后较量,并投入一次一决雌雄的最后决战,……德国的确认为消灭法国只是一种手段,为的是要使我们民族在消灭法国以后才能在其他方面进行扩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说明“东方国家”主要指谁 为什么要转向“东方国家”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希特勒为什么认为“在消灭法国以后才能在其他方面进行扩张”
(3)希特勒采取哪些做法“积极地与法国较量”,并“一决雌雄”的
(4)皮洛夫、希特勒发表以上论调的目的是什么
解析:(1)问阅读材料,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问根据材料回答。(3)、(4)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苏联。苏联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纳粹政权仇视共产党,认为苏联是其侵略的巨大障碍。
(2)法国是欧洲强国,历史上法、德多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兵,德国为了向东方发展,必须消灭法国这一西方敌对国家,以避免两条战线作战。同时,希特勒也感到当时进攻苏联的力量还不足。
(3)1940年5月,向法国发动进攻,6月下旬,打败法国。
(4)为侵略扩张制造根据,为侵略行动进行狡辩。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德军突袭波兰(1939、9)
德军攻陷法国(1940、6)
北非拉锯战(1941)
德军空袭英国(1940、7)
二战爆发
绥靖政策破产
德军计划首次落空
意军与英军的争夺